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与热闹下,八月悄然而至。
对襄阳城的人来讲,一切似没有变化,可变化又有很多,于乱世之下,能在安定下有改变,其实是很奢侈的事。
“江东处在如此紧绷下,早晚是要出乱子的。”
征东将军府,正堂。
曹昂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盯着高悬的舆图,“孙伯符也是生不逢时啊,但凡能再年长几岁,早些在江东立稳脚跟,恐就不是今下的处境了。”
“公子所言甚善。”
阎象点点头,在看了眼贾诩、娄圭、袁涣几人,随即说道:“仅是这半年多的光景,孙伯符就遇到数次行刺,甚至是投毒,由此可见江东诸族中,有些对孙伯符的做派,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就江东传回的密报,吴郡、会稽等地频有山越被剿被抚之事,足见孙伯符针对山越之策是见到成效的。”
“可惜用处不大。”
贾诩表情自若,盯着眼前舆图,说道:“山越虽平定一些,但江东内乱未息,诸族势力盘根错节,孙伯符根基看似牢靠了,实则却是危机重重。”
“再者言,盘踞在江东诸郡的山越是有数的,很多只是打着山越的旗号,在险峻之地盘踞罢了。”
“只要江东内乱,不,更准确的来讲,是内耗不停的话,那山越的规模就不会削减,这也是江东诸族立足于世的根本所在。”
曹昂点点头,对贾诩的观点是认可的。
在曹昂看来,山越就是少数民族,不可否认,生长在恶劣环境下,他们普遍是比较悍勇的。
因为弱者已经被环境给淘汰了。
可实际上呢,盘踞在江东诸郡险要之地,有很多其实是汉民,这部分群体的组成是很复杂的。
有穷凶极恶之辈。
有破产的自耕农。
有逃窜的佃户。
有……
除了上述这些群体外,据渗透到江东的暗桩所探,在山越各部之间,还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
他们与一些家族是有千丝万缕间的联系。
群山峻岭是环境恶劣不假,但不代表这些地方就没有利益了。
仅是一项铁矿,就足以叫很多人铤而走险。
江东诸族能在各地立稳脚跟,靠的可不单单是家传与财富,还有忠心耿耿的家生奴,而这些部曲,装备了兵器与甲胄,凭借着累世营建的坞堡,那就是一个个难以攻破的存在。
只是兵器也好,甲胄也罢,这是离不开铁料的。
知晓这些消息的曹昂,在意的其实不是这些,而是被江东诸族豢养的工匠,按着曹昂的预测,只怕这个规模不小。
只要有这些人在,那么这些家族就衰败不了。
因为他们有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庄园经济。
这对于集权而言是极其不好的。
“每经历一次行刺,江东就会掀起一次血雨腥风。”
曹昂收敛心神,语气低沉道:“江东诸族对孙伯符的忍耐快到极限了,可反之也是一样的,对于孙伯符而言,在与我军展开大战前,他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削弱江东诸族的。”
“尽管在此期间,以周公瑾为首的群体,不止一次的劝说过孙伯符,希望能与江东诸族达成一些协定,只是在这件事上,孙伯符的态度很强硬。”
“而这对我军而言是有利的。”
“针对江东展开的秘密商贸,接下来不能只局限于纸张、琉璃等物了,要有针对性的售卖我军武备,这个规模要控制好,既要让江东诸族的人,有底气去跟孙伯符对抗,又不至于会对日后的江东带来太多震荡。”
这是要加剧江东矛盾啊。
一行听到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的神色。
别看在明面上,曹昂跟孙策为首的势力,是出于紧张对峙下的,甚至区域的摩擦与冲突从未停过,但这丝毫不影响私下的贸易往来。
毕竟想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
再者言,针对这样的事,曹昂没有必要去杜绝。
拿高附加的商品,去换江东的制钱,还有各种原材料,这对征东将军府而言是有利的。
或许这个成效是很缓慢的,但把时间给拉长了呢?
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孙策在丹阳郡、吴郡交汇之地,推行兴屯诸事见到一些成效,这是在提升富春孙氏的战争潜力的。
所以对曹昂而言,他要想方设法的从别处去削弱才行。
针对于江东这一战,曹昂的态度很明确,要么就别打,要么就一鼓作气的拿下,别拖拖拉拉的,折腾了数载也没见成效。
这就对他而言不利了。
真要是打上数年,才把江东给拿下来,那他就不能携大胜之威返回权力核心了,因为他想要的成效没有达成。
关键是这个时间还不能拖。
只要在北的汝南袁氏被倾覆掉,那曹昂就必须踏上归许的征程,毕竟从那时起,曹氏要面对的,可比眼下要复杂太多了。
眼下还是有一定的区域性。
可那时就是整个天下了。
有很多事,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的。
特别是针对于社稷的政策,如果没有放眼于天下的魄力,即便是推行起来,见到对应成效,可带来的益处却是有限的。
“公子,此事交于诩来办吧。”
在此等态势下,贾诩上前作揖,“孔明所领军工,近来变动不小,其中有一些储备,是不适合列装到军中的,但将它们流入江东,这还是不错的。”
“至少跟江东列装的,还是要压上一头的。”
“好。”
曹昂没有迟疑,点头对贾诩道:“此事就交于老师来办。”
“喏!”
