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安青山的计划-《嫁不孕糙汉三胎生七宝全村下巴掉》

  寨老看着眼前这个虽然疲惫却气质很不一样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拿出的钱,点了点头。

  他立刻安排人去请寨子里最懂草药的阿婆,同时又派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骑马去几十里外的乡邮电所打电话求助,并说明车队被困的具体位置。

  采药阿婆很快到了。

  她仔细询问了症状,然后配了几样新鲜的草药,嘱咐捣碎外敷,并开了几味内服的草药让煎水喝。

  安青山安红英记下了。

  药费要二十块钱!

  安青山没有犹豫。

  这时候钱根本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了。

  拿到了急需的草药,安青山心中稍安。

  让另外一个车队司机先返回车队营地看厉见明回去了没有,把草药给其他有擦伤的队员也用上。

  自己和安红英则留在寨子,焦急地等待邮电所那边的消息。

  幸运的是,第二天下午,被派去打电话的寨民带回了消息。

  电话打通了!

  联系上了当地的运输管理部门和最近县的医院!

  对方表示会立刻组织救援力量,并派医护人员前来!

  第三天上午,由当地养路队、民兵和县医院医生组成的救援小队,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黑岩寨,成功和安青山他们会合。

  医生立刻检查了被拖拉机送回来的厉见明的情况,脸色凝重。

  “伤口感染严重,已经引起发烧,必须立刻回县医院清创、输液抗感染!”

  不能再耽搁了。

  救援小队带来了必要的工具和药品,他们决定先用担架将厉见明抬到能通车的路段,再由救援队的车辆接应。

  临行前,安青山紧紧握住寨老的手塞给他一百块钱。

  “大恩不言谢!这些钱,一部分是我们这两天在村里的伙食费,剩下的,算是我预付的订金!等我处理完姐夫的事,一定回来,咱们好好谈谈收购山货的事!鸡枞菌、松茸,我都要!”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厉见明终于被安全送上了救援队的吉普车,一路疾驰,送到了县人民医院。

  医生立刻进行了紧急处理。

  清创、排脓、输液……

  看着丈夫被推进处置室,安红英的腿都软了。

  安青山扶住她。

  “姐夫这不是没事吗,你把心放肚子里去吧!”

  “我这是后怕!厉见明这个混蛋,等他好了我非得收拾他!”

  安红英拍着自己胸口松了口气。

  安青山看着自己姐这样倒是没忍住笑了。

  “就怕你不舍得,我可知道姐夫在家地位可是不低的。”

  安红英这会儿没心情理会弟弟的揶揄,她一门心思都在厉见明身上。

  几个小时后,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

  “送来得还算及时,再晚点恐怕会引发败血症。现在情况稳定了,但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好好消炎退烧。”

  安红英听到这话后眼泪都出来了。

  后怕之余也终于把悬着的心落下来了。

  安青山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几天以来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了。

  ……

  厉见明住进了略显简陋但干净的病房,挂着点滴,沉沉睡去。

  安红英守在床边。

  “我去和家里打个电话,等会带饭回来。”

  安青山说道。

  “哎!让娘她们在家放心,让素素帮我给大丫二丫带句话,就说我找到她们爸爸了,就说见明没事!”

  安红英站起来叮嘱道。

  她不想让孩子们跟着担心。

  “我有数。”

  鲁省,林素素的服装店里。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当安青山熟悉的声音从遥远的云省传来,林素素就已经松了口气。

  没事就好...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她在电话这边重复着,悬了半个多月的心终于落地。

  挂了电话,林素素靠在柜台边平复心情。

  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然后交代店员看好门头,自己小跑着往家赶。

  娘!张伯!好消息!

  一进院子,林素素就忍不住喊了出来。

  青山来电话了!找到姐夫了!人在县医院住下了,伤情控制住了,说吊两天针就出院了!

  真的?!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安母瞬间老泪纵横,紧紧抓住林素素的手。

  红英呢?青山和她怎么样,都顺利不?

