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垣粟香
在东盟近海的连绵丘陵地带,一条笔直的商道穿行而过,将繁华的开封城与遥远的临海城市连接起来。就在这丘陵环抱之中,一座被漫长岁月雕琢的古城悄然坐落。
咸湿的海风掠过层层叠叠的林冠,被过滤成轻柔温润的气流,使得古城的气候格外宜人,四季如春,温和而舒适。漫步其中,浓郁的历史感沉淀在每一块砖石、每一道梁柱之间。古老的城墙斑驳陆离,风雨在其表面刻下深深浅浅的沟壑,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城内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古代工匠令人惊叹的技艺。那些静默的宫殿、庙宇与幽深的街巷,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将古城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完美交融。脚踏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能叩响时光的回音,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岁月积淀。
然而,这座底蕴深厚的古城,却显得异常冷清。城内人口稀少,零星的住户散落在各个角落,难觅繁华。这并非古城魅力不足,而是源于一个令人束手无策的顽疾——鼠患。
老鼠俨然是这座城的“隐形居民”,它们在墙角、屋檐下肆意筑巢,啃噬着一切可及之物。尽管目前尚未酿成严重破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干扰也不算剧烈,但其惊人的繁殖力、顽固的生存力以及难以根除的特性,始终是悬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巨石。人们尝试了无数方法——捕杀、下毒、养猫、悬挂驱鼠香囊、布设捕鼠夹……却始终无法将其彻底清除。这些啮齿动物仿佛已与古城共生,成为其肌理中难以剥离的一部分,令人徒呼奈何。
商业的凋零亦是常态。鲜有商人愿意在此久留,只有少数流动的商贩偶尔穿梭其间,带来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他们大多将阳城视为路途中的短暂驿站,稍作补给便匆匆离去。交易罕见奢侈,多以普通钱币结算,灵石在此无用武之地——皆因城中的老鼠有个令人头疼的“偏好”:先啃噬蕴含灵气的灵材,再糟蹋粮食谷物,最后才去破坏建筑木料。因此,阳城居民的生活普遍朴素,对物质需求不高,安于这份简单而宁静的岁月。
生活物资的短缺,几乎完全依赖这些流动商贩维系。每当商队抵达,居民们便会迅速聚集,挑选所需,旋即散去,古城很快又复归往日的沉寂。
尽管物资匮乏,阳城内却鲜见流民。居民们依靠着城内有限的资源和过往行人的消费维持生计。一些居民经营着简陋却干净的客栈和茶馆,为旅人提供住宿歇脚之处,赚取微薄收入。客房内陈设简单,必备粟米、木制鼠夹和艾草香囊。被褥由靛蓝染就的粗布缝制,针脚细密如蚁行。
这里,便是阳城。它背负着“鼠患之城”的无奈之名,也因其连接商道的枢纽位置,被称为“驿站之城”。细心观察,会发现屋角街边常散落着少许粟米,层层木檐的角落,悬挂着用以驱鼠的铜铃,在风中发出细微的清响。
李二狗和嘉租借了一匹快马,不到半日便抵达了阳城。这座东盟最小的城市,其建筑细节的精巧程度,竟比西境许多大城更胜一筹。若有人气填充,其繁华景象恐怕不逊于西境大都。
“呦,小伙子,来阳城住一晚吗?这里坐落在灵脉节点上,又清净得很,最适合冥想修炼了。”
一位在路边撒米的老伯,看到在城中缓步而行的二人,热情地招呼道。
李二狗上前一步,礼貌询问:
“老伯,您这是在做什么?”
“哦,撒米。”
老伯动作娴熟,语气平淡,“阳城有鼠患,让它们吃饱了粟米,就不会去啃别的东西了。”这对他而言,已是日常。
“老伯,从前就没有人能彻底解决这鼠患吗?”
李二狗追问。
“我是来阳城养老的,图这里物价低,对过去的事知道不多。”老伯摇摇头,指向不远处,“那边有个专门做艾草香囊的老头,他是土生土长的阳城人,打小就住这儿,你们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老伯指点。”
老伯点点头,继续沿着屋脚边走边撒,哪里缺了粟米就补上几粒。二人依言寻去,来到一座古香古色的小茶馆。馆内只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专注地煮着茶。他身材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满头银丝梳理得一丝不苟,布满皱纹的脸上透着阅尽沧桑后的从容与沉稳。
“坐吧。”
老者眼皮未抬,轻声说道。
二人依言在角落的木桌旁坐下。古旧的桌面上,摆放着一套朴拙却韵味十足的茶具:一只黑釉茶壶,几只青花瓷杯,一把小茶铲。
老者立于炉边,炉上铜壶里的水正咕嘟作响,壶嘴喷吐着袅袅白气。
“咕嘟…”
水沸声起。老者缓缓提起铜壶,将滚水注入三只青花瓷碗中。热水在碗中回旋,熨烫着温润的瓷壁。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沉淀了时光的韵律。接着,他从身旁的竹篮里拈起几片墨绿的茶叶,手腕轻抖,茶叶便飘然落入碗中。茶叶在澄澈的水中舒展沉浮,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悄然弥漫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者端起其中一碗,枯瘦的手指托着温热的瓷碗边缘,轻轻吹了吹氤氲的热气,将茶碗放在桌上,这才抬眼看向二人,声音平缓:
“说吧,找我何事?”
