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斜切进休息区,洛倾颜正低头整理剧本夹,钢笔静静躺在纸页边缘,水晶未闪。她指尖掠过昨夜写下的那句“他想带你去淋雨”,轻轻合上册子。顾逸尘站在几步外,正和导演低声核对今日流程,眉宇间没有了昨日的紧绷,反倒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松动。
半小时前,制片人发来消息:部分演员对频繁开会表示不满,认为“拍戏不是心理辅导”。消息刚读完,男主演便走过来,语气迟疑:“洛小姐,围读确实有帮助,但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太花时间?”
她没立刻回应,而是拉开包,看了一眼那支笔。没有转动笔帽,也没写下任何问题。她想起昨夜男主演说出“我怕爱了之后一切又消失”时,声音里的颤抖,还有女主演眼眶泛红却仍伸出手的模样。
“我们今天不开会。”她抬起头,微笑,“我们办个‘情感工作坊’。”
男主演一愣:“工作坊?”
“每周一次,不超过一小时。”她递过一份打印好的计划表,“比如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如果我是角色,此刻最怕什么’。”
顾逸尘走过来,接过表格扫了一眼,抬眸看向她:“你打算让每个人都开口?”
“嗯。”她点头,“不是为了倾诉,是为了听见彼此的声音。”
他沉默两秒,忽然对着对讲机说:“推迟上午拍摄三十分钟,全体演员到三号休息厅集合。”
男主演惊讶:“顾总,这……”
“昨天的戏过了三条。”顾逸尘语气平静,“不是因为灯光调柔了,是因为你们终于开始看对方的眼睛。”
三号休息厅临时摆了半圈椅子。女主演进来时抱着剧本,眉头微蹙。她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习惯在别人面前暴露情绪。”
“没人要求你哭。”洛倾颜坐在她对面,声音轻,“只是说一句‘我怕’。”
厅内安静下来。空调低鸣,窗帘被风吹起一角。
洛倾颜先开口:“如果我是女主角,此刻最怕的,不是演不好,而是明明有机会靠近一个人,却因为不敢开口,再一次错过。”
她没看顾逸尘,但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包里的笔微微发烫,她依旧没去碰它。
“我重生过一次。”她继续说,声音更轻了些,“上一世,我看着他从我身边走过,一句话都没敢说。这一世,我来了,可我还是会怕——怕走得太近,反而吓跑他;怕说得太多,变成打扰。”
全场静默。
女主演的手指慢慢松开了剧本边缘。她低声道:“我……也怕。怕演得太投入,戏里的感情缠住我,出不来。更怕演完了,自己反而空了。”
男主演忽然接话:“那我们一起进,一起出?”
她抬头看他,眼睛有点湿:“你不怕吗?”
“怕。”他坦然,“但我发现,一个人扛着‘怕’,它会越来越重。两个人一起扛,反而能走远一点。”
顾逸尘一直靠墙站着,这时却向前走了两步。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开口。
“我拍第一个项目时,团队分崩离析。”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当时以为,只要目标明确、流程严谨,就能成功。可最后,是我最信任的搭档先离开的。他走之前说:‘你从不让我们知道你在想什么。’”
他顿了顿:“后来我才明白,领导者不是不能犯错,而是不能假装坚强。你们现在演的不只是角色,是在替他们活一遍。而我要做的,不是控制每一个镜头,而是让你们敢把心里的东西拿出来。”
女主演轻轻吸了口气,忽然笑了:“那我以后可以多笑一点吗?我觉得她不是安静,是一直在等他看她。”
男主演点头:“那我可以少一点‘冷’,多一点‘想靠近又不敢’。”
导演在角落记下笔记,嘴角微扬。
工作坊结束时,没人急着离开。有人开始讨论下一场戏的情绪铺排,有人主动问对手演员“你觉得这时候我会怎么想”。洛倾颜收拾文件,听见背后传来轻声的“谢谢”。
顾逸尘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杯温热的豆浆。“你没用笔。”他说。
她抬头看他:“昨天你让我说出那句话时,我就知道,有些话不需要翻译了。”
他低笑一声:“可你还是写了‘他想带你去淋雨’。”
“那是提醒。”她眨眨眼,“不是探测。”
他看着她,眼神像春水初融。“你总能把人心,揉成一团暖的。”
次日拍摄,依旧是窗边那场戏。灯光刚打亮,男女主演已站在预定位置。没有导演喊“准备”,男主演却已抬起手,指尖微颤,在女主演肩头半寸处停住。
女主演没有回头,却轻轻侧了侧头。
他收回手,又伸出去,这次轻轻拂过她发梢。
“咔!”导演激动地站起来,“这条过了!自然!太自然了!”
