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三级学堂-《仙剑之开局宇文拓和轩辕剑》

  “臣遵旨!”

  李斯躬身领命,眼底闪过一丝振奋。

  他深知,这不仅是对工匠的奖赏,更是陛下和巫天大人对民生之事的看重,如此重赏之下,必能激起天下工匠的钻研之心,至此帝国之工业必冉冉升起。

  “臣以为,可让玄伍卫协同督查。”

  却在此时,只见蒙恬忽然上前一步,躬身朝着宇文拓二人高声说道。

  “如今玄伍卫已从秦锐士之中挑选组建,正需磨合跟历练,且他们直属陛下与巫天大人,不易与地方勾结,可保宣纸价格公允。”

  宇文拓看向蒙恬,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点头,思索了一瞬后,对着蒙恬说道。

  “蒙将军所言极是。

  另外,可在各地文纸坊附设习字文台,供百姓免费试用笔墨,家中无甚余钱的孩童可在其上练习写字,每日百张供应。

  一来如此能让更多人用惯宣纸,二来也能让百姓感受到帝国对文脉之支持。”

  这话一出,阶下百官之中不少为列儒家大儒的人也是暗自点头,如此一来秦国文脉一代必然蓬勃发展,心里对于这番激烈改革的抵触心理也减弱了几分。

  只是内心还有一丝对于低下贱民也能如他们一般识文断字,而心生的抵触和耻辱,只是形势比人强,他们又都是聪明人,并不敢出言反对。

  “巫天大人此计甚妙!”

  相当于那些带着对于贱民的固执和歧视的儒家大儒,扶苏虽也偏向儒家,却性格刚勇,又兼仁爱,他不仅不会感到

  忍不住接话,脸上带着兴奋,

  “儿臣愿牵头此事,从咸学宫中抽调学子轮流值守,既能教字,也能体察民情,一举两得。”

  咸学宫乃是嬴政前些日子设立的学府,原本乃是以西周时期的上下庠、东序、西序、瞽宗之五学为原型,主要承担贵族子弟的教育场所。

  咸学宫中都是贵族子弟在学习知识,扶苏此举还有一项好处,或许是希望。

  就是他希望这样可以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甚至打破贵族和平民身份的隔阂。

  让贵族和平民真正做到互通有无,再无阶级之分,共同为帝国的崛起而添砖加瓦。

  这是他一直期望着的未来,而宇文拓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所以当宇文拓主持帝国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开始他的计划,如今只是第一步而已。

  嬴政看了看扶苏,他知道扶苏的性格,心里已经猜到了他的一些计划,原本那些计划在宇文拓来之前,只能说是痴人说梦。

  如今时代,贵族势大,别说扶苏,即便是他,今天若是敢提出打破贵族和平民的隔阂计划,明天就被那些贵族以除暴君的名义围攻而灭亡。

  又看了看宇文拓,如今有了仙人主持大局,有了绝对的力量,自然不同往日。

  那十二生肖神将不仅是守护神,同样也是绝对力量的威慑。

  如今扶苏开始这样的计划,若是贵族反对,甚至打算群起而攻之,那只能抱歉,那些反对的贵族,只能在十二神将的绝对力量下,被碾成肉泥。

  而对于百姓,十二生肖神将乃是仙人直属,仙人仁慈,那么十二生肖神将便是对于帝国统治的威慑。

  若是帝国内部开始变得腐朽,那么十二生肖神将会毫不犹豫地在仙人的命令下,清理掉帝国中的垃圾。

  但又因为仙人也是帝国统治者之一,自然不会彻底地自己去推翻自己,那么这样一来,帝国统治必然能够千秋万代,只要仙人还在。

  而这也是嬴政为了让帝国能千秋万代统治计划的一部分。

  他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光是暴力镇压是绝对压不住百姓的浪潮的,这只能在某个时期才能起到作用,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如黄河如海般长久存在。

  至于宇文仙人会不会同样开始腐朽,这他不能保证,他只能赌。

  不过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他回过神来,对着扶苏,朗声道。

  “准了。扶苏,此事便交由你去办,所需人力物力,可直接向李斯支取。”

  “谢父皇!”

  扶苏深深躬身,退下时,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显然心情不错。

  “慢着!”

  宇文拓忽然开口,声音清越,在大殿中回荡着。

  他目光扫过阶下,落在扶苏身上,带着几分深意和笑意,似乎已经猜出了他几分计划。

  “殿下且慢。”

  再次听到宇文拓呼唤,扶苏脚步一顿,转身躬身行礼,带着几分恭敬。

  “巫天大人有何事示下?”

  殿内众人也齐齐看向宇文拓,连嬴政都微微倾身,显然也在好奇他想要说什么。

  只有最近一直跟在宇文拓身后的高月有所猜测,虽不知仙人要具体说什么事情,她却隐隐觉得这会是一桩影响深远、开天辟地般的大事。

  宇文拓缓缓起身,玄色巫袍垂落,星辰纹路在晨光中流转,更显气度不凡。

  他走到殿中,目光掠过满朝文武,带着几分轻松的神态说道。

  “殿下提议以咸学宫之学之主掌习字文台,意在助力百姓开启民智,此乃善举。但依本巫之见,仅靠这些尚不足够。”

  李斯眉头微蹙,出列问道。

  “那依巫天大人的意思是?”

  “我观文台如星火,可照亮一隅,却难以燎原。”

  说话间,宇文拓轻轻抬手,指尖似有流光划过,带着一抹春风拂面的清新气息。

  “若想要让天下人皆有书可读,当建体系。我意开设三级学堂:小学、中学、大学。”

  “三级学堂?大中小…三学?”

  嬴政眼中闪过兴味,身体微微前倾。

  “朕愿闻其详。”

  “小学者,当以村为单位。”

  宇文拓语速平稳,条理清晰,继续开口。

  “凡村落,择德高望重且识文断字者为师,教授孩童识字。

  五岁入学,七岁结业。

  此阶段下不求深解,只求能认会写,知晓基本道理即可。”

  他顿了顿,看向蒙恬,微微点头,对着他严肃地说道。

  “蒙将军,此事需得地方官吏配合,清查各村有识之士,登记造册,上交咸阳。

  由玄伍卫随时进行督查,不得让任何奸猾之徒、冒充之人混入其中!不得让各地官吏在其中贪赃!切记一切秉公办理!”

  蒙恬抱拳躬身,声如洪钟。

  “臣遵巫天大人令!”

  “而中学者,则以县为单位设立。”

  宇文拓露出一抹笑容,点了点头,一边思索着,一边口中继续滔滔不绝的说着。

  “每县至少设一所,财力充裕之县可以多设,帝国每年当以补助。

  七岁结业的学童,入中学深造,至十二岁止。

  此阶段需聘各地儒家弟子中品学兼优者为师,教授经史子集,习文弄墨,兼修各种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