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明对阿勒坦县城谈不上特别熟悉,只是到阿尔泰山勘探工作的时候经过两次,逗留过数日。
而且,于他而言,那是几十年前的记忆。
他只是比起不少内地人,更了解北疆的风土人情而已。
找了路边的维民大叔询问了两个旅社的位置,发现这两个旅馆距离县城中心并不是太远,他领着武阳顺着维民大叔指点的路径边走边看,寻了过去。
首先去的是阿依娜旅馆。
北疆很多旅馆、餐馆的名字,都是以维族或者哈萨克族语命名。
阿依娜原本是哈萨克族语,语言相互交融,也被维语吸纳,直译是玻璃、水晶的意思,而用在人名时,取意美丽。
另一个旅馆的名字“赛里姆”,是平安的意思。
阿依娜旅馆真正说起来,只是一个比较大一些的民居,土墙,粗糙的木头,一切看上去都旧旧的。
周景明率先进了敞开的院门,入眼就是一个粗木搭建的葡萄架,还未发芽的葡萄藤匍匐在上面,没什么别致可言,要是到了夏天,应该会绿荫满院,挂满喜人的葡萄。
就在葡萄架下的“六根棍”马车上,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坐在车上,叼着红莲烟,正在跟人说话:“你叫什么名?什么地方的人,以前有没有到山里干过?”
得,不用专门进旅馆里去找人了。
这一看就知道是出垫本组队伍淘金的头。
招募淘金客组建队伍,打探底细是必然的,垫本的人对这事儿,一向谨慎。
被问话的,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只是比周景明和武阳先一步进入阿依娜旅馆,两人在外边街道上的时候,看到他在旅馆前张望着,看到周景明和武阳走近了,他才进入旅馆的院子。
他显得有些紧张,更多的是焦急:“我叫徐有良,是陇南人,农村种地的,老家实在是太穷了,不得不出来讨生活,我们那边有不少人来北疆淘金,我也就跟着来了,第一次来。
一起来的有八个人,在乌城转车的时候,我去买吃的,跟他们走散了。
本来就是出来讨生活,砸锅卖铁和找亲戚借,好不容易才凑够路费……走了那么远,肯定不能走回头路了。
我只记得他们说要来阿勒坦,找人问路才坐上班车过来,可已经三天了,我把县城里里外外都转了个遍,没能找到他们。
大叔,我什么都不懂,也已经没钱了,这两天都是缩墙根脚过夜……我年轻有力气,能干活,也听话,只要能给口吃的,能赚到钱,让我干什么都行,大叔,你就留下我吧!”
这样的遭遇,对于初次出远门啥也不懂的农村人,很常见。
中年审视了他一会儿:“叫啥大叔啊?叫大哥!我特么才三十二岁!”
他说自己只有三十二岁,就连周景明和武阳都有些意外,就他那胡子拉碴、头发灰白的样子,说是四十六还差不多。
不过,他那张又黑又干巴的脸,一看就知道没少被风吹日晒,应该在山野里混过不少日子。
大概能证明他还年轻的,就是那壮实的身体。
周景明回到蜀地的时候,脸上的皮肤不会比他好多少,只是蜀地空气湿润,气候宜人,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又变白变嫩了不少。
徐有良忙着点头哈腰:“是是是……大哥!”
“队伍里也需要出力的青壮,你既然说你听话,也舍得出力,咱们又算是老乡,就留下吧,以后看你表现!”
“一定好好表现!”
被答应留下,徐有良欣喜若狂。
黑壮汉子这才又看向站在一旁听着的周景明和武阳:“你们也是来找队伍的?”
周景明点点头,跟着问:“您贵姓?”
黑壮汉子倒也不含糊:“我叫彭援朝,陇中人,以前犯了点事儿,跟人打架,砍残了几个,不知道有没有死的,我跑了出来,前几年在西海那边淘金,赚了点钱,今年到阿勒坦这边来组个队伍,想自己干!”
彭援朝招人组队伍,他需要对想要加入队伍的人有个基本了解,择优挑选,同样的,想要加入队伍淘金的人,也想知道领头人的一些底细,才能衡量能不能跟,靠不靠谱。
黑壮汉子说自己干过淘金,说明有经验,说自己跟人打架,还是砍残了几个,不知死活,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含糊,不怕事儿……
其实,大多数组队的淘金客的说辞都差不多,都想证明自己能耐。
出来混,靠的就是“能耐”。
不管他所说的“能耐”是不是真的,至少表明了一个态度。
身为把头,当然也要能扛事、能平事才行。
这其实也是对队伍成员的一种威慑,竖立一个狠人形象,让手底下的人不敢轻易招惹,也让所说的话更有约束力。
作为出资垫本的人,他需要这种权威。
不然,笼络一帮人带进山里,最后队伍如同一盘散沙,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儿很常见。
黑壮汉子这些事情,无从查证,也没那时间精力查证,终究是嘴皮子一翻说出来的,听听就好。
周景明微微笑了笑:“我叫周景明,蜀地来的,跟我一起的这个兄弟是在路上遇到的,叫武阳,湘西农村人。”
“以前都是干什么的?”
