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英得看着俩孩子,就让于红星去待客。
按着宋轻雨的吩咐,把各种年货,还有提前买好的瓜果蜜饯全都拿了出来,不仅泡了茶,还给泡了麦乳精待客。
幸亏这回来的人多,大家坐着看看电视,唠唠家常,倒也终于消耗了不少先前的年货了。
就是董家人带来的年货更多了,刘美英都看不过来了,她在乡下过年,哪见过这么大阵仗啊!
虽然亲朋好友之间要走礼,但那也是得还回去的,有时候别人送来的,转头就得当成礼又送出去,不然就得自己掏腰包再花钱了。
哪像现在宋轻雨这样,礼物一堆就堆满半个屋子。
那还回去的礼肯定也很多吧?
刘美英在心里默默嘀咕,城里人送礼可真是阔气哈......
于红星给程三递过去一杯茶的时候,嘿嘿笑着打趣。
“客人同志,请喝茶!”
程三总是帮着于风招呼别人,这回他成了客人,被于红星这么一调侃,脸唰地就红了。
“别胡说!再说我就揍你!”
于风笑着看他们打闹,也不插话,拿出兜里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孩子们发。
这会儿没有那么精美的红包封,都是他和宋轻雨用红纸一点点裁了之后沾上的,再往里放钱。
他们的红包做得大大的,里面也塞得多多的,在宋轻雨眼里看来,发红包算是一种变相的员工奖励,所以她会对董家人格外大方些。
得亏今年他有俩孩子了,发出去的红包终于有收回来的了。
就是这董家人多,你给我发,我给你发的,倒像是变成了红包交换大会。
出钱的是家长,但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尤其于家的红包向来都不小。
董家那几个大的已经开始在店里工作了,有工钱,倒是不再像以前那么渴望红包了。
就是这几个小的不能从父母手里多拿些零花钱,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得多些红包在兜里了,还得小心大人偷偷哄了去,一拿红包就紧紧攥着不撒手。
屋里头宋轻雨不管外面的事情,年终奖她也发过了,作为老板已经很尽职了,所以就只管和秀梅玩儿。
她穿着秀梅做的新衣服,在新搬出来的落地试衣镜前转了两圈。
“这几套都好!我正好拿去港市穿呢!”
秀梅新做的衣服就时髦多了,已经是宋轻雨曾经见过八零年代的港式风格了。
“我这都是按着港市那边流行的样子给你做的!你这不是要去港市了,正好,去那边穿得鲜亮些!”
宋轻雨很喜欢这几套衣服,尤其是那套白底波点两件套裙装,上衣是V领收腰的短袖小衬衫,下身是及膝的A字版型裙。
波点样式的衣服其实很容易穿成土包子,比如那波点大一点小一点,又或者是袖子宽了、领子窄了,就很不伦不类。
但是秀梅选的布料纹样刚刚好,宋轻雨穿上,显得清爽俏皮。
宋轻雨戴上一个白色的头箍,头发披散着,秀梅看着眼睛都放光。
“小雨,你要是弄一头波浪长发,那就和我看到的港式杂志上的模特一样一样的了!”
宋轻雨原地转了个圈,满意得不得了。
“董大设计师!你这审美可别太绝了!这布料不好弄吧?”
现在布料的颜色和花样多了,但是这种样式的还真是不多见。
秀梅坐在小沙发上笑道:
“也不算什么金贵东西,鹏城那边都开始流行起来了!还有那牛仔的,你也穿穿看!我还给你做了西装。”
宋轻雨一一都试了,这些衣服普遍都修身些,款式也没有那么张扬,穿在她身上刚刚好。
她是个长相不凌厉的美人,如果穿得太夸张,就会把她的气质都给压下去了。
秀梅每次给她做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既时髦,又很适合宋轻雨。
换装游戏结束,给宋轻雨整理好衣服,秀梅有些不放心道:
“我一开始还担心你一直在家养着,会不会胖了些,以前的尺寸不合适了。但是听我家那口子说,你生病了没出门,反而更瘦了。现在一看,还真是瘦了,你怎么就胖不起来呢?”
