纳兰亮并不知被自己险些斩于马下的年轻小将是韩忠信的长子,若是知道的话他必会因未能将其斩杀而懊恼不已。
粮库里的粮草基本被燕军截走了,未能带走的则被一把火焚毁。
虽然纳兰亮亲率大军追击敌人算是有所斩获,可斩获的人头又不能当饭吃,而他们自己人也死了不少。
这一场夜袭燕军虽阵亡了几百名士兵,不过将粮草抢回,不亏。
纳兰亮面对已将将成为废墟的粮库,他直接拔剑斩杀了负责保护粮草的一位将军,而这位将军的妹妹正是纳兰亮的妃嫔。
纳兰亮顾不上休整,亲自率领一支精骑去往附近的城镇总纵兵大掠,从老百姓手里抢夺粮食作为供给。
韩忠信得知纳兰亮竟亲自率领士兵到附近城镇烧杀抢掠,他亦是痛心疾首:“天杀的北蛮子,本帅绝对不会饶过尔等。”
韩忠信很清楚是因为他们抢了北蛮的粮,这才使纳兰亮走了极端。
北人每攻克一座城池都会纵兵大掠屡见不鲜,纳兰亮此次南下反而是对沿途所攻克的城池秋毫无犯。
纳兰亮有熊霸中原的野心,同时他又稀爱汉家文化,他的治国方略,施政理念上多少受了点儿儒经的影响。
纳兰亮虽被儒家经典有所影响,可他身体里毕竟流淌着蛮族血液。不管是当年的突厥,契丹,还是如今的女真,凡是进犯中原的蛮族没有几个真正做到对沿途城池秋毫无犯的。
一番劫掠后粮库勉强得到了供给,纳兰亮并未因此松懈,简单用罢了迟来的午膳后,纳兰亮便将心腹幕僚阮云来召入帐内。
“朕打算对韩忠信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先生意下如何?”纳兰亮手中匕首在面前的舆图上轻轻点了点。
阮云来略微思忖才开口:“陛下要对燕军也来一次夜袭?阮某觉得不妥,韩忠信一项谨慎,心思缜密。以阮某的判断韩忠信可能会亲自率兵同陛下您真刀真枪的拼杀。陛下劫掠了数座城池,若韩忠信还无动于衷的话,如何跟朝廷交代?”
纳兰亮半眯起眼睛略一沉吟便朝阮云来微微颔首:“先生比朕更了解韩忠信,更了解燕人的朝廷。朕悔不该不听先生之言,哎——”
之前纳兰亮成功截下燕军的粮草后的确是派重兵把手粮库,防止燕军来抢。等了几日后燕军那边没有动静,韩忠信更是派几名大将去附近城镇跟乡绅,商贾借粮。
纳兰亮放松了警惕,而昨晚燕军突袭,阮云来听到动静即刻赶来纳兰亮所在的营帐。阮云来当时已经推断出燕军是声东击西,他们的目的不是袭击主营,而是粮库。
纳兰亮看着燕军势头甚猛,他便认定是韩忠信率兵来袭,当他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吃过一次大亏后,纳兰亮自然要反省一番,反省后他对阮云来也就越发信重。
这次阮云来仍没有判断失误,韩忠信不等纳兰亮喘口气儿便讨敌要阵。
朝廷下拨的粮草被截的消息以最快速度飞抵开封,飞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年轻帝王的脸因为这一封前敌送来的奏疏阴的能滴出水来,在御书房侍奉的内侍们一个个都大气儿也不敢出。
就在宋嘉佑再次催促管朝廷钱袋子的三司使积极筹措粮草时,韩忠信接连上了两封奏疏。
一封奏疏是关于粮草被抢回的捷报,第二封依旧是捷报,燕军将纳兰亮的主力部队逼退三十里,斩杀了北军一名大将。
斩杀敌军大将的正是少帅韩安平。这封奏疏与其说是韩忠信上的捷报,不如说是为儿子所上的请功札子。
宋嘉佑指着韩忠信上的这封为儿请功的奏疏不无感叹的对一旁侍奉的梅蕊道:“当年木少帅凌霄死在敌人万箭之下,木大帅也不曾向朝廷要过什么。如木大帅那般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得失的贤臣难得一遇啊。”
梅蕊淡然一笑:“贤臣有几个落得好下场的,奸臣反而都得善终。”
“梅儿。”宋嘉佑不自觉的伸手牵起梅蕊的手,“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看到一个风清气正的朝廷,海晏河清的大燕朝。”
梅蕊并未附和年轻帝王对未来的畅想:“陛下可想好派谁押运粮草去前敌?”
