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东方茶饮所隐藏的巨大潜力-《快穿:拜金的我在年代文精致利己》

  账户余额的数字像被施了魔法,每月都以惊人的幅度往上跳。尤其是第二个月,那笔860万的分红到账时,李娜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指尖都在发烫——之前还只是在心里盘桓的买房念头,此刻像破土的春芽,疯长成挡不住的冲动。

  胆子一旦壮起来,想法就跟着野了。她没再纠结于小户型,干脆咬咬牙,定下了一套150平米的大平层。说起来也算赶巧,今年港岛的房价比去年松动了些,她前两年买的那套25平米的小公寓,至今还亏着几万块。但这回选的地段,是港岛公认的黄金区域,站在阳台上能望见大半座城市的天际线,格局更是敞亮得让人心头发颤——在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这样的房子早已算得上实打实的豪宅。

  价格自然也对得起这份“豪”。哪怕托了李红英的关系,每平米还是要18万。李娜咬着牙交了1000万首付,选了20年按揭——理财顾问算过,这样的还款周期最划算,当然,手里宽裕了随时能提前结清。

  搬进去那天,她特意脱了鞋,光脚踩在微凉的地板上。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涌进来,在地板上铺开一片金灿灿的暖,从脚底板一路暖到心口,浑身的骨头缝都像被熨帖过似的,说不出的舒展。这房子除了价格让人咋舌,几乎挑不出半点毛病。

  夜里躺在新卧室的大床上,李娜望着天花板忽然笑出了声。以前总觉得,靠着年轻漂亮和那点察言观色的小心思,在罗兴宇身边周旋,能攒下两套房和那笔分手费,已经是老天爷格外眷顾。那时候,她得时时琢磨着怎么哄人开心,怎么留住对方的注意力,神经就像绷紧的弦,半点不敢松懈。可如今呢?不过是当初闲着没事,随手调配的一杯果蔬饮,竟换来这样天翻地覆的局面。

  原来人这脑子,才是最值钱的东西。靠身体换来的光鲜,终究带着几分被动,像风中的蒲公英,根脚不稳;可凭着自己的想法挣来的底气,才是沉甸甸握在手里的安稳,任谁也抢不走。她翻了个身,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夜景,心里踏实得像揣了块暖玉。

  几天后,李娜的茶坊里,她把刚泡好的东方茶饮推到李红英面前,指尖还沾着点深绿的茶叶末。“尝尝这个新配比的,加了点野山枣,回甘能更久点。”

  李红英端起茶杯的动作顿了顿。透明的玻璃杯里,琥珀色的液体轻轻晃了晃,映出李娜脸上那种毫无防备的笑意——那是种完全沉浸在配方研发里的纯粹,仿佛这杯茶就只是用来解渴、用来品咂滋味的,而非藏着能搅动整个医药市场的惊天秘密。

  “你对这些药材的性子倒是敏感,”李红英呷了口茶,舌尖先触到一丝微涩,像沾了点晨露的草叶,继而便有清甜漫开来,“当初怎么想到往茶里加这些东西?”

  “哪有什么章法,”李娜挠了挠头,她面前的桌上还摊着翻旧了的《本草纲目》,旁边压着几本现代营养学书籍

  “我爷爷以前总说,有些老茶方里的配伍,是祖上传下来的智慧,看着简单,实则藏着门道。我就是瞎试,觉得哪种组合喝着顺口、喝完胃里暖暖的不发胀,就记下来慢慢调。”

  她拿起笔,在摊开的笔记本上画了个潦草的配方表,字迹里带着点随意:“你看这个,之前加过一味利咽的草药,有客户说喝完嗓子不卡了。但那味儿太冲,像含了片树皮,我就减了量,现在只剩一点点……”

  李红英的目光落在“微量”两个字上,眼神几不可察地动了动。就是这“一点点”,让她父亲公司的实验室里,那些身价上亿的精密仪器连轴转了三个月。研究员们在加密报告里写:“分离出的A成分对特定癌细胞株抑制率达11.3%,浓度与效果呈非线性关系”——翻译过来,正是李娜轻描淡写说的“瞎试”里,歪打正着的奇妙配比。

  “有没有想过,这些‘舒服’背后可能有讲究?”李红英放下茶杯,杯底的茶叶沉得整整齐齐,像被精心编排过的队列,“比如……对某些病症的效果?”

  李娜愣了愣,随即笑出声,眼里带着点自嘲:“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啊。不过我知道这东西对身体没坏处,之前不是已经检测出来了吗?还拿那个检测结果做过宣传噱头呢。”

  她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笔转了转,语气里多了点认真:“但我心里有数,一切抛开剂量说效果的,都是耍流氓!上次有个胃癌术后的大叔说喝着舒服,那是因为茶温刚好,又没加那些乱七八糟的添加剂,跟什么药效根本不沾边。最多就有点保健作用,真要是有治疗的本事,我当初就不捣鼓这些了,直接去学生物工程多好?”

  夕阳透过窗棂斜斜照进来,把李娜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那张写满配方的纸上。她正低头用红笔圈出“需再减5%”的字样,眉头微微蹙着,像在琢磨一道难解的算术题,浑然不知自己笔下那几个轻飘飘的数字,正被另一端的资本世界圈成巨额利润的靶心,无数双眼睛正死死盯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红英忽然明白了。李娜不是“知道一点”,她是用最朴素的标准——“舒服”“暖”“不卡”——踩中了科研人员穷极算力、熬秃了头也未必能精准定位的平衡点。就像那些老茶农,不用秤不用量,只凭手掂茶量、用眼观茶色,靠的是日复一日泡在茶堆里的体感,而非实验室里冰冷的分子式和数据曲线。

  “你这手艺,必须申请个正规专利,”李红英拿起自己的包,指尖划过包带的金属扣,“免得被人仿了去,白占了便宜。这事我来办,你把材料准备好就行。”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眼李娜。对方还在对着那张配方表嘀咕,手里的红笔在纸上点了又点,完全没留意到她眼里一闪而过的复杂。

  等李红英离开李娜的住处,坐进那辆黑色防弹且隔音并特制的迈巴赫里,车门“咔嗒”一声合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防弹玻璃和特殊隔音材料让车内瞬间安静下来,连引擎的声音都变得模糊。她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敲得飞快:“让实验室的人停了对配方源头的追查,别接触李娜。就按现有检测数据逆向研发,一字不提这东西的来路。”

  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车窗外的街景正缓缓后退。李红英望着窗外掠过的霓虹,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念头:原来有些巧合,比刻意为之更藏得住惊雷。

  可……真的是巧合吗?他指尖轻轻敲着膝盖,目光落在窗外一闪而过的药店招牌上,眼底的光深不见底。

  喜欢快穿:拜金的我在年代文精致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