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们裹着厚外套,背着包,里面装着水,干粮,晕船药和一点简单工具,准时到了码头。
兰敬翎和船头已经在一条中型木质渔船上等着了,船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
船头是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话不多的老师傅。
“上船吧,抓紧时间。”
船头言简意赅,发动了柴油机。
机器发出轰鸣,打破了清晨港口的宁静。
我们小心翼翼的踏上摇晃的船板,在船舱里找地方坐下。
船缓缓驶离码头,向着港外开阔的海域开去。
初春的海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一样,我们赶紧把外套裹紧。
包子一开始还很兴奋,站在船头迎着风,没过半小时,脸色就开始发白,默默缩回船舱啃干粮去了。
渔船破浪前行,海岸线渐渐消失在身后,四周只剩下茫茫大海和点缀其间的岛屿。
兰敬翎指着远处一片隐约可见的礁石群说:“那边就是三门口。”
随着船只靠近,那三块如同门神般矗立在海中的巨大黑色礁石越来越清晰。
它们呈品字形排列,中间形成两条主要的水道,浪涛拍打在礁石上,激起白色泡沫。
我们的船从其中一道相对宽阔的水门中穿过,能感觉到水流明显变得湍急。
船头熟练的操控着方向盘,避开暗礁。
我们在三门口附近海域转悠了快一个小时,船速很慢。
我和闫川仔细打量着那三块礁石和周围的地形,试图寻找任何人工开凿或者不自然的痕迹。
除了嶙峋的怪石和盘旋的海鸟,一无所获。
这里地形虽然符合三门并立,但似乎过于开阔,缺乏藏的意味。
“去金漆门看看吧。”
我对船头说,他没说话,调转方向,渔船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又开了大约四十分钟,一座形状奇怪的孤零零小岛出现在视野里。
随着距离拉近,我们看到了兰敬翎所说的那面金漆悬崖,朝阳正好照射在岛西侧一片陡峭的崖壁上,黄褐色的岩石反射着金光,远远望去,真像被刷了一层金漆,颇为壮观。
这就是金顶虚悬?
船在距离金漆门岛几百米外缓缓停下,不敢再靠近船头指着那片水域:“下面暗礁多,船过不去。”
我们只能远远眺望。那小岛看起来荒无人烟,崖壁陡峭,几乎无法攀登。
一线天光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我们在附近海域又徘徊了许久,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除了海浪,礁石和海鸟,没有任何发现。
期待的洞口,隐秘的通道,似乎都只是我们的想象。
天气开始转阴,海风更大,浪头也高了一些。
船头看了看天色,说:“要变天了,得回去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我们知道安全第一。
渔船调转船头,开始返航。
大海,保守着她的秘密看来想找到入口,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包子蔫蔫的靠在船舱里,不知道是晕船还是失望。
渔船晃晃悠悠的回到了石浦港。
踏上坚实的码头,包子苍白的脸色才稍微恢复了一点人色。
他扶着膝盖,喘着粗气:“妈的……以后谁再跟老子提出海……老子跟他急……这哪是寻宝,这是要命……”
兰敬翎看着他的狼狈样,忍不住笑了。
“早跟你们说了,海上没那么舒服。怎么样,死心了吧?就说没啥好看的。”
我没接话,心里那股不甘心的劲头反而更旺盛了。
闫川也是一样,眉头紧锁,显然不认为这次一无所获就代表方向错了。
回到旅馆,我们冲了个热水澡,驱散了些许海风的寒意和身上的鱼腥味。
包子瘫坐在床上装死,我和闫川把今天观察到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三门口,地形符合,但过于暴露,不像能藏东西。金漆门,远看确实像金顶,但无法靠近,而且孤悬海外,缺乏三门并立的呼应。”
闫川在本子上画着简图,我盯着那四句谶语,说道:“关键是一线天光,在三门口和金漆门,我们都没看到类似的地形或迹象。是不是我们理解错了?或者,这一线天并非指地形,而是……别的什么?”
