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车往响水村跑了两三趟,老马最后一趟来的时候,驾的是马车。
一大清早,郑则吃过早饭就在屋里收拾东西,他手脚利索,很快将被褥枕头用大块的布打包好放到一旁,又摊开新的一张包衣服。
周舟见他没个讲究,一股脑将所有衣物全卷在一起,赶紧拉住人提醒道:“小则,有好几件没来得及洗晒呢!”
“哪几件?”他记得自己干活的脏衣裳已经拿出来了。
周舟打开布包,仔细找出没洗的放到一旁,“这几件呀。”
他低头看,不由哂笑……这叫什么脏衣裳。
郑则突然不着急收拾了,施施然翻看夫郎的寝衣,慢悠悠挑起一件水蓝色滑软的小衣,他掀起眼皮看向粥粥,眼含笑意地举到鼻前闻嗅,“不脏。”
溢满鼻尖的是喜欢的味道。
“???”孟浪小则!
“你你,你不许闻。”小衣他都穿几日了!周舟羞得结巴,涨红脸颊踮脚去抢,好在汉子没使劲儿,一把抢了回来。
他紧张地往门口看,见没人才松一口气,接着又呲牙恼道,“在祠堂呢!”
郑则听了暗暗叹气。
两人暂居安静的村庄,干干活做做饭,没有烦事操心,夫郎黏人可爱,馨香柔软在怀,如此甜蜜的小日子……某些方面他却过得实在煎熬。
逗了这么一两句,身体就隐隐有发热。
“知道了,我单独放。”
周舟这才将手里的小衣交给他。待房间物品整齐收好,郑则细心查看一遍,提来屋檐接雨水的木桶,一点一点往地上洒水,打扫地面,开窗通气。
天井散乱摆放着小板凳和竹椅,是村中小孩来听话本时坐的,周舟搬到门廊,一一靠墙摆好。
竹笋壳已经晒得脱水干脆,也都统统装进箩筐放好,他慢慢拖行箩筐,到了阶梯才停。
“粥粥,来看看。”
郑则将所有食材摆到小矮桌上,询问道:“看看哪些可以今天中午做饭吃,咱就不往回带了。”
老马驾骡车来的第一趟带了东西,两人就带话不让几位长辈再送吃食了,如今除了米面猪油和盐巴调料,也没剩下太多东西。
周舟扶墙弯腰认真翻看,脸蛋侧看时,消失的双下巴终于恢复了一些。
住在樵歌沟,别看一日三餐菜碟子少,郑则每顿都要做肉菜。切腊肠切腊肉,做了坛子肉后更丰富了些,想着夫郎能吃一口是一口,可以吃得少,但不能吃的时候没有。
他满意地想,如今看来是有成效的。
“米带回家吧,辣椒酱也带回家。揉面条,不想吃干巴的馒头……”周舟抱起陶罐站在门口亮光处看,“坛子肉刮了坛内油膏放一起,最后一块五花肉切碎和两个鸡蛋做浇头。”
“小宝,没有青菜。”
托村民的福,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炒一碟,猪油渣炒得香,粥粥爱吃。
没有就没有吧,周舟放下罐子说:“回家再吃,今晚就能吃到了。”
话刚落音门,外传来喊声:“郑老板,舟哥儿?”
“哎!”两人走出厨房。
天井里,顺子拉着阿娘衣摆正露出笑脸,顺子阿娘将背篓卸下摆到门廊,从里头掏出东西:“给你们送来点茼蒿,切辣子拍蒜末一起炒,味道香得很。”
昨晚顺子说,郑老板明日就要离开了。
孩子老实,在祠堂吃了什么东西、听舟哥儿读了什么话本故事,回家都和夫妻俩说了,鸡蛋猪油渣白馒头果干土豆片……哎呦,提起来都羞脸。
郑则正想说什么,顺子阿娘又道:“山里没啥好东西,就是菜新鲜些,收下吧,不值钱。”
她看了一眼舟哥儿的肚子,又从背篓里小心掏出两个陶罐,笑着招呼:“来闻闻看,这个味道闻得习惯吗?”
