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谋福-《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

  为官多年的陆明远,固然知晓地域差异造成物产不同,可却从未有过一个人,能从根本上就此问题展开如此清晰的阐述。

  此番阐述,不光只是表面上那些显而易见的地域物产区分,而是给了一个“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可以达成优势互补的共赢局面。

  此番见识,清晰、锐利,甚至隐隐勾勒出一幅跨越州县、互通有无的活络图景。

  用特产换通财,用通财买粮固本。

  这个念头一生,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击在他的心上,瞬间打通了他多年来因循守旧思维里的淤塞之处!

  这已非一个寻常村姑的见识,其格局之大,思虑之深,远超世下饱读诗书的生员!

  陆明远负手而立,面上看似沉静如水,实则内心早已翻江倒海,他一动不动,盯着跟前少女。

  “小娘子生于乡野,长于农家,缘何能有此等....超乎寻常的见识?”

  他实在无法相信,这等堪比经世之才的见解,会凭空从一个农家女脑海中蹦出来。

  这背后,定有高人指点。

  面对陆县令的询问,宋小麦心中早有准备,她神色坦然,微微垂首:“回禀大人,民女家中贫寒,并无余财延请西席。”

  “去年民女偶得薯蓣,家中以此发迹,便有兄弟三人于隔壁李家村陈先生处蒙学开笔。”

  “陈先生仁心,见民女对读书识字确有几分渴慕,每每为兄长们布置课业,总会特意多备一份简册,着兄长带回予我。”

  她话语微顿,带出深深感激:“民女在家中将课业做好,再由兄长带回塾中,先生皆会仔细批阅,指点其中得失。”

  宋小麦抬起头,诚挚道:“民女能有今日,识得几个字、懂得些许浅显道理,皆赖陈先生破格相授之恩!”

  “先生曾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民女今日所言,亦是源于先生教导的格物致知之理,于农事生计、往来商旅中闻见,自己瞎琢磨体悟出来的。”

  “在大人面前班门弄斧,实在惶恐。”

  听到这番合情合理的解释,陆明远心中疑云散去大半。

  想不到此女还有这番机缘,能得遇良师,破格施教,成就这番见识。

  机缘虽属难得,却也并非全无可能。

  尤其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更是道出了真知源于实践的至理。

  不过,此女能从此言中,将农事商旅结合,悟出这番道理,更可见其聪慧与用心。

  “原来如此...”

  他微微颔首,话语中多了几分了然,以及一丝对那位素未谋面的陈先生的敬意:“汝师有教无类,有仁师之风。”

  “你能遇得良师,用心体悟所学真知,亦属难得。”

  只不过...

  “宋小娘子,你这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之论调,立意新奇,发人深省。”

  “本官...闻所未闻。”

  宋小麦一怔,心头一紧,又听对方道:“不过,此策关乎民生根本,牵涉甚广,本官还需细细思量,权衡利弊。”

  “此事,容本官思忖几日,再予你答复。”

  本就没打算对方能一下接受自己言论的宋小麦,知这已经是对方极大认可!

  她面上竭力维持着平静,心里却早已荡起层层涟漪,忍不住朝对方轻轻一揖:“多谢大人!”

  陆明远微微颔首,终于抬手,让一直跪在地上答话的少女起身。

  一旁宋兴旺等人见了,悬在嗓子眼的一口气,方才得以落下。

  不过,就刚才宋小麦说的那些,无论是他还是周边等人,无不一头雾水,却又震撼不已。

  尽管他们不如陆明远一般,明悟其中真意,可单单是在这无形压力下、能说出这番言论,就足以让他们瞠目结舌。

  仿佛今日,才真正识得村中这位少女。

  回想村中近半年所发生之事,原以为桩桩件件,都是丫头运气和几分异于常人的机灵使然。

  此刻方知,对方是真的胸有丘壑,真的藏了一番足以震惊跟前这位不知名姓大人的大见识!

  难道...真就如她所言,跟着夫子,读了几日书有关?

  几人来不及细思,陆明远的目光在作坊之间停留一瞬,忽而话锋陡然一转,目光掠过宋小麦落在一旁宋兴旺身上。

  “作坊薯蓣一事,暂且不提。”

  “老丈,本官今日来,实则另有一桩大事相询。”

  宋小麦与宋兴旺皆是一怔,便听对方言:“先才,我见贵村农户手中持有一犁,此犁其辕弯曲,形制迥异常犁。”

  “不知此犁妙用,究竟如何?”

  宋兴旺一听,目光慕的一亮!

  心中又喜又惊!

  “大人说的是省力新犁吧?!”

  省力...神力。

  陆明远目色微动,眸中划过一丝趣然,微微颔首。

  宋兴旺脸上堆笑,腰杆都挺直了几分,忙侧身引路:“大人若想细看,草民带您去地里瞧瞧?”

  “甚好!”

  陆明远兴趣盎然,立刻抬步跟上。

  很快,一行人来到村中一块刚翻好的田地旁。

  田地中,张老汉正跟在大孙子张有富身后,看张有富扶着弯曲如弓的曲辕犁,驱牛前行。

  犁铧下,泥土翻飞,留下深而齐整的沟垄。

  陆明远看的真切,心头更是火热,抬步来到张有富跟前,忍不住捋起袖口:“我来试试!”

  看到村长一行人的爷孙俩,早已叫停黄牛。

  面对几人簇拥而来的中年男子,特别是看到其身后还跟着个班若章时,张家爷孙俩赶忙恭敬让开位置。

  陆明远也没客气,上前接过犁把,又闻宋兴旺讲了两下要理,便稳稳扶住犁把,轻喝一声,驱牛前行。

  甫一用力,这位县令大人的眼中,便瞬间爆发出惊喜之光!

  “妙!实在是妙!”

  手上动作不停,陆明远嘴里已忍不住连连赞叹。

  只觉此犁入手轻巧,操控转向极为灵活,牛儿也无需拉旧犁一般费力前倾!

  几个来回下来,发现不光地犁的好,人也没有太多疲累,虎口发麻处,远不如从前剧烈!

  “好!好犁!”

  “果真当得其省力,神力二字!”

  “如此农事神器,实乃为天下农人谋一大福!”

  他目光热烈,扭头问向宋兴旺:“老丈,不知此犁为何人所制,竟有如此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