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关于组织难民自救的讨论-《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时间已经悄然来到8月,在根据地的统一组织下,边境各处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哨所,各镇也组织了民兵巡逻队,任何进入根据地的难民都会被就地带往附近的隔离区观察。

  从上谷镇和雪林镇这里入境的难民都还好说,能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山脉过来,他们基本就不太可能染病。

  在隔离区待上两个星期,他们就能进入审查阶段了。

  保卫部的审讯人员和圣殿骑士都会在场,多次检验确保不是瘟疫教派信徒之后就会被批准入境。

  这部分难民身体素质极佳,可以直接就近补充到附近的林场和矿场之中。

  但是这样人始终是少数,更多的难民依旧是选择从文德镇东面入境。

  根据地现在接收的难民人数早就超过了18万人,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突破20万。

  “叶格林,我们已经接受了将近根据地总人数一半的难民。”

  “现在粮食问题被我们堪堪稳住了,但其他问题却越来越大。”

  “根据地的物资供应一直在增加,但是随着难民人数的增多,人均占有量又在急剧下降。”

  在吃饭的时候,戈尔隆又顺便吐苦水了。

  作为总领内政工作的人,他很清楚根据地当前面临的困难。

  诚然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根据地内部已经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外部的压力却让他不敢松懈分毫。

  戈尔隆很清楚,外部的难民问题一旦没处理好,绝对会爆发非常严重的危机,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到根据地内部的稳定。

  对于戈尔隆的这个忧虑,叶格林也是清楚的。

  他也很头疼啊。

  根据地现在刚建立,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满,就要面对这种级别的困难。

  换成其他任何势力早就崩盘了,也只有革命军他们能撑住,并且还经营地不错。

  “不过咱们的稳定只是暂时的,现在粮食收获了咱们的压力少了很多,也该彻底解决难民问题了。”

  “对了戈尔隆,咱们文德镇东北那方向,翻过山那条河有名字没有?”

  “嗯……我记得好像叫波托克河,听侦查队的同志说那里河水流速挺急的。”

  “叶格林,你问这个干什么……等一下,你该不会是想?!”

  戈尔隆正吃着饭,突然瞪大了眼睛看向了叶格林。

  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叶格林的这个方案可真够大胆的。

  迎着戈尔隆惊讶的目光,叶格林呵呵一笑,手指头晃了晃说道:“看来戈尔隆同志是越来越了解了我呀。”

  “是的,我想着既然难民的数量已经快赶上咱们根据地一半的人数了,那么为什么不就地组织难民开展生产自救、保障越冬的工作呢?”

  “咱们现在设计的审查制度实在是太严格了,分级的隔离区虽然让根据地内部免受了大规模瘟疫的侵扰,但是也让大量的劳动力被限制在了里面。”

  “我觉得这是很浪费的。”

  叶格林吃着一口水煮土豆,这上面的皮都没有刮过,他稍微撒上了点盐就吃了起来。

  之前的时候根据地这边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不敢大规模动员难民开展大规模的劳动自救,但现在随着夏收已经陆续开始进行,根据地现在的粮食储备安全已经得到了保障。

  可以预计在第二季粮食收获之后,一口气养活五十万人过冬是没有问题的。

  更何况,在这段时间根据地也在拼命地从亚季进口粮食。

  那边的奢侈品泡沫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当地的贵族们已经开始察觉到了不对劲,但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奢侈品泡沫的破灭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可以预计的是等过不了多久根据地就能伙同几位合伙人过去抄底亚季有钱人的资产。

  叶格林他们对于那些贵族的钱财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他们仓库里的粮食却十分在意。

  相信那个时候,亚季的贵族们是不会拒绝用保底的粮食来换取可以活命的钱财的。

  当然这些都后话了,现在根据地要做的就是将被锁在隔离区里的难民们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劳动力来展开生产自救。

  “我觉得大部分病症轻微的难民,还有那些看着健康但需要等待隔离的难民,我们都可以动员起来。”

  “就在波托克河沿岸建立聚居点,一路往上把那里的山谷都给开垦出来。”

  “根据地会给他们提供工具和种子,但房屋却需要他们自己建,田地也需要他们自己耕。”

  “我相信比起待在隔离区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到自己的药品,很多人肯定会选择自救的,我们就应该把握好群众的这一积极性,把生产自救的任务交到他们手上。”

  果然如戈尔隆想的一样,叶格林的方案十分大胆。

  但不得不说,这个方案十分适合根据地当下的情况。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根据地现在已经将瘟疫给阻挡在了大门之外,因此为了保卫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对于难民的筛查和隔离是十分严苛的。

  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也事实上造成了隔离区劳动力的严重浪费。

  很多难民明明没有明显的染病迹象,但是就是因为政策被迫待在隔离区。

  他们每天就是待在这里,等待着根据地这边提供仅供糊口的食物,根据地提供的工作也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的关押说句不好听的跟坐牢没什么区别。

  难民们不是不理解根据地的做法,但是这样生活对于他们的思想的确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就像叶格林之前说的一样,要想培养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就必须让人意识到自己才是世界的创造者,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像是难民们这样待在隔离区等待根据地一点点收容的情况,是不利于他们的思想建设的。

  叶格林表情认真地说道:

  “我想只有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让难民们自己生产过冬的粮食、建造过冬的房屋、采伐过冬的木头。”

  “这样一来既能减轻根据地这边的物资供应压力,也能变相的解决难民滞留的问题。”

  “我们要接收难民也并非只有把人接进来一种办法,带着他们在根据地边上建立新家园不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