陶罐木盖一掀开,一股鲜酸呛辣的味道直冲冲顶到周舟面前,他下意识后仰,话还没说,嘴里竟开始源源不断分泌口水,他舔舔嘴唇惊喜道:“是腌笋吗?”
往罐子里仔细看,笋丝笋片拌着红艳艳的辣椒蒜米,看起来很好吃。
“是!酸辣凉拌笋,”见他表情是喜欢的,顺子阿娘高兴道,“选鲜嫩的笋子腌几天发酸发黄,切小片,生姜蒜米切碎,加点酸辣椒和盐巴拌匀,装入罐子就成了!”
那股笋子的酸味很霸道,引得郑则蹲下一起看。
顺子阿娘又打开另外一个陶罐,笑容满多了几分打趣:“这个呢,你闻闻看。”
突然,一股竹笋酸爽发臭的气味溢出,让人不由怀疑是不是泡坏了,周舟皱皱眉,迟疑地又闻了一下,结果越闻越上头,不停咽口水。
罐子里黑漆漆的,晃一晃,笋块冒头,笋竟是黑色的。
瞧见两人表情疑惑,顺子在旁边极力解释:“没有坏的!黑酸笋很好吃的,那个酸汤做菜也好吃……”
顺子阿娘点头笑道:“泡久的笋子偏黑,放越久颜色越深。别看樵歌沟竹笋多,可每家每户泡笋味道都不一样,这种黑笋香味独一份!”
郑则接过细看,笋块黑紫,味道似臭非臭,酸味很重,醇香不刺鼻,是有点独特。
“这个是焯水后腌的吗?”
“不是,用鲜嫩的生竹笋泡的。”
郑则点点头,低头再闻,若有所思。
顺子阿娘对周舟说:“我当初有顺子时最爱吃酸,也许是家中笋子最多……舟哥儿你带回家尝尝吧,爱吃的话,下回郑老板来再来我家拿。”
“谢谢翠姨!我也爱吃酸,你腌的酸笋一看就好吃!”
又聊了几句,顺子阿娘主动说不打扰他们收拾,带着儿子离开了。
夫夫俩刚收好陶罐,天井又传来阿勇村长的喊声:“郑老板!”
雨娃跟着他阿爹俏生生喊:“周舟哥!”
……
车厢摇摇晃晃,土地庙越来越小,周舟朝兴奋追车的小孩们挥手道别,马车驶上缓坡微微一滞,离开玉米地出了村口,就再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
郑则搂紧夫郎,夫夫俩相视一笑,回家了。
春日傍晚,天空晚霞弥留。
“肉先炖上吧,等会儿等人来了再炒青菜。”
“成,米和馒头一起蒸上。”
两位阿娘在厨房商量,周爹坐在郑家院中石凳耐心剥花生,孩子们今晚回家,两家干脆商量了一起吃。
院门外一阵嘎嘎嘎叫声,孟辛一路小跑冲到院门口,期待地探头往里看了一眼,周爹瞧见了,没等人问就先答道:“没回呢!”
“好吧。”小孩脑袋失落地缩回去,甩着小棍赶五只鸭子往篱笆空地走。
周爹剥完花生又剥蒜头,活都干完了小孩还没回家,无事可做,他拿扫帚扫院子,没扫两下孟辛就来接手了。
厨房飘出炖肉香气,周娘亲提了茶壶来院子坐,郑大娘走到门廊尽头往围墙那头喊:“大坤!劈完没有?回来歇歇!”
“来了!”喊完没多久,鲁康和郑老爹一人抱着一把柴火进院,和柴火坠地重合的是车轮跑动的声响,周爹敏锐看向院外,果然一辆马车徐徐停下。
孟辛高兴喊道:“回了回了!”
“回了?哎呀真的是!粥粥?”
“小宝小则,真好!刚想说再不回天就得暗了。”
院里众人反应过来,皆是满脸惊喜,纷纷起身围到马车旁,周爹走得慢落在最后,他乐道:“哎,不早不晚,刚好能吃饭。”
车厢探头露出一张白软笑脸,周舟第一句就问:“阿娘娘亲!炖什么啊这么香?我都饿了。”
两位阿娘惊讶对视,回神后绽开笑颜:“炖鸡!”