粮库里的粮草基本被燕军截走了,未能带走的则被一把火焚毁。
虽然纳兰亮亲率大军追击敌人算是有所斩获,可斩获的人头又不能当饭吃,而他们自己人也死了不少。
这一场夜袭燕军虽阵亡了几百名士兵,不过将粮草抢回,不亏。
纳兰亮面对已将将成为废墟的粮库,他直接拔剑斩杀了负责保护粮草的一位将军,而这位将军的妹妹正是纳兰亮的妃嫔。
纳兰亮顾不上休整,亲自率领一支精骑去往附近的城镇总纵兵大掠,从老百姓手里抢夺粮食作为供给。
韩忠信得知纳兰亮竟亲自率领士兵到附近城镇烧杀抢掠,他亦是痛心疾首:“天杀的北蛮子,本帅绝对不会饶过尔等。”
韩忠信很清楚是因为他们抢了北蛮的粮,这才使纳兰亮走了极端。
北人每攻克一座城池都会纵兵大掠屡见不鲜,纳兰亮此次南下反而是对沿途所攻克的城池秋毫无犯。
纳兰亮有熊霸中原的野心,同时他又稀爱汉家文化,他的治国方略,施政理念上多少受了点儿儒经的影响。
纳兰亮虽被儒家经典有所影响,可他身体里毕竟流淌着蛮族血液。不管是当年的突厥,契丹,还是如今的女真,凡是进犯中原的蛮族没有几个真正做到对沿途城池秋毫无犯的。
一番劫掠后粮库勉强得到了供给,纳兰亮并未因此松懈,简单用罢了迟来的午膳后,纳兰亮便将心腹幕僚阮云来召入帐内。
“朕打算对韩忠信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先生意下如何?”纳兰亮手中匕首在面前的舆图上轻轻点了点。
阮云来略微思忖才开口:“陛下要对燕军也来一次夜袭?阮某觉得不妥,韩忠信一项谨慎,心思缜密。以阮某的判断韩忠信可能会亲自率兵同陛下您真刀真枪的拼杀。陛下劫掠了数座城池,若韩忠信还无动于衷的话,如何跟朝廷交代?”
纳兰亮半眯起眼睛略一沉吟便朝阮云来微微颔首:“先生比朕更了解韩忠信,更了解燕人的朝廷。朕悔不该不听先生之言,哎——”
之前纳兰亮成功截下燕军的粮草后的确是派重兵把手粮库,防止燕军来抢。等了几日后燕军那边没有动静,韩忠信更是派几名大将去附近城镇跟乡绅,商贾借粮。
纳兰亮放松了警惕,而昨晚燕军突袭,阮云来听到动静即刻赶来纳兰亮所在的营帐。阮云来当时已经推断出燕军是声东击西,他们的目的不是袭击主营,而是粮库。
纳兰亮看着燕军势头甚猛,他便认定是韩忠信率兵来袭,当他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来不及。
吃过一次大亏后,纳兰亮自然要反省一番,反省后他对阮云来也就越发信重。
这次阮云来仍没有判断失误,韩忠信不等纳兰亮喘口气儿便讨敌要阵。
朝廷下拨的粮草被截的消息以最快速度飞抵开封,飞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年轻帝王的脸因为这一封前敌送来的奏疏阴的能滴出水来,在御书房侍奉的内侍们一个个都大气儿也不敢出。
就在宋嘉佑再次催促管朝廷钱袋子的三司使积极筹措粮草时,韩忠信接连上了两封奏疏。
一封奏疏是关于粮草被抢回的捷报,第二封依旧是捷报,燕军将纳兰亮的主力部队逼退三十里,斩杀了北军一名大将。
斩杀敌军大将的正是少帅韩安平。这封奏疏与其说是韩忠信上的捷报,不如说是为儿子所上的请功札子。
宋嘉佑指着韩忠信上的这封为儿请功的奏疏不无感叹的对一旁侍奉的梅蕊道:“当年木少帅凌霄死在敌人万箭之下,木大帅也不曾向朝廷要过什么。如木大帅那般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得失的贤臣难得一遇啊。”
梅蕊淡然一笑:“贤臣有几个落得好下场的,奸臣反而都得善终。”
“梅儿。”宋嘉佑不自觉的伸手牵起梅蕊的手,“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看到一个风清气正的朝廷,海晏河清的大燕朝。”
梅蕊并未附和年轻帝王对未来的畅想:“陛下可想好派谁押运粮草去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