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你是郡王,不是亲王-《乱春衫》

  江舟嘲弄道:“我小时候时常入宫,就觉得明贵妃其人很不好相处,总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看谁都不放在眼里;我为质子,陛下尚不会对我有多苛刻,反而处处优待,倒是她……但凡宫宴上遇见了,必定会酸上几句;我以为那会儿她是高高在上的贵妃,所以如此,如今瞧来不过是本性。”

  “兰妃其人,心胸狭窄,为人精明,偏又没有多少大智慧;不过她运气不错,一路走来什么福气都享过,便是昔日在昭贵妃跟前,也一样眼高于顶。”盛娇很赞同丈夫的话,冷笑着回应。

  “可运气再好,也有消耗殆尽的那天。”江舟凝望着她的眼睛。

  “不如我给她添把柴,有些真想早点知道早点好。”

  她弯起红唇,这一笑明眸皓齿,娇艳端方。

  “有趣,我觉着这想法极妙。”

  夜深了。

  景王府内,幽深安静。

  过往时分,这里还会有些热闹。

  可最近像是完全懈怠下来。

  天色一暗,府里只有掌灯的光亮映照着一切,其余什么声响都听不到,偌大一个王府,死气沉沉。

  魏衍之正在安睡。

  好不容易从皇帝处又领到一个差事,他比过往任何时候都要认真。

  这几日勤勉用功下来,倒也成绩斐然。

  交上去的文书陈表博得陛下赞赏有加,这令他结结实实地松了口气。

  入梦半酣,他依稀瞧见一个曼妙玲珑的身影朝着自己靠近。

  看不清女子的脸,只觉得她身上的轻纱丝绸如云如雾,根本捉摸不住。

  画面一转,他看见了那一日在蓬莱玉堂的场景。

  他与那个女子缠绵恩爱,几乎忘却了天地为何物,抵死纠缠。

  剥开那女子的青丝,露出她的脸。

  肤白胜雪,明眸善睐,不是安妃又是谁?

  魏衍之一下子惊醒了。

  满头冷汗。

  他捂着疯狂跳动的心口,一时间情难自已。

  身体某处不正常的躁动也令他羞耻——他怎么能对父皇的后妃有了这样的念想?那一次只是意外,只是意外!!

  他只是将她当成了朝思暮想的盛娇,才一时不察铸成大错。

  怎能又入梦陶醉,还……为此悸动难耐。

  后半夜是彻底睡不着了,他一直睁着眼睛等到天亮。

  翌日,又是一场轰动京城的盛举拉开帷幕——大儒考究设在东神宫,邀请了贡院的学士、博士,以及京中各个颇负盛名的书院的先生们一同观礼。

  这可是足以震动文坛的大事!

  多少年都不曾有过!

  还是陛下亲自主持,得皇家认可的大儒考究。

  只要能参加,那这辈子都有了吹嘘的谈资了。

  半宿没睡,魏衍之感觉不到一点困意,心头压着一块重重的石头,令他心神不宁。

  下属来请示,问他要不要跟之前一样,在大儒考究的进行过程中给那位元贞女君使绊子。

  迟疑片刻,魏衍之摆摆手:“罢了,让我们的人都退了吧。”

  “这……殿下,咱们已经筹备妥当了。”

  魏衍之苦笑。

  筹备妥当?

  难道昨日没有筹备妥当吗?

  不但没能难住那个女人,反而因为考题过于高深,更显得她才学出类拔萃,一时间无人能望其项背。

  昨日朝堂之上,那一身湖蓝品阶冠服的女子亭亭玉立,眸光淡雅,却毫不胆怯,与一众名士大儒舌枪唇剑,越战越勇。

  那么多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他已经不想再给盛娇当垫脚石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女人在踩着他往上爬,已经到了一个寻常外命妇不敢想象的高度。

  “不必,还有旁的事情要做,这事儿先搁下。”

  他略带懊悔地闭了闭眼睛。

  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什么,顿时一张脸煞白。

  “备马,入宫!本王要去给母妃请安。”

  以往入宫很顺利,可今日魏衍之的马车却被拦在了宫门外。

  赶来回话的太监监事很是无奈,点头哈腰不断拱手见礼:“哎哟,我的殿下,实在是今日宫中有盛事,陛下昨个儿夜里就下了口谕,今儿不许任何无关人士入宫,除非、除非……”

  “除非什么?”魏衍之凝眸。

  “除非殿下是亲王之尊,亲王品阶方可自由出入宫门。”这太监满脸赔笑,很是无奈,“殿下又何必为难小的呢……”

  这句话像一记火辣辣的耳光,劈头盖脸地甩在他脸上。

  魏衍之瞳仁一紧,差点没稳住火气。

  忍了又忍,他拂袖而去。

  亲王,郡王……原本他也没觉得有多大的区别,不过是距离那个位置远近的差别,没想到今日他平白受了这么大的羞辱。

  一个阉人,竟当着青天白日告诉他——“你是郡王,不是亲王。”

  魏衍之沉了沉呼吸:“走,去都尉府。”

  人进不去,但书信却可以。

  一封书信辗转送到了流华宫。

  兰妃正愁没个人倾诉,她也有一肚子话要问儿子,便很快给了回应。

  好在她浸润宫廷多年,虽莽撞愚笨,但也没有那么蠢。

  这封家书回得很是干净,明面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不过是一位母妃思念儿子,顺便安抚儿子不能来给自己请安的一片慈母心罢了;即便被陛下知晓,兰妃也是理直气壮,半点不心虚的。

  看到兰妃送来的书信,魏衍之面色越发凝重。

  “果然如此……”他将那张纸攒成一团,紧紧攥在掌心,“安妃果真试探母妃了,盛娇,盛娇,我怎能忘了你,那一日在蓬莱玉堂,就是你引诱我前去,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你在撺掇!”

  他恨得咬牙切齿。

  大儒考究的时间要比头一日朝堂辩论长得多。

  整整持续了一整天。

  直到暮色苍苍,霞彩漫天才结束。

  众人拜谢皇帝,出了宫门才迫不及待地议论起来。

  “今日一见,当真胜读了十年书,啊不,二十年都是有的。”

  “好一个女君啊,天下诸君云集赶考,她为头名,哪怕是瞧见了她的卷子我也是不敢信的,今日算是心服口服了。”

  “以才兴国,还是陛下英明,若因女子而错失这样的人才,才是惋惜。”

  “我大安之福啊!”

  “不过,陛下今日的意思,诸君可都看明白了?”一人发问,顿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面面相觑后,裴子筹笑道:“大约咱们都要见证历史了,一位女子担任太子太师,足见我君王心宽似海,我大安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