在外住了好些日子,周舟给长辈们说了一晚上住在樵歌沟的事,每天吃什么啦,睡得好不好啊,去哪儿打水,柴火哪里有……饭后他又乏又困,行李也没力气收拾,进到许久未归的房间坐在圆桌前就趴下了。
想睡觉又没洗漱,周舟痛苦嚷嚷:“小则,好困呀。”
“再等等,马上就收拾好。”
郑大娘可不敢轻易进门儿子房间打扫收拾,两人走时什么样,这会儿仍是什么样。
郑则环顾屋子,先撑开窗通气,手脚利落挪开床上被子,从衣柜找出新的褥子重新铺上,被子换新被罩,抖灰擦桌,将将收拾出个睡人样子。
带回来的布包原封不动放回木箱子上,他歉然道:“小宝,今晚先这样,明日有空了再整理成吗?”
周舟睡眼惺忪,强撑精神点了点头,见汉子走到跟前,忍不住靠在他腰腹上。
坐车本就辛苦,回来还和长辈们说了这么多话,兴奋到现在才停歇。郑则心疼摸摸他的脸蛋,“躺床上睡吧,相公等会儿帮你擦身子。”
说完作势要抱他起来,周舟挣扎着坚持:“脱外衣,要脱外衣,脚要放在床外……”
躺到床上几乎是马上昏沉了,他闭上眼睛,安心地放任睡意。
次日清晨,厨房传来热闹说话声。
“……真的啊?天呐,最后竟还是成了!”
睡饱的周舟神智清明,思绪清晰,起床当场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穿戴整齐立马跑去厨房找阿娘。
“这还有假不成?全村都知道啦。”
郑大娘没给人说过亲,说成一次很是得意,“哎呀阿娘也没想到能成,嗐,我那天差点回绝李猎户不去帮忙呢!”
在水井边洗漱的郑则听到“李猎户”,不由挪到厨房窗口听了两耳朵,夫郎问阿娘说,一惊一乍的,他摇摇头,两人说话的动静竟是快比上一群人了。
哥儿爱听细节,汉子想知道结果。郑则没再听,转而去杂货房查看运回的笋干。
顺子阿娘给的腌酸笋一家人很爱吃,早饭配粥刚好。周舟也爱吃,他推己及人,猜月哥儿和宁宁可能也爱吃,于是找出一个小小陶罐装了一罐子,和郑则去林家了。
月哥儿坐在后院晒太阳,听到喊声神色惊喜,就要起身去迎,周舟赶紧说:“你别动啊。”
身子重时,起身坐下都艰难。
铲羊粪蛋的林磊在羊圈里冒头,见到两人后咧嘴笑道:“你俩终于回了!”他丢下铲子走出来,解开脸上布巾,“鱼苗咱啥时候去买啊?”
汉子在一头说话,哥儿也没闲着,周舟一坐下就四处张望:“宁宁呢?”
“种完杏树苗就回山脚住啦。”月哥儿笑盈盈伸手往不远处一指,周舟这才发现后院变了样。
他围着小杏树苗打转观察,树苗周边十分宽敞,预留了树下活动的空地,“真好,这树可真精神,挑了好久吧!”
正和郑则说话的林磊突然停住,往这头扬声插话:“找了整整三天!”
月哥儿和周舟抿嘴对视,齐齐笑开。
不知是不是有些日子没见,再看月哥儿,周舟觉得他神态温柔更甚,笑容有种春风和煦的亲和包容……无法形容,他挪了挪,情不自禁往月哥儿身边靠。
“你热不热?阳光晒咱们就回堂屋。”
月哥儿拉着他的手摇头:“没到正午,不热,晒晒挺好,屋里待久了闷。”
“那就好。那罐腌酸笋酸口脆嫩,你到时候尝尝,我带了话本,还是你想听我这段日子的事见闻……”
郑则闲聊间隙回头看一眼,两个哥儿靠得极近,不知说到什么好笑的事,两人齐齐拍手仰头大笑。
离开林家后,夫夫俩又慢慢往山脚走。
走到接亲路尽头,路过小树林入口时周舟踮脚张望,然后回头朝郑则笑眯眯露出个“真好啊”的表情。
武家四口都在,武阿叔和林淼在老屋鞣制皮毛,两人听到动静朝院子招呼了一声,郑则走去围观。
武婶子接过酸笋罐子,往小房间指了指:“吃饱躺着呢,他见了你肯定很高兴。”
“婶娘,宁宁是不是在睡觉啊?”
