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娇美动人3-《快穿之被觊觎的美人》

  过了好一会儿,青杏推门而入。

  借着月光,看到自家姑娘还坐在浴桶里,不禁惊呼:

  “姑娘怎还泡在水里!”

  “也太不注意身子了,水都凉透了,再泡下去要染上风寒的!”

  把烛火点亮后,她一边嘟囔着,一边小心地将人扶起来。

  扯过浴布,沿着少女动人的曲线擦拭。

  忽然,青杏手一顿,她看到宁婉肩头有一片浅浅的红痕,在莹白的肌肤上格外显眼。“姑娘这是怎么了?”她心疼地问道,轻轻抚过那片痕迹。

  宁婉身子微微一颤,垂眼遮住眸中的慌乱,玉白的手指下意识掩住那片肌肤,轻描淡写道:“许是...方才搓洗时用力过猛。”

  青杏看着她泛红的玉颊,将信将疑,总觉得哪里不对,刚要追问,却见宁婉扶着额:“时候不早了,你快去歇着吧,明儿还要赶路呢。”

  见姑娘神色疲惫,青杏也不再多问。取来干净的寝衣侍候宁婉换上,扶着她上了榻,仔细掖好锦被,这才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房门合上后,宁婉伸出指尖抚上肩头,那处肌肤好似还在隐隐发烫…

  若被人知晓,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深夜与男子独处,还......

  怕是她这辈子只能和青灯古佛为伴了。

  宁婉紧紧闭上双眸,决计把这夜发生的事,深埋心底。

  第二日一大早,主仆两人便乘着马车离开了安州。

  一路晃晃悠悠,三日后的一个傍晚,终于抵达了此行目的地——定国公府。

  朱红色府门巍峨耸立,门前两尊汉白玉石狮昂首蹲踞,都在无声宣告这座宅邸里住的人的显赫身份。

  现任定国公谢峥,统领三十万兵马,镇守边关多年,战功赫赫,威名远播。谢家年轻一辈中亦是人才辈出……在朝在野皆有不凡建树,即便宁婉远在青州,也有所耳闻。

  通传不过半盏茶功夫,一位穿着体面的老嬷嬷便疾步而来。

  “表小姐远道而来,三夫人特派老奴前来相迎。”嬷嬷笑容可掬,眼角却带着些许审视的余光。

  宁婉故作不知的福了福身,而后主仆二人便跟在嬷嬷身后入了府。

  穿过九曲回廊,但见亭台错落,假山叠翠,清池深幽。

  两人暗暗惊叹国公府的繁华,面上却是不显。

  春晖院正堂

  宁玉清端坐于上首,正捧着茶盏轻啜。当那道纤细的身影映入眼帘时,她执杯的手几不可察地一顿。

  少女一袭素色襦裙,腰间束着淡青丝绦,身姿纤袅如风拂弱柳。

  琼鼻樱唇,玉面生辉,肌肤若新雪初凝。最漂亮的是那一双眸子,雾蒙蒙的,顾盼间自带风致。

  这般容貌气度,便是与京中精心教养的贵女们相比,也毫不逊色。

  行至堂中,宁婉盈盈下拜,声音清软:“婉婉拜见姑母。”

  宁玉清蓦地回神,面上神色极淡:“起来吧。”

  目光却暗自落在少女身上,细细打量。当年那个跟在她身后的小丫头,竟已出落得如此标致。若兄长仍在世……

  想到早逝的兄长,她心底一阵郁气翻涌——柳氏改嫁,连带着这个孩子,也成了她心头一根难以拔除的刺。

  听着宁婉低声陈述来京的缘由,宁玉清眼中掠过一丝清晰的嘲意。这个柳氏,还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她敛了神色,淡淡道:“明日随我去拜见老夫人。”

  这便是允她留下了。

  宁婉谢过后,还欲再言,宁玉清却已摆了摆手,不愿再多听:“陈嬷嬷,带她去寒嫣阁安置。”