包子有气无力的插嘴:“还能是啥?总不能是手电筒光吧……”
他这话本是吐槽,却让我和闫川同时一愣。
“光……”
闫川若有所思:“星移斗转……如果一线天光指的是特定时间,特定光线角度照射下产生的效果呢?”
这个想法让我们精神一振。如果一线天光是一个短暂的光学现象,而非固定地形,那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白天去转悠一圈毫无发现了。
“还有丙戌丁卯。”
我顺着这个思路,继续说:“如果它们不是年份,而是时辰或者方位代码呢?”
我们立刻重新摊开资料,结合古代计时法和航海罗盘的使用方法,开始重新解读。
这个过程同样烧脑,各种可能性层出不穷,进展缓慢。
第二天,我们没再出海,而是在石浦镇上继续打听。
我们找到了一位年纪很大的退休老渔民,请他喝茶,聊起海上的老故事。
老人话不多,但提起金漆门,倒是说了点不一样的。
“那岛,怪的很。老一辈有人说,不止只有太阳照才像刷了金漆,有时候,月亮到了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看过去,那崖壁底下靠近水线的地方,也会反光,幽幽的,跟有宝贝似的。不过那位置邪门,船靠不过去,水底下全是刀子一样的暗礁,以前有不信邪的船想凑近看,底都刮破了。”
这信息太关键了!
我们之前只关注了太阳,星移斗转,星星和月亮都在其列啊。
我们谢过老人,回到旅馆立刻开始计算。
结合当时的农历日期和丙戌,丁卯可能对应的时辰或方位进行推演。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用到天文历法和地方经纬度,我们仨都不是专家,只能连蒙带猜。
包子负责查万年历和简单的角度换算,没一会儿就头昏眼花。
“不行了,不行了,果子,这比打架累多了,我感觉我的脑浆子都快变成浆糊了……”
……
兰敬翎和船头已经在一条中型木质渔船上等着了,船上还有一股淡淡的鱼腥味。
船头是一个皮肤黝黑,满脸皱纹,话不多的老师傅。
“上船吧,抓紧时间。”
船头言简意赅,发动了柴油机。
机器发出轰鸣,打破了清晨港口的宁静。
我们小心翼翼的踏上摇晃的船板,在船舱里找地方坐下。
船缓缓驶离码头,向着港外开阔的海域开去。
初春的海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一样,我们赶紧把外套裹紧。
包子一开始还很兴奋,站在船头迎着风,没过半小时,脸色就开始发白,默默缩回船舱啃干粮去了。
渔船破浪前行,海岸线渐渐消失在身后,四周只剩下茫茫大海和点缀其间的岛屿。
兰敬翎指着远处一片隐约可见的礁石群说:“那边就是三门口。”
随着船只靠近,那三块如同门神般矗立在海中的巨大黑色礁石越来越清晰。
它们呈品字形排列,中间形成两条主要的水道,浪涛拍打在礁石上,激起白色泡沫。
我们的船从其中一道相对宽阔的水门中穿过,能感觉到水流明显变得湍急。
船头熟练的操控着方向盘,避开暗礁。
我们在三门口附近海域转悠了快一个小时,船速很慢。
我和闫川仔细打量着那三块礁石和周围的地形,试图寻找任何人工开凿或者不自然的痕迹。
除了嶙峋的怪石和盘旋的海鸟,一无所获。
这里地形虽然符合三门并立,但似乎过于开阔,缺乏藏的意味。
“去金漆门看看吧。”
我对船头说,他没说话,调转方向,渔船向着东南方向驶去。
又开了大约四十分钟,一座形状奇怪的孤零零小岛出现在视野里。
随着距离拉近,我们看到了兰敬翎所说的那面金漆悬崖,朝阳正好照射在岛西侧一片陡峭的崖壁上,黄褐色的岩石反射着金光,远远望去,真像被刷了一层金漆,颇为壮观。
这就是金顶虚悬?
