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出发-《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

  也是在众人离去的刹那,将院里一切发生看在眼里的徐氏,这才从东屋走了出来。

  她手里捏着件厚棉褂,轻声轻步的来到院中,将棉褂往自个老头子肩头轻轻一搭。

  徐氏沉默半晌,心里的一切不平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老头子...要我说,你就别操心这些糟心事了。”

  这个世上,若说谁最了解宋兴旺,除了发妻徐氏,在难寻出第二人。

  没有人比她更明白,自家老头子为了这个村子,付出过多少心血和努力。

  是她眼睁睁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肩能扛山的壮小伙,熬成了如今两鬓霜白,脊柱微弯的老者。

  多少个雷雨夜,他披着蓑衣就冲出了门,不是为了看自家院子垮没垮,自家地里的秧苗遭没遭,而是为了看看村里那些住着人户的破屋还在不在...

  又在多少人家的田间地头,磨破了嘴皮子,处理那些个鸡毛蒜皮的田埂纠纷,自家的事都操心不上一点,尽去给人做那和事佬。

  宋家村不大,可人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村子小,事儿却一点不少。

  别的都不提,就说二十年前那庄要命的事,哪怕是死,他也是冲在头一个的!

  徐氏自认是个妇道人家,她懂不了那么多大道理,可自家老头子对村里做的桩桩件件,真就没一件对不起大伙的事,村长当到这份上,够了吧?

  周边村落尽管去转转,如她家老头子般尽心费力的村长,就再找不出第二个来!

  可是,又如何呢?

  就为着进山这么件事,一些人连个准信儿都没捕到,就能私下闲言碎语了开。

  说什么老村长又当又立,规矩都是给别人,到了自家人这里,便是想破就破。

  什么定是自家发现了什么宝贝,容不得别人染指,才千般万阻的拦着别人不让进山。

  还有的,说是老头子收了什么好处,才如何如何。

  真是笑话!

  “人心呐...”

  望着枯坐在院里的老头子,徐氏心中不平,一股酸涩顿涌眼眶。

  宋兴旺手里的草绳搓的沙沙直响,好似那心里头的火跟怨,都要一股脑搓进那扭不开的绳索里头一样。

  “老头子,别听那些话...咱行得正,坐得端。”

  “天地有眼,你为咱这村子流了多少汗,淌了多少泪,耗了多少心血,别人不知,我徐桂草知!”

  “咱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天地,更对得起村长二字!”

  此刻,老妻略带哽咽的声音,落在丈夫心头,化成了对丈夫最无言的守护和关切。

  宋兴旺一顿,颤颤巍巍拍了拍肩头老妻的手,他闭了闭眼,隐下眸子中无尽的酸涩,再睁开时,又成了那位形色不与人前的模样。

  当宋小麦家育种山地收拾完毕后,全家上下瞬间笼罩在一种紧张又忙碌的氛围中。

  宋小麦开始紧锣密鼓的做进山的准备,耐磨保暖的粗布衣裳,结实的千层底鞋。

  山雪还没解冻,其实这会进山,有双皮质短靴更好。

  但一是来不及,二也是没那条件,宋小麦只能自我克服,应对办法就是多背一双。这样打湿一双还能有的换,倒也不至于亏了脚。

  另一头,王氏与宋慈菇带着宋月娥成日守在厨房,烙下一筐又一筐的大饼。

  这么多人进山,又是自家请来的帮手,除了钱财上的补偿,一行人进山所需的粮食自也要包揽。

  为此宋小麦昨日特意邀上了宋有田宋立根俩人,前往镇里购了一批粮食,得以保证大伙粮草充足。

  宋冬生这几日每每起的更早了些,天还没亮,就摸索着黑暗爬起了床,然后在全家人不知不觉中,将他那把砍柴用的镰刀磨的锃亮。

  磨完刀后,又寻来一捆结实的藤条,为小妹编织了一个符合她当下身型的背篓。

  宋秋生带着五弟宋修远特特跑了一趟郑郎中家,俩人掏干自个过年时的压岁钱,为小妹四姐买了好大几包驱逐蛇虫鼠蚁的药。

  待一切准备妥当,宋小麦又去了一趟镇上,找到了哑叔,跟他约定好了启程时间。

  想着第二天就要启程,哑叔一合计,干脆同她一起回到了村里,俩人结伴去的陈猎户家,三人再次确认进山路线和集合时间。

  哑叔说不了话,但是对于准备充足的宋小麦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同样寡言的陈猎户,最后只沉声道:“山里头的规矩,多看多听少出声,只要大家能跟紧队伍,不乱跑,我二人可保他们进出无忧。”

  出发的前夜,宋小麦再一次检查行装:衣物,干粮,水囊,盐巴,猪油,柴刀,打火石,一大包驱赶蛇虫的药粉...林林总总,塞满了二哥给她做的新背篓。

  窗外,月色清冷。

  一家人围在灯火中,为她此次践行。

  尽管众人心头早已忧虑的不成样子,可这个时候,说那些不过是平添伤感。

  最后,王氏压着心头的恐惧,强撑笑意,摸了摸自个小女软蓬蓬的头:“你这丫头,胆子也忒大了些,娘可告诉你,仅只一次!”

  宋小麦笑眯眯的点头:“放心吧娘,待我这次弄清了山里情形,下回就不去了!”

  望着一家人,她目露希冀:“希望咱家做的这些功夫都没白费,山里且有大把大把的山薯等着咱们!”

  天初亮,宋家小院敲开一条门缝,随着“吱呀”一声,院门大开。

  宋小麦背着满满的背篓,最后朝院里守着的一家人招了招手,扭身融入门外等候的人群之中。

  两方队伍,分别以宋有田宋立根为首分列而立,二十名青年壮汉,在朦胧的晨曦之中,个个神情肃穆,目光坚毅。

  陈猎户背扛长弓,腰别猎刀,立在队伍之前打头阵。

  哑叔则在队尾压阵,身上并无肉眼可见的什么兵器,可当对方沉下气势往那一站,众人心头都是满满的安全感。

  “出发。”

  陈猎户的声音低沉沙哑,简单二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他率先迈步,朝那后山之处迸发。

  宋小麦刚一出来,便被宋有田宋立根二人拉波到了两队中间,护进绝对安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