“不会,刚吃饱哪里能睡着。走,婶娘领你去喊他。”
床上的人仰躺着,小薄毯鼓起明显弧度,随呼吸缓慢起伏。周舟探头轻轻喊他:“宁宁?你醒着吗?”
“啊?”武宁瞬间睁开眼睛。
弟弟的声音?稍稍仰头一看,嘿,还真是弟弟!“你回来啦?”
他激动得一个鲤鱼打挺、打挺……挺不起来,弹得床铺发出不大不小的声响,武宁无奈呼出一口气,叹息道:“好重啊。”
周舟却是吓得不轻:“你慢点!”
武婶子快步走去查看,见儿子好好的才松口气坐床边,恼火拍了他一下:“你这孩子,成天虎了吧唧的,不知轻重。”
她似是不放心,伸手轻轻摸了摸儿子肚子,刚抚上,武婶子似是想到什么,回身看了一眼倾身推窗的周舟。
春日衣裳不比冬末厚重,这会儿两人身形一览无余,她疑惑道:“沈大夫当初说周舟早些,是吗?”
武宁郁闷地“嗯”一声,别的他一点都记不住,这件事却记得很牢:“是弟弟早些的。”
坐在椅子上的周舟跟着点头。
武婶子收回视线,又看向儿子的肚子,暗暗纳闷:那宁宁的怎么大这么多?
他饭量是大些,但哪个养身子的人饭量不大,不会差得这么明显啊。当时去看大夫时她不在场,于是不放心追问道:“沈大夫还说了什么?”
武宁撑起身子准备起身,顺着阿娘的话说:“沈大夫还说,还说……啊呀!”
这一声又把两人吓得够呛。
只见宁宁姿势僵硬,表情慌张,“说让我一个月后去给他看看……”
一大清早,郑则吃过早饭就在屋里收拾东西,他手脚利索,很快将被褥枕头用大块的布打包好放到一旁,又摊开新的一张包衣服。
周舟见他没个讲究,一股脑将所有衣物全卷在一起,赶紧拉住人提醒道:“小则,有好几件没来得及洗晒呢!”
“哪几件?”他记得自己干活的脏衣裳已经拿出来了。
周舟打开布包,仔细找出没洗的放到一旁,“这几件呀。”
他低头看,不由哂笑……这叫什么脏衣裳。
郑则突然不着急收拾了,施施然翻看夫郎的寝衣,慢悠悠挑起一件水蓝色滑软的小衣,他掀起眼皮看向粥粥,眼含笑意地举到鼻前闻嗅,“不脏。”
溢满鼻尖的是喜欢的味道。
“???”孟浪小则!
“你你,你不许闻。”小衣他都穿几日了!周舟羞得结巴,涨红脸颊踮脚去抢,好在汉子没使劲儿,一把抢了回来。
他紧张地往门口看,见没人才松一口气,接着又呲牙恼道,“在祠堂呢!”