没人鼓掌,但所有人都笑了。场务悄悄调亮了背景灯,光影温柔地洒在两人之间。
顾逸尘站在监视器后,目光却落在洛倾颜身上。她正低头翻剧本,钢笔夹在指间,水晶安静如常。
他走过去,声音很轻:“你知道吗?昨天散会后,男主演去找女主演对词了。”
“哦?”她抬眼。
“他还带了杯她常喝的桂花拿铁。”
她笑出声:“那这场戏,真的活了。”
“是你让它活的。”他顿了顿,“以前我觉得,一个项目能成,靠的是流程、预算、执行。现在我才懂,真正让戏立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她望着片场——道具组在调试旧式台灯,化妆师蹲着补妆,导演和编剧蹲在一起改走位。没有人催促,没有人抱怨。
“其实不是我做的。”她说,“是我们一起,找到了说话的方式。”
顾逸尘没再说话,只是伸手,将她耳边一缕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缓,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她没躲,也没笑,只是静静看着他。
包里的钢笔始终没有发光。它安静地躺着,像完成了使命,又像在等待下一个共鸣的瞬间。
傍晚收工时,天空阴了下来。风卷着云层低低压着片场,远处传来闷雷。
助理跑来提醒:“顾总,气象台刚发预警,今晚可能有暴雨。”
顾逸尘看着天色,又看向洛倾颜:“雨戏原定后天,要不要提前?”
她抬头望天,乌云翻涌,却笑了:“如果雨真来了,为什么不现在拍?”
他挑眉:“你不嫌冷?”
“冷才真实。”她说,“而且,你说过,有些情绪,只有在雨里才能说出来。”
他凝视她片刻,忽然抬手,对灯光组说:“撤掉所有人工补光,打开天窗,让自然光进来。”
导演愣住:“可这样光线不稳定……”
“那就跟着天气走。”顾逸尘语气坚定,“拍不了全景,就拍特写。拍不了台词,就拍眼神。”
洛倾颜站在一旁,包里的钢笔突然轻轻震了一下。
她拉开拉链,水晶正泛起微光,纸面浮现一行字:
**他想和你站在雨里说那句话**。
半小时前,制片人发来消息:部分演员对频繁开会表示不满,认为“拍戏不是心理辅导”。消息刚读完,男主演便走过来,语气迟疑:“洛小姐,围读确实有帮助,但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太花时间?”
她没立刻回应,而是拉开包,看了一眼那支笔。没有转动笔帽,也没写下任何问题。她想起昨夜男主演说出“我怕爱了之后一切又消失”时,声音里的颤抖,还有女主演眼眶泛红却仍伸出手的模样。
“我们今天不开会。”她抬起头,微笑,“我们办个‘情感工作坊’。”
男主演一愣:“工作坊?”
“每周一次,不超过一小时。”她递过一份打印好的计划表,“比如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如果我是角色,此刻最怕什么’。”
顾逸尘走过来,接过表格扫了一眼,抬眸看向她:“你打算让每个人都开口?”
“嗯。”她点头,“不是为了倾诉,是为了听见彼此的声音。”
他沉默两秒,忽然对着对讲机说:“推迟上午拍摄三十分钟,全体演员到三号休息厅集合。”
男主演惊讶:“顾总,这……”
“昨天的戏过了三条。”顾逸尘语气平静,“不是因为灯光调柔了,是因为你们终于开始看对方的眼睛。”
三号休息厅临时摆了半圈椅子。女主演进来时抱着剧本,眉头微蹙。她坐下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不习惯在别人面前暴露情绪。”
“没人要求你哭。”洛倾颜坐在她对面,声音轻,“只是说一句‘我怕’。”
厅内安静下来。空调低鸣,窗帘被风吹起一角。
洛倾颜先开口:“如果我是女主角,此刻最怕的,不是演不好,而是明明有机会靠近一个人,却因为不敢开口,再一次错过。”
她没看顾逸尘,但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包里的笔微微发烫,她依旧没去碰它。
“我重生过一次。”她继续说,声音更轻了些,“上一世,我看着他从我身边走过,一句话都没敢说。这一世,我来了,可我还是会怕——怕走得太近,反而吓跑他;怕说得太多,变成打扰。”
全场静默。
女主演的手指慢慢松开了剧本边缘。她低声道:“我……也怕。怕演得太投入,戏里的感情缠住我,出不来。更怕演完了,自己反而空了。”
男主演忽然接话:“那我们一起进,一起出?”