宋轻雨的身材就是个谜,她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瘦弱的身形,更喜欢丰满些的,觉得那样更有生命力,更好看。
而秀梅自从读了书之后,就慢慢变胖了些,不再是以前那种怯懦干瘦的模样了,宋轻雨就很羡慕。
“我也不知道啊,在家我也吃不少,但就是胖不起来。”
其实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刮起那追求苗条的审美风。
路上的女同志们都是各有各的好看,而且大家伙儿更喜欢高大些,壮实些的女同志,要夸起来,都会说气色好,大方漂亮。
那太过瘦弱的,反而会让人觉得似乎是身体不好,现在的人并不以此为美。
秀梅把衣服放在一边,挽起她的手往外走。
“你还吃得多?骗谁呢!你家来福一顿饭能顶你一天的量!不是我调侃你,你怎么能跟个小鸟啄鸟食似的活着?你那么会给别人调理身体,为什么不给自己做药膳吃?你也给自己开几个方子呀!总那么瘦可不行。”
宋轻雨不敢说话了。
她承认自己是小鸟胃,但是她已经一天吃七八顿了!
“行了行了,为长肉大计而努力!我吃,我吃还不行嘛!”
秀梅牵着宋轻雨的手,两人就跟放学回家的小女孩似的,手一甩一甩地往前厅走。
“走,咱俩别闷在这儿,带我去看看你那俩娃娃!”
“好!”
做娘的人了,聊起孩子自然就更多话题了。
孩子们在屋里呢,小同被程三抱去了,刘美英抱着小舟,董方董正见妈妈来了,跑到妈妈身边,指着小舟道:
“妈妈,你快看!妹妹变大了!她之前那么小,现在跟画报上的小孩儿那么大了!”
小孩子的话总是俏皮,逗得一屋子的大人哈哈大笑。
他们跟着大人一起来过这儿,见过当时还是小襁褓的弟弟妹妹,这隔了一段时间不见,那么小的弟弟妹妹居然一下子变大了。
按着宋轻雨的吩咐,把各种年货,还有提前买好的瓜果蜜饯全都拿了出来,不仅泡了茶,还给泡了麦乳精待客。
幸亏这回来的人多,大家坐着看看电视,唠唠家常,倒也终于消耗了不少先前的年货了。
就是董家人带来的年货更多了,刘美英都看不过来了,她在乡下过年,哪见过这么大阵仗啊!
虽然亲朋好友之间要走礼,但那也是得还回去的,有时候别人送来的,转头就得当成礼又送出去,不然就得自己掏腰包再花钱了。
哪像现在宋轻雨这样,礼物一堆就堆满半个屋子。
那还回去的礼肯定也很多吧?
刘美英在心里默默嘀咕,城里人送礼可真是阔气哈......
于红星给程三递过去一杯茶的时候,嘿嘿笑着打趣。
“客人同志,请喝茶!”
程三总是帮着于风招呼别人,这回他成了客人,被于红星这么一调侃,脸唰地就红了。
“别胡说!再说我就揍你!”
于风笑着看他们打闹,也不插话,拿出兜里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孩子们发。
这会儿没有那么精美的红包封,都是他和宋轻雨用红纸一点点裁了之后沾上的,再往里放钱。
他们的红包做得大大的,里面也塞得多多的,在宋轻雨眼里看来,发红包算是一种变相的员工奖励,所以她会对董家人格外大方些。
得亏今年他有俩孩子了,发出去的红包终于有收回来的了。
就是这董家人多,你给我发,我给你发的,倒像是变成了红包交换大会。
出钱的是家长,但最高兴的就是孩子们,尤其于家的红包向来都不小。
董家那几个大的已经开始在店里工作了,有工钱,倒是不再像以前那么渴望红包了。
就是这几个小的不能从父母手里多拿些零花钱,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得多些红包在兜里了,还得小心大人偷偷哄了去,一拿红包就紧紧攥着不撒手。
屋里头宋轻雨不管外面的事情,年终奖她也发过了,作为老板已经很尽职了,所以就只管和秀梅玩儿。
她穿着秀梅做的新衣服,在新搬出来的落地试衣镜前转了两圈。
“这几套都好!我正好拿去港市穿呢!”