郑则听了暗暗叹气。
两人暂居安静的村庄,干干活做做饭,没有烦事操心,夫郎黏人可爱,馨香柔软在怀,如此甜蜜的小日子……某些方面他却过得实在煎熬。
逗了这么一两句,身体就隐隐有发热。
“知道了,我单独放。”
周舟这才将手里的小衣交给他。待房间物品整齐收好,郑则细心查看一遍,提来屋檐接雨水的木桶,一点一点往地上洒水,打扫地面,开窗通气。
天井散乱摆放着小板凳和竹椅,是村中小孩来听话本时坐的,周舟搬到门廊,一一靠墙摆好。
竹笋壳已经晒得脱水干脆,也都统统装进箩筐放好,他慢慢拖行箩筐,到了阶梯才停。
“粥粥,来看看。”
郑则将所有食材摆到小矮桌上,询问道:“看看哪些可以今天中午做饭吃,咱就不往回带了。”
老马驾骡车来的第一趟带了东西,两人就带话不让几位长辈再送吃食了,如今除了米面猪油和盐巴调料,也没剩下太多东西。
周舟扶墙弯腰认真翻看,脸蛋侧看时,消失的双下巴终于恢复了一些。
住在樵歌沟,别看一日三餐菜碟子少,郑则每顿都要做肉菜。切腊肠切腊肉,做了坛子肉后更丰富了些,想着夫郎能吃一口是一口,可以吃得少,但不能吃的时候没有。
他满意地想,如今看来是有成效的。
“米带回家吧,辣椒酱也带回家。揉面条,不想吃干巴的馒头……”周舟抱起陶罐站在门口亮光处看,“坛子肉刮了坛内油膏放一起,最后一块五花肉切碎和两个鸡蛋做浇头。”
“小宝,没有青菜。”
托村民的福,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炒一碟,猪油渣炒得香,粥粥爱吃。
没有就没有吧,周舟放下罐子说:“回家再吃,今晚就能吃到了。”
话刚落音门,外传来喊声:“郑老板,舟哥儿?”
“哎!”两人走出厨房。
天井里,顺子拉着阿娘衣摆正露出笑脸,顺子阿娘将背篓卸下摆到门廊,从里头掏出东西:“给你们送来点茼蒿,切辣子拍蒜末一起炒,味道香得很。”
昨晚顺子说,郑老板明日就要离开了。
孩子老实,在祠堂吃了什么东西、听舟哥儿读了什么话本故事,回家都和夫妻俩说了,鸡蛋猪油渣白馒头果干土豆片……哎呦,提起来都羞脸。
郑则正想说什么,顺子阿娘又道:“山里没啥好东西,就是菜新鲜些,收下吧,不值钱。”
她看了一眼舟哥儿的肚子,又从背篓里小心掏出两个陶罐,笑着招呼:“来闻闻看,这个味道闻得习惯吗?”
陶罐木盖一掀开,一股鲜酸呛辣的味道直冲冲顶到周舟面前,他下意识后仰,话还没说,嘴里竟开始源源不断分泌口水,他舔舔嘴唇惊喜道:“是腌笋吗?”
往罐子里仔细看,笋丝笋片拌着红艳艳的辣椒蒜米,看起来很好吃。
“是!酸辣凉拌笋,”见他表情是喜欢的,顺子阿娘高兴道,“选鲜嫩的笋子腌几天发酸发黄,切小片,生姜蒜米切碎,加点酸辣椒和盐巴拌匀,装入罐子就成了!”
那股笋子的酸味很霸道,引得郑则蹲下一起看。
顺子阿娘又打开另外一个陶罐,笑容满多了几分打趣:“这个呢,你闻闻看。”
突然,一股竹笋酸爽发臭的气味溢出,让人不由怀疑是不是泡坏了,周舟皱皱眉,迟疑地又闻了一下,结果越闻越上头,不停咽口水。
罐子里黑漆漆的,晃一晃,笋块冒头,笋竟是黑色的。
瞧见两人表情疑惑,顺子在旁边极力解释:“没有坏的!黑酸笋很好吃的,那个酸汤做菜也好吃……”
顺子阿娘点头笑道:“泡久的笋子偏黑,放越久颜色越深。别看樵歌沟竹笋多,可每家每户泡笋味道都不一样,这种黑笋香味独一份!”
郑则接过细看,笋块黑紫,味道似臭非臭,酸味很重,醇香不刺鼻,是有点独特。
“这个是焯水后腌的吗?”
“不是,用鲜嫩的生竹笋泡的。”
郑则点点头,低头再闻,若有所思。
顺子阿娘对周舟说:“我当初有顺子时最爱吃酸,也许是家中笋子最多……舟哥儿你带回家尝尝吧,爱吃的话,下回郑老板来再来我家拿。”
“谢谢翠姨!我也爱吃酸,你腌的酸笋一看就好吃!”
又聊了几句,顺子阿娘主动说不打扰他们收拾,带着儿子离开了。
夫夫俩刚收好陶罐,天井又传来阿勇村长的喊声:“郑老板!”
