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雅被他攥住手腕的那一刻,身体轻轻一颤,方才强装出的平静像被打碎的瓷碗,裂纹顺着眼角的泪痕蔓延开来。她垂眸看着灶台上咕嘟冒泡的砂锅,白汽氤氲着模糊了她的侧脸,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有什么对不起的,回来就好。"
说罢挣开他的手,掀开砂锅盖子,一股浓郁的咸鲜香气瞬间漫了开来。春笋的清、咸肉的醇、鲜肉的嫩在热气里交织,还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可周卫国看着那口黑陶砂锅,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窗外——方才推门时匆匆一瞥,巷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只是树后不知何时立起了一栋高耸的青砖楼房,墙面贴着亮闪闪的东西,在夕阳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这就是这么多年,龙国的变化吗?"他忍不住指向窗外。
萧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嘴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带着几分无奈:"这些年,龙变化大着呢,你走后的第三年,骑风口就通了铁路,后来又有了汽车、电车,跑起来比马快十倍。现在城里头到处是这样的高楼,最高的有十几层,站在顶上能看见半个城。"
周卫国眉头微蹙。钢筋水泥?电灯电话?这些东西,他自然不会陌生。毕竟,他穿越前,世界就是这样子的。
"那人们的日子,该是好过些了吧?"他问。记忆里的骑风口,冬天总有冻饿的乞丐蜷缩在墙角,遇上灾年更是饿殍遍地,当年战争,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能有口饱饭吃?
萧雅盛汤的手顿了顿,瓷碗与灶台碰撞发出轻响。她转过身,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日子是比从前富裕了,可......"她低头用布擦了擦碗沿,声音轻得像叹息,"去年冬天,巷尾的王阿婆儿子在工厂做工,被机器轧断了手,老板给了两万块就把人赶了出来。王阿婆去法院告状,可那老板是城里李家的亲戚,法院连传票都没接,反倒说王阿婆讹钱。后来阿婆的儿子没撑过开春,阿婆自己也......"
说到这儿她哽咽着说不下去,抬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周卫国的心猛地一沉,指尖下意识地握紧——他在仙灵大陆见惯了弱肉强食,魔尊重弱轻强,修士以实力定尊卑,可他总以为凡世该有凡世的规矩,王法昭昭,总能护着寻常百姓。
"现在的世道,比当年更讲究'势力'。世家大族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李家、赵家、苏家......个个有钱有势,手眼通天。
周卫国沉默地听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原以为仙灵大陆的残酷是特例,却没想这凡世的弱肉强食,竟藏在高楼洋房的光鲜之下,来得更隐蔽,也更刺骨。
"那邱明他们......"他喉结滚动,终究还是问出了当年的朋友,不知如今境况如何。
萧雅放下茶碗,指尖轻轻摩挲着碗沿的花纹,语气柔和了些:"邱大哥倒是还不错。你走后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劳苦功高。家族里人丁也兴旺,已经是一个大家族。"
"只是......"她话锋一转,叹了口气,"人多了是非就多。他那几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明里暗里斗得厉害。大儿子在上海开洋行,偷偷把家里的钱往自己腰包里塞;二儿子巴结上了苏家,想靠着姻亲压过兄弟;三儿子最是心狠,前阵子竟找人放火烧了四弟的粮库......邱大哥头发都愁白了。”
周卫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碧螺春的清甜里竟尝出几分苦涩。那个刚直汉子,终究还是被家族的纷争磨去了棱角。
"那小锦和小星呢?"他又问。那对总跟在他身后叫"周大哥"的少年少女,当年还是两个怯生生的孩子。
"他们呀,"萧雅的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你走后第二年,就收拾了包袱离开了骑风口。小锦说要去看看你当年守护的山河,小星说要替你尝尝各地的好酒。前几年还有信寄来,说他们在云南见了雪山,在海南捞了海鱼,去年去了关外,说要看看林海雪原。信里总问你回没回来,还说等你回来了,要带你去看他们走过的路。"
周卫国的心像是被温水浸过,微微发胀。还好,总有那么两个人,还带着当年的纯粹,在这纷乱的世道里活得自在。
"其他人呢?"他追问,那些熟悉的名字在舌尖打转——柱子、石头、老徐......
