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留惊喜感,婚礼彩排没有让太多人参加。
除了司仪和工作人员,就只有新郎贺挽州,新娘莫美华,方时、夏晚月,还有个贺聪。
为了表示对夏晚月的重视,莫美华没让贺挽州给她安排,就只找了夏晚月一个伴娘。
贺挽州这边也只找了贺聪一个伴郎。
彩排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一遍明天的大概流程,确保明天不至于出错。
明天还会有工作人员全程提醒,所以也不是那么要紧。
莫美华全程拉着夏晚月,不时跟夏晚月说两句,非常亲近。
方时在另一侧牵着夏晚月另一只手,落后半步,一声不吭地跟在她们身后。
等叫到莫美华去走流程的时候,他再上前跟夏晚月凑在一起说话。
流程里有一条,新娘亲属致辞环节时。
司仪说完后,所有人都下意识朝方时看了过去。
尤其是莫美华,看方时的目光有些期待。
方时是她唯一的家属,她最想听的也是方时的祝福。
但方时只是抿着唇,迟迟没有开口。
明天下面坐的就是今天接的那些人,他们会用什么眼神看他,他今天已经体验过了,不想再体验一遍。
但,除了他,似乎也没人能代表莫美华家属了……
夏晚月对方时再了解不过,一眼就看出他不愿意。
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迟疑。
夏晚月稍微用力,握了握方时的手,在方时看过来时,用眼神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似乎是接收到了夏晚月的信号,方时用力握住夏晚月的手,转头看向几人,面无表情地干脆拒绝。
“我没什么想说的。”
贺挽州看向莫美华,担心她失望。
莫美华脸上确实闪过一丝失望,不过她早就习惯方时对她的态度,也不想为这点儿事勉强方时。
莫美华很快调整好心绪,勾起嘴角,对贺挽州说:“咱们都这么大人了,这个环节就省了吧。”
贺挽州又看了方时一眼,最后还是点头。
他不想让莫美华有遗憾,但当前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还不是他能调解得了的。
在商业场上一向运筹帷幄的贺董,终于有了自己办不到的事。
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好怎么跟这么大的继子培养感情。
见贺挽州点头,司仪连忙在备忘录上把这事记了下来。
彩排结束,莫美华又拉上夏晚月,笑容和煦,想叫她一起吃饭。
这一小段时间,也够莫美华看清楚了。
方时注意力,从头到尾,都在夏晚月身上。
只有跟夏晚月凑在一起说话的时候,他才会笑得开心。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夏晚月。
方时喜欢,她就喜欢。
许乐语说的那些什么女明星很乱的话,莫美华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女明星再怎么样,也比她一个给人当了快二十年保姆的寡妇光彩。
她都可以嫁给贺挽州。
她对方时以后的妻子就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方时喜欢,另一个是对方时好。
如今她已经彻底想通了,天大地大,方时高兴最重要。
知道她最大的心愿是可以改善和方时的关系,前段时间,贺挽州专门给她请了很多专家,帮她分析和出谋划策。
在听了她和方时的经历后,专家们纷纷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儿童心理学专家说,孩子最开始感受和体会到母爱,是通过妈妈的关心陪伴、明确告诉孩子“我爱你”、“你很棒”,以及拥抱、亲吻、抚摸等亲密的肢体语言。
由于她从小对方时严厉控制,方时的幼年缺少了这个阶段。
所以方时可能就没有学会什么是母爱,就算长大后也很难体会到母爱。
心理学专家说,方时由于从小生活在她的强势控制下,情感压抑,成年后的冷漠,是对她的一种报复。
家庭情感专家也说,父母给孩子造成的童年阴影,往往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
被那些专家们说得,她心都快碎了。
她从来不知道,她对方时的伤害会这么大。
根据那些专家的说法,按照方时现在对她的态度,她想改善跟方时的关系,短时间内基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童年创伤就算想弥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少则几年,多的几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
她对方时来说,不是仇人,胜似仇人。
她听完,当时就哭得差点儿喘不过气。
好在在贺挽州的催促下,那些专家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专家们说,方时现在对她有很深的抵触和排斥情绪。
这种情况下,她要想缓和跟方时的关系,最好是不要直接面对方时。
她直接的示好和弥补行为,不仅不能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会引起方时对她更深的反感和排斥。
最好的做法,是在她和方时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点,又叫缓冲点。
比如,把贺挽州做为缓冲点。
相比她,方时跟贺挽州或许还更容易沟通,因为他们两个之间没“仇”。
做为继父,贺挽州的身份也很适合当方时跟她之间的链接点,两边都可以沟通。
通过贺挽州,慢慢地带动和影响到方时对她的情绪和情感。
一点点改善,假以时日,她和方时的关系或许会得到缓和。
知名专家的话,莫美华还是很相信的。
她和贺挽州商量过了,就打算按照专家的建议来。
先让贺挽州这个继父,好好跟方时打好关系。
不过刚才她拉着夏晚月在前面走,方时自动跟在她们两个后面的情形,让莫美华突然想到。
相比跟方时还不熟悉的贺挽州,夏晚月显然更适合当她和方时之间的缓和点。
方时一看就很亲近夏晚月,肯定也更听得进去夏晚月的话。
如果她能和夏晚月相处好,不是更容易亲近方时吗?