雨娃跟着他阿爹俏生生喊:“周舟哥!”
……
车厢摇摇晃晃,土地庙越来越小,周舟朝兴奋追车的小孩们挥手道别,马车驶上缓坡微微一滞,离开玉米地出了村口,就再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
郑则搂紧夫郎,夫夫俩相视一笑,回家了。
春日傍晚,天空晚霞弥留。
“肉先炖上吧,等会儿等人来了再炒青菜。”
“成,米和馒头一起蒸上。”
两位阿娘在厨房商量,周爹坐在郑家院中石凳耐心剥花生,孩子们今晚回家,两家干脆商量了一起吃。
院门外一阵嘎嘎嘎叫声,孟辛一路小跑冲到院门口,期待地探头往里看了一眼,周爹瞧见了,没等人问就先答道:“没回呢!”
“好吧。”小孩脑袋失落地缩回去,甩着小棍赶五只鸭子往篱笆空地走。
周爹剥完花生又剥蒜头,活都干完了小孩还没回家,无事可做,他拿扫帚扫院子,没扫两下孟辛就来接手了。
厨房飘出炖肉香气,周娘亲提了茶壶来院子坐,郑大娘走到门廊尽头往围墙那头喊:“大坤!劈完没有?回来歇歇!”
“来了!”喊完没多久,鲁康和郑老爹一人抱着一把柴火进院,和柴火坠地重合的是车轮跑动的声响,周爹敏锐看向院外,果然一辆马车徐徐停下。
孟辛高兴喊道:“回了回了!”
“回了?哎呀真的是!粥粥?”
“小宝小则,真好!刚想说再不回天就得暗了。”
院里众人反应过来,皆是满脸惊喜,纷纷起身围到马车旁,周爹走得慢落在最后,他乐道:“哎,不早不晚,刚好能吃饭。”
车厢探头露出一张白软笑脸,周舟第一句就问:“阿娘娘亲!炖什么啊这么香?我都饿了。”
两位阿娘惊讶对视,回神后绽开笑颜:“炖鸡!”
在外住了好些日子,周舟给长辈们说了一晚上住在樵歌沟的事,每天吃什么啦,睡得好不好啊,去哪儿打水,柴火哪里有……饭后他又乏又困,行李也没力气收拾,进到许久未归的房间坐在圆桌前就趴下了。
想睡觉又没洗漱,周舟痛苦嚷嚷:“小则,好困呀。”
“再等等,马上就收拾好。”
郑大娘可不敢轻易进门儿子房间打扫收拾,两人走时什么样,这会儿仍是什么样。
郑则环顾屋子,先撑开窗通气,手脚利落挪开床上被子,从衣柜找出新的褥子重新铺上,被子换新被罩,抖灰擦桌,将将收拾出个睡人样子。
带回来的布包原封不动放回木箱子上,他歉然道:“小宝,今晚先这样,明日有空了再整理成吗?”
周舟睡眼惺忪,强撑精神点了点头,见汉子走到跟前,忍不住靠在他腰腹上。
坐车本就辛苦,回来还和长辈们说了这么多话,兴奋到现在才停歇。郑则心疼摸摸他的脸蛋,“躺床上睡吧,相公等会儿帮你擦身子。”
说完作势要抱他起来,周舟挣扎着坚持:“脱外衣,要脱外衣,脚要放在床外……”
躺到床上几乎是马上昏沉了,他闭上眼睛,安心地放任睡意。
次日清晨,厨房传来热闹说话声。
“……真的啊?天呐,最后竟还是成了!”
睡饱的周舟神智清明,思绪清晰,起床当场想起一件重要的事,穿戴整齐立马跑去厨房找阿娘。
“这还有假不成?全村都知道啦。”
郑大娘没给人说过亲,说成一次很是得意,“哎呀阿娘也没想到能成,嗐,我那天差点回绝李猎户不去帮忙呢!”