李二狗态度诚恳:
“前辈,晚辈冒昧,想向您请教阳城鼠患一事。”
“舞者公会的人?”
老者目光如炬。
“是。”
“叫我侯老吧。”侯老端起自己那碗茶,“这鼠患啊,就像影子一样跟着阳城,也不知打什么时候起就赖上了。好像一夜之间,这城就成了老鼠的窝。法子嘛…都想尽了。”
他抿了口茶,语气带着看透世事的淡然,“灵力绞杀,下毒,养猫,挂香囊,摆夹子…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撒粟米这笨法子最管用,省心。”
他顿了顿,放下茶碗,“十年前,有人不信邪,又大规模下了次猛药,老鼠是毒死不少,差点也闹出大瘟疫,得不偿失。前些日子,借着清扫兽族的由头,请了些高手把城里城外狠狠犁了一遍…嘿,不出三天,耗子又冒头了。”
他看着李二狗,眼神带着告诫:“你们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根除这祸患,就请别破坏眼下这勉强的平衡。至少…别让它变得更糟。”
李二狗郑重应道:
“晚辈明白,定当谨记侯老教诲。”
“嗯。”
侯老微微颔首,又补充道:
“对了,马上就到‘日子’了。再过三天,是阳城每月一次的‘鼠患日’,那时耗子会格外闹腾些,你们心里有个准备。”
“多谢侯老提醒!”
“嗯。”
李二狗从空间戒指中取出一串铜钱,轻轻放在桌上。这是临行前舞者公会那位黑发女子接待员特意叮嘱并赠予的——阳城是唯一一个灵石失效,只认钱币交易之地。
侯老似乎有些口干,端起茶碗,也顾不得细品茶香,喝了一大口。李二狗和嘉也学着他的样子,端起茶碗。
茶汤入口,味道极淡,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似有似无的幽香在舌尖悄然绽放。微苦的滋味滑过喉咙,随即化作一丝清冽的回甘,滋润着肺腑,带来一种奇特的舒适感。苦中蕴甜,余味绵长。在这古旧茶馆的宁静氛围里,闭目凝神,仿佛置身于空山幽谷的竹林深处,内心被一种久违的平和与宁静所充盈。
喜欢五行大陆的情报系统
在东盟近海的连绵丘陵地带,一条笔直的商道穿行而过,将繁华的开封城与遥远的临海城市连接起来。就在这丘陵环抱之中,一座被漫长岁月雕琢的古城悄然坐落。
咸湿的海风掠过层层叠叠的林冠,被过滤成轻柔温润的气流,使得古城的气候格外宜人,四季如春,温和而舒适。漫步其中,浓郁的历史感沉淀在每一块砖石、每一道梁柱之间。古老的城墙斑驳陆离,风雨在其表面刻下深深浅浅的沟壑,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城内的建筑多为木质结构,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古代工匠令人惊叹的技艺。那些静默的宫殿、庙宇与幽深的街巷,宛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精美画卷,将古城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完美交融。脚踏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能叩响时光的回音,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岁月积淀。
然而,这座底蕴深厚的古城,却显得异常冷清。城内人口稀少,零星的住户散落在各个角落,难觅繁华。这并非古城魅力不足,而是源于一个令人束手无策的顽疾——鼠患。
老鼠俨然是这座城的“隐形居民”,它们在墙角、屋檐下肆意筑巢,啃噬着一切可及之物。尽管目前尚未酿成严重破坏,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实际干扰也不算剧烈,但其惊人的繁殖力、顽固的生存力以及难以根除的特性,始终是悬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巨石。人们尝试了无数方法——捕杀、下毒、养猫、悬挂驱鼠香囊、布设捕鼠夹……却始终无法将其彻底清除。这些啮齿动物仿佛已与古城共生,成为其肌理中难以剥离的一部分,令人徒呼奈何。
