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质子天团齐归荆,强势征辟显霸道-《我的父亲是曹操》

  尽管曹昂在处置董承、种辑等一行谋害曹操一事上做的很好,扣上一顶汉贼的帽子,顺带把袁绍也牵扯其中,但是这丝毫不妨碍在许都之中,有一些群体对曹昂展开指摘与抨击,甚至是弹劾曹昂。

  还是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江湖中有着太多算计与利益,对曹氏有利的事儿,就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

  正如在此之前,以江淮、徐州、荆北为首的地域,先后被曹操、曹昂父子统兵夺取,这使太多的人感到震惊,一时间心底的顾虑与担忧多了,所以针对曹操的围堵就松散了,但也因为这样,使得曹操所凝之势扩大,更使霸府权势更重,这直接就侵犯了太多人的利益!!

  也恰是这般,使得一些人再度谋划,董承、种辑之流的做派,在许都绝非是个例,毕竟牵扯到核心利益与宗族传承,谁希望将这些都拱手相让呢?

  答案是肯定的。

  没有人愿意拱手相让。

  所以有些事就注定无法避免!

  既然无法避免,那有些事就无需顾虑!

  翌日。

  许都,某处酒馆。

  “郭君,里面请。”

  许仪伸手示意,对郭嘉低首道。

  “好,好。”

  郭嘉点头应道,但心里却生出疑惑,自家公子此时请他喝酒,究竟是所谓何事?

  别看曹昂在府上待着,可暗中关注曹昂的却不少,毕竟曹昂干的事,说起来在许都是惊世骇俗的,这如何能不叫人关注?

  再一个,曹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并不代表许都就没有风波,相反暗地里的风波就没有停过。

  曹昂是过得舒坦,但有不少人过得却很紧巴。

  毫无疑问,郭嘉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曹操最信赖的谋主,还掌控着校事府这等精锐所在,郭嘉需要留意与兼顾的事宜众多。

  “郭君!”

  在堂内的曹昂,见到郭嘉走进,立时就笑着起身相迎。

  “见过公子!”

  郭嘉见状,忙作揖行礼。

  然心里却生出惊意!

  曹昂腰间所佩倚天,那可是自家主公最喜爱的,可今下却到曹昂手里,这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哎,郭君何须这般。”

  见郭嘉如此,曹昂伸手去搀,“昂此请郭君,是想跟郭君饮酒,若如此生分的话,这酒干脆也别喝了。”

  “公子说的是,是嘉之过。”

  郭嘉笑着说道:“嘉定自罚三觞!”

  “这才对嘛。”

  曹昂这才笑道:“来,郭君请坐。”

  说起来,曹昂与郭嘉算一代人,今下郭嘉才过而立,这在曹操麾下文武中,是很年轻的存在。

  当然年轻归年轻,但却没有人因为郭嘉年轻,继而对郭嘉有什么轻视,无他,郭嘉之才早就展现出来了。

  所以在一些事上,郭嘉对曹昂的做派是认同的。

  有认同,年纪差别不大,所以交流起来就不费劲儿。

  几觞酒下肚,彼此寒暄几句,这氛围就不一样了。

  “公子此邀嘉饮酒,不止是为此吧?”

  郭嘉放下酒觞,撩撩袍袖,笑着看向曹昂道。

  “难怪父亲对郭君如此看重。”

  曹昂笑道:“与郭君相处就是好,无需遮遮掩掩,昂此番邀郭君,的确是有些事想聊。”

  “公子称嘉表字即可。”

  郭嘉见状,微微低首道。

  这是一种态度。

  曹昂看出来了。

  “奉孝,昂想知道在这些时日,究竟有哪些人抨击与指摘昂,又有哪些上疏想罢免昂?”曹昂打量着郭嘉开口询问。

  果然。

  郭嘉听到此言,心里不用生出感慨。

  对于曹昂而言,在曹操面前讲出请辞,那是为了维护曹操,毕竟丁氏及曹念都在,总不能跟曹操对着干吧?

