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 出发红河-《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柏丁仪踩着那双能把县委走廊走出干练气场的高跟鞋,“哒哒哒”地走了,去组织部翻大王庄那些村干部的“老底”。

  李毅飞也没闲着,回到办公室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抄起笔就在纸上“唰唰”开写。他把柳钢和冯国伟说出来的那些大王庄的情况,还有那层神神秘秘的背景关系,一条条、一件件,写得清清楚楚。

  写完了,墨迹还没干透,李毅飞抄起这张“大王庄资料”,抬脚就往县委书记庄稼官办公室走去。

  “咚咚咚!”敲门声带着点急切。

  “进!”里面传来庄稼官的声音。

  李毅飞推门进去,直接把材料递上:“庄书记,红河镇两位同志所知道的关于大王庄的事都在这了。

  我和柏部长让他们先回去,把大王庄的事情再具体摸一摸,等他们把情况摸清楚,我和丁仪部长去一趟,看看大王庄具体什么情况,能安抚就先安抚,等摸清情况再说。”

  庄稼官接过纸,扶了扶眼镜,眼神跟扫描仪似的往下扫。办公室里就剩下他翻纸的“哗啦”声。

  李毅飞站在边上,看着书记的脸,从严肃到凝重,再到读到“扶老人去表达诉求”那段时,脸色变得格外沉重,手指头把桌面敲得“梆梆”响。

  “啪!”庄稼官一巴掌拍桌上,语气里带着火气,“这实在是……难以沟通!贪心不足,得寸进尺!都是上届同志有些纵容才养成的坏毛病!真当有几位老人在,就能无视规矩了?”

  他越说越激动,抄起电话,“啪啪啪”拨通了县长韩国豪的号。

  电话一通,庄稼官把李毅飞报告里的关键情况复述了一遍,最后语气坚定地说:“国豪同志!这风气要是纵容下去,咱俩以后工作不好开展,天天得围着这些诉求转!这不当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电话那头的韩国豪,平时和庄稼官在工作上偶有分歧,可一听大王庄这做法可能影响全局,瞬间达成共识!声音隔着听筒都透着严肃:“庄书记你说得对!这哪是合理反映诉求?

  这是过度施压!我这就让王卫东把人手调配好!把大王庄那几个盯紧了!另外,让他派得力人员,细致了解情况!只要是他们有不当行为的证据,全收集起来!这次,必须严肃处理,起到警示作用!”

  “啪!”庄稼官挂了电话,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看向李毅飞,眼神严肃:“毅飞,听见没?连老韩都觉得不能纵容!这帮人,是自己没把握好分寸!等弄清了情况,得好好规范一下!”

  李毅飞心里清楚:大王庄这群人,愣是用自己过度的诉求,让书记县长这两位平时工作侧重点不同的同志,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行事方式,确实不妥。他点点头,沉声道:“明白,书记。我这就回纪委,安排人手,也准备些相关材料!”

  回到纪委办公室,李毅飞一个电话,把手下三员大将——监察科的马树军、侯江、朱安波全叫了过来。

  “书记,您吩咐!”三人跟标枪似的站在那儿,眼神锐利。

  李毅飞没半句废话:“听着!给你们仨一个紧急任务!

  发动所有人,把过去几年,凡是沾‘大王庄’仨字的——举报信、投诉单、反映情况记录、相关字条!

  不管是以前的还是最近的,全给我翻出来!按时间、按事件、按人员,分门别类整理好!重点关注那些反映村干部不当行为、带违法线索的!明天一早,我要看到结果!明白吗?”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三人沉声应道,转身就冲了出去,那架势,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李毅飞往椅背上一靠,揉了揉突突跳的太阳穴。确实让人头疼!唯一庆幸的是,这会儿才2013年,网络舆论影响没那么大,短视频也还没普及。

  对付这种过度诉求的情况,规范的行政手段和必要的警示,还是比较有效的。现在,就看王卫东那支队伍,能不能把大王庄的情况稳稳控制住了!

  就在李毅飞和柏丁仪紧锣密鼓准备,整个多水县的工作力量围绕大王庄行动时,那庄子里头,也不平静。

  庄子里最气派也最肃穆的王家祠堂,烟雾缭绕。三张太师椅上,坐着三位老人——王老太爷、王二太爷、王三太爷。仨老头儿头发胡子都白得跟雪似的,脸上皱纹很深,眼神有些浑浊,但往那儿一坐,在庄里很有分量。

  下边左右两溜,坐着八个庄里有头有脸的“管事人”,按村里辈分叫啥“老六”、“老九”、“老十”的。祠堂里气氛压抑,底下却暗流涌动,像没煮开的粥锅似的。

  “老太爷!”右首第一个,一脸横肉的王老六先忍不住了,嗓门不小,“卫同志不知道调去了哪里!去年说给咱修祠堂、补地皮的钱,到现在没动静!新上来的干部,更是没怎么露面!这钱,怕是没指望了!”

