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第一次掌权:从给宫女加鸡腿开始-《穿成清代小咸鱼》

  碎玉轩的辣椒架下,新立了块木板,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写着 “翠妃改革办公室”,旁边还画了只举着鸡腿的小鸡,活像块村口的黑板报。苏晓晓蹲在木板前,用辣椒梗当教鞭,对着排成一排的宫女太监训话,唾沫星子溅得前排小太监直缩脖子。

  “都听好了啊!”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像敲锣,“从今天起,实施‘鸡腿激励计划’—— 谁干活卖力,谁能发现后宫的破规矩,谁就能得鸡腿!一天一根,多劳多得,上不封顶!”

  人群里顿时响起抽气声。宫女们互相使眼色,眼里闪着不敢置信的光 —— 在宫里当差,能吃饱就不错了,哪听过干活还给鸡腿的?小禄子站在后排,偷偷咽了口唾沫,手里的记账本都差点拿反了。

  “娘娘,” 负责洒扫的小宫女怯生生地举手,辫子上还沾着片落叶,“那、那偷懒的呢?”

  “偷懒?” 苏晓晓挑眉,从袖袋里掏出根辣条咬了一口,辣得直吸气,“偷懒的…… 就罚他给‘情报鸡’铲屎,铲到他想好好干活为止。”

  鸡群仿佛听懂了,突然 “咯咯” 叫起来,扑棱着翅膀,像是在鼓掌。

  第一份鸡腿奖励,发给了给辣椒架除草的老张头。他凌晨天没亮就来干活,还顺便捡了堆枯枝当柴烧,苏晓晓让春喜从御膳房讨来只油光锃亮的烤鸡腿,亲自递到他手里。老张头捧着鸡腿,手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眼泪差点掉进鸡腿油里:“谢、谢娘娘…… 老奴这辈子,还是头回凭干活得赏……”

  这一幕被路过的敬事房刘嬷嬷看见,鼻子差点气歪。她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口阴阳怪气:“翠妃娘娘真是好大的手笔,用鸡腿收买人心 —— 不知道的,还以为碎玉轩改养鸡场兼饭馆了呢。”

  苏晓晓正蹲在地上,看小禄子给鸡喂新得的小米,闻言头也没抬:“嬷嬷要是眼红,也来干活啊。给鸡剁点白菜叶,照样有鸡腿 —— 新规矩,人人平等,不分高低贵贱。”

  刘嬷嬷气得拐杖在地上戳出个小坑:“你这是胡闹!后宫是皇家禁地,不是你收买人心的地方!”

  “收买人心怎么了?” 苏晓晓抱起只芦花鸡,鸡在她怀里乖得像猫,“人心齐,泰山移。总比某些人只会摆架子,干看着鸡都比她受欢迎强。”

  周围的宫女太监憋笑憋得肩膀直抖。刘嬷嬷气得浑身发抖,转身就往养心殿告状,拐杖在宫道上敲出的声响,像在给苏晓晓的 “鸡腿计划” 敲边鼓。

  可告状也没用。皇帝听了刘嬷嬷的哭诉,非但没生气,反而让李德全送了两筐鸡腿到碎玉轩,还传话说:“翠妃的激励计划不错,朕也凑个热闹 —— 谁能找出三条最该改的规矩,赏两只鸡腿。”

  这下,整个后宫都炸了锅。宫女太监们干活的劲头比吃了辣椒还足,连平时最懒的小太监都主动去扫御花园的落叶,眼睛瞪得像铜铃,就为了找能换鸡腿的 “破规矩”。

  苏晓晓的 “改革办公室” 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队。有人说 “宫女不许穿鲜艳衣裳” 不合理,干活容易脏,得穿耐脏的;有人说 “太监不许大声笑” 太死板,笑一笑干活才有劲;最绝的是个小厨房的杂役,说 “御膳房的菜不许放蒜” 没道理,大蒜杀菌,吃了不得病 —— 这些建议,苏晓晓都用辣椒梗记在木板上,够三条就换鸡腿,引得更多人来提建议。

  可麻烦也跟着来了。御膳房的王师傅找到碎玉轩,哭丧着脸:“娘娘,再这么下去,御膳房的鸡腿要不够了!昨天光是给您这送的,就用了半筐鸡……”

  苏晓晓正对着木板上的建议发愁,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咱搞个‘以物易物’。让大家把家里用不上的东西拿来换鸡腿,比如旧布料、破铜烂铁,攒多了能卖钱,还能给鸡搭个新窝。”

  王师傅眼睛一亮:“这主意好!老奴这就去办!”