  曹昂跟曹操的一些对抗,那是独属于父子俩的交流方式。

  跟曹操,就不能太墨守成规。

  该尊重时要尊重,但该无礼时还是要有的,这看似离经叛道吧,但却是曹昂必须要做到,也必须做好的。

  “这是公子想要的名单。”

  郭嘉在感慨之余,从怀里掏出一份名单,一旁的典满见状,默不作声的走上前,接过那份名单,遂转身朝曹昂走去。

  而对郭嘉的表现,曹昂一点都不奇怪。

  郭奉孝是何等聪明的人,如何会不知自己邀他前去何意,有时太聪明的确不是好事,但也要看效忠的人是谁。

  曹操也好,曹昂也罢,巴不得底下的人都聪明,这样在这纷争乱世下,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荆宛汝淮徐之地,先后被曹氏实控起来,这影响的绝不是天下格局那样简单,更是在无形中夯筑曹氏底蕴。

  “果然是这些人。”

  在郭嘉的注视下,曹昂看到名单上的人,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奉孝,昂若是没有猜错的话,这其中也有不少人,对父亲的种种做派看不惯吧?”

  郭嘉无声点头。

  有些事,其实是相通的。

  “父亲做的还是太好了,以至于叫有些人觉得今下的安稳,全都是靠天子定都于许,全都是靠他们做出来的。”

  曹昂似笑非笑,盯着郭嘉道:“殊不知,他们今下能待在许都,待在别地安居乐业,而非过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日子,全都是仰仗我父震慑各路诸侯!!”

  郭嘉生出感慨。

  别看他出身颍川一派,但与荀氏这些宗族不同,郭氏是快没落了,故而在一些事上,郭嘉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今下这等乱世,想要真正终结,就需要雄主来扫平。

  毫无疑问,在郭嘉的眼里,曹操正是这样的雄主。

  除了曹操以外,郭嘉并不看好其他人。

  哪怕是袁绍,郭嘉也不看好。

  因为在得荀彧举荐前,郭嘉曾去过冀州,也在袁绍麾下待过,这个时代君择臣,臣亦择君啊。

  而在曹操麾下类似郭嘉这种的不在少数,但是曹操呢?对于来投的人,向来是来者不拒的。

  曹操是多疑,但也分时候,分情况。

  “昂有一想法,不知奉孝以为可行否?”

  曹昂将名单递给典满,看向郭嘉说道。

  典满默不作声的接过,在郭嘉的注视下揣进怀里。

  郭嘉见到此幕,心底莫名一紧。

  总不能是把他们都除掉吧?

  可很快,这念头就被郭嘉抛弃了。

  自家公子,断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真要除了,那事儿就大发了。

  即便是曹操这等有性格的人,很多时候也要压住这种怒火,毕竟当前吃过这种亏,杀一个边让,险些叫地盘全丢了,这论谁能承受得起?

  处在此等世道下,很多时候不能只看表面的人,更要看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吃不透这些的,那就注定没有成就。

  “请公子明示。”

  想到这里,郭嘉抬手一礼道。

  “自昂代天子州牧荆州,并节制四州军政以来,这无时无刻不战战兢兢,生怕辜负了天子期许。”

  曹昂表情正色,看向郭嘉道:“汉室今非昔比,有野心,有异心者不在少数,昂与我父皆为汉臣,得天子信赖,自当以身作则,报效天子之恩。”

  “可昂能力有限,仅靠自己恐难有所成就,所以就想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征辟一批有才学,有眼界的才俊,到荆州为昂分忧,为天子尽忠,不知奉孝以为如何?”

  高啊!!

  郭嘉双眸微张,心里生出感慨与唏嘘,曹昂潜在的意思,他如何能听不出来,这是要叫一批不老实的人,将他们的子嗣全都聚到荆州去,如此一来的话,或许在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揣着算计,但是,他们心底的顾忌更多。

  毕竟真要做什么不利于曹操,不利于曹氏的事,远在荆州的曹昂得知了,肯定会做些什么的。

  在这个世道下,宗族传承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但是前提是你要有人才行啊,连人都没有了,你还传承个屁啊。

  最直接的例子,莫过于已经死了的袁术。

  就不说僭越称帝了,就说跟袁绍相争,那一时期斗的多狠,夹在二袁之中的各路诸侯,又有哪个不为之而动?

  这争的不就是袁氏正统吗?

  可人死了,这一切不都成袁绍的了?