秀梅新做的衣服就时髦多了,已经是宋轻雨曾经见过八零年代的港式风格了。
“我这都是按着港市那边流行的样子给你做的!你这不是要去港市了,正好,去那边穿得鲜亮些!”
宋轻雨很喜欢这几套衣服,尤其是那套白底波点两件套裙装,上衣是V领收腰的短袖小衬衫,下身是及膝的A字版型裙。
波点样式的衣服其实很容易穿成土包子,比如那波点大一点小一点,又或者是袖子宽了、领子窄了,就很不伦不类。
但是秀梅选的布料纹样刚刚好,宋轻雨穿上,显得清爽俏皮。
宋轻雨戴上一个白色的头箍,头发披散着,秀梅看着眼睛都放光。
“小雨,你要是弄一头波浪长发,那就和我看到的港式杂志上的模特一样一样的了!”
宋轻雨原地转了个圈,满意得不得了。
“董大设计师!你这审美可别太绝了!这布料不好弄吧?”
现在布料的颜色和花样多了,但是这种样式的还真是不多见。
秀梅坐在小沙发上笑道:
“也不算什么金贵东西,鹏城那边都开始流行起来了!还有那牛仔的,你也穿穿看!我还给你做了西装。”
宋轻雨一一都试了,这些衣服普遍都修身些,款式也没有那么张扬,穿在她身上刚刚好。
她是个长相不凌厉的美人,如果穿得太夸张,就会把她的气质都给压下去了。
秀梅每次给她做的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既时髦,又很适合宋轻雨。
换装游戏结束,给宋轻雨整理好衣服,秀梅有些不放心道:
“我一开始还担心你一直在家养着,会不会胖了些,以前的尺寸不合适了。但是听我家那口子说,你生病了没出门,反而更瘦了。现在一看,还真是瘦了,你怎么就胖不起来呢?”
宋轻雨的身材就是个谜,她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瘦弱的身形,更喜欢丰满些的,觉得那样更有生命力,更好看。
而秀梅自从读了书之后,就慢慢变胖了些,不再是以前那种怯懦干瘦的模样了,宋轻雨就很羡慕。
“我也不知道啊,在家我也吃不少,但就是胖不起来。”
其实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刮起那追求苗条的审美风。
路上的女同志们都是各有各的好看,而且大家伙儿更喜欢高大些,壮实些的女同志,要夸起来,都会说气色好,大方漂亮。
那太过瘦弱的,反而会让人觉得似乎是身体不好,现在的人并不以此为美。
秀梅把衣服放在一边,挽起她的手往外走。
“你还吃得多?骗谁呢!你家来福一顿饭能顶你一天的量!不是我调侃你,你怎么能跟个小鸟啄鸟食似的活着?你那么会给别人调理身体,为什么不给自己做药膳吃?你也给自己开几个方子呀!总那么瘦可不行。”
宋轻雨不敢说话了。
她承认自己是小鸟胃,但是她已经一天吃七八顿了!
“行了行了,为长肉大计而努力!我吃,我吃还不行嘛!”
秀梅牵着宋轻雨的手,两人就跟放学回家的小女孩似的,手一甩一甩地往前厅走。
“走,咱俩别闷在这儿,带我去看看你那俩娃娃!”
“好!”
做娘的人了,聊起孩子自然就更多话题了。
孩子们在屋里呢,小同被程三抱去了,刘美英抱着小舟,董方董正见妈妈来了,跑到妈妈身边,指着小舟道:
“妈妈,你快看!妹妹变大了!她之前那么小,现在跟画报上的小孩儿那么大了!”
小孩子的话总是俏皮,逗得一屋子的大人哈哈大笑。
他们跟着大人一起来过这儿,见过当时还是小襁褓的弟弟妹妹,这隔了一段时间不见,那么小的弟弟妹妹居然一下子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