彭援朝审视着两人。
周景明掏出自己在地质队曾用过的工作证递了过去:“之前搞地质勘探的,现在停薪留职,出来打拼。”
彭援朝接过工作证,打开看了看,将信将疑:“是不是真的?”
周景明伸手将工作证拿了回来:“信不信由你,要不要也由你。”
倒是武阳凑过来看到周景明的工作证后,显得有些诧异:“周哥,你搞地质勘探的呀!”
“年前刚离职,乌城地质队的,在这边呆了几年。”
“难怪你对这边那么熟悉!”
“还行吧!”
周景明将工作证塞回怀里,抬头看向还显得有些犹豫的彭援朝:“你这里淘到金沙后,怎么分?”
“我准备组个十人的队伍,攒到十二克的金沙分一次,我三克,其余九人一人一克。”
彭援朝脑袋扭向一旁,吐掉快烧到嘴皮子的烟锅巴:“我出钱垫本,多分点那是应该的。”
周景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要我,那就攒足十五克金分一次,我跟你的一样分三克,我这兄弟分两克,余下的一人一克!”
闻言,彭援朝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你还真敢开口,你们两人一次就要分五克,凭什么?”
周景明淡淡一笑:“凭我会找金苗,而且很拿手!”
干了这么些年的勘探,在找金苗这方面,他很有自信。
“你觉得,我既然当把头,会连金苗都不会找?”
彭援朝先是嗤笑一声,犹豫了一下:“看在你在地质队干过的份上,顶多分你两克,至于你那兄弟,跟别人没什么两样,只能分一克。”
“武阳,咱们走!”
周景明冲着武阳打声招呼,转身就走:“北疆最不缺的,就是淘金的队伍,这里不需要,总有需要且愿意给价的,咱们凭本事吃饭,不怕没去处。”
武阳没有任何犹豫,快步跟上周景明。
在周景明一只脚跨出院门的时候,彭援朝出声了:“等等……”
周景明停下脚步,脸上泛起笑意。
而且,于他而言,那是几十年前的记忆。
他只是比起不少内地人,更了解北疆的风土人情而已。
找了路边的维民大叔询问了两个旅社的位置,发现这两个旅馆距离县城中心并不是太远,他领着武阳顺着维民大叔指点的路径边走边看,寻了过去。
首先去的是阿依娜旅馆。
北疆很多旅馆、餐馆的名字,都是以维族或者哈萨克族语命名。
阿依娜原本是哈萨克族语,语言相互交融,也被维语吸纳,直译是玻璃、水晶的意思,而用在人名时,取意美丽。
另一个旅馆的名字“赛里姆”,是平安的意思。
阿依娜旅馆真正说起来,只是一个比较大一些的民居,土墙,粗糙的木头,一切看上去都旧旧的。
周景明率先进了敞开的院门,入眼就是一个粗木搭建的葡萄架,还未发芽的葡萄藤匍匐在上面,没什么别致可言,要是到了夏天,应该会绿荫满院,挂满喜人的葡萄。
就在葡萄架下的“六根棍”马车上,一个胡子拉碴的男人坐在车上,叼着红莲烟,正在跟人说话:“你叫什么名?什么地方的人,以前有没有到山里干过?”
得,不用专门进旅馆里去找人了。
这一看就知道是出垫本组队伍淘金的头。
招募淘金客组建队伍,打探底细是必然的,垫本的人对这事儿,一向谨慎。
被问话的,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只是比周景明和武阳先一步进入阿依娜旅馆,两人在外边街道上的时候,看到他在旅馆前张望着,看到周景明和武阳走近了,他才进入旅馆的院子。
他显得有些紧张,更多的是焦急:“我叫徐有良,是陇南人,农村种地的,老家实在是太穷了,不得不出来讨生活,我们那边有不少人来北疆淘金,我也就跟着来了,第一次来。
一起来的有八个人,在乌城转车的时候,我去买吃的,跟他们走散了。
本来就是出来讨生活,砸锅卖铁和找亲戚借,好不容易才凑够路费……走了那么远,肯定不能走回头路了。
我只记得他们说要来阿勒坦,找人问路才坐上班车过来,可已经三天了,我把县城里里外外都转了个遍,没能找到他们。
大叔,我什么都不懂,也已经没钱了,这两天都是缩墙根脚过夜……我年轻有力气,能干活,也听话,只要能给口吃的,能赚到钱,让我干什么都行,大叔,你就留下我吧!”
