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北齐篇(和士开之死)-《遗落渺尘》

  北齐政治黑暗,奸臣当道,正值血气方刚的琅琊王高俨深恶痛绝。他对和土开、骆提婆等人的胡作非为,非常气愤。

  尤其是和士开,和士开经常出入后宫,有次他进宫给胡太后请安,宫女前去传话,许久也不见胡太后出内室。

  高俨听着内室传出的呻吟喘息声、及紫檀木胡床的咯吱声,感觉不对劲,便推开拦路的宫女,欲要进入内室。

  宫女在门口大声喊道,“殿下,您不能进去,太后身子不适,今日不能出来见殿下,殿下还是回去吧。”

  高俨推开宫女,怒道,“尔等再敢拦,休要怪孤出手了。”

  高俨说完,踹开挡路的宫女,用力去推房门,内室守门的两名宫女吓的瑟瑟发抖,高俨大声怒斥,“贱婢,再不开门,等孤知晓是何人阻拦,孤定要将尔等碎尸万段。”

  两名宫女闻言,吓的面色铁青,再不敢耽搁了,她们慌张地将房门打开。

  高俨进屋,直接冲进胡皇后的寝殿。

  此刻,和士开刚好完事,见高俨要进来了,他连忙从胡太后身上下来,慌忙的拿着衣服鞋履跳下床,快步奔向远处的屏风,躲在屏风后面轻手轻脚地穿衣服。

  高俨来到寝床边,见胡太后衣衫不整,满脸潮红的模样,还有空气中弥漫着旖旎的气味;十四岁的他早已尝过女人的滋味,怎会不知晓此刻情境。

  他撇开视线,不再看胡太后,转身搜寻四处。

  胡太后乱套一件外衣,打了结,堪堪将身体遮住。

  和士开穿好衣服,正要穿鞋,高俨听到屏风那边有动静,快步奔来。胡太后见此,光着脚追上他。

  高俨正要将屏风推翻之时,胡太后拉住了他。

  屏风后的和士开吓的捂住嘴,都不敢喘气。

  胡太后用力拉他,急切道,“你父皇在世时,宠幸无数佳丽,母后唯有与你们兄弟二人为伴,待你们长大,你的父皇也不在了,唯有母后一人受苦!”

  “在这深宫之中,母后何以解寂?人之欢愉莫过于阴阳合和,母后也是人,正值茂华之期,你就忍心见母后孤寂难熬,默默衰竭?”

  “你们夜夜皆有美人相伴,而母后只有一人孤独守寡,这漫长岁月,母后与那佛寺的姑子一般无二,你们忍心见母后活的这般凄惨?”

  胡太后说的悲切,眼泪竟不知不觉中流了下来。

  高俨见此,沉默不语。缓缓转身,出了寝殿。

  待高俨走出寝殿,和士开这才敢从屏风后从来。

  此后, 高俨不再干涉胡太后,请安时,胡太后若说身子不适,他便识趣的不去打扰。

  和士开见此,愈发胆大了。他频繁出入胡太后寝殿,经常在此留宿。

  二人的关系在整个宫殿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和士开与胡太后的这种荒谬的关系,成为宫廷的笑话。官员之间虽不敢议,但面部略含揶揄及暗示的表情非常明显。高俨终是忍不住了。

  和士开见高俨的眼神无比凶残,像是要将自己杀死,他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此后,远远看到高俨便躲开了,也不敢再去胡太后的寝殿;胡太后几番催促,他真的是进退两难了。

  有次骆提婆见他躲着高俨,待无人之时,骆提婆询问道,“义兄为何如此惧怕琅琊王?”

  和士开回道,“琅琊王目光如电,慑人心魄,我等所做之事皆逃不过他的法眼,若想安全,需得想法子尽早除掉他,方是上策。”

  和士开与陆令萱等人商议,决定诬陷高俨,利用齐帝高纬之手除掉琅琊王高俨。

  公元571年(武平二年)年初

  高俨被迁出皇宫,只准每隔五日才可进宫面见太后,同时,高俨的职位也被削夺,领军将军之职没了。

  【领军将军为统领皇宫禁卫军的首领】

  高俨的手下见此,为高俨鸣不平。其中有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开府高舍洛、中常侍刘辟疆。

  刘辟疆道,“殿下被疏远,皆因和士开在陛下身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高舍洛道,“若非如此,陛下何至于削夺殿下兵权?殿下可是陛下亲弟,旁人如何能比!”

