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顿晚饭,不管是惜春还是林瑞安都默契的没有来打扰,留给了这对父女。
饭后林岚玉也没有径自离开,而是随着林如海进了书房,这才与林如海细说起她在姑苏时候的经历。
虽说当初让林岚玉一路下江南,到了姑苏后多停留一段时间,顺带帮林如海小小的整顿一番林氏宗族,尤其是那些近些年越发有些得意忘形的宗族族老们,是林如海和水溶都事先有过沟通的。
甚至林岚玉当初能够那么干脆利落的将林氏宗族的弊病都给揪出来,主要助力还是来自于林如海。
但到底林如海已经多年不曾归家,这又是林岚玉第一次脱离父兄的羽翼之下,单独去做一件事。
即便不管是从林岚玉的来信中,还是后来来此养病的卫文清的言语中,都不难听出林岚玉将这件事情处置的十分妥帖。
甚至即便林如海亲自回姑苏,上要顾忌名声,下要顾忌宗族辈分,难免掣肘,都未必能够有林岚玉这样干脆利落的结果。
但没有听到林岚玉自己亲口说,老父亲林如海这心里,多少还是难免挂念不得劲。
毕竟比起沉稳的长女,林岚玉的性子,属实过于跳脱了些。
若非知晓林岚玉如今身上还有一层郡主的身份在,且身边还跟着不少水溶安排的好手护卫,林如海根本不敢放心将这等事情交付给她,免得这丫头只知道跟人硬碰硬,再将自己给伤着了,就得不偿失了。
但林岚玉显然并不觉得自己有老父亲所想的那般脆弱。
她在姑苏逗留的时间虽说远比预期中的要长许多,但处理起林氏宗族的事情来,可是比林如海与水溶预期中的还要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甚至这会儿与林如海讲起来,也绘声绘色,兴致勃勃,半点儿瞧不见怯意。
这让林如海一边欣慰的同时,又不禁有些老父亲的心酸。
这些年,他先是忙着江南之事,后又调任荆州,轻易不得离任,与一双女儿分离日久。
两个孩子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不仅独自与贾家抗争,且还将彼此照顾的很好……
这一切说起来,都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失职。
也是因为知晓这一点,不管林如海当初对登门求娶自家长女的水溶有多少不满,却也无法否认,昔日在京中,是水溶给了自己两个女儿一片庇佑之地。
虽说这里面有着林岚玉身世的因素在内,但情分就是情分,并不能因此抵消。
反而因此,愈发显得水溶对林岚玉这个妹妹的珍视,以及对林黛玉这个只是作为“顺带”,寄住在北静王府的姑娘的礼遇与关怀难得。
是而林如海从不怀疑水溶的人品。即便嫌弃对方年岁长自己女儿了些,但旁的方面,也是分外满意的。
可跟水溶比起来,卫文清就多少显得有些不足了。
听出来林如海提起卫文清的时候,话语里多多少少还带着一点儿嫌弃,林岚玉“扑哧”一声便笑了起来。
“笑什么笑!”林如海没好气的瞪了林岚玉一眼。
“若非事出有因,情急之下,属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为父绝不会这般轻易便宜了那小子!”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林岚玉知晓,若是林如海当真没有瞧中卫文清,即便事态紧急,他也不会轻易点头,应允这门亲事。
说到底,林如海仍是对卫文清这个“武将”的身份颇有微词罢了。
但林岚玉却并不像林如海这般计较。
甚至瞧着老父亲一副愤懑模样,还笑嘻嘻的主动开导起来。
“您自家女儿什么性子,您该不会是忘了吧?”
