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若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快穿:拜金的我在年代文精致利己》

  嘎斯69吉普在电厂干部楼前甩尾停稳,军绿色车身蒙着层灰白冰壳。李娜推门跳下车厢,厚厚的羊毛围巾被北风掀起老高,呢子裤管瞬间冻得梆硬。

  王怀兵攥住她通红的小手,粗粝拇指揉搓她冻紫的指关节:“上班前非犟!让你穿军大衣偏臭美,这下好了吧?”

  他晃了晃左手鼓囊囊的牛皮纸包,脚底下的公鸡还乱扑腾着:“托老耿弄到的苏联棉靴!听说羊毛絮得比手指厚,这回冻不掉你脚趾头!”李娜睫毛沾着冰渣忽闪,鼻尖皱出笑纹:“真的?这玩意儿他们说特别不好弄!”

  “那可不!”王怀兵喉头滚出闷笑,呵出的白雾扑在她刘海结的冰珠上。

  楼道里暖气管嗡嗡低鸣,李娜三步并两步蹿上四楼,呢子外套甩出冰碴子。王怀兵右手倒提扑棱的公鸡追来,鸡冠冻成绛紫冰坨。

  推门撞进裹着煤烟味的暖流里,李娜已经钻进卧室的被窝——这床6斤重的旧棉被依然暖和。

  她裹着棉被抖如秋叶:“车里也跟冰疙瘩似的…那些骑自行车跑通勤的,肯定得冻透了!”

  王怀兵端来缸子递到被沿。奶粉混着姜末在滚水里旋出琥珀色涡流,红糖凝在缸底像暗红琥珀。

  他虎口托稳缸底往她唇边送:“抱紧了捂手!喝掉半缸子,保准冒汗!”

  又指阳台倒悬的公鸡:“褪了毛给你炖半只,砂锅煨出黄油再下粉条!剩半只冻瓷实了,周末送你爷奶炕头去——二老就馋这口热乎鸡汤!”

  说着他翻出军用厚毛毯给李娜盖上,可李娜总嫌这毛毯扎肉——纯毛料不假,但贴身刺痒得很。

  她蜷成团啜饮糖茶,蒸腾热气熏得眯起眼,身心都暖融融的。

  窗外北风撞得双层玻璃咔咔响,窗沿冰棱映着王怀兵磨刀杀鸡的侧影。菜刀刮过鸡颈的嗤啦声里,暖气管突然腾起一串欢快的叩击声。

  李娜从未对任何人提起——甚至刻意忽略——她初到这个世界时,曾险些绑定一个【救赎攻略系统】。

  系统要求她救赎一位惊才绝艳的天才:一个相貌能力皆顶尖、却会在历史中惨死的同龄男人。只需完成任务,她便能带着百亿华夏币回归现代,且保留到这个世界就有的灵泉与脑海中这些菜谱。

  那男人俊美到令她一眼沦陷时,她却莫名抗拒。系统反复追问十次,她次次斩钉截铁拒绝,仿佛有种本能警告她远离这场交易。

  老王,你歇会儿,我来熬汤! 李娜说着翻身下床,径直钻进厨房。此时王怀兵已将鸡收拾利索——整鸡对半剖开,内脏清理得干干净净。

  当年在院里跟御厨传人学过真功夫,可惜那位… 她顿了顿,眼前浮现那位宁死不伺候侵略者的老爷子:当年被砸断手脚、震伤脏腑,是部队救了他。后来在院里收徒授艺时,李娜常溜去偷师。

  他那几个正经徒弟如今在国营饭店掌勺,可要我说…他们压根没学到真髓! 她系上围裙,指尖轻弹刀背发出清响,今儿让您见识见识,什么才叫御膳房的火候!

  成!那我今天就等着尝媳妇儿的手艺了! 王怀兵笑着让出灶台。

  李娜绝不承认是自个儿吃不惯——明明前世也爱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这类川菜。但王怀兵做的辣子鸡,花椒辣椒简直像不要钱似地撒!

  她心里暗忖:恐怕北方馆子的川菜早被改良了,尤其到21世纪,更是失了本味。

  砂锅里翻腾的鸡汤热气氤氲而上,窗上冰花渐渐模糊。

  这年头搞重油重辣,多浪费啊! 她手腕轻旋,将浮沫撇得一丝不剩,清鲜本味才是真功夫,既勤俭又够滋味。

  电厂厨子为讨好王怀兵,小灶总按他口味做。除非有重要客人,才稍作调整。

  在首都啊,最受欢迎的终究是鲁菜…

  李娜最爱吃的也正是鲁菜。

  她执刀如笔,精准剔除鸡胸肉——肌理走向看得分明,刀刃过处不拖泥带水。这么好的一只吃虫长大的大公鸡,纯天然无饲喂,珍贵得很。

  这可是用两年布票换来的…

  想到21世纪那些速成鸡,她不由摇头饲料催出来的肉柴而无香,全靠科技狠活提味,哪比得上这鸡的天然鲜甜!