比如夏晚月跟她一起吃饭,方时难道会不跟着来?
莫美华下定决心,要跟夏晚月多培养培养感情。
从见面起,莫美华就对她很热情,而且怎么说也是长辈,对上她期待的目光,夏晚月有点儿不忍拒绝。
她先看了下方时,确认方时对跟莫美华一起吃饭这事没有感到不适,才转过头,微笑点头。
她一答应,莫美华非常高兴,连忙亲切地挽上她的胳膊,跟她走在一起。
之后的坐车到吃饭,也都一直跟她挨在一起。
夏晚月本以为莫美华会是个不苟言笑、严肃古板,很不好相处的人。
可短暂接触下来,她发现莫美华跟她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莫美华对她很亲切,会关心地询问她的工作,聊她的电影。
而且莫美华跟她聊的,都是一些很轻松、不会让她感到不舒服的话题。
饭桌上,莫美华关心地问她喜欢吃什么,饭菜上来后,又主动把她喜欢的都摆到她面前。
一场饭下来,莫美华连方时都忽略了,一句话都没跟方时说,全程围着她关心。
热情得让夏晚月有点儿受宠若惊。
而方时除了给她夹菜,也一句话都没跟莫美华说。
母子俩跟陌生人一样,却又都围着夹在两人中间的她打转。
夏晚月一边跟莫美华聊天,另一边在桌子下抓着方时的手把玩。
看着对她笑容和煦的莫美华,心里莫名感慨。
她看得出来,莫美华不是不想关心方时,而是不敢,她对方时的态度有点儿过分小心。
小心里掺着愧疚。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她如果早像现在对她这样多关心方时,母子俩的关系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冷淡。
这也提醒了夏晚月,生孩子要慎重,一定要在完全做好成为母亲的心里准备后再要孩子,当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
除了司仪和工作人员,就只有新郎贺挽州,新娘莫美华,方时、夏晚月,还有个贺聪。
为了表示对夏晚月的重视,莫美华没让贺挽州给她安排,就只找了夏晚月一个伴娘。
贺挽州这边也只找了贺聪一个伴郎。
彩排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一遍明天的大概流程,确保明天不至于出错。
明天还会有工作人员全程提醒,所以也不是那么要紧。
莫美华全程拉着夏晚月,不时跟夏晚月说两句,非常亲近。
方时在另一侧牵着夏晚月另一只手,落后半步,一声不吭地跟在她们身后。
等叫到莫美华去走流程的时候,他再上前跟夏晚月凑在一起说话。
流程里有一条,新娘亲属致辞环节时。
司仪说完后,所有人都下意识朝方时看了过去。
尤其是莫美华,看方时的目光有些期待。
方时是她唯一的家属,她最想听的也是方时的祝福。
但方时只是抿着唇,迟迟没有开口。
明天下面坐的就是今天接的那些人,他们会用什么眼神看他,他今天已经体验过了,不想再体验一遍。
但,除了他,似乎也没人能代表莫美华家属了……
夏晚月对方时再了解不过,一眼就看出他不愿意。
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迟疑。
夏晚月稍微用力,握了握方时的手,在方时看过来时,用眼神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似乎是接收到了夏晚月的信号,方时用力握住夏晚月的手,转头看向几人,面无表情地干脆拒绝。
“我没什么想说的。”
贺挽州看向莫美华,担心她失望。
莫美华脸上确实闪过一丝失望,不过她早就习惯方时对她的态度,也不想为这点儿事勉强方时。
莫美华很快调整好心绪,勾起嘴角,对贺挽州说:“咱们都这么大人了,这个环节就省了吧。”
贺挽州又看了方时一眼,最后还是点头。
他不想让莫美华有遗憾,但当前他们母子之间的矛盾,还不是他能调解得了的。
在商业场上一向运筹帷幄的贺董,终于有了自己办不到的事。
说实话,他还真没想好怎么跟这么大的继子培养感情。
见贺挽州点头,司仪连忙在备忘录上把这事记了下来。
彩排结束,莫美华又拉上夏晚月,笑容和煦,想叫她一起吃饭。
这一小段时间,也够莫美华看清楚了。
方时注意力,从头到尾,都在夏晚月身上。
只有跟夏晚月凑在一起说话的时候,他才会笑得开心。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夏晚月。
方时喜欢,她就喜欢。
许乐语说的那些什么女明星很乱的话,莫美华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女明星再怎么样,也比她一个给人当了快二十年保姆的寡妇光彩。
她都可以嫁给贺挽州。
她对方时以后的妻子就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方时喜欢,另一个是对方时好。