  “就是!”对面的王老九立马接上,拍得椅子扶手直晃,“六哥说得对!新官不认旧账?想赖着?当咱大王庄好欺负?”

  “不能就这么算了!”王老十声音更大,“咱有老太爷在!怕啥!那些干部最怕出岔子!要我说,咱直接把情况反映上去!

  看他们给不给钱!他们要是敢拦?”他斜眼瞅了瞅上头闭目养神的仨老头,阴恻恻一笑,“咱就把老太爷往他们门口一扶!风吹日晒的,看谁敢动!稍微有点磕碰,咱就说他们不尊重老人!看谁耗得过谁!”

  底下顿时一片嗡嗡的附和声,七嘴八舌,核心意思就一个:要钱!去反映!靠老人撑腰!

  坐在上首主位的王家老大,看着下面吵嚷,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腾”地站起来,手往下一压,祠堂才勉强安静。

  “吵什么!天塌不了!”王家老大声音不高,却带着股劲儿,“老六老九老十说的,有道理!新班子不给咱回应,不把咱大王庄和老太爷放眼里!这口气,咽不下!”

  他眼珠子扫过众人:“关键时期,就是咱的机会!他们怕啥,咱就做啥!而且要快!至于怎么去……”他顿了顿,看向仨老人,“还得辛苦几位老祖宗,给咱庄的人撑撑腰!老规矩,往那门口一站,就是咱的‘底气’!看谁敢说啥!”

  “好!”“听老大的!”“就这么干!”祠堂里一片喧嚷。可仔细看,王老六想着多要点钱盖新房,王老九盘算着翻自家鱼塘的旧账,王老十想着趁机在庄里立威……全是各有心思!所谓的“齐心”,不过是一群被贪心暂时捆在一起的人。

  他们压根没想过,自己这点撒泼耍赖、靠老人施压的手段,在规范的管理面前,根本行不通!

  要不是那位远在天边、估计早已后悔的“前辈”还剩那么一丝丝旧情,他们可能连红河镇都出不去!认不清自己的位置,把歪门邪道当本事,栽跟头是迟早的事。

  时间过得飞快,两天眨眼就过去了。

  约定的日子到了!

  通往大王庄的各条路上,看着平静,实则都有安排。几辆不起眼的面包车停在隐蔽角落,车窗贴了深色膜。

  车里,王卫东亲自挑选的精干人员,严密留意着路上的动静。汽车站里,“工作人员”比平时多了几位,留意着进出的人。高速路口,警车没开警灯,静静停在那儿。

  一张由王卫东部署的防控网,悄无声息地铺开,把大王庄和那几个重点人员,牢牢纳入视线。

  李毅飞这边也准备好了。他让柳钢提前给大王庄递了话,说今天县纪委李书记、组织部柏部长、政法委王书记三位同志一起“下乡调研”,“倾听群众想法,解决实际困难”。

  话说得诚恳,既是安抚,也是提醒,更是为了能体面地进村。有些问题,不亲自去看,永远不知道症结在哪,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大清早,三辆黑色轿车,带着一股严肃的气息,驶离了县委大院。

  打头的是李毅飞的座驾,稳得像块磐石。第二辆坐着柏丁仪,她今天换了身利落的深色裤装,头发扎得整齐,少了点柔媚,多了份干练,眼神沉静得像深潭。

  第三辆是王卫东的,这位政法委书记脸绷得严肃,眼神锐利,隔着车窗都能感觉到那股认真劲儿。

  三辆车,载着要处理大王庄问题的三位同志,沉稳地驶向那个行事出格的村庄。

  车轮碾过雨后泥泞的土路,扬起一阵土腥味儿。李毅飞闭着眼,手指头在膝盖上无声地敲着,脑子里飞快地预想各种可能:情绪激动?

  耍赖?还是不理不睬?柏丁仪则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琢磨着怎么和那些可能被架空的村干部沟通。

  王卫东则捏着对讲机,声音压得很低,不断确认着:“路口A,正常。”“车站,目标没外出。”“高速口,一切正常。”

  大王庄,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像个沉默的哨兵。树下空荡荡的,只有几条土狗懒洋洋地趴着,看见车队,也只是抬了抬眼皮。

  整个村子,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安静,连炊烟都稀稀拉拉。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紧张和若有若无的抵触,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