  “此举,嘉以为可行。”

  想到这里,郭嘉低首道:“公子与明公皆乃汉室栋梁,然想匡扶汉室,仅靠栋梁支撑是不够的,这也需大批肱股齐心才行。”

  “嘉觉得除了适才提到的这些,还有一些人是具有才华的,公子应以征东将军之名举孝廉,征辟重用才是。”

  “如此就辛苦奉孝了。”

  曹昂抬手一礼道。

  “此乃嘉份内之事。”

  郭嘉抬手还礼道。

  跟聪明人聊天就是好,可以省去不少麻烦,对于曹昂而言,其待在曹操身边的日子毕竟短,所以有些事啊,看的没有郭嘉透彻。

  有郭嘉暗中相助此事,那征辟一些人前去荆州,这在曹昂看来绝非什么难事。

  重要的事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喝酒了。

  不过在喝酒期间,曹昂向郭嘉提及一事,五石散,对于郭嘉这等大才,曹昂可不希望其英年早逝。

  其实在曹操麾下有一批文武壮年而亡,这对曹氏的影响是不小的,过去怎样,曹昂不会去管,但是他知晓的,必然会设法解决此事。

  在荆州,以张仲景为首的名医,他们会按曹昂的意思奔赴各地,在曹昂看来,能多延续一人寿命,这对曹氏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诸如李整,郭嘉,枣祗这些文武,如果他们都没有死的话,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那终结纷争乱世的进度必将大幅提前!!

  “公子,郭君提供的这份名单,想将他们的子弟都征辟了,这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啊。”

  是夜,司空府。

  曹昂住所。

  典满面露忧色,看着眼前的名单,对曹昂说道:“毕竟这其中有不少人,跟司空是不对付的,末将这几日回家,就曾听父亲抱怨过几句。”

  “是这样的公子。”

  许仪紧随其后道:“就像郭君提到的杨彪,别看其在许都定居,在朝也没有职官,但其杨氏乃四世三公,这是跟袁氏一样的存在。”

  “而在许都任职的,有不少跟杨氏一族关系紧密,尽管杨彪没有说过什么,但与之相熟的人,却有一些没少给司空找麻烦。”

  “不止呢。”

  典满接着道:“还有司马防,此人听说还举荐过司空,其长子司马朗先是司空征辟为司空掾属,后去赴任成皋县令,但现在呢,听说是因为生病主动请辞了,今下在家休养呢。”

  “不止是这样,最厉害的,要属其次子司马懿,司空知其名曾做主动征辟,但却被司马懿拒绝了。”

  曹昂露出淡淡笑意。

  这就是环境改变人。

  在外人眼里,典满、许仪是曹昂身边的宿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懂,要知道他们的父亲,是给曹操宿卫的,知晓的机密能少?

  随便讲出一些,都够叫外界掀起风波的。

  也是这样,宿将的忠诚与寡言,是最重要的。

  “不容易,就代表能做成。”

  想到这里,曹昂撩撩袍袖,看向二人说道:“这次随某归许的,可不止你二人,还有大批的天策卫,更有荀恽、荀俣他们。”

  “今下汉室都这样了,一个个身为汉臣子弟,不想着为汉室尽忠职守,却总想着安于现状,这合适吗?”

  “肯定不合适啊!!”

  典满、许仪不假思索道。

  “所以说嘛,咱们先礼后兵。”

  曹昂保持笑意道:“对待愿意接受征辟的,咱们要保持应有的风度与尊重,要叫他们感受到匡扶汉室,离开他们不行。”

  “那要是有不愿意征辟的。”

  讲到这里,曹昂停顿了下来,笑着看向二人。

  典满、许仪相视一眼,很快脸上跟着露出了笑意。

  “那就绑了他们。”

  典满摩拳擦掌道:“公子,这事儿就交给末将来办。”

  “还有末将!”

  许仪紧随其后道:“公子愿意征辟他们,是给他们脸,一个个不接着,那就是瞧不起公子,既然是这样,那……”

  “行了,这段时间你们就别来找某了。”

  许仪这话还没讲完,曹昂摆摆手道:“人在何处,你们自己去打探,该怎样解决,你们自己看着办。”

  “喏。”

  典满、许仪当即抱拳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