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碰撞-《官路亨通之老婆扶我上巅峰》

  有奖状,有奖金,还有饭吃,领导还那么平易近人,徐浩然一下子拉近了与同事们的距离。

  因为中午不喝酒,所以这顿饭主打一个味道好、分量足、硬菜多,吃完后,食堂里好多人都说以后这样的活动多搞点。

  回到县城,杨继民和徐浩然都没有休息,直接去了办公室,稍微整理一下后,徐浩然就夹着笔记本,拿上茶杯就去了县委会议室。

  今天周五,上午在高家镇的时候天气还不错,一到下午,天空就阴云密布了。时间来到一点半,徐浩然还听到一些雷鸣声。

  当徐浩然走进会议室里时,里面已经坐着施德华、李明和丁雪妮。

  徐浩然一一跟他们打招呼,一溜烟就坐到了施德华旁边,施德华立马凑近徐浩然,问道:“今天晚上有没有空?一起喝杯酒,跟你讨教几个问题。”

  “就我们俩?还是有别的人?”

  恰好这时候石明泉和刘莎莉走进来了,徐浩然微笑着跟他们点头问好。

  施德华也笑着跟他们打招呼,然后用手掩着嘴巴,低声细语说道:“还有熊兵和石明泉。”

  “哦……”徐浩然嘴角微扬,心里想着这场酒必须喝。

  “好吧,正好有点事我也想跟你商量。”

  一点二十九分,蔡健生和他的秘书刘健一起走了进来。他扫了一眼,看到周志新还没有来,心里顿时有点冒火星子。

  一点半差十五秒,周志新终于走进了会议室,他大腹便便迈着不急不慢的步子,装着一副很有气势的样子。

  整个会议室里的人都看着周志新,等他一坐下,居然一脸冷漠看向蔡健生。

  “蔡书记,人到齐了,开会吧!”

  蔡健生横了一眼,并没有接周志新的话,而是转头对俞建军说:“俞主任,今天我们有什么议题需要讨论?”

  俞建军也机灵,微笑答道:“蔡书记,各位同事,今天我们主要有三个议题。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议题,永平镇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事项,这里面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农村集中居住和居住点选定的问题;二是关于农村房屋建设标准化问题;三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问题。

  因为这个工作是徐浩然同志提出来的,具体由永平镇草拟提出,周三已经把文件都发到各位手中了,所以接下来请大家发表意见。”

  施德华第一个发言,他先观察了一下,一脸淡然地说道:“各位同事,之前我跟徐浩然同志讨论过这个事情,也详细了解了徐浩然同志的想法,就是我们如果想要提高农村的品味,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就需要采取集中居住的方式,否则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水电煤气网络要想进入农村,真的无法想象。

  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建设的成本,如果不集中,东一栋楼,西一栋楼,之间距离少的几十米,远的一两公里。

  其次就是现在农村的凌乱不利于管理,现在我们农村基层管理本来就薄弱,所以集中居住有利于乡村的管理。

  最后我们如果都把乡村的老百姓集中居住,这样就可以腾出一些土地,有利于以后土地的集中开发。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施德华说完,丁雪妮立马接上开始发言。

  “蔡书记,各位同事,我这边呢看完这份方案,从我这边来说,有三个好处。一是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来说,乡村集中居住方便村卫生所的工作,也有利于提高农村卫生健康的水平。二是从教育角度来看,未来我们也可以把学校进行规划,那么我们就可以集中办学,利用校车方便孩子们上学,还可以提升上学率。三是从农村文化来说,我们就不用像过去那样跑断腿,以后戏曲下乡,电影下乡的工作也方便。所以对于这个工作我大力支持!”

  两个人发表了赞成意见,周志新的脸上看似毫无波澜,内心却有些想法,突然冒了一句。

  “我想请问一下浩然同志,你想搞这么多,钱从哪儿来?”

  是啊,这么大的事情,就说一些农民的搬迁,钱就少不了,难道硬拆?这不可能,徐浩然也不会傻到这么干。

  可很多农民一辈子就建一次房,你现在让人家搬家,哪来的钱?全部由政府承担吗?那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浏水县现在基本没钱,那这个工作怎么干?

  看到周志新点了导火索,戴明紧跟而上。

  “各位同事,我接着周县长的话说一下另外一个问题,除了钱,就是这个定居点的选择问题,在村里,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祖屋的风水,你迁就了这一个,那其他人怎么劝导?

  如果你们选择的定居点谁都不迁就,那他们会同意吗?刚才周县长说了,你难道强拆?”