在水井边洗漱的郑则听到“李猎户”,不由挪到厨房窗口听了两耳朵,夫郎问阿娘说,一惊一乍的,他摇摇头,两人说话的动静竟是快比上一群人了。
哥儿爱听细节,汉子想知道结果。郑则没再听,转而去杂货房查看运回的笋干。
顺子阿娘给的腌酸笋一家人很爱吃,早饭配粥刚好。周舟也爱吃,他推己及人,猜月哥儿和宁宁可能也爱吃,于是找出一个小小陶罐装了一罐子,和郑则去林家了。
月哥儿坐在后院晒太阳,听到喊声神色惊喜,就要起身去迎,周舟赶紧说:“你别动啊。”
身子重时,起身坐下都艰难。
铲羊粪蛋的林磊在羊圈里冒头,见到两人后咧嘴笑道:“你俩终于回了!”他丢下铲子走出来,解开脸上布巾,“鱼苗咱啥时候去买啊?”
汉子在一头说话,哥儿也没闲着,周舟一坐下就四处张望:“宁宁呢?”
“种完杏树苗就回山脚住啦。”月哥儿笑盈盈伸手往不远处一指,周舟这才发现后院变了样。
他围着小杏树苗打转观察,树苗周边十分宽敞,预留了树下活动的空地,“真好,这树可真精神,挑了好久吧!”
正和郑则说话的林磊突然停住,往这头扬声插话:“找了整整三天!”
月哥儿和周舟抿嘴对视,齐齐笑开。
不知是不是有些日子没见,再看月哥儿,周舟觉得他神态温柔更甚,笑容有种春风和煦的亲和包容……无法形容,他挪了挪,情不自禁往月哥儿身边靠。
“你热不热?阳光晒咱们就回堂屋。”
月哥儿拉着他的手摇头:“没到正午,不热,晒晒挺好,屋里待久了闷。”
“那就好。那罐腌酸笋酸口脆嫩,你到时候尝尝,我带了话本,还是你想听我这段日子的事见闻……”
郑则闲聊间隙回头看一眼,两个哥儿靠得极近,不知说到什么好笑的事,两人齐齐拍手仰头大笑。
离开林家后,夫夫俩又慢慢往山脚走。
走到接亲路尽头,路过小树林入口时周舟踮脚张望,然后回头朝郑则笑眯眯露出个“真好啊”的表情。
武家四口都在,武阿叔和林淼在老屋鞣制皮毛,两人听到动静朝院子招呼了一声,郑则走去围观。
武婶子接过酸笋罐子,往小房间指了指:“吃饱躺着呢,他见了你肯定很高兴。”
“婶娘,宁宁是不是在睡觉啊?”
“不会,刚吃饱哪里能睡着。走,婶娘领你去喊他。”
床上的人仰躺着,小薄毯鼓起明显弧度,随呼吸缓慢起伏。周舟探头轻轻喊他:“宁宁?你醒着吗?”
“啊?”武宁瞬间睁开眼睛。
弟弟的声音?稍稍仰头一看,嘿,还真是弟弟!“你回来啦?”
他激动得一个鲤鱼打挺、打挺……挺不起来,弹得床铺发出不大不小的声响,武宁无奈呼出一口气,叹息道:“好重啊。”
周舟却是吓得不轻:“你慢点!”
武婶子快步走去查看,见儿子好好的才松口气坐床边,恼火拍了他一下:“你这孩子,成天虎了吧唧的,不知轻重。”
她似是不放心,伸手轻轻摸了摸儿子肚子,刚抚上,武婶子似是想到什么,回身看了一眼倾身推窗的周舟。
春日衣裳不比冬末厚重,这会儿两人身形一览无余,她疑惑道:“沈大夫当初说周舟早些,是吗?”
武宁郁闷地“嗯”一声,别的他一点都记不住,这件事却记得很牢:“是弟弟早些的。”
坐在椅子上的周舟跟着点头。
武婶子收回视线,又看向儿子的肚子,暗暗纳闷:那宁宁的怎么大这么多?
他饭量是大些,但哪个养身子的人饭量不大,不会差得这么明显啊。当时去看大夫时她不在场,于是不放心追问道:“沈大夫还说了什么?”
武宁撑起身子准备起身,顺着阿娘的话说:“沈大夫还说,还说……啊呀!”
这一声又把两人吓得够呛。
只见宁宁姿势僵硬,表情慌张,“说让我一个月后去给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