萧雅的眼神黯淡下来:"他们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仍然守护着三十六城,这龙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过,他们的子孙,也利用他们的威名,创下了不小的基业。”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灶台上的砂锅还在咕嘟作响,香气依旧浓郁,可堂屋里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周卫国望着窗外那栋陌生的洋楼,夕阳正一点点沉入楼顶,将天空染成一片熔金般的红。他离开时,这世间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归来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骨子里的弱肉强食,却从未变过。
原来无论仙凡,无论岁月流转,这世间最残酷的,始终是人心。
他忽然想起张三丰递给他玉简时说的话:"凡世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汹涌,不比仙灵大陆简单。"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叮嘱,此刻才明白其中深意。
"卫国?"萧雅见他久久不语,轻声唤道,"汤要凉了。"
周卫国回过神,看向眼前的女子。她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风霜,指腹的老茧刻着独自支撑的艰辛,可那双望着他的眼睛,依旧像江南春水般清亮,带着他跨越诸天万域也要寻回的暖意。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春笋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不管这世道如何变迁,至少这里还有一碗热汤,一个等他回家的人。
"明天,带我去城里看看吧。"他说,眼中闪过一丝与方才不同的光。或许他无法像在仙灵大陆那样,以一剑之力定乾坤,但既然回来了,总不能看着那些魑魅魍魉,在这片他曾誓死守护的土地上肆意横行。
萧雅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她太熟悉他这个眼神了,当年他决定投军时,也是这样的眼神——藏着决绝,藏着担当,藏着一股要把这世道搅个天翻地覆的狠劲。
砂锅上的白汽依旧袅袅,将两人的身影笼在一片朦胧的暖光里。窗外的洋楼渐渐隐入暮色,远处传来电车叮叮当当的声响,与灶间的碗筷声、汤沸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新旧交织的歌谣,在骑风口的黄昏里缓缓流淌。
喜欢为何要忍,我是周卫国
说罢挣开他的手,掀开砂锅盖子,一股浓郁的咸鲜香气瞬间漫了开来。春笋的清、咸肉的醇、鲜肉的嫩在热气里交织,还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味道。可周卫国看着那口黑陶砂锅,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窗外——方才推门时匆匆一瞥,巷口那棵老槐树还在,只是树后不知何时立起了一栋高耸的青砖楼房,墙面贴着亮闪闪的东西,在夕阳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这就是这么多年,龙国的变化吗?"他忍不住指向窗外。
萧雅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嘴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带着几分无奈:"这些年,龙变化大着呢,你走后的第三年,骑风口就通了铁路,后来又有了汽车、电车,跑起来比马快十倍。现在城里头到处是这样的高楼,最高的有十几层,站在顶上能看见半个城。"
周卫国眉头微蹙。钢筋水泥?电灯电话?这些东西,他自然不会陌生。毕竟,他穿越前,世界就是这样子的。
"那人们的日子,该是好过些了吧?"他问。记忆里的骑风口,冬天总有冻饿的乞丐蜷缩在墙角,遇上灾年更是饿殍遍地,当年战争,不就是为了让百姓能有口饱饭吃?
萧雅盛汤的手顿了顿,瓷碗与灶台碰撞发出轻响。她转过身,脸上的笑意淡了许多:"日子是比从前富裕了,可......"她低头用布擦了擦碗沿,声音轻得像叹息,"去年冬天,巷尾的王阿婆儿子在工厂做工,被机器轧断了手,老板给了两万块就把人赶了出来。王阿婆去法院告状,可那老板是城里李家的亲戚,法院连传票都没接,反倒说王阿婆讹钱。后来阿婆的儿子没撑过开春,阿婆自己也......"
