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乔楚覃的电话进来。
“乔指?”
“小其,帮我多打杯玉米汁。”
“好的,苏指!”
“谢谢。”
祁加看着他利落地挂了电话,摇了摇头,唇角却透着几分欣慰。
训练馆内,“一家四口”占了个好位置的球桌准备热身。
苏怡笙坐在一侧,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不经意地瞥向另一侧的球桌。
她看见——许指和卫清安。
那细节一眼让她停下动作:卫清安的握拍姿势、引拍节奏、球板角度……很眼熟。
苏怡笙眯了眯眼,站起来,慢悠悠地走向一根柱子后,视线更清楚地落在球路上。
这打法·······
她眉心轻蹙,转身踱回自己的球桌,低声在乔楚覃耳边说了几句。
乔楚覃闻言,面色微微一沉,“今天不是女单的比赛吗?”
“对啊,你再去看看?我没认错的话,那就是小其的打法……”
乔楚覃顺手捞了条长裤披在肩上,装作路过的姿态走向许指和卫清安那张球桌。
只看了二十个发球,他的眼神就沉了下来——十五个,都在模仿郝友其的发球体系。
他闪进一旁的更衣室,仅停留两三分钟,又神色平淡地出来。
重新回到场边,和苏怡笙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是为了李轲?”他低声问。
“可能吧。真没想到,会有人在混双上和我们叫板。”
苏怡笙轻轻一笑,拍了拍他的胳膊,“来吧,给我徒弟喂两个球去。”
“行。”
乔楚覃上场接连喂了两三个高质量来球。
苗念手腕发力、步伐移动,却隐隐觉得不对。
“苏指——”
“继续打,别问。”
“是。”
在一旁坐着的郝友其,也察觉到空气里的细微异常,眉宇间浮出一丝疑惑。
四个小时后,女单决赛如期进行。
因为是内战,所以场侧没有指导。
卫清安——左手持拍,站姿微低,前臂发力,尝试的正是勾手发球与郝友其相似的发球体系。
她的落点与旋转变化,很明显是消化了昨日的模仿成果。
苗念微微歪头,面颊微微鼓起。
她在试我?
第一局,卫清安连打两个大角度爆冲,出球速度快、弧线刁钻,直接压迫苗念的反手位。
0:4落后。
看着这一幕,苗念的眼神逐渐收紧,她颠了颠手里的球,没有贸然改变发球方式。
脚尖微微内扣,侧身站位,神情专注。
观赛区,乔楚覃微微凝眉:“念念发现问题了。”
“卫清安把自己没解决的球路题,抛给了念念。”苏怡笙双臂抱在胸前,语调淡淡却透着冷静分析,“很聪明。念念要是解掉了,等于小其的题库当场开封;解不掉,她的发挥会被限制。一石二鸟,这招算得漂亮。”
苏怡笙眼神一沉,看着场上徒弟的脚步节奏微变。嘴角微微勾起,“念念准备了。”
苗念的目光专注得像一把收紧的弓——下一分,她打算还手了。
苗念在场上轻轻转了转球拍,唇角抿紧。
比分牌上的 0:4 触目惊心,但她的呼吸依旧平稳,目光紧锁着对面的卫清安。
郝友其常用的左手位,起拍角度略高,旋转比昨天更足……她在提前锁点。
第五个球,卫清安依旧是郝友其式的勾手发球,球带着内旋疾速滑向苗念的反手。
球板贴合的那一瞬,苗念不再被动接,而是收板——微调拍形,把来球的旋转借力化解,反溜一记斜线小球。
球擦过网带,轻飘到卫清安正手短区。
卫清安一个大跨步,上前搓回,但重心没稳,回球稍高。
苗念早已预判,原地蓄力——一记正手抽冲直线,干净利索地拿下分数。
1:4。
场边的郝友其眯起眼,确认地点了点头。
“念念对小其的球路还是很熟悉的。”乔楚覃悄声道。
苏怡笙轻轻抿了一口玉米汁,笑意不显,“下一个回合,她会试对角。”
果然,第六分的接发球中,苗念故意站稍前,提前半拍迎击,将卫清安的旋转发球直接推到她的反手大角——那个角度,是左手位球员最不想去救的地方。
卫清安被迫反手侧身,回了个防守球。
苗念眼底一亮,旋转脚步走小碎步切近台前,反手快拨一拍,速度与落点都极其刁钻。
球带着清脆的拍声,直接穿过对方的防线。
2:4。
从场边看,这不仅仅是两分的追回,而是一种气势的转移——苗念的控场感正在回来。
接下来的回合,卫清安明显加快了出手节奏,她的左手大幅挥拍,试图用更快的节奏打乱苗念的预判。
但苗念不急,每一次接触来球时,她的眼睛都像在“拍照”,捕捉拍面角度、引拍方向和触球时间——这些细节,是郝友其球路中最有“标志性”的部分。
第九回合,苗念突然改变策略,不是直接攻击,而是用上了“空中卸力”——拍面后仰,吸住来球,使它在落台时几乎没速度,让卫清安必须整个人近台。
果断地,苗念在对手重心未稳时,把球偷到空档。
比分来到 5:5 平。
观赛区的郝友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颧骨稳稳上升,挑眉的模样像极了在炫耀自家小孩的成绩!
