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真没想太多-《88年:我带九个小姨子努力生活》

  来之前电视台的人都做了功课。

  知道苏凌风的产业,不仅有着鲜奶厂的全产业链,还涉及到房地产。

  在他们当地乡镇和县里,都投资了商场。

  “嗯,那我们分成两个拍摄小队,一队人在养殖场拍,一队人去商场拍。”

  赵梅安排着拍摄计划。

  “辛苦赵总编和几位同志了,我跟着你们去商场,到那边也好给你们介绍下。”

  给他们道了个辛苦。

  “嗯嗯,去商场那支小队,就由我带领吧,小王,你带支队伍,在这边拍摄。”

  对身后一个年轻小伙道。

  “好的,赵总编。”

  给同事们安排好任务,几人又回到车边。

  这会儿没村民堵着了,车也能开进来了。

  直接开到大院去,把设备都拿下来。

  专业电视台的,设备都是大家伙。

  本身这年代的各类设备就笨重。

  后来像摄像机、照相机这类的数码产品,越做越便携,主要是为了方便家庭使用。

  最早这些玩意儿,主要客户都是企业。

  像第一台计算机,占了一整间房,功能也只是能做个简单计算。

  那时候还没什么太大的实用价值,最早是用于军工的。

  但后来电脑成了家家必备的电子产品,也就开始往体型小,功能多方面去发展了。

  摄像机也一样,搁八十年代,有几个家庭用得起这玩意儿。

  都是卖给企业的,还多是媒体企业,一般企业也用不上。

  扛机器的,那得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小姑娘都扛不动,还要有助手,在一旁护着,随时准备搭把手,帮忙扶着。

  养殖场这边,直接腾出一间房,给他们放设备。

  苏凌风带着赵梅她们,拉了一组摄像设备,往养殖场赶。

  “苏总,真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赵梅在副驾驶坐着,跟苏凌风聊了句。

  苏凌风笑了。

  “也不年轻了,今年都二十五岁了。”

  “苏总真幽默,二十五岁还不年轻啊?那我这都过四十的人了,岂不是半截身子都入土了?”

  赵梅开了句玩笑。

  引得一车的人都笑了。

  后排坐着的一个小姑娘,这会儿也壮着胆子问了苏凌风一句。

  “苏总,你当初是怎么想着,在农村开这个养殖场的?那时候有没有想过,会发展那么迅速?”

  “不是说今天不采访吗?摄像机也没架上,我现在回答,是不是有点浪费了?”

  苏凌风也跟着开了句玩笑,活跃下气氛。

  大家都笑了。

  “那行,这个问题就等着明天再问吧,咱今天先拍摄。”

  说笑间,来到了商场。

  苏凌风开着自己的车来的。

  小花带着一帮姑娘,还有罗杰,都在办公室门口站着呢。

  看到苏凌风的车过来,赶忙迎上来。

  “风哥,我们看到有两辆车进村了,是不是电视台的人来了?”

  还没等苏凌风下车,林小花就跑上前来,趴在车窗口问道。

  “对,车上坐的就是,咱们商场准备好了没有?今天不采访,只拍摄采景。”

  林小花这才注意到,副驾驶和后排都坐着人呢。

  赵梅对林小花笑了笑。

  “你好,我是庐江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总编,赵梅。”

  “你好,欢迎你,我是孙集商场的总经理,林小花。”

  林小花也赶忙自我介绍。

  后排的几个年轻人,心里怔了下。

  去养殖场的时候,听苏总介绍,那边养殖场的总经理是林小叶,厂房总监是林小媛,县和乡镇的区域经理,是林小欢,这边商场总经理又是林小花。

  这些高管,从林家村招的?

  有机会再问吧。

  几人从车上下来。

  苏凌风又介绍了下罗杰。

  “我们商管后勤的总经理,罗杰先生,也是我们村的书记。”

  赵梅主动伸出手来。

  “罗书记你好。”

  “你好,你好。”

  苏凌风看着罗杰紧张的样子,暗暗笑了下。

  罗杰见苏凌风在瞅他,更不自在了。

  越是正式的场合,见到熟人越是尴尬。

  “林经理,罗经理,你们忙着,我们拍摄不需要你们配合,你们像往常一样工作就行。”

  赵梅对林小花和罗杰他们道。

  “嗯嗯,那我让大家都回归岗位。”

  “好的,我们也开始我们的工作了。”

  各忙各的。

  林小花让那些丫头们都回去。

  “回自己岗位好好工作,电视台今天不采访,只拍摄,别拍到你们偷懒了。”

  丫头们笑了。

  “放心吧,小花姐,我们一定像木头人一样,定在那,一个小动作也不做。”

  “那也不行,太假了,平时做什么,就还做什么,只要别嗑瓜子聊闲天就行。”

  林小花叶回到自己办公室。

  苏凌风就跟着赵梅她们,给她们当向导。

  一行人沿着菜市场,往里去,又穿过娱乐街,接着绕到后面商铺门面。

  赵梅忍不住对苏凌风夸了句。

  “苏总,你们这乡镇的商场,比省城的商场比起来,都不差。”

  苏凌风谦虚道:“赵总编过奖了,我们哪能跟省城比。”

  赵梅认真地摇头道:“不,我说的是实话,这么好的商场模式,开在乡镇真是有些可惜了,你们就没想过去省城发展吗?”

  苏凌风笑了下。

  “赵总编,说句实话,我并不准备把事业重心,放在房地产上,投资乡镇和县里的商场,也是为了响应我们当地政府的邀请,我还是要把事业重心,放在牛奶产业上,也希望能树立一个行业标杆。”

  有些话就不方便公开说。

  相比于开发房地产,搞泡沫经济,把老百姓的血汗钱掏空,让他们背上半辈子的房贷。

  甚至有地产商,房子还交付不了,弄一堆烂尾楼摆在那,老百姓哭都没地方哭。

  苏凌风更热衷于,在食品安全方面,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也不是要名垂千古,他没那么大的理想,只是希望,上一世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希望孩子们,能在一个健康的食品环境下成长。

  他自己能做多少事,就尽力多做一些。

  赵梅虽不懂苏凌风心里怎么想,但看得出来,这个年轻人,和她之前接触到的企业家有所不同,不仅是为赚钱,似乎还有着自己的做事原则。

  没再多问。

  点了点头。

  “嗯,不过,你这个商场的模式,是我们采访过的那么多商场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

  苏凌风淡淡一笑。

  情理之中,领先几十年的运营模式,自然会让大家看到眼前一亮了。

  “我们就是想让当地群众有地方消费,商户有地方做生意,更方便大家的生活,也顺便带动些当地的发展,真没想太多。”

  苏凌风笑着对赵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