如今她已经彻底想通了,天大地大,方时高兴最重要。
知道她最大的心愿是可以改善和方时的关系,前段时间,贺挽州专门给她请了很多专家,帮她分析和出谋划策。
在听了她和方时的经历后,专家们纷纷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儿童心理学专家说,孩子最开始感受和体会到母爱,是通过妈妈的关心陪伴、明确告诉孩子“我爱你”、“你很棒”,以及拥抱、亲吻、抚摸等亲密的肢体语言。
由于她从小对方时严厉控制,方时的幼年缺少了这个阶段。
所以方时可能就没有学会什么是母爱,就算长大后也很难体会到母爱。
心理学专家说,方时由于从小生活在她的强势控制下,情感压抑,成年后的冷漠,是对她的一种报复。
家庭情感专家也说,父母给孩子造成的童年阴影,往往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
被那些专家们说得,她心都快碎了。
她从来不知道,她对方时的伤害会这么大。
根据那些专家的说法,按照方时现在对她的态度,她想改善跟方时的关系,短时间内基本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童年创伤就算想弥补,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少则几年,多的几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
她对方时来说,不是仇人,胜似仇人。
她听完,当时就哭得差点儿喘不过气。
好在在贺挽州的催促下,那些专家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专家们说,方时现在对她有很深的抵触和排斥情绪。
这种情况下,她要想缓和跟方时的关系,最好是不要直接面对方时。
她直接的示好和弥补行为,不仅不能缓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会引起方时对她更深的反感和排斥。
最好的做法,是在她和方时之间建立一个链接点,又叫缓冲点。
比如,把贺挽州做为缓冲点。
相比她,方时跟贺挽州或许还更容易沟通,因为他们两个之间没“仇”。
做为继父,贺挽州的身份也很适合当方时跟她之间的链接点,两边都可以沟通。
通过贺挽州,慢慢地带动和影响到方时对她的情绪和情感。
一点点改善,假以时日,她和方时的关系或许会得到缓和。
知名专家的话,莫美华还是很相信的。
她和贺挽州商量过了,就打算按照专家的建议来。
先让贺挽州这个继父,好好跟方时打好关系。
不过刚才她拉着夏晚月在前面走,方时自动跟在她们两个后面的情形,让莫美华突然想到。
相比跟方时还不熟悉的贺挽州,夏晚月显然更适合当她和方时之间的缓和点。
方时一看就很亲近夏晚月,肯定也更听得进去夏晚月的话。
如果她能和夏晚月相处好,不是更容易亲近方时吗?
比如夏晚月跟她一起吃饭,方时难道会不跟着来?
莫美华下定决心,要跟夏晚月多培养培养感情。
从见面起,莫美华就对她很热情,而且怎么说也是长辈,对上她期待的目光,夏晚月有点儿不忍拒绝。
她先看了下方时,确认方时对跟莫美华一起吃饭这事没有感到不适,才转过头,微笑点头。
她一答应,莫美华非常高兴,连忙亲切地挽上她的胳膊,跟她走在一起。
之后的坐车到吃饭,也都一直跟她挨在一起。
夏晚月本以为莫美华会是个不苟言笑、严肃古板,很不好相处的人。
可短暂接触下来,她发现莫美华跟她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
莫美华对她很亲切,会关心地询问她的工作,聊她的电影。
而且莫美华跟她聊的,都是一些很轻松、不会让她感到不舒服的话题。
饭桌上,莫美华关心地问她喜欢吃什么,饭菜上来后,又主动把她喜欢的都摆到她面前。
一场饭下来,莫美华连方时都忽略了,一句话都没跟方时说,全程围着她关心。
热情得让夏晚月有点儿受宠若惊。
而方时除了给她夹菜,也一句话都没跟莫美华说。
母子俩跟陌生人一样,却又都围着夹在两人中间的她打转。
夏晚月一边跟莫美华聊天,另一边在桌子下抓着方时的手把玩。
看着对她笑容和煦的莫美华,心里莫名感慨。
她看得出来,莫美华不是不想关心方时,而是不敢,她对方时的态度有点儿过分小心。
小心里掺着愧疚。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她如果早像现在对她这样多关心方时,母子俩的关系估计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冷淡。
这也提醒了夏晚月,生孩子要慎重,一定要在完全做好成为母亲的心里准备后再要孩子,当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