这样的遭遇,对于初次出远门啥也不懂的农村人,很常见。
中年审视了他一会儿:“叫啥大叔啊?叫大哥!我特么才三十二岁!”
他说自己只有三十二岁,就连周景明和武阳都有些意外,就他那胡子拉碴、头发灰白的样子,说是四十六还差不多。
不过,他那张又黑又干巴的脸,一看就知道没少被风吹日晒,应该在山野里混过不少日子。
大概能证明他还年轻的,就是那壮实的身体。
周景明回到蜀地的时候,脸上的皮肤不会比他好多少,只是蜀地空气湿润,气候宜人,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又变白变嫩了不少。
徐有良忙着点头哈腰:“是是是……大哥!”
“队伍里也需要出力的青壮,你既然说你听话,也舍得出力,咱们又算是老乡,就留下吧,以后看你表现!”
“一定好好表现!”
被答应留下,徐有良欣喜若狂。
黑壮汉子这才又看向站在一旁听着的周景明和武阳:“你们也是来找队伍的?”
周景明点点头,跟着问:“您贵姓?”
黑壮汉子倒也不含糊:“我叫彭援朝,陇中人,以前犯了点事儿,跟人打架,砍残了几个,不知道有没有死的,我跑了出来,前几年在西海那边淘金,赚了点钱,今年到阿勒坦这边来组个队伍,想自己干!”
彭援朝招人组队伍,他需要对想要加入队伍的人有个基本了解,择优挑选,同样的,想要加入队伍淘金的人,也想知道领头人的一些底细,才能衡量能不能跟,靠不靠谱。
黑壮汉子说自己干过淘金,说明有经验,说自己跟人打架,还是砍残了几个,不知死活,是为了证明自己不含糊,不怕事儿……
其实,大多数组队的淘金客的说辞都差不多,都想证明自己能耐。
出来混,靠的就是“能耐”。
不管他所说的“能耐”是不是真的,至少表明了一个态度。
身为把头,当然也要能扛事、能平事才行。
这其实也是对队伍成员的一种威慑,竖立一个狠人形象,让手底下的人不敢轻易招惹,也让所说的话更有约束力。
作为出资垫本的人,他需要这种权威。
不然,笼络一帮人带进山里,最后队伍如同一盘散沙,最终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儿很常见。
黑壮汉子这些事情,无从查证,也没那时间精力查证,终究是嘴皮子一翻说出来的,听听就好。
周景明微微笑了笑:“我叫周景明,蜀地来的,跟我一起的这个兄弟是在路上遇到的,叫武阳,湘西农村人。”
“以前都是干什么的?”
彭援朝审视着两人。
周景明掏出自己在地质队曾用过的工作证递了过去:“之前搞地质勘探的,现在停薪留职,出来打拼。”
彭援朝接过工作证,打开看了看,将信将疑:“是不是真的?”
周景明伸手将工作证拿了回来:“信不信由你,要不要也由你。”
倒是武阳凑过来看到周景明的工作证后,显得有些诧异:“周哥,你搞地质勘探的呀!”
“年前刚离职,乌城地质队的,在这边呆了几年。”
“难怪你对这边那么熟悉!”
“还行吧!”
周景明将工作证塞回怀里,抬头看向还显得有些犹豫的彭援朝:“你这里淘到金沙后,怎么分?”
“我准备组个十人的队伍,攒到十二克的金沙分一次,我三克,其余九人一人一克。”
彭援朝脑袋扭向一旁,吐掉快烧到嘴皮子的烟锅巴:“我出钱垫本,多分点那是应该的。”
周景明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如果要我,那就攒足十五克金分一次,我跟你的一样分三克,我这兄弟分两克,余下的一人一克!”
闻言,彭援朝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你还真敢开口,你们两人一次就要分五克,凭什么?”
周景明淡淡一笑:“凭我会找金苗,而且很拿手!”
干了这么些年的勘探,在找金苗这方面,他很有自信。
“你觉得,我既然当把头,会连金苗都不会找?”
彭援朝先是嗤笑一声,犹豫了一下:“看在你在地质队干过的份上,顶多分你两克,至于你那兄弟,跟别人没什么两样,只能分一克。”
“武阳,咱们走!”
周景明冲着武阳打声招呼,转身就走:“北疆最不缺的,就是淘金的队伍,这里不需要,总有需要且愿意给价的,咱们凭本事吃饭,不怕没去处。”
武阳没有任何犹豫,快步跟上周景明。
在周景明一只脚跨出院门的时候,彭援朝出声了:“等等……”
周景明停下脚步,脸上泛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