都看到了吧?我搭档,她在用自己的方式,破解我的题目。
苏怡笙低声道:“这孩子,学得快,也敢用。一般人落后时,会想硬拼,她这是先拆解题,再找反击点。”
乔楚覃嘴角微勾,“就是胆大。”
进入中局后,卫清安察觉到自己被“看懂”,于是开始混合打法——发球落在反手后突然转正手攻击,连续用弧圈冲击。
苗念在强烈的来球压力下,被逼出反手高球。
卫清安立刻扣杀——球声又急又脆,直奔底线。
就在众人以为这分要丢时,苗念后退一步,身体微沉,拍面下压,用防守反攻的“削挡”将球带出极低的弧线,反弹到网前死角。
这个球,引来周围几声低呼。
7:6,苗念首次反超。
喜欢【体坛乒乓】爱你,无关名义
“乔指?”
“小其,帮我多打杯玉米汁。”
“好的,苏指!”
“谢谢。”
祁加看着他利落地挂了电话,摇了摇头,唇角却透着几分欣慰。
训练馆内,“一家四口”占了个好位置的球桌准备热身。
苏怡笙坐在一侧,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不经意地瞥向另一侧的球桌。
她看见——许指和卫清安。
那细节一眼让她停下动作:卫清安的握拍姿势、引拍节奏、球板角度……很眼熟。
苏怡笙眯了眯眼,站起来,慢悠悠地走向一根柱子后,视线更清楚地落在球路上。
这打法·······
她眉心轻蹙,转身踱回自己的球桌,低声在乔楚覃耳边说了几句。
乔楚覃闻言,面色微微一沉,“今天不是女单的比赛吗?”
“对啊,你再去看看?我没认错的话,那就是小其的打法……”
乔楚覃顺手捞了条长裤披在肩上,装作路过的姿态走向许指和卫清安那张球桌。
只看了二十个发球,他的眼神就沉了下来——十五个,都在模仿郝友其的发球体系。
他闪进一旁的更衣室,仅停留两三分钟,又神色平淡地出来。
重新回到场边,和苏怡笙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是为了李轲?”他低声问。
“可能吧。真没想到,会有人在混双上和我们叫板。”
苏怡笙轻轻一笑,拍了拍他的胳膊,“来吧,给我徒弟喂两个球去。”
“行。”
乔楚覃上场接连喂了两三个高质量来球。
苗念手腕发力、步伐移动,却隐隐觉得不对。
“苏指——”
“继续打,别问。”
“是。”
在一旁坐着的郝友其,也察觉到空气里的细微异常,眉宇间浮出一丝疑惑。
四个小时后,女单决赛如期进行。
因为是内战,所以场侧没有指导。
卫清安——左手持拍,站姿微低,前臂发力,尝试的正是勾手发球与郝友其相似的发球体系。
她的落点与旋转变化,很明显是消化了昨日的模仿成果。
苗念微微歪头,面颊微微鼓起。
她在试我?