贾诩作揖再拜。
可这一幕,叫阎象、娄圭他们听后,心中却生出各异思绪,这段时日下,襄阳城出现的事太多了,甚至连征东将军府都受到不小影响,而在此等态势下,很多人与事,跟先前比起来都变化不小。
处在这等态势下,不能只单单着眼于事本身,更要对时局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不然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池,这是谁都不愿经历的……
对襄阳城的人来讲,一切似没有变化,可变化又有很多,于乱世之下,能在安定下有改变,其实是很奢侈的事。
“江东处在如此紧绷下,早晚是要出乱子的。”
征东将军府,正堂。
曹昂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盯着高悬的舆图,“孙伯符也是生不逢时啊,但凡能再年长几岁,早些在江东立稳脚跟,恐就不是今下的处境了。”
“公子所言甚善。”
阎象点点头,在看了眼贾诩、娄圭、袁涣几人,随即说道:“仅是这半年多的光景,孙伯符就遇到数次行刺,甚至是投毒,由此可见江东诸族中,有些对孙伯符的做派,已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可就江东传回的密报,吴郡、会稽等地频有山越被剿被抚之事,足见孙伯符针对山越之策是见到成效的。”
“可惜用处不大。”
贾诩表情自若,盯着眼前舆图,说道:“山越虽平定一些,但江东内乱未息,诸族势力盘根错节,孙伯符根基看似牢靠了,实则却是危机重重。”
“再者言,盘踞在江东诸郡的山越是有数的,很多只是打着山越的旗号,在险峻之地盘踞罢了。”
“只要江东内乱,不,更准确的来讲,是内耗不停的话,那山越的规模就不会削减,这也是江东诸族立足于世的根本所在。”
曹昂点点头,对贾诩的观点是认可的。
在曹昂看来,山越就是少数民族,不可否认,生长在恶劣环境下,他们普遍是比较悍勇的。
因为弱者已经被环境给淘汰了。
可实际上呢,盘踞在江东诸郡险要之地,有很多其实是汉民,这部分群体的组成是很复杂的。
有穷凶极恶之辈。
有破产的自耕农。
有逃窜的佃户。
有……
除了上述这些群体外,据渗透到江东的暗桩所探,在山越各部之间,还活跃着一批特殊的群体。
他们与一些家族是有千丝万缕间的联系。
群山峻岭是环境恶劣不假,但不代表这些地方就没有利益了。
仅是一项铁矿,就足以叫很多人铤而走险。
江东诸族能在各地立稳脚跟,靠的可不单单是家传与财富,还有忠心耿耿的家生奴,而这些部曲,装备了兵器与甲胄,凭借着累世营建的坞堡,那就是一个个难以攻破的存在。
只是兵器也好,甲胄也罢,这是离不开铁料的。
知晓这些消息的曹昂,在意的其实不是这些,而是被江东诸族豢养的工匠,按着曹昂的预测,只怕这个规模不小。
只要有这些人在,那么这些家族就衰败不了。
因为他们有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庄园经济。
这对于集权而言是极其不好的。
“每经历一次行刺,江东就会掀起一次血雨腥风。”
曹昂收敛心神,语气低沉道:“江东诸族对孙伯符的忍耐快到极限了,可反之也是一样的,对于孙伯符而言,在与我军展开大战前,他肯定会想方设法的削弱江东诸族的。”
“尽管在此期间,以周公瑾为首的群体,不止一次的劝说过孙伯符,希望能与江东诸族达成一些协定,只是在这件事上,孙伯符的态度很强硬。”
“而这对我军而言是有利的。”
“针对江东展开的秘密商贸,接下来不能只局限于纸张、琉璃等物了,要有针对性的售卖我军武备,这个规模要控制好,既要让江东诸族的人,有底气去跟孙伯符对抗,又不至于会对日后的江东带来太多震荡。”
这是要加剧江东矛盾啊。
一行听到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各异的神色。
别看在明面上,曹昂跟孙策为首的势力,是出于紧张对峙下的,甚至区域的摩擦与冲突从未停过,但这丝毫不影响私下的贸易往来。
毕竟想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
再者言,针对这样的事,曹昂没有必要去杜绝。
拿高附加的商品,去换江东的制钱,还有各种原材料,这对征东将军府而言是有利的。
或许这个成效是很缓慢的,但把时间给拉长了呢?
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孙策在丹阳郡、吴郡交汇之地,推行兴屯诸事见到一些成效,这是在提升富春孙氏的战争潜力的。
所以对曹昂而言,他要想方设法的从别处去削弱才行。
针对于江东这一战,曹昂的态度很明确,要么就别打,要么就一鼓作气的拿下,别拖拖拉拉的,折腾了数载也没见成效。
这就对他而言不利了。
真要是打上数年,才把江东给拿下来,那他就不能携大胜之威返回权力核心了,因为他想要的成效没有达成。
关键是这个时间还不能拖。
只要在北的汝南袁氏被倾覆掉,那曹昂就必须踏上归许的征程,毕竟从那时起,曹氏要面对的,可比眼下要复杂太多了。
眼下还是有一定的区域性。
可那时就是整个天下了。
有很多事,是需要提前谋划布局的。
特别是针对于社稷的政策,如果没有放眼于天下的魄力,即便是推行起来,见到对应成效,可带来的益处却是有限的。
“公子,此事交于诩来办吧。”
在此等态势下,贾诩上前作揖,“孔明所领军工,近来变动不小,其中有一些储备,是不适合列装到军中的,但将它们流入江东,这还是不错的。”
“至少跟江东列装的,还是要压上一头的。”
“好。”
曹昂没有迟疑,点头对贾诩道:“此事就交于老师来办。”
“喏!”
贾诩作揖再拜。
可这一幕,叫阎象、娄圭他们听后,心中却生出各异思绪,这段时日下,襄阳城出现的事太多了,甚至连征东将军府都受到不小影响,而在此等态势下,很多人与事,跟先前比起来都变化不小。
处在这等态势下,不能只单单着眼于事本身,更要对时局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不然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池,这是谁都不愿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