船在距离金漆门岛几百米外缓缓停下,不敢再靠近船头指着那片水域:“下面暗礁多,船过不去。”
我们只能远远眺望。那小岛看起来荒无人烟,崖壁陡峭,几乎无法攀登。
一线天光在哪里?完全看不到。
我们在附近海域又徘徊了许久,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除了海浪,礁石和海鸟,没有任何发现。
期待的洞口,隐秘的通道,似乎都只是我们的想象。
天气开始转阴,海风更大,浪头也高了一些。
船头看了看天色,说:“要变天了,得回去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我们知道安全第一。
渔船调转船头,开始返航。
大海,保守着她的秘密看来想找到入口,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包子蔫蔫的靠在船舱里,不知道是晕船还是失望。
渔船晃晃悠悠的回到了石浦港。
踏上坚实的码头,包子苍白的脸色才稍微恢复了一点人色。
他扶着膝盖,喘着粗气:“妈的……以后谁再跟老子提出海……老子跟他急……这哪是寻宝,这是要命……”
兰敬翎看着他的狼狈样,忍不住笑了。
“早跟你们说了,海上没那么舒服。怎么样,死心了吧?就说没啥好看的。”
我没接话,心里那股不甘心的劲头反而更旺盛了。
闫川也是一样,眉头紧锁,显然不认为这次一无所获就代表方向错了。
回到旅馆,我们冲了个热水澡,驱散了些许海风的寒意和身上的鱼腥味。
包子瘫坐在床上装死,我和闫川把今天观察到的情况又梳理了一遍。
“三门口,地形符合,但过于暴露,不像能藏东西。金漆门,远看确实像金顶,但无法靠近,而且孤悬海外,缺乏三门并立的呼应。”
闫川在本子上画着简图,我盯着那四句谶语,说道:“关键是一线天光,在三门口和金漆门,我们都没看到类似的地形或迹象。是不是我们理解错了?或者,这一线天并非指地形,而是……别的什么?”
包子有气无力的插嘴:“还能是啥?总不能是手电筒光吧……”
他这话本是吐槽,却让我和闫川同时一愣。
“光……”
闫川若有所思:“星移斗转……如果一线天光指的是特定时间,特定光线角度照射下产生的效果呢?”
这个想法让我们精神一振。如果一线天光是一个短暂的光学现象,而非固定地形,那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白天去转悠一圈毫无发现了。
“还有丙戌丁卯。”
我顺着这个思路,继续说:“如果它们不是年份,而是时辰或者方位代码呢?”
我们立刻重新摊开资料,结合古代计时法和航海罗盘的使用方法,开始重新解读。
这个过程同样烧脑,各种可能性层出不穷,进展缓慢。
第二天,我们没再出海,而是在石浦镇上继续打听。
我们找到了一位年纪很大的退休老渔民,请他喝茶,聊起海上的老故事。
老人话不多,但提起金漆门,倒是说了点不一样的。
“那岛,怪的很。老一辈有人说,不止只有太阳照才像刷了金漆,有时候,月亮到了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看过去,那崖壁底下靠近水线的地方,也会反光,幽幽的,跟有宝贝似的。不过那位置邪门,船靠不过去,水底下全是刀子一样的暗礁,以前有不信邪的船想凑近看,底都刮破了。”
这信息太关键了!
我们之前只关注了太阳,星移斗转,星星和月亮都在其列啊。
我们谢过老人,回到旅馆立刻开始计算。
结合当时的农历日期和丙戌,丁卯可能对应的时辰或方位进行推演。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用到天文历法和地方经纬度,我们仨都不是专家,只能连蒙带猜。
包子负责查万年历和简单的角度换算,没一会儿就头昏眼花。
“不行了,不行了,果子,这比打架累多了,我感觉我的脑浆子都快变成浆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