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第一次早朝-《仙剑之开局宇文拓和轩辕剑》

  翌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咸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文纸坊外就已排起了一条长龙。

  青石板路上还沾着露水,踩上去湿漉漉的,带来了一丝凉意,却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

  有提着菜篮的妇人,有背着小包的孩童,还有不少穿着长衫的读书人。

  甚至就连几个须发皆白的老者都拄着拐杖来了,一个个伸长脖子望着那紧闭的朱漆大门,脸上眼巴巴的期待。

  “听说了吗?这宣纸比贵人们用的绢帛还顺滑,写字不洇墨呢!”

  “可不是嘛,昨天巫天大人亲自写的天下太平,那字漂亮得紧!”

  “没错!我跟你们说啊,那幅字现在有人说要出一百万半两收藏呢!”

  “一百万半两!就这几个字这么贵?这也太离谱了吧!”

  “这有什么,巫天大人可是大秦双尊之一,那副字又是以宣纸所写的第一幅字,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我说不上来的原因,自然价值连城!”

  “倒真是,不过……你怎么知道的?”

  “我的七舅姥爷可是丞相李斯大人麾下当差,是他告诉我的。”

  “原来是李斯大人的麾下,真是失敬失敬!”

  “没关系!没关系!在文纸坊门前,大家身份都一样,而且是我七舅姥爷是,我可不是。”

  “那也没什么区别嘛!”

  人群里嗡嗡的议论声像煮开的粥,热气腾腾的,似乎也比往常更加亲和。

  另一边,只见一个扎着总角的小童被挤在了中间,手里攥着母亲给的几个铜板,小脸红扑扑的,抬头对着他娘说,“阿娘,我要写自己的名字!还要画只大虫子!”

  他娘听乐了,轻轻地拍了拍他的头,对着露出温柔的笑容说道“等买到纸,就让你爹教你。”

  就在这时,文纸坊的门板“吱呀”一声被拉开,只见有两个穿着黑色吏服的小厮抬着一块牌匾出来,上面“文纸坊”三个大字是以宣纸所写的。

  墨迹淋漓,透着一股新鲜劲儿。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响的欢呼。

  “开门咯!”

  遇仙楼后厨,高要系着油腻的围裙,正把最后一笼包子端上蒸笼。

  蒸汽氤氲中,他那张总是带着几分精明的脸皱成了一团,满脸的遗憾之色,嘴里还念念有词。

  “该死的,昨天人也太多了,忙得我脚不沾地,竟然错过了仙人的神巫大典!那十二神将啊,据说比山还高……”

  至于宣纸,他却是见怪不怪,毕竟在现代当大厨的时候,他也见过不少次,好几次还见过价值上万块的宣纸呢,他炫耀了吗!没有,他不屑于炫耀,哼哼哼。

  听了高要的抱怨,旁边切菜的小伙夫乐了,忍不住搭话道,“高大哥!听说今天文纸坊开业,您要不要去瞅瞅?”

  “对啊!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一听有热闹可以看,而且这可是宣纸这种决定未来历史性时刻,他怎么可以不去看看热闹呢。

  而且也不贵,买些回来还能做账本用,就不用在竹简上面记账了,他怎么先前没想到呢,一定是做菜把自己累糊涂了。

  高要手里的锅铲“哐当”一声敲在灶台上,眼睛一亮,手忙脚乱地解下了围裙,往腰间的钱袋里塞了几串铜币。

  做完这些,留下一句“你们先盯着,我去去就回!”就一路如一阵风似的冲出了后厨。

  刚跑到街上,就见文纸坊方向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高要咂了咂舌,他在现代的时候,见过不少店铺开业,还从没见过能热闹成这样的店铺。