  寒嫣阁位于府邸西侧,位置颇为偏僻,与春晖院有段距离。

  主仆二人随着陈嬷嬷一路沉默穿行,走过几道曲折回廊,踏过落叶铺满的园中小径……终是到了这处居所。

  秋风掠过,几片枯叶擦着裙裾盘旋而落。院中仅有的几株秋海棠虽开得正盛,却也难掩整体的萧索之气。

  略感安慰的是,屋内倒是窗明几净,收拾得一尘不染。

  “姑娘暂且在此安置,若有短缺,差人通传一声便是。”陈嬷嬷语气平淡,指派了两个粗使丫鬟后,便福身离去。

  青杏放下随身包袱,四下仔细看了看,忍不住嘀咕:“姑娘,这院子……还不如咱们在青州住的地方呢。”

  宁婉目光扫过略显寂寥的庭院,轻声打断:“好了,先收拾妥当再说。”

  -

  转眼三日已过。

  寒嫣阁中,青杏蹙眉低叹:“姑娘,姑奶奶待您这般疏淡,竟还不如老夫人待您亲热……若是老爷夫人找来了京城,咱们又该如何是好?”

  宁婉默然。

  是啊,若他们找来……

  这几日她晨昏定省,从未懈怠,可姑母始终神情冷淡,不远不近。原本还指望仰仗姑母在京中谋一门稳妥亲事,如今看来,到底还是她想得太过天真。

  连亲生母亲尚且能将她舍弃,又何况多年未见的姑母?

  姑母……从来就不欠她什么。

  宁婉轻轻咬住下唇,再抬眼时,眸中已沉静了几分,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晦涩。

  *

  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放的时节,馥郁的甜香盈满了整座园子。

  从老夫人处请安后,主仆二人不觉被这绚烂的秋景吸引,放缓了脚步。

  “姑娘您快看,这金桂开得真好!”青杏踮起脚,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枝开得正盛的金桂,目光却不时向后方瞟去。

  待那抹月白色身影映入眼帘,她急忙轻轻扯了扯宁婉的袖角,压低声音道:“姑娘,来了。”

  她早已打听清楚,二公子居住在清风阁,而花园西北角的这条小径,是清风阁去慈安堂的必经之路。回去时,自然也会经过这里。

  余光瞥见那道隽长身影渐行渐近。

  一方绣着并蒂莲的素帕自宁婉袖中无声滑落,轻飘飘地坠在地。

  她佯作未觉,步履轻盈,向前走去。

  一步、两步......三步…

  “表妹留步。”

  清朗的嗓音伴着秋风送来。

  谢旻拾起地上的帕子,喊住不远处那道倩影。

  宁婉蓦然回身。

  秋光澄澈,少女身姿亭亭。

  雪缎般的肌肤泛着莹润光泽,一双春水似的明眸抬眼望来,当视线触及他手中那方熟悉的帕子时,白玉无瑕的脸颊霎时飞上薄红,连耳垂上那对翡翠耳坠都仿佛因羞涩而轻轻颤动。

  她长睫低垂,如蝶翼轻颤,眉心微蹙,浮起几分羞赧与懊恼,似在嗔怪自己的疏忽。

  这般情态,竟比身旁盛放的芙蓉花更惹人怜爱。

  谢旻一时怔住,目光难以移开。

  直至少女走近身前,他才如梦初醒,耳根微红,将帕子递出:“你的帕子。”

  “多谢表兄。”

  宁婉垂首接过,葱白的指尖“不经意”擦过他微凉的掌心。

  相触的刹那,她似被惊着般慌忙敛衽一礼,耳坠荡起细碎的莹光:“表兄,我……我还有事。”

  说罢便提裙离去,步履略显凌乱。

  青杏在后急急追着:“姑娘慢些,当心脚下……”

  谢旻立在原地,无意识摩挲着指尖。直到那道倩影消失在小径尽头,目光仍迟迟未收。

  青杏悄悄回望,“二公子还在原地望着呢。”

  宁婉轻“嗯”一声,指尖触及发烫的脸颊,如今她能倚仗的只剩下这张面容了。

  她轻叹一声:“走吧。”

  此后数日,两人总会偶然相遇。

  几次三番的邂逅,让谢旻对宁婉越发上心,两人之间只差一层未曾捅破的窗户纸。

  这日细雨初歇,谢旻在垂花门下拦住了宁婉,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锦帕仔细包裹的物件递给她。

  “打开看看?”