虽说自家人不嫌弃,但林岚玉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她的性格,与这个世道的主流不说背道而驰,也十分离经叛道了,并非什么人家都能轻易接受的。
更别说她可是言明了,即便成了亲,她也不可能乖乖屈居后宅,整日里只忙着相夫教子,管家理事。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追求,自由和理想,想要一步步去实现。
不管是男人还是孩子,都不能羁绊住她的步伐。
而且她身边跟着的这么多水溶给她的人手,又不是留着吃干饭的。
有这些人在,她不成亲,也能将自己的郡主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什么都不需要她操心。
没道理她成个亲,这生活质量反倒还要下降好几层不是?
可这些理念,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接受的。
偏卫文清甚至林岚玉什么都还没说,也什么都没有去做的时候,就已经自己主动做好了一切。
甚至任何人说起来,都不能将卫文清抛弃镇北军中大好的前途不要,反倒跑去吉安做个地方都司的事情怪罪到她头上。
反倒还要感谢,幸而有她在,才能拴住了卫文清这个二十来岁的人了,身为这个时代标准的“大龄剩男”,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娶妻不生子,偏要去追求什么“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家伙。
而且,日后她与卫文清长期定居在吉安,别说卫文清的家人不会也不敢对林岚玉不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是有,他们也为难不到林岚玉头上来一丝半点儿。
毕竟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随心情随便迁徙的,更别提卫家后面还有一大家子,都不会轻易离开北疆。
林岚玉将这些事情,一点点讲给林如海听。
好的,坏的,甚至她自己自私的考虑过,万一两个人日后感情淡了,或者一方的心意变了,那日后又当如何……
说到后面,林如海神色复杂,甚至都不由有些开始同情起自己这位未来的准二女婿了。
当然,同情只是短暂的,毕竟跟自家女儿比起来,女婿什么的,都是外人。
他只恨不得小女儿能一辈子保持着这份清醒才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林岚玉的一番内心剖白,总算是打消了林如海心中耿耿于怀的那点儿不满,也将她自己的态度表达的很明确。
虽说是因着不想卷入皇权之争,才草草定下的婚约。
但她确实对卫文清是满意的,且卫文清对她的情谊,至少当下,并非作假。
甚至比之她自己,对方才是付出的更多的那一个。
所以,林如海真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
而且,相比起两人之间这场在长辈眼中看来,有些过于急躁仓促的婚约,水溶将这件事上报给皇帝之后,宫中各方反应,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点儿。
林岚玉将皇帝直接派太监千里迢迢跑到吉安她的郡主府上,当众宣读给卫文清的调任圣旨之事说给林如海听。
身为曾在太上皇和皇帝这对父子的夹缝之中生存过,而今更是一步步成为皇帝信重的股肱之臣,即便有水溶这层姻亲关系在,也没阻碍到他仕途的重臣,林如海对皇帝的了解,显然比林岚玉要深得多。
连林岚玉都能揣摩出来不对劲的地方,林如海就更别说了。
尤其是听完林岚玉对吉安当地局势的分析,以及卫文清空降进了吉安当地驻军,成为都司后,手下那一帮子守备、千总的反应。
林如海很快有了一些猜测。
只是这份猜测,让他有些不敢置信。
“陛下对那小子的期望,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林岚玉:?
她怎么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自家老父亲的脑洞节奏?