第一局,卫清安连打两个大角度爆冲,出球速度快、弧线刁钻,直接压迫苗念的反手位。
0:4落后。
看着这一幕,苗念的眼神逐渐收紧,她颠了颠手里的球,没有贸然改变发球方式。
脚尖微微内扣,侧身站位,神情专注。
观赛区,乔楚覃微微凝眉:“念念发现问题了。”
“卫清安把自己没解决的球路题,抛给了念念。”苏怡笙双臂抱在胸前,语调淡淡却透着冷静分析,“很聪明。念念要是解掉了,等于小其的题库当场开封;解不掉,她的发挥会被限制。一石二鸟,这招算得漂亮。”
苏怡笙眼神一沉,看着场上徒弟的脚步节奏微变。嘴角微微勾起,“念念准备了。”
苗念的目光专注得像一把收紧的弓——下一分,她打算还手了。
苗念在场上轻轻转了转球拍,唇角抿紧。
比分牌上的 0:4 触目惊心,但她的呼吸依旧平稳,目光紧锁着对面的卫清安。
郝友其常用的左手位,起拍角度略高,旋转比昨天更足……她在提前锁点。
第五个球,卫清安依旧是郝友其式的勾手发球,球带着内旋疾速滑向苗念的反手。
球板贴合的那一瞬,苗念不再被动接,而是收板——微调拍形,把来球的旋转借力化解,反溜一记斜线小球。
球擦过网带,轻飘到卫清安正手短区。
卫清安一个大跨步,上前搓回,但重心没稳,回球稍高。
苗念早已预判,原地蓄力——一记正手抽冲直线,干净利索地拿下分数。
1:4。
场边的郝友其眯起眼,确认地点了点头。
“念念对小其的球路还是很熟悉的。”乔楚覃悄声道。
苏怡笙轻轻抿了一口玉米汁,笑意不显,“下一个回合,她会试对角。”
果然,第六分的接发球中,苗念故意站稍前,提前半拍迎击,将卫清安的旋转发球直接推到她的反手大角——那个角度,是左手位球员最不想去救的地方。
卫清安被迫反手侧身,回了个防守球。
苗念眼底一亮,旋转脚步走小碎步切近台前,反手快拨一拍,速度与落点都极其刁钻。
球带着清脆的拍声,直接穿过对方的防线。
2:4。
从场边看,这不仅仅是两分的追回,而是一种气势的转移——苗念的控场感正在回来。
接下来的回合,卫清安明显加快了出手节奏,她的左手大幅挥拍,试图用更快的节奏打乱苗念的预判。
但苗念不急,每一次接触来球时,她的眼睛都像在“拍照”,捕捉拍面角度、引拍方向和触球时间——这些细节,是郝友其球路中最有“标志性”的部分。
第九回合,苗念突然改变策略,不是直接攻击,而是用上了“空中卸力”——拍面后仰,吸住来球,使它在落台时几乎没速度,让卫清安必须整个人近台。
果断地,苗念在对手重心未稳时,把球偷到空档。
比分来到 5:5 平。
观赛区的郝友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颧骨稳稳上升,挑眉的模样像极了在炫耀自家小孩的成绩!
都看到了吧?我搭档,她在用自己的方式,破解我的题目。
苏怡笙低声道:“这孩子,学得快,也敢用。一般人落后时,会想硬拼,她这是先拆解题,再找反击点。”
乔楚覃嘴角微勾,“就是胆大。”
进入中局后,卫清安察觉到自己被“看懂”,于是开始混合打法——发球落在反手后突然转正手攻击,连续用弧圈冲击。
苗念在强烈的来球压力下,被逼出反手高球。
卫清安立刻扣杀——球声又急又脆,直奔底线。
就在众人以为这分要丢时,苗念后退一步,身体微沉,拍面下压,用防守反攻的“削挡”将球带出极低的弧线,反弹到网前死角。
这个球,引来周围几声低呼。
7:6,苗念首次反超。
喜欢【体坛乒乓】爱你,无关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