  王子宜道,“领军之职竟分权落入高阿那肱、和士开手中。綦连猛升任领军将军之职,陛下如此安排,殿下再从兵权了!”

  高俨闻言,也觉自己地位堪忧。和士开等人谗言献媚,自己那软弱无能的哥哥又是个毫无主见之人,所有决策都听从和士开、陆令萱等人的意向。一直被人利用,还不自知。

  翌日,他找到姨父冯子琮,与他相商。对他道,“和士开秽乱宫掖,惑主误国,罪恶深重,孤想杀掉他,为国除害。姨父可否帮我?”

  冯子琮闻言,深思熟虑后道,“殿下若想灭了和士开,需得有陛下的认可,或则,怕是不妥。”

  于是,二人苦思冥想,想出一条妙计。

  王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的罪行,请求将其治以死罪。这份奏章被冯子琮夹进在其他奏章中,一并交给高纬,高纬随手翻,都不带眼睛看,随意一笔勾过了事。

  冯子琮心中暗喜,当着高纬的面不动声色地加盖玉玺,(身为黄门侍郎的他经常为陛下代为朱批)

  高纬很快批完奏章,冯子琮像以往一样,将一摞奏疏带走,并分发给各部。

  他取出弹劾和士开的那份奏疏,其他奏疏交给下面人去处理。

  随后,他急速出宫,告之高俨。

  高俨大喜,立即命冯子琮、王子宜和北宫侍卫赶赴内城千秋门。

  内城当值的正是领军将军厍狄伏连,他见到琅琊王高俨,忙上前行礼,道:“末将参见殿下,不知殿下前来,所为何事?”

  高俨朗声道:“奉陛下旨意,命将军入宫,前去抓捕和士开!”

  厍狄伏连闻言心中大惊,有些不信,忙问冯子琮:“侍中大人,果有此事?是否要请示陛下?”

  冯子琮双眼一瞪,严肃道:“既是琅琊王要奉旨行事,岂会有假?还用复奏?”

  “陛下敕令在此,何须再去请示?”言罢取出盖有玉玺的奏表递给厍狄伏连。

  厍狄伏连伸手接过,翻开细看,果然是弹劾和士开的奏疏,上面并盖有玉玺。他的心里再无疑惑,当即点起五十名羽林军,与高俨等人合作。

  高俨命侍者前去和士开府邸,假传皇帝口谕,称有急事需和士开到御史台商议。和士开信以为真,随即出府随侍者一同前往。

  和士开进宫,走在神兽门前,躲藏在神兽门外的羽林军迅速窜出。

  和士开见高俨及厍狄伏连等人气势汹汹而来。他顿感大事不妙,正要开口询问;高俨已奔到他面前。

  高俨恶狠狠地看着他,伸出右手就是猛扇,和士开想躲开,却被两名羽林军死死按住,高俨连续抽了十几个耳光,直打的和士开的左脸红肿变形。

  和士开被打倒在地上,口鼻出血、瘫如软泥。

  高俨冷哼一声,挥手道:“带走!”

  羽林军架起和士开便走,一行人来的急快又急步出了内城,直奔御史台,只留了冯子琮在宫中善后。

  羽林军将和士开押入御史台,将他狠狠摔在御史台冰冷的地面上。

  和士开清醒过来,心觉大事不妙,急忙挣扎大喊道:“琅琊王,我有何罪?你敢擅自抓我,我要见太后、见陛下。”

  高俨嗤笑,将奏章砸在和士开脸上,怒啐道:“好个奸贼!你罪行昭彰,今日孤奉旨杀你,你有何话可说?”

  和士开拿起奏疏,翻开来,努力睁眼细看,只见奏疏上都是列举他的罪责,右端下方还有鲜红的玉玺印章。

  此刻,他心中惊恐万分,嘶声大叫道:“这不是真的,陛下不可能杀我,你们矫诏......!”

  高俨不搭理他,对羽林军挥手道,“将此逆贼困住。”

  羽林军听命,他们将和士开绑在御史台外的桩木上。

  高俨看着狼狈不堪的和士开,心中甚是解气。想到和士开给他所带来的耻辱,他心中恨不得将和士开千刀万剐。

  高俨向北宫侍卫统领冯永洛使个眼色,冯永洛拔刀上前,一刀挥下,和士开顿时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