  顺利!青山电话里说谈好生意就回来!

  张振邦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好!找到了就好!人平安比什么都强!

  压抑了许久的阴霾被一扫而空。

  林素素拉着婆婆坐下,复述安青山在电话里说的情况。

  真是万幸啊!

  安母听着,又是后怕又是庆幸。

  厉见明在医院住了三天,高烧终于退去,伤口红肿明显消退。

  第四天早上,医生确认他情况稳定后。

  厉见明就迫不及待的让安青山把老张从招待所叫来。

  老张几个人如今也在当地的招待所里休整。

  病房里,厉见明靠坐在床头,脸色还是有些苍白。

  老张你们几个那边怎么样?

  放心吧,我们没事!就是那辆坏的车,变速箱问题太大,好几个地方都修不了,我已经托人帮忙打听附近有没有能修的地方。其他车都没啥大问题。

  厉见明点点头。

  老张,你回去后这样安排:第一,坏车的事继续跟进,想办法修,实在不行就当地处理掉。第二,检查所有车辆状况。第三,清点货物,精密仪器一定要重点看护。

  还有,你得联系货主单位,说明情况,看看能不能派人来县里验收货物。

  老张立刻应下。

  没问题,这事交给我。

  等货主那边联系好,我就出院了,咱们把货物送达目的地完成订单!然后你们直接返回老家。

  见明,那你和弟妹...

  我这边准备等青山忙完一块回去。你们得早点回去,让家里的人都安心。

  行,都听你的!

  接下来的几天,安青山频繁出入邮电局和相关部门,顺利联系上货主单位。

  对方了解情况后表示理解,同意派人到县城验收部分紧急货物。

  老张也在当地人帮助下,联系到一个修理厂,对方表示可以查看坏车。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厉见明恢复的很快,已经能下床走动了。

  车队在老张带领下完成部分货物交接,准备择日启程。

  安红英看着丈夫身体好转,车队事情理顺,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安青山开始专注考察山货菌菇市场。

  他每天都去县城的土产公司,供销社还有私人干货铺。

  看似是随意的闲聊,实际上是在打听菌菇、药材的收购价格、品质等级、销售渠道等信息。

  他发现本地收购体系传统僵化,土产公司压价狠,私人渠道规模小、货源不稳定。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得和黑岩寨这样源头地直接合作的想法。

  通过打听,安青山了解到黑岩寨的鸡枞菌和松茸品质上乘,但因交通闭塞,往往被二道贩子低价收走,寨民获利并不多。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

  几天后,厉见明出院。

  送走了厉见明、安红英和老张带领的、前往完成最后运输任务的车队后安青山再次雇车前往黑岩寨。

  这次,他带去几把崭新的小秤,还有一些他根据市场信息整理的菌菇分级标准草图。

  见到寨老,他没有寒暄太多,直接切入正题。

  “寨老,上次承蒙相助,感激不尽。这次来,是想把咱们的合作落到实处,让寨子里的好山货,能卖出真正的好价钱。”

  他拿出那份分级草图,耐心解释。

  “您看,像这种菌盖紧包没开的童子菇,香气最足,在北方的大城市能卖到这个价。”

  他报出一个让寨民们全都咋舌的数字。

  “而这种开伞的,味道差些,就只能卖这个价。如果我们混在一起卖,就只能按低价算,吃亏的是咱们自己。”

  他接着展示小秤。

  “以后咱们收货,按品级、按重量,明码标价,公平交易。我会把不同品级的收购价都写清楚,童叟无欺。”

  安青山知道,只有让寨民明确看到优质能换来优价,才能激励他们主动提升采摘和初步处理的标准。

  寨老捻着胡须,看着图纸和秤,眼中闪过精光。

  他活了大半辈子,自然明白安青山这套办法的厉害之处,这是要把黑岩寨的山货往精品路上推啊。

  “安老板,你这法子好是好,但寨子里的人,怕是一时半会学不会你这许多规矩。”

  寨老说出顾虑。

  “这个您放心,”

  安青山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