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乡镇视察5-《官路亨通之老婆扶我上巅峰》

  从浏水县骨科医院出来,徐浩然又站在大门口观察了五六分钟,赵亮他们一行人又不敢上前询问,只能陪同一起站着看进进出出的病人及家属。

  突然,徐浩然转头看向赵亮,询问道:“赵书记,新建的门诊楼和住院部有多大?新增的病床有多少张?”

  幸好是问赵亮,因为这事是他亲自部署的,一些数据非常清楚。

  “徐县长,当初我们规划设计的时候,新的门诊楼是两万个平方,住院部六万平方,新增病床四百多张。后面我们还会对旧的住院部进行装修,将来一起的话会有七百张病床。”

  一边听,一边点头,徐浩然最后提醒道:“回头你们要重新规划设计下周边道路交通,建议扩建几条主要干道,直接拉通并衔接上高速路,要方便前来看病的人。另外旧的门诊楼和住院部要充分利用,要让病患和家属来了后看到希望,缓解情绪,尤其是不能过度检查和治疗,额外增加病患和家属的负担。”

  谆谆教诲,赵亮和文佳明连连点头,他们异口同声答复:“请徐县长放心,您的指示我们一定严格落实。”

  “那好,这里我们就看到这里,回头我会再来看一次,看看你们落实得怎么样。”

  身旁的人以为徐浩然就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还来真的,看样子不做不行了。

  熊战在记录,赵亮和文佳明的秘书也在记录,陪同视察的人有了想法,这事可得认真对待。

  抵达文家镇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徐浩然看到漫山遍野的药材,仿佛看到了金矿,一脸喜色。

  旁边的种植户边走边介绍,他对这里如数家珍,种了什么,每样种了多少面积,大概能够收获多少,心里都有数。

  另外,他还介绍了合作社的销售情况,跟多少厂家签了合同,价格是多少,一年收入大概能有多少,徐浩然听得相当认真。

  最后,文佳明介绍文家镇目前有一千多户中药材种植户,年收入平均下来每户都有十多万,基本进入了小康。

  徐浩然看得很仔细,每种中药材都去摸一摸,闻一闻,有的他还直接用嘴尝一尝。

  一趟下来,居然看到了下午五点多,这个时候,杨安芷的电话进来了。

  徐浩然丝毫没有犹豫,以为杨安芷的公司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事情,起初招商进来的时候,徐浩然答应二十四小时接听投资商的电话,这个不能食言。

  “喂,杨总,下午好啊!”

  “徐浩然,我们之间有那么陌生吗?每次都叫我职务,叫我名字就行。”

  “杨总客气,我不能怠慢啊!这时候你来电话,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事倒是不重要,但肚子重要,就问你晚上在哪里吃饭,我没地方吃饭,想找个人请客。”

  哈哈一笑,徐浩然连忙解释起来。

  “杨总,不好意思,我今天下乡镇视察工作,现在还在文家镇。”

  “行吧,记住你欠我一顿饭啊!记得补偿我。”

  “没问题,一顿饭而已。”

  晚饭也在文家镇食堂里吃,不过赵亮拿出来一瓶酒,说怎么也得跟徐浩然喝一杯。

  有的时候不是不遵守纪律,确实是人情世故难以抵挡。

  不过徐浩然记住了赵亮说的话,喝一杯,徐浩然发令,每人喝一杯,二两酒打底,谁也不能多喝。

  既然领导发了话,赵亮和文佳明也不好违背,但是这饭桌上有了酒之后,气氛明显不同。

  还别说,二两酒喝得很高兴,大家互相意思意思,主打就是聊天,徐浩然本来话也多,他想了解实情,赵亮一开口后就兴奋,话题不断,因此今天晚上的聚餐,气氛相当热烈。

  第二天上午,徐浩然他们分头行动,黎博带着农业相关部门去了田间地头,樊建民带着城建部门去了镇上,还有水利部门的人,也去村里看水利设施。

  徐浩然则带着赖超凡去了文家镇的中小学校,陪同视察的是赵亮和田文才,他听说文家镇每年的高考学子成绩不错,想听听文家镇的教育工作经验。

  想着在会议室的时候,这个田文才副镇长就说得不多,徐浩然有心想听听他在中小学校里多讲讲。

  走进小学学校大门,校长张文华带着学校班子成员迎接徐浩然一行。

  双方握手寒暄,徐浩然在张文华的带领下步入校园,一边走,聊,主要是张文华在介绍学校的情况。

  徐浩然想听田文才介绍,可他像条泥鳅,滑不溜秋。

  “田镇长,咱们镇上幼儿园有几所?”

  “一所?”

  “一所?”

  “嗯。”

  半天打不出一个响屁,徐浩然没办法,哭笑不得,又问道:“够吗?”

  “够。”

  “镇上和村里的所有孩子都在镇上上幼儿园?”

  “是的。每天我们都安排校车接送,严格保证安全。”

  徐浩然心头一喜,接着问道:“那小学咱们也是只有一所?!”

  “是的。”

  “也是校车接送?!”

  “是的。”

  “那初中那边呢?”

  “也是校车接送,我们开通了八条线路,准备了十五辆校车,让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共用。”

  点了点头,徐浩然比较满意田文才的回答,就是有点烦他挤牙膏一样。

  “张校长,您继续说,咱们小学这边有没有特色教育方式?”

  听到徐浩然这么问,张文华有点尴尬了,这小学的教育,他田文才没让咱们搞什么特色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啊!但这个搞了几十年了,能叫特色吗?

  张文华看了看田文才,沉默了几秒钟,徐浩然似乎看出了什么,催促道:“张校长,你看田镇长干嘛,你说你的。”

  张文华被将军了,无奈只能有一说一。

  “我们小学这块主抓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对于孩子们的成绩要求不是很高,反正都是九年义务教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就好。”

  一听张文华这么说,徐浩然觉得那是没什么特色,但听到快乐成长四个字,追问道:“那你们是怎么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

  “哦,我们这边是八点孩子必须到学校,八点到九点是早饭和劳动时间,自己参与做早餐,然后还要洗碗。

  中午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是午餐时间,跟早餐一样。然后雷打不动休息一个小时,接着下午的课程,这块主要是文化课跟体育和艺术类课程相结合,比如美术、音乐等,交替进行。

  下午五点半我们就开始组织学生跑步,打球或者踢球,六点半组织孩子们做晚饭,吃完晚饭七点半送孩子们回家。

  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作业多一点,一二三年级少一点,周六日我们的作业比较多,寒暑假更多。”

  徐浩然越听越感觉有点意思,问了一句:“哦,那你们在假期为什么布置这么多作业?”

  张文华校长呵呵尬笑了一下,眼神又飘向了田文才,搞得田文才尴尬了,他呵呵一笑,说道:“张校长,你就别看我了,搞得我很尴尬,晓得吗?你说你的,别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