说到这儿她哽咽着说不下去,抬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周卫国的心猛地一沉,指尖下意识地握紧——他在仙灵大陆见惯了弱肉强食,魔尊重弱轻强,修士以实力定尊卑,可他总以为凡世该有凡世的规矩,王法昭昭,总能护着寻常百姓。
"现在的世道,比当年更讲究'势力'。世家大族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李家、赵家、苏家......个个有钱有势,手眼通天。
周卫国沉默地听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原以为仙灵大陆的残酷是特例,却没想这凡世的弱肉强食,竟藏在高楼洋房的光鲜之下,来得更隐蔽,也更刺骨。
"那邱明他们......"他喉结滚动,终究还是问出了当年的朋友,不知如今境况如何。
萧雅放下茶碗,指尖轻轻摩挲着碗沿的花纹,语气柔和了些:"邱大哥倒是还不错。你走后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劳苦功高。家族里人丁也兴旺,已经是一个大家族。"
"只是......"她话锋一转,叹了口气,"人多了是非就多。他那几个儿子为了争家产,明里暗里斗得厉害。大儿子在上海开洋行,偷偷把家里的钱往自己腰包里塞;二儿子巴结上了苏家,想靠着姻亲压过兄弟;三儿子最是心狠,前阵子竟找人放火烧了四弟的粮库......邱大哥头发都愁白了。”
周卫国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碧螺春的清甜里竟尝出几分苦涩。那个刚直汉子,终究还是被家族的纷争磨去了棱角。
"那小锦和小星呢?"他又问。那对总跟在他身后叫"周大哥"的少年少女,当年还是两个怯生生的孩子。
"他们呀,"萧雅的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你走后第二年,就收拾了包袱离开了骑风口。小锦说要去看看你当年守护的山河,小星说要替你尝尝各地的好酒。前几年还有信寄来,说他们在云南见了雪山,在海南捞了海鱼,去年去了关外,说要看看林海雪原。信里总问你回没回来,还说等你回来了,要带你去看他们走过的路。"
周卫国的心像是被温水浸过,微微发胀。还好,总有那么两个人,还带着当年的纯粹,在这纷乱的世道里活得自在。
"其他人呢?"他追问,那些熟悉的名字在舌尖打转——柱子、石头、老徐......
萧雅的眼神黯淡下来:"他们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仍然守护着三十六城,这龙国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过,他们的子孙,也利用他们的威名,创下了不小的基业。”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灶台上的砂锅还在咕嘟作响,香气依旧浓郁,可堂屋里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周卫国望着窗外那栋陌生的洋楼,夕阳正一点点沉入楼顶,将天空染成一片熔金般的红。他离开时,这世间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归来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骨子里的弱肉强食,却从未变过。
原来无论仙凡,无论岁月流转,这世间最残酷的,始终是人心。
他忽然想起张三丰递给他玉简时说的话:"凡世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汹涌,不比仙灵大陆简单。"当时他只当是老人的叮嘱,此刻才明白其中深意。
"卫国?"萧雅见他久久不语,轻声唤道,"汤要凉了。"
周卫国回过神,看向眼前的女子。她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岁月的风霜,指腹的老茧刻着独自支撑的艰辛,可那双望着他的眼睛,依旧像江南春水般清亮,带着他跨越诸天万域也要寻回的暖意。
他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春笋放进嘴里,熟悉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不管这世道如何变迁,至少这里还有一碗热汤,一个等他回家的人。
"明天,带我去城里看看吧。"他说,眼中闪过一丝与方才不同的光。或许他无法像在仙灵大陆那样,以一剑之力定乾坤,但既然回来了,总不能看着那些魑魅魍魉,在这片他曾誓死守护的土地上肆意横行。
萧雅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她太熟悉他这个眼神了,当年他决定投军时,也是这样的眼神——藏着决绝,藏着担当,藏着一股要把这世道搅个天翻地覆的狠劲。
砂锅上的白汽依旧袅袅,将两人的身影笼在一片朦胧的暖光里。窗外的洋楼渐渐隐入暮色,远处传来电车叮叮当当的声响,与灶间的碗筷声、汤沸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新旧交织的歌谣,在骑风口的黄昏里缓缓流淌。
喜欢为何要忍,我是周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