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嗯,又是极简风格!-《抗战之工业强国》

  不得不说!

  李老师的思想从来都是“灵活变动”的!

  看到那张“1/3等比例尺寸”的“炼焦炉”图纸后!

  李老师的灵感就“顿时爆发”了出来:嗯,他想到了学校为进行“煤汽化改革”,而从邢台买来的那批......水缸!

  这年头儿!

  水缸可是个好东西!

  它不仅可以帮助家家户户解决饮水,粮食,肥料等“生活用品”的贮藏问题,还成功的“挺进化工领域”,为根据地的工业发展做着自己“从未想过的贡献”!

  完全可以这样说:

  如果不是有水缸这种“神兵利器”!

  工业小学的发展速度至少要慢上十分之一!

  (那年头儿的缸窑!)

  ......

  如此好用的东西!

  李老师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

  于是!

  经过一番猛如虎的操作!

  李老师笔下的“蒸煤炉”已经变成另一个模样:

  一个“长2米,宽2米,高2米”的正方形炉体,中间嵌了一只“直径1米,高1米3”的“大号水缸”;“大号水缸”的底部被完全敲掉,缸体还被打了密密麻麻的小孔......

  看起来!

  李老师是准备拿它作“蒸煤炉”的炉膛了!

  (嗯,葛大爷和缸!从葛大爷的身材判断,这缸可着实不小!)

  (再送大家一个葛大爷的咆哮:FW!)

  ......

  另一个关键!

  则是“蒸煤炉”的燃烧室!

  李老师并不打算放弃自己的“极简风格”:

  一个“直径0.5米,高0.6米”,底部完整,缸体却同样打满小孔的的“小号水缸”,被倒扣在“大号水缸”的内部......

  这个“小号水缸”,又与炉体下部一个“0.4×0.4”的,由青砖彻成的方形空腔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了“蒸煤炉”的燃烧室!

  它负责将吹进燃烧室的氧气耗尽的同时,并将剩余的空气加热到一个很高的温度!

  ......

  看到这里!

  “蒸煤炉”的工作原理也就明白了:

  先由鼓风机将空气吹入燃烧室加热,由于鼓风机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差”,加热的空气就可以通过缸壁上的小孔进入装满焦煤的炉膛......

  与此同时!

  安装在“蒸煤炉”另一端的抽风机也会一并开启:

  它会通过“大号水缸”外壁的小孔,把“蒸煤炉”炉膛的热空气抽出来!

  理论上!

  抽出来的这些热空气中!

  就包含了李老师心心念念的“消失的质量”!

  ......

  忙完了炉体结构!

  最后一关就是“冷却回收装置”!

  在这个问题上!

  李老师同样延续了他的“极简风格”:

  由于学校正在进行的“煤气化改革”,还由于蒸汽轮机使用了更低的工作温度,更由于冷凝塔被分散布置到了水库下面......

  这导致原来的冷凝水管儿严重过剩!

  于是!

  本着“勤俭节约,不给学校添麻烦”的精神,李老师自然而然就将目光瞄向了这堆“报废钢材”上面:

  说它们是“报废钢材”!

  绝不是李老师给自己找的什么借口!

  这些冷凝钢管儿都是“管轧机”出现之前用浇筑工艺生产的,从质量到规格都“不稳定的一批”......

  如果不是李老师突然想起,它们应该会在最近的一个星期,被老胡同志陆陆续续扔进平炉里!

  幸运的是!

  李老师来了!

  还给它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统战价值”:

  嗯,只要叫上几个“会水的壮汉”,将它们整齐的码到水库底下,甚至,都不用做什么“特殊改动”......

  一个“蒸煤炉”的“冷却回收装置”就大功告成了!

  ......

  当然!

  眼前的“蒸煤炉”!

  还只是一个“实验验证装置”!

  它的很多问题!

  诸如什么“能源消耗”,“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这些都还不需要考虑!

  毕竟,这会儿的李老师也不知道:接下来的自己,究竟会撞到一座金山,还是会摸到一泡狗屎!

  但是!

  只要有一颗“为抗战出力的心”!

  自己的前途就还是“很光明的”!

  喜欢抗战之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