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收入囊中-《遗落渺尘》

  谢明达一家迁入江南庐陵已有数年,他们举家南下,幸得庐陵早有布局。

  谢明达堂高祖父谢之涵早已看透刘宋王朝的腐败,不愿入仕,在那时期就已迁入庐陵隐居。他的祖父及其他兄弟一脉则是留在建康,其家族曾有多人在朝为官。

  刘宋王朝覆灭,继而是南齐、南梁、再到南陈,曾经风光无限的王谢二家,已今非昔比,再无往日荣光。

  南北纷争不断,朝局不稳,谢家在朝日渐式微!谢举正是明了当下处境,及早布局,将产业转入相对安全的庐陵。

  到侯景之乱时,幸得淳于将军相助,谢举一家才躲过一劫,逃往庐陵;

  二十年间,谢明达祖父在入庐陵不久便已故去,五年前谢父也病故,如今的谢家主便是谢明达。

  江州道上,三辆马车急驰而过,朝着宣城方向而去,不日便可抵达建康。

  铜山龙窑,今日便是开窑的吉日,萧裕得知消息,一大早便与陆伯宪一同来此。

  丘行易领着家族男丁及众弟子、举行隆重的开窑仪式,萧裕与陆伯宪、元青、清竹、清影五人在旁观看。

  丘岳为丘家长子,他点燃竹子,片刻后竹子一爆,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正北的东西两侧各放一面大鼓,老二丘峰、老三丘嵘各击一处大鼓。

  鼓声止,三子携燃香归位。

  丘行易念道,“行,纳福礼…”

  “一拜天,天官赐福;”

  众人齐念,“天官赐福;”行拜礼

  丘行易念道,“再敬地,地官正禄”

  众人齐念,“地官正禄;”行拜礼

  “三敬窑神,不忘祖恩;”

  众人齐念…

  “祭天拜地”

  “敬祖师”

  “叩谢祖恩”

  “敬酒…”

  众人随着丘行易,都将杯中高粱酒洒在地上。

  “吉时已到,开窑啰…”

  丘行易念完,便领着众人来到窑炉处。

  丘家五名男丁,将冷却的窑门破开,这才进入窑洞。

  待丘家人搬出成品,丘家儿郎小心翼翼的敲开,萧裕这才见到这批窑品。

  这批瓷器、是按萧裕教的方法,严格制作而成的;

  萧裕拿着一个瓷碟仔细观摩,分析道,“釉色偏蓝温润如玉,蝉翼纹,看着像是汝瓷。”

  “这个茶壶茶杯釉色为豆青,鱼鳞纹;那些瓷碗乳白如玉、冰裂纹也是汝瓷,这次的烧窑很成功,竟然真的烧出了汝瓷!”萧裕欣喜若狂!

  丘行易也很高兴,叹道,“准备了四个多月,风化挑拣、磨料、制作泥浆、陈腐、制作生胚、风干晾晒;用石英石、玛瑙泥制釉、上釉再煅烧…”

  “无论是控制窑温,还是制浆等小细节,我是一步都不敢出错!这四个多月,紧张忙碌,全部心思都在这些窑瓷上了!还好成功了!”

  “丘师傅辛苦了!还有众多兄弟,大家辛苦了!汝瓷得以制作而成,全靠各位的努力,待我验收成品,再犒劳各位,感谢各位兄弟辛劳的付出!”萧裕诚挚的向众人鞠躬行礼,她是由衷的感谢丘家窑场的众人。

  待成品验完,确定了此次的收获,萧裕这才付清了尾款,再拿出一百两交给丘行易,让他按劳分发给众人。

  清竹、清影、元青三人将瓷器装入固定木箱,再倒入稻壳,半个时辰后,所有的瓷器才装箱完成,两辆马车装满了瓷器,五人不得不漫步行走回城。

  行了一段路,陆伯宪终忍不住开口,“这些瓷器比之前的要好,上次来这,看到的还是陶瓷,质地更粗糙一些。”

  “这次倒是不同,这些瓷器像是玉石所作,尤其是那些乳白色的瓷盘、瓷碗,一个个洁白无瑕的,甚是精美!”

  萧裕点头,指着车箱道,“的确,之前让丘老所制的碗碟,也只能算是瓷,上了釉倒是比陶器要光滑了些;但与这相较,远不及这些器皿!”

  “裕儿,你说的汝瓷是什么?为何我从没听过!”陆伯宪好奇道。

  萧裕被问住了,眼珠子一转,回道,“这次的瓷器做工精致又比较特殊,往后流传出来,怕对丘家不利,所以我让丘老将这些瓷器更名为汝瓷,每个瓷器在制胚完成时刻上了汝窑二字,这样,龙窑就不会被人注意。”

  陆伯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汝,释意为你,汝窑一出,谁能想到出处,此名甚妙!”

  萧裕讪笑,“对对对,正是如此!”

  陆伯宪想到这批瓷器,又忍不住问道,“裕儿,既然你与丘老合作制出这些汝瓷,可否也能与我合作,将这些瓷器卖与我,我愿出高价收购。”

  萧裕思考一番,点头道,“好,我可以将其中一些卖于你,不过,你也看到了,这些瓷器的妙处与价值,我为了能制出汝瓷,可是花了好多心思,光是付尾款就用了五百金,之前还有材料费等…”

  “这个好说,只要裕儿肯与我合作,日后生产的汝瓷卖于我,我陆家在陈、齐、周都设有商铺,有渠道销售,绝不会让人窥探到瓷器的出处。”

  “好,那这批瓷器先卖于表哥,不过,我要留下几件…”

  一路上,二人边走边谈合作,直到回府,二人签订契书,陆伯宪派元青回效外陆宅去取金银。

  翌日,白震宇派兰加勇前来送信,萧裕这才得知谢家主来了。

  陆伯宪与萧裕一道前去拜访,陆伯宪递交了淳于浩的书信,之后,谢明达将幻影阁的店铺卖于陆伯宪,幻影阁旁边的两家商铺也一并卖了;还有整个西山,以二千两一并卖给了陆伯宪。

  萧裕与陆伯宪谈拢,当日下午,萧裕便招来李家班,交代了幻影阁现在的情况。

  朱美娘得知陆伯宪以六千两纹银购得商铺等地,也无话可说。最后,幻影阁清账,算的所有物什以一千两转让给了陆伯宪。

  按照协议分成,萧裕占三成、李旷两成、朱美娘两成、张震三成。

  转让金一千两,萧裕所得三百三十两,因购买两幢宅院以及萧裕再次投入的五百金,减去李家班二十多人的身契,账面所欠萧裕两千五百两。

  按照所得利益,朱美娘将欠款按比例分摊给众人,李胜、张景、张皓、双胞胎姐妹都无话可说;

  最后,每人按四百两的债务与萧裕签订契约,每年按二十两纹银还债,直到债清为止。

  他们所得的两幢宅院,陆伯宪也按市价付了相应的租金,明面上,幻影阁归陆伯宪所有,萧裕为总管事,李家班众人及奴仆都归萧裕管理,朱美娘、李胜等人听从萧裕指挥,拿月俸及奖励在这用心工作。

  洪家班、徐家班则是与萧裕签订五年契书,安心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