“你别瞧吉安这地方如今看着不起眼,昔年也曾经是十分重要的要塞……”
林如海只是文臣,手上没有舆图,但他自小博览群书,尤其是对历史上的许多变迁,都是十分了解的。
又兼出身姑苏,对吉安多少也有一些了解,说起来吉安的历史来,自是比卫文清还要更清晰几分。
林岚玉在一旁听了一会儿,才听出来林如海的意思。
他是怀疑,皇帝想要将吉安连带着它周围的郡县,都交由卫文清手上。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防务方面,至于治理,那都是文臣的事儿,卫文清这样的身份是站不上手的。
可那前提是,没有林岚玉这么个“封地之主”在。
虽说林岚玉名义上对吉安包括它周边的一大片郡县都只有吃食邑的权利,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治理权。
可那是在林岚玉人不在封地,且对封地的事物毫无兴趣,手上也没有什么人手能安插进去的前提下。
如今林岚玉与卫文清两人已经是有了婚约的未婚夫妻,皇帝再这般大张旗鼓毫不掩饰的将吉安及其周边郡县的守备问题,全都交给林岚玉的“准郡马”。
别说是林如海,怕是连吉安的那位知州,都很难不多想几分。
林岚玉:……
她倒是不担心卫文清有没有本事做好这些事儿。
毕竟旁人不知,林岚玉对卫文清的本事,还是知道七八分的。
“父亲不必忧心,陛下既然敢下这样的旨意,自然是对他有信心的。”
林岚玉甚至还十分轻松的开口安抚林如海。
见林如海用一种带有几分难明意味的眼神儿看自己,林岚玉下意识摸摸鼻子。“我也相信他。”
林如海沉默一会儿,虽然仍然有些将信将疑,但想到那小子接触下来,看着也确实不像是什么没有城府,唯有一腔热血的主儿。
且卫文清与水溶两人乃是至交,水溶的性子,林如海还是了解的。
虽说林岚玉躲躲闪闪的,不愿意说的十分清楚,但也没瞒着林如海,卫文清“另有依仗”。
林如海想了想,觉得卫文清这小子就算是比之水溶不如,也总归不能差太多吧?
“若是遇上什么难处,随时写信与我,还有你哥哥,莫要两个人径自扛着。”
想到最后,林如海也只能这样说。
林岚玉虽说心中不觉得会有这一日,但还是笑眯眯的应下了林如海的这份关怀。
少了这份忧心,林如海才有心情揣摩起皇帝这般安排,究竟还有哪些深意。
可就跟先前的卫文清和后来的水溶一样。
大家左思右想,都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这般倚重卫文清。
毕竟,皇帝对卫文清跟水溶的关系,乃至林岚玉与林黛玉这对“姑嫂”的感情有多亲近,可是一清二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他们也同样很清楚,皇帝这些年表面上看起来,对水溶这个堂弟十分亲近信赖,甚至是倚重。
但实则心中,从未放下过对北静王府一脉的提防。
哪怕不管皇帝还是太上皇,明明都很清楚,不管是从前的水牧城,还是如今的水溶,都对那个位置没什么兴趣,他们父子更享受带着家人镇守边疆的平静生活。
林岚玉甚至有一瞬间异想天开,觉得皇帝总不能以为,在千里之外,给她和卫文清“画下大饼”,就能让她跟卫文清疏远了水溶和整个北疆。
自此以后,在吉安给皇帝当牛做马吧?
他们又没疯!
可除此之外,又属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林如海最后也只得如卫文清和水溶一般,选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过不同于两个年轻人的无惧无畏,林如海随即表示,他会私下里去信一封,问一问如今仍在京中的友人们,京中近期可有什么大的变故。
以及,当今近两年的脾性,可与从前有什么不同。
林岚玉:……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揣摩圣意,听着就很刺激的样子。
可惜,这不是她擅长的东西。
没法参与,她只能乖乖等着。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刚刚那个揣测才刚一提出来,别说林如海,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十分离谱。
但莫名的,林岚玉总觉得这个揣摩,十分接近真相。
只是想到皇帝如今还正春秋鼎盛,虽说身有暗疾,但水溶曾断言,皇帝那次受伤并不会真的伤及根本,如今外界所知道的“病弱”,不过是放出来的假象罢了。
林岚玉便也没有再往这方面大开脑洞。
毕竟她跟卫文清如今距离成亲都还早着呢,更别提“有了自己的孩子,自然想要给后人经营起来属于自家的地盘”这回事儿。
相比起这个,她还不如关心一下林如海如今这个年纪,虽说不小了,但也还算年轻,当真没有给她和林黛玉续一个继母的打算么?