  宁婉接过锦帕,小心翼翼展开,一支白玉簪显露了出来,通体莹润剔透,不是凡品。

  “表兄,这是?”她抬眸望向谢旻,只见他眉目含笑,眼底似有星辰。

  “前日路过珍宝阁,见这簪子与你甚是相配。”谢旻声音温和,带着些许紧张,“表妹可还喜欢?”

  宁婉脸颊微红,轻轻点了点头。

  “谢谢表兄,我很喜欢。”

  清风拂过,藤蔓沙沙作响,几滴残留的雨珠滚落,恰好打在宁婉手背上。她下意识缩了缩手,那玉簪在掌心里微微一晃……

  “当心!”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及时托住了她的柔荑。

  肌肤相触的刹那,谢旻心头蓦地一颤——女子的手竟这般绵软,宛若捧着一团初雪,叫人不自觉收紧五指,将那抹温软牢牢裹住。

  宁婉挣了挣,没有挣开。

  “表兄......”她低垂螓首,露出一段凝脂般的颈子,耳尖红得似要滴血,"快、快松开......”声若蚊呐,带着细细的颤音。

  谢旻这才如梦初醒,慌忙松手:“对不住,我......”话到唇边却滞住了,少女眼中一闪而过的雾气,如秋潭笼烟,叫他看的分明。

  “是我唐突了,表妹莫要生气。”他后退半步,作揖赔礼。

  宁婉飞快地看了他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婉婉没生表兄的气。”

  手中的帕子,被她揉得皱皱巴巴。

  谢旻皱了下眉,确信自己刚刚没有看错,关切地问:“那可是有人给表妹委屈受了?”

  宁婉睫毛一颤,轻咬樱唇,摇了摇头。

  这时,身旁的青杏忍不住插话:“二公子有所不知,府里的下人背地里都说我家姑娘是来打秋风的穷亲戚,整日里指桑骂槐。说......说姑娘迟早要被赶出府去......”

  小丫鬟说着说着,声音哽咽,大有把所有委屈一吐为快:“要不是,要不是......”

  "我们早就离府去了!"青杏红着眼眶,声音里满是愤懑。

  宁婉攥着帕子的指节发白,她别过脸去,长睫轻颤,将落未落的泪珠在眸中打着转。秋风拂过,吹起她鬓边几缕青丝,更显得楚楚可怜。

  谢旻面色微变,追问:“若不是什么?”

  “杏儿!”宁婉急声厉色,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说。

  “你说!”谢旻盯着杏儿,沉声命令。

  青杏看了眼自家姑娘,咬了咬唇,还是忍不住说道:“我家姑娘其实是不得已才来投奔姑奶奶的......家中若是知道姑娘来了京城,倒时不日便要派人上京,接姑娘回去......”

  “送予青郡王做妾!”青杏说完,已是泪流满面。

  谢旻闻言,眉头紧锁。

  秋风卷过,少女一身素衣被风吹得簌簌作响,身形单薄得仿佛下一刻就要被风吹散。

  他心头一紧,话已脱口而出:“我娶表妹。”

  少女倏然抬眸,眼底似有星亮骤燃,却又迅速湮灭在更深的水雾里。

  她苦笑着摇头:“我这般身份,如何配得上表兄......府中不会同意的。”

  一滴泪滑落,在衣襟上晕开一朵小小的水花。

  谢旻上前一步,握住她冰凉的手:“表妹莫要妄自菲薄。”温润的嗓音里裹着化不开的柔情,“你且宽心,万事有我。”

  “表哥......”宁婉轻唤,仰起那张梨花带雨的小脸,眼中盈满仰慕与依赖。

  这声呼唤让谢旻耳尖泛起薄红,他不自在轻咳一声,从广袖中取出一方绣着青竹的锦帕,动作轻柔地为她拭去泪痕:“莫要伤心了,仔细伤了眼睛。”

  一番温言软语之后,谢旻依依不舍地走了。

  待他的身影消失在游廊尽头,宁婉脸上的羞涩渐渐褪去。

  她摩挲着玉簪,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这位温润和煦的二公子谢旻,便是宁婉为自己看中的夫婿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