  可刘嬷嬷哪会善罢甘休。她偷偷让人在给碎玉轩送的鸡腿里掺了点黄连粉,想让吃鸡腿的人苦得直吐,败坏苏晓晓的名声。没想到第一个吃到黄连鸡腿的是弘昼小魔王 —— 他溜进碎玉轩讨鸡腿,咬了一口就苦得直咧嘴,眼泪都下来了:“这鸡腿…… 是用苦胆腌的吗?”

  苏晓晓尝了一口,眉头立刻皱起来。她看着鸡腿上的牙印,突然笑了:“小禄子,去把刘嬷嬷请来,就说有‘特别加料’的鸡腿请她尝尝。”

  刘嬷嬷以为计谋得逞,得意洋洋地来赴约,刚拿起鸡腿要咬,就被苏晓晓按住了手:“嬷嬷别急,这鸡腿是给‘情报鸡’的 —— 它们最近辛苦了,得补补,就是不知道为啥,这鸡腿有点苦,怕是坏了。”

  说着,她把鸡腿扔给鸡群。鸡们啄了两口就躲开了,围着别的鸡腿打转,谁也不碰那只加了料的。

  “你看,” 苏晓晓摊摊手,“连鸡都知道这鸡腿有问题。嬷嬷,您说这是谁干的?总不能是鸡腿自己长苦胆了吧?”

  刘嬷嬷的脸白得像纸,手里的拐杖 “咚” 地掉在地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周围的宫女太监们看得清清楚楚,看向刘嬷嬷的眼神都带了点鄙夷。

  “算了,” 苏晓晓捡起拐杖递给她,语气里带着点漫不经心,“这次就当给鸡加营养了。下次再敢搞小动作,我就把您的拐杖扔进辣椒坛里腌着,让您尝尝什么叫‘魔鬼辣的教训’。”

  刘嬷嬷灰溜溜地走了,背影佝偻得像颗被晒蔫的辣椒。

  鸡腿风波过后,苏晓晓的 “掌权之路” 顺了不少。她根据收集来的建议,废除了 “宫女太监不许同桌吃饭” 的规矩,在碎玉轩旁边搭了个凉棚,摆上长桌,让大家一起吃饭,鸡腿就放在桌子中间,谁该得谁拿,公平得像杆秤。

  华妃听说了,让人送来了两坛好酒,说是 “给改革庆功”;皇后派掌事宫女送来几匹布,让给大家做新衣裳,说 “干活也得穿得舒坦”;连太后都让人送了盒点心,虽然没明说支持,但点心盒里多放了两块,像是给 “情报鸡” 的。

  苏晓晓坐在凉棚下,看着大家边吃边笑,手里的鸡腿啃得津津有味,突然觉得这 “掌权” 也没那么难。不就是让干活的人有甜头,让搞破坏的人没好处吗?比对付八王爷的 “假正经” 简单多了。

  可她没料到,平静之下暗流涌动。当天晚上,小禄子发现凉棚的柱子被人锯了个小口,差点塌下来 —— 虽然没伤到人,但明摆着是有人不想让这 “改革” 继续下去。

  苏晓晓摸着那道锯痕,眼神沉了沉。她知道,刘嬷嬷只是小角色,背后肯定还有人在盯着她的鸡腿,盯着她的改革,甚至盯着她这个 “翠妃” 的位置。

  “看来,” 她对着月光下的辣椒架喃喃自语,“光给鸡腿还不够,还得给点厉害的 —— 让某些人知道,改革不是闹着玩的,鸡腿不好拿,破坏改革的代价,更不好付。”

  凉棚的灯光下,“翠妃改革办公室” 的木板在风里轻轻晃,那只举着鸡腿的小鸡,仿佛在对暗处的眼睛说:想捣乱?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吃这口鸡腿。

  喜欢穿成清代小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