喜欢红楼林家女:带着空间创飞所有人
饭后林岚玉也没有径自离开,而是随着林如海进了书房,这才与林如海细说起她在姑苏时候的经历。
虽说当初让林岚玉一路下江南,到了姑苏后多停留一段时间,顺带帮林如海小小的整顿一番林氏宗族,尤其是那些近些年越发有些得意忘形的宗族族老们,是林如海和水溶都事先有过沟通的。
甚至林岚玉当初能够那么干脆利落的将林氏宗族的弊病都给揪出来,主要助力还是来自于林如海。
但到底林如海已经多年不曾归家,这又是林岚玉第一次脱离父兄的羽翼之下,单独去做一件事。
即便不管是从林岚玉的来信中,还是后来来此养病的卫文清的言语中,都不难听出林岚玉将这件事情处置的十分妥帖。
甚至即便林如海亲自回姑苏,上要顾忌名声,下要顾忌宗族辈分,难免掣肘,都未必能够有林岚玉这样干脆利落的结果。
但没有听到林岚玉自己亲口说,老父亲林如海这心里,多少还是难免挂念不得劲。
毕竟比起沉稳的长女,林岚玉的性子,属实过于跳脱了些。
若非知晓林岚玉如今身上还有一层郡主的身份在,且身边还跟着不少水溶安排的好手护卫,林如海根本不敢放心将这等事情交付给她,免得这丫头只知道跟人硬碰硬,再将自己给伤着了,就得不偿失了。
但林岚玉显然并不觉得自己有老父亲所想的那般脆弱。
她在姑苏逗留的时间虽说远比预期中的要长许多,但处理起林氏宗族的事情来,可是比林如海与水溶预期中的还要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甚至这会儿与林如海讲起来,也绘声绘色,兴致勃勃,半点儿瞧不见怯意。
这让林如海一边欣慰的同时,又不禁有些老父亲的心酸。
这些年,他先是忙着江南之事,后又调任荆州,轻易不得离任,与一双女儿分离日久。
两个孩子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不仅独自与贾家抗争,且还将彼此照顾的很好……
这一切说起来,都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失职。
也是因为知晓这一点,不管林如海当初对登门求娶自家长女的水溶有多少不满,却也无法否认,昔日在京中,是水溶给了自己两个女儿一片庇佑之地。
虽说这里面有着林岚玉身世的因素在内,但情分就是情分,并不能因此抵消。
反而因此,愈发显得水溶对林岚玉这个妹妹的珍视,以及对林黛玉这个只是作为“顺带”,寄住在北静王府的姑娘的礼遇与关怀难得。
是而林如海从不怀疑水溶的人品。即便嫌弃对方年岁长自己女儿了些,但旁的方面,也是分外满意的。
可跟水溶比起来,卫文清就多少显得有些不足了。
听出来林如海提起卫文清的时候,话语里多多少少还带着一点儿嫌弃,林岚玉“扑哧”一声便笑了起来。
“笑什么笑!”林如海没好气的瞪了林岚玉一眼。
“若非事出有因,情急之下,属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为父绝不会这般轻易便宜了那小子!”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林岚玉知晓,若是林如海当真没有瞧中卫文清,即便事态紧急,他也不会轻易点头,应允这门亲事。
说到底,林如海仍是对卫文清这个“武将”的身份颇有微词罢了。
但林岚玉却并不像林如海这般计较。
甚至瞧着老父亲一副愤懑模样,还笑嘻嘻的主动开导起来。
“您自家女儿什么性子,您该不会是忘了吧?”
虽说自家人不嫌弃,但林岚玉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她的性格,与这个世道的主流不说背道而驰,也十分离经叛道了,并非什么人家都能轻易接受的。
更别说她可是言明了,即便成了亲,她也不可能乖乖屈居后宅,整日里只忙着相夫教子,管家理事。
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追求,自由和理想,想要一步步去实现。
不管是男人还是孩子,都不能羁绊住她的步伐。
而且她身边跟着的这么多水溶给她的人手,又不是留着吃干饭的。
有这些人在,她不成亲,也能将自己的郡主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什么都不需要她操心。
没道理她成个亲,这生活质量反倒还要下降好几层不是?