  面对周志新和戴明的接连发问,徐浩然一边记录,一边思考。不过对于这些问题,之前他早就有准备,不过不是很成熟。

  但经过周志新和戴明这么一说后,他反而有了更新的想法,其实农村只要有一个样板后,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另外,还需要结合产业的发展,等农民手里有钱了,这个住房的改善就成了生活目标之一。

  等戴明说完,徐浩然故意等待了几秒钟,见没有人说了,这才开口答疑解惑。

  “蔡书记,各位同事,对于永平镇的乡村集中居住工作,是我去农村走访的时候突发奇想的,因为从一家一户到另外一家一户,刚才施县长也说了,近的几十米,远的一两公里。如果路好走的话,还好一点,路难走的话,真的是一天下来就可能跑一两户。

  如果是山区,那他们的房屋间隔距离可能更远,交通不方便,就那几分田地,祖祖辈辈辛劳耕种,现在依然贫穷。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不说改善生活水平,脱贫都困难。

  同事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特殊发展阶段,预计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可能会集中攻关农村脱贫扶贫工作。

  当然,现在还没有推动,说不定以后也不会推动,我之所以推动这个工作,就是想引导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至于钱,目前的办法就是以乡镇为单位,选择一两个能发家致富的点。

  比如高家镇以烟花炮竹产业为纽带,带动全镇老百姓发家致富。

  乡镇有钱了,产业发展了,我们会成立合作社,重点发展乡镇集体经济。有了钱乡镇就可以规划建设乡村居住点,既可以村民自己建设,也可以村民和镇上一起建设,附带我们也要设计建设好村支部、学校、卫生所等等基础设施。

  当然,这个工作我们不会全面推行,我们的想法是先进行试点,先搞好第一个样板,有了这个样板工程,回头我们不仅可以总结经验教训,还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铺垫。我相信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会有更具说服力的理由。”

  等徐浩然一说完,石明泉就把话题接了过去。

  “各位同事,我接着浩然同志的话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我是浏水县人,所有的乡镇我几乎全部都走过,实话实说,乡村里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底。

  浩然同志提出来的这个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就拿基层工作来说,我们乡村的基层真的不好意思说,现在从上面开始都在强调基层建设,可现实呢?

  太难了,最为典型的就是基层工作难度很大,最主要就是村民居住太分散了,我还不拿围山那边来举例,就以潜龙镇来说,选个村主任都很困难,村上的工作几乎没有,其他的我就不说了。谢谢!”

  “我也说两句吧!”

  此时发声的是刘莎莉,她作为宣传部门的一把手,相信也有一些想说的。

  “同事们,我们宣传口的工作也有难度,主要是我们在县级、镇级和村级存在巨大的宣传断层和漏洞。举个例子,围山镇那边山区,有一次市里面领导来视察,去了一个村,问了几个农民关于补贴政策的事情,他们的回答一律是不知道。

  别说对于省市两级的精神他们根本都不知道,就连我们县里的精神他们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如果浩然同志的想法能够实现,不仅是基层工作能够得到加强,我们宣传口的工作也方便很多。

  说实话,真的集中居住了,我们就可以在定居点建设宣传栏,架上大喇叭,什么政策啊,文件精神啊,开个村委会,集中起来宣读一下,然后把这些文件张贴在宣传栏里,还可以用大喇叭连续播报。这样我们县里,镇上,村里就不会断层了。”

  听完刘莎莉的发言,徐浩然顿时感觉他们都是想搭自己的便车啊!可以说,自己如果真的搞成了,那他们的工作也好干了。

  讨论了这么久,蔡健生一直都是在倾听,等刘莎莉部长发言完,他稍等了几秒钟。

  “大家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询问了一番,又等了几秒钟,见没人出来说话,蔡健生微笑着,上身往后一靠,显得很淡定。

  “同志们,刚才大家发言了,说得都比较实在,浩然同志也耐心做了介绍。我认为大家都是为了浏水县好,实话实说,我们浏水县穷啊!就去年的数据来看,我们还有不少贫困人口。

  穷的原因千千万,到我们不能从客观出发,而是要从主观出发,像浩然同志一样,主动想办法把我们浏水县发展起来。

  从这个事情来看,浩然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善于抓住问题的核心点和重点。从同志们的发言来看,如果我们真的抓好了这个工作,那很多工作都迎刃而解了。

  大家是不是有这个感觉,我是有的。所以对于这个工作,我支持永平镇进行试点发展,先闯出来一条路,就如同浩然同志所说的,我们有了样板工程后,就可以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了。

  既然大家都支持这个事情,我看就通过吧!”

  通过,你问我了吗?周志新瞪眼看向蔡健生,而后者根本不理睬。

  “俞主任,你说说下一个议题。”

  俞建军根本不敢抬头看周志新,听到蔡健生让自己说下一个议题,他连忙介绍起来。

  “各位同事,今天第二个议题是关于围潭公路招投标的事情,方案也是提前发给各位了,这是德华同志领头草拟的,下面请大家发表意见。”

  这一次徐浩然第一个发言,表达对施德华对自己的大力支持。

  “蔡书记,各位同事,对于围潭公路的招投标方案,我认真仔细审阅了。我说两点。

  一是这个项目我认为应该建设成为我们浏水县的标杆项目,所以招投标中的技术标的应该按照鲁班奖的规格来设计。

  二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建设的标准,那么这个项目的承包单位也应该按照鲁班奖的规格来筛选承包建设单位。

  我要说的就这些,谢谢!”

  听到徐浩然如此发言,正中施德华的意思,可是自己还没有跟他商量啊,他徐浩然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痛点的?

  太神奇了,看样子这小子内在功夫很不一般啊!这样的话,像戴明和周志新推荐的像创世纪土方工程公司这样的公司,就可以排除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