  处理干净的鸡身入砂锅,仅放姜片、几粒枸杞,大火烧沸转文火慢煨。好汤全看火候功夫。她盯着砂锅喃喃道。

  王怀兵这儿佐料齐全,枸杞、参须一概不缺。

  熬透这锅鸡汤需要好几个小时。李娜原想做开水白菜,奈何材料不齐,便取巧用简化版技法:

  白菜心待会儿用冰水激过,浇上清鸡汤便是极致鲜甜。她指尖划过青翠菜叶, 虽不似开水白菜繁复,味道却也不会差!

  剔下的鸡胸肉已被她切成均匀菱纹丁,用刀背轻捶松纤维,准备做宫保鸡丁。

  正宗的原料自然没有,但家里花生米、胡萝卜、葱头管够。有这三样,煸炒时火候到了照样出彩!

  当然李娜也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当家本事,也就四成,偶尔做一顿就行了。

  有一句话李娜深以为然,你若能吃苦,那就有吃不完的苦,你若能干活,那就有干不完的活。

  主食是王怀兵两天前从厂里拿的二合面馒头,冻在阳台硬如石块。他一到家就蒸上了,此刻正喧腾热乎地冒着白汽。

  这时,敲门声响起:“王厂长,我来找小李。”说话的是重型机械厂书记的爱人王大姐,手里还拎着一大袋牛肉。

  “小李,大姐弄来20斤筋头巴脑的牛肉,是肉联厂特批的,你帮忙炖上吧!炖好了分你们俩一半。上回我家老张在你爷爷家尝过你炖的牛肉,一直赞不绝口!”

  “不用不用,王大姐您太客气了,给我留一小碗就行!搭把手的事儿,我这就炖!”李娜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暗忖:果然人不能太显眼!

  半年前爷爷好不容易弄来二斤筋头巴脑,李娜炖了一回,连老御厨都夸她火候拿捏得准。机械厂的张书记不知怎的闻着味儿来了,还带了两瓶特供汾酒。他尝后直拍大腿,连声夸“比食堂大师傅强”。

  这事儿都过去半年了,李娜本以为他早忘了。再说家里调料有限,连八角茴香都缺,其实味道也就那样!

  “那可不行,我家老张交代必须留一半。对了小李,王厂长说你缺棉衣棉裤,布票不够吧?我用瑕疵布给你做了身儿,不合适告诉我,回头改!”王大姐语速飞快,放下布包就走。

  李娜:“……”

  她打开布包,见草纸裹着的花椒、桂皮等调料齐全得很。再拎起牛肉掂量——怕是有五十斤,定是厂里招待用的批条货。那棉衣裤也厚实,红花黑点的灯芯绒面子,瞧着挺精神。

  王怀兵闷笑:“干活吧。筋头巴脑他们收拾干净了,直接炖就行。明儿来取……这肉得泡一宿才入味。”

  “嗯。”李娜又用开水烫了遍肉。为省事,她做了简练版:大铁锅里下牛肉,凉水没过肉,拍散的葱姜扔进去,撒粗盐加调料。既然他们想吃酱牛肉,便挖勺厂里发的黄酱下锅。

  筋头巴脑酱透了确实香,筋肉颤巍巍的糯,就是费煤!

  待牛肉坐上炉灶,两人开始吃饭。

  “张书记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筋头巴脑?”

  “这玩意儿好弄!后勤库房钥匙还在他手里攥着呢。”王怀兵咬了口二合面馒头,“厂里虽有管后勤的副厂长,可老张当年在部队就管后勤,深谙‘油盐酱醋都是战斗力’,哪肯松手?生产指标再要紧,后勤他也绝不轻放。”

  “话说媳妇儿,你这宫保鸡丁炒得真不赖,鸡丁滑嫩花生脆,就是没放花椒?”王怀兵瞥她一眼——李娜最讨厌花椒麻嘴。

  “下回我兑点花椒水炝锅,或者纱布包着炸香捞出来。不过炒菜用料包容易串味儿……”

  “成,你试试花椒水吧!”

  李娜点头:“嗯”

  心想这年头花椒也得凭票买。

  二合面的馒头掺了玉米面,糙得拉嗓子。可这年头能吃上纯粮食已是难得,哪还顾得上精细?王怀兵倒是习惯这般吃食。

  她暗叹:二十一世纪的人总羡慕这个年代能吃糙粮,真穿来了才知,这糙粮咽下去直刮喉咙,牲口都不愿碰!眼下谁家蒸锅净面窝头,都算过年才舍得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