可这些理念,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接受的。
偏卫文清甚至林岚玉什么都还没说,也什么都没有去做的时候,就已经自己主动做好了一切。
甚至任何人说起来,都不能将卫文清抛弃镇北军中大好的前途不要,反倒跑去吉安做个地方都司的事情怪罪到她头上。
反倒还要感谢,幸而有她在,才能拴住了卫文清这个二十来岁的人了,身为这个时代标准的“大龄剩男”,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娶妻不生子,偏要去追求什么“属于自己的人生”的家伙。
而且,日后她与卫文清长期定居在吉安,别说卫文清的家人不会也不敢对林岚玉不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算是有,他们也为难不到林岚玉头上来一丝半点儿。
毕竟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随心情随便迁徙的,更别提卫家后面还有一大家子,都不会轻易离开北疆。
林岚玉将这些事情,一点点讲给林如海听。
好的,坏的,甚至她自己自私的考虑过,万一两个人日后感情淡了,或者一方的心意变了,那日后又当如何……
说到后面,林如海神色复杂,甚至都不由有些开始同情起自己这位未来的准二女婿了。
当然,同情只是短暂的,毕竟跟自家女儿比起来,女婿什么的,都是外人。
他只恨不得小女儿能一辈子保持着这份清醒才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林岚玉的一番内心剖白,总算是打消了林如海心中耿耿于怀的那点儿不满,也将她自己的态度表达的很明确。
虽说是因着不想卷入皇权之争,才草草定下的婚约。
但她确实对卫文清是满意的,且卫文清对她的情谊,至少当下,并非作假。
甚至比之她自己,对方才是付出的更多的那一个。
所以,林如海真没有必要为此耿耿于怀。
而且,相比起两人之间这场在长辈眼中看来,有些过于急躁仓促的婚约,水溶将这件事上报给皇帝之后,宫中各方反应,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点儿。
林岚玉将皇帝直接派太监千里迢迢跑到吉安她的郡主府上,当众宣读给卫文清的调任圣旨之事说给林如海听。
身为曾在太上皇和皇帝这对父子的夹缝之中生存过,而今更是一步步成为皇帝信重的股肱之臣,即便有水溶这层姻亲关系在,也没阻碍到他仕途的重臣,林如海对皇帝的了解,显然比林岚玉要深得多。
连林岚玉都能揣摩出来不对劲的地方,林如海就更别说了。
尤其是听完林岚玉对吉安当地局势的分析,以及卫文清空降进了吉安当地驻军,成为都司后,手下那一帮子守备、千总的反应。
林如海很快有了一些猜测。
只是这份猜测,让他有些不敢置信。
“陛下对那小子的期望,是不是有些太高了?”
林岚玉:?
她怎么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自家老父亲的脑洞节奏?