她抬头看他,眼睛有点湿:“你不怕吗?”
“怕。”他坦然,“但我发现,一个人扛着‘怕’,它会越来越重。两个人一起扛,反而能走远一点。”
顾逸尘一直靠墙站着,这时却向前走了两步。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开口。
“我拍第一个项目时,团队分崩离析。”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当时以为,只要目标明确、流程严谨,就能成功。可最后,是我最信任的搭档先离开的。他走之前说:‘你从不让我们知道你在想什么。’”
他顿了顿:“后来我才明白,领导者不是不能犯错,而是不能假装坚强。你们现在演的不只是角色,是在替他们活一遍。而我要做的,不是控制每一个镜头,而是让你们敢把心里的东西拿出来。”
女主演轻轻吸了口气,忽然笑了:“那我以后可以多笑一点吗?我觉得她不是安静,是一直在等他看她。”
男主演点头:“那我可以少一点‘冷’,多一点‘想靠近又不敢’。”
导演在角落记下笔记,嘴角微扬。
工作坊结束时,没人急着离开。有人开始讨论下一场戏的情绪铺排,有人主动问对手演员“你觉得这时候我会怎么想”。洛倾颜收拾文件,听见背后传来轻声的“谢谢”。
顾逸尘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杯温热的豆浆。“你没用笔。”他说。
她抬头看他:“昨天你让我说出那句话时,我就知道,有些话不需要翻译了。”
他低笑一声:“可你还是写了‘他想带你去淋雨’。”
“那是提醒。”她眨眨眼,“不是探测。”
他看着她,眼神像春水初融。“你总能把人心,揉成一团暖的。”
次日拍摄,依旧是窗边那场戏。灯光刚打亮,男女主演已站在预定位置。没有导演喊“准备”,男主演却已抬起手,指尖微颤,在女主演肩头半寸处停住。
女主演没有回头,却轻轻侧了侧头。
他收回手,又伸出去,这次轻轻拂过她发梢。
“咔!”导演激动地站起来,“这条过了!自然!太自然了!”
没人鼓掌,但所有人都笑了。场务悄悄调亮了背景灯,光影温柔地洒在两人之间。
顾逸尘站在监视器后,目光却落在洛倾颜身上。她正低头翻剧本,钢笔夹在指间,水晶安静如常。
他走过去,声音很轻:“你知道吗?昨天散会后,男主演去找女主演对词了。”
“哦?”她抬眼。
“他还带了杯她常喝的桂花拿铁。”
她笑出声:“那这场戏,真的活了。”
“是你让它活的。”他顿了顿,“以前我觉得,一个项目能成,靠的是流程、预算、执行。现在我才懂,真正让戏立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她望着片场——道具组在调试旧式台灯,化妆师蹲着补妆,导演和编剧蹲在一起改走位。没有人催促,没有人抱怨。
“其实不是我做的。”她说,“是我们一起,找到了说话的方式。”
顾逸尘没再说话,只是伸手,将她耳边一缕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缓,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
她没躲,也没笑,只是静静看着他。
包里的钢笔始终没有发光。它安静地躺着,像完成了使命,又像在等待下一个共鸣的瞬间。
傍晚收工时,天空阴了下来。风卷着云层低低压着片场,远处传来闷雷。
助理跑来提醒:“顾总,气象台刚发预警,今晚可能有暴雨。”
顾逸尘看着天色,又看向洛倾颜:“雨戏原定后天,要不要提前?”
她抬头望天,乌云翻涌,却笑了:“如果雨真来了,为什么不现在拍?”
他挑眉:“你不嫌冷?”
“冷才真实。”她说,“而且,你说过,有些情绪,只有在雨里才能说出来。”
他凝视她片刻,忽然抬手,对灯光组说:“撤掉所有人工补光,打开天窗,让自然光进来。”
导演愣住:“可这样光线不稳定……”
“那就跟着天气走。”顾逸尘语气坚定,“拍不了全景,就拍特写。拍不了台词,就拍眼神。”
洛倾颜站在一旁,包里的钢笔突然轻轻震了一下。
她拉开拉链,水晶正泛起微光,纸面浮现一行字:
**他想和你站在雨里说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