  就算是他的遇仙楼,在开业的时候恐怕也不如他的百分之一,几乎百分之一的咸阳百姓都来了,足足数千人在排队。

  不过恐怕也不是其他咸阳百姓不想继续排队,而是这数千人排队已经不知道要排多久,后面的今天恐怕是买不到宣纸了,所以剩下的人打算下次等人少的时候在来买。

  不过高要可不是什么素质良好的高素质人才,老老实实排队什么的跟他可没什么关系,更何况别人也一样,如今这个时代可没有老老实实排队的说法。

  仗着自己常年在后厨练就的灵活身手,左躲右闪地往人群里钻,嘴里还不停念叨着。

  “借过借过,小本生意,买几张纸回去记账……”

  今天是宇文拓第一次上朝的日子。

  虽然这第一次看起来很重要,但是宇文拓一点也不怂,他比较难受的是这朝服虽然不比神巫大典的礼服繁杂,却也不差多少。

  “仙人,巫服已经穿好了!”

  随着最后一个扣子扣好,正低头为他穿衣的高月一脸崇敬地站到了他身边。

  满意地抬了抬胳膊,玄色巫袍的袖口绣着繁复的云纹,走动时仿佛有流光在丝线间流转。

  与此同时,咸阳殿内早已肃静如潭。

  嬴政端坐在帝椅上,玄色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殿顶藻井的阴影里若隐若现,显得大气又上档次。

  阶下文武百官按品级排列,文官居左,武将居右,而萧何十二生肖神将则居中站立,代表着文、神、武,中以神为尊。

  李斯站在左侧最前,目光时不时瞟向殿门,指尖在朝笏后轻轻摩挲,今日是宇文巫天大人首次临朝,这礼仪分寸,是半点差错也出不得。

  “陛下,时辰已到。”

  寺人总管低声提醒,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荡开一丝回音,显得一丝庄重感扑面而来。

  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殿内忽然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众人只觉眼前光影一晃,那专属于宇文拓的巫椅前方,竟陡然凭空卷起了两道火红色的流光,如同跳跃的火焰般盘旋两圈,骤然落下时,宇文拓和高月的身影已稳稳立于巫椅之侧。

  宇文拓身着玄色巫服,衣摆上绣着繁复的星辰纹路,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将整片星空披在了身上。

  腰间悬着一枚墨玉令牌,上面刻着古篆“天巫”二字,令牌边缘流转着淡淡的光晕,与他周身的气场浑然一体。

  高月则穿着一身淡青襦裙,裙摆处绣着银色云纹,垂首立在宇文拓身后半步,眉眼间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却又不失少女的清亮。

  这凭空出现的一幕,让殿内瞬间变得安静得落针可闻,围在四周的侍卫猛的按在刀柄上,炯炯有神的紧盯着巫椅前。

  李斯惊得手中的笏板都险些滑落下去,不过想到早已见过更加神奇的事情后,脸色便很快就恢复过来,重新变得古井无波。

  他偷偷抬眼瞥向右边的蒙恬,只见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紧抿着唇,手已不自觉地按在了原本挂着配剑的腰间,此时也反应过来,渐渐松弛下去。

  先前反应本就是武将面对未知力量时,准备战斗的本能反应,只是因为上朝不得带剑而显得颇为滑稽,。

  站在稍后排的官员们却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人悄悄拽了拽同僚的衣袖,眼神里带着一丝惊骇。

  昨天的传送之术虽然同样厉害,但是仍有很多人没能看得真切,此时近在眼前看到这样神奇的事情,自然会有惊讶的神情。

  只是昨天早已见多了惊讶和震撼,如今再见到这招已经不能让人目瞪口呆,甚至还有闲心和身旁的其他人聊了起来。

  “这……这便是巫天大人的仙法?”

  “和昨日的传送之术似乎不一样,果真是仙人手段!竟有不同的咫尺天涯的手段。”

  嬴政端坐于帝椅之上,他看着宇文拓的目光里没有丝毫惊讶,反而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带着早已料到会有此景的淡然。

  毕竟上次他从泗水郡到沛县找扶苏和蒙恬的时候,就已然领教过了这一法术,再次见到自然平静。

  眼见阶下文武百官已经沸腾起来,他缓缓抬手,声音不怒自威的高声说道。

  “众卿稍安,巫天大人仙法通神,此乃常事,无需太过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