“你别瞧吉安这地方如今看着不起眼,昔年也曾经是十分重要的要塞……”
林如海只是文臣,手上没有舆图,但他自小博览群书,尤其是对历史上的许多变迁,都是十分了解的。
又兼出身姑苏,对吉安多少也有一些了解,说起来吉安的历史来,自是比卫文清还要更清晰几分。
林岚玉在一旁听了一会儿,才听出来林如海的意思。
他是怀疑,皇帝想要将吉安连带着它周围的郡县,都交由卫文清手上。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防务方面,至于治理,那都是文臣的事儿,卫文清这样的身份是站不上手的。
可那前提是,没有林岚玉这么个“封地之主”在。
虽说林岚玉名义上对吉安包括它周边的一大片郡县都只有吃食邑的权利,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治理权。
可那是在林岚玉人不在封地,且对封地的事物毫无兴趣,手上也没有什么人手能安插进去的前提下。
如今林岚玉与卫文清两人已经是有了婚约的未婚夫妻,皇帝再这般大张旗鼓毫不掩饰的将吉安及其周边郡县的守备问题,全都交给林岚玉的“准郡马”。
别说是林如海,怕是连吉安的那位知州,都很难不多想几分。
林岚玉:……
她倒是不担心卫文清有没有本事做好这些事儿。
毕竟旁人不知,林岚玉对卫文清的本事,还是知道七八分的。
“父亲不必忧心,陛下既然敢下这样的旨意,自然是对他有信心的。”
林岚玉甚至还十分轻松的开口安抚林如海。
见林如海用一种带有几分难明意味的眼神儿看自己,林岚玉下意识摸摸鼻子。“我也相信他。”
林如海沉默一会儿,虽然仍然有些将信将疑,但想到那小子接触下来,看着也确实不像是什么没有城府,唯有一腔热血的主儿。
且卫文清与水溶两人乃是至交,水溶的性子,林如海还是了解的。
虽说林岚玉躲躲闪闪的,不愿意说的十分清楚,但也没瞒着林如海,卫文清“另有依仗”。
林如海想了想,觉得卫文清这小子就算是比之水溶不如,也总归不能差太多吧?
“若是遇上什么难处,随时写信与我,还有你哥哥,莫要两个人径自扛着。”
想到最后,林如海也只能这样说。
林岚玉虽说心中不觉得会有这一日,但还是笑眯眯的应下了林如海的这份关怀。
少了这份忧心,林如海才有心情揣摩起皇帝这般安排,究竟还有哪些深意。
可就跟先前的卫文清和后来的水溶一样。
大家左思右想,都不知道皇帝为何突然这般倚重卫文清。
毕竟,皇帝对卫文清跟水溶的关系,乃至林岚玉与林黛玉这对“姑嫂”的感情有多亲近,可是一清二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他们也同样很清楚,皇帝这些年表面上看起来,对水溶这个堂弟十分亲近信赖,甚至是倚重。
但实则心中,从未放下过对北静王府一脉的提防。
哪怕不管皇帝还是太上皇,明明都很清楚,不管是从前的水牧城,还是如今的水溶,都对那个位置没什么兴趣,他们父子更享受带着家人镇守边疆的平静生活。
林岚玉甚至有一瞬间异想天开,觉得皇帝总不能以为,在千里之外,给她和卫文清“画下大饼”,就能让她跟卫文清疏远了水溶和整个北疆。
自此以后,在吉安给皇帝当牛做马吧?
他们又没疯!
可除此之外,又属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林如海最后也只得如卫文清和水溶一般,选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过不同于两个年轻人的无惧无畏,林如海随即表示,他会私下里去信一封,问一问如今仍在京中的友人们,京中近期可有什么大的变故。
以及,当今近两年的脾性,可与从前有什么不同。
林岚玉:……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揣摩圣意,听着就很刺激的样子。
可惜,这不是她擅长的东西。
没法参与,她只能乖乖等着。
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刚刚那个揣测才刚一提出来,别说林如海,就连她自己都觉得十分离谱。
但莫名的,林岚玉总觉得这个揣摩,十分接近真相。
只是想到皇帝如今还正春秋鼎盛,虽说身有暗疾,但水溶曾断言,皇帝那次受伤并不会真的伤及根本,如今外界所知道的“病弱”,不过是放出来的假象罢了。
林岚玉便也没有再往这方面大开脑洞。
毕竟她跟卫文清如今距离成亲都还早着呢,更别提“有了自己的孩子,自然想要给后人经营起来属于自家的地盘”这回事儿。
相比起这个,她还不如关心一下林如海如今这个年纪,虽说不小了,但也还算年轻,当真没有给她和林黛玉续一个继母的打算么?
喜欢红楼林家女:带着空间创飞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