商业的凋零亦是常态。鲜有商人愿意在此久留,只有少数流动的商贩偶尔穿梭其间,带来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他们大多将阳城视为路途中的短暂驿站,稍作补给便匆匆离去。交易罕见奢侈,多以普通钱币结算,灵石在此无用武之地——皆因城中的老鼠有个令人头疼的“偏好”:先啃噬蕴含灵气的灵材,再糟蹋粮食谷物,最后才去破坏建筑木料。因此,阳城居民的生活普遍朴素,对物质需求不高,安于这份简单而宁静的岁月。
生活物资的短缺,几乎完全依赖这些流动商贩维系。每当商队抵达,居民们便会迅速聚集,挑选所需,旋即散去,古城很快又复归往日的沉寂。
尽管物资匮乏,阳城内却鲜见流民。居民们依靠着城内有限的资源和过往行人的消费维持生计。一些居民经营着简陋却干净的客栈和茶馆,为旅人提供住宿歇脚之处,赚取微薄收入。客房内陈设简单,必备粟米、木制鼠夹和艾草香囊。被褥由靛蓝染就的粗布缝制,针脚细密如蚁行。
这里,便是阳城。它背负着“鼠患之城”的无奈之名,也因其连接商道的枢纽位置,被称为“驿站之城”。细心观察,会发现屋角街边常散落着少许粟米,层层木檐的角落,悬挂着用以驱鼠的铜铃,在风中发出细微的清响。
李二狗和嘉租借了一匹快马,不到半日便抵达了阳城。这座东盟最小的城市,其建筑细节的精巧程度,竟比西境许多大城更胜一筹。若有人气填充,其繁华景象恐怕不逊于西境大都。
“呦,小伙子,来阳城住一晚吗?这里坐落在灵脉节点上,又清净得很,最适合冥想修炼了。”
一位在路边撒米的老伯,看到在城中缓步而行的二人,热情地招呼道。
李二狗上前一步,礼貌询问:
“老伯,您这是在做什么?”
“哦,撒米。”
老伯动作娴熟,语气平淡,“阳城有鼠患,让它们吃饱了粟米,就不会去啃别的东西了。”这对他而言,已是日常。
“老伯,从前就没有人能彻底解决这鼠患吗?”
李二狗追问。
“我是来阳城养老的,图这里物价低,对过去的事知道不多。”老伯摇摇头,指向不远处,“那边有个专门做艾草香囊的老头,他是土生土长的阳城人,打小就住这儿,你们可以去问问他。”
“多谢老伯指点。”
老伯点点头,继续沿着屋脚边走边撒,哪里缺了粟米就补上几粒。二人依言寻去,来到一座古香古色的小茶馆。馆内只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专注地煮着茶。他身材清瘦,脊背却挺得笔直。满头银丝梳理得一丝不苟,布满皱纹的脸上透着阅尽沧桑后的从容与沉稳。
“坐吧。”
老者眼皮未抬,轻声说道。
二人依言在角落的木桌旁坐下。古旧的桌面上,摆放着一套朴拙却韵味十足的茶具:一只黑釉茶壶,几只青花瓷杯,一把小茶铲。
老者立于炉边,炉上铜壶里的水正咕嘟作响,壶嘴喷吐着袅袅白气。
“咕嘟…”
水沸声起。老者缓缓提起铜壶,将滚水注入三只青花瓷碗中。热水在碗中回旋,熨烫着温润的瓷壁。他的动作不疾不徐,带着一种沉淀了时光的韵律。接着,他从身旁的竹篮里拈起几片墨绿的茶叶,手腕轻抖,茶叶便飘然落入碗中。茶叶在澄澈的水中舒展沉浮,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悄然弥漫开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者端起其中一碗,枯瘦的手指托着温热的瓷碗边缘,轻轻吹了吹氤氲的热气,将茶碗放在桌上,这才抬眼看向二人,声音平缓:
“说吧,找我何事?”
李二狗态度诚恳:
“前辈,晚辈冒昧,想向您请教阳城鼠患一事。”
“舞者公会的人?”
老者目光如炬。
“是。”
“叫我侯老吧。”侯老端起自己那碗茶,“这鼠患啊,就像影子一样跟着阳城,也不知打什么时候起就赖上了。好像一夜之间,这城就成了老鼠的窝。法子嘛…都想尽了。”
他抿了口茶,语气带着看透世事的淡然,“灵力绞杀,下毒,养猫,挂香囊,摆夹子…折腾来折腾去,还是撒粟米这笨法子最管用,省心。”
他顿了顿,放下茶碗,“十年前,有人不信邪,又大规模下了次猛药,老鼠是毒死不少,差点也闹出大瘟疫,得不偿失。前些日子,借着清扫兽族的由头,请了些高手把城里城外狠狠犁了一遍…嘿,不出三天,耗子又冒头了。”
他看着李二狗,眼神带着告诫:“你们若没有十足的把握根除这祸患,就请别破坏眼下这勉强的平衡。至少…别让它变得更糟。”
李二狗郑重应道:
“晚辈明白,定当谨记侯老教诲。”
“嗯。”
侯老微微颔首,又补充道:
“对了,马上就到‘日子’了。再过三天,是阳城每月一次的‘鼠患日’,那时耗子会格外闹腾些,你们心里有个准备。”
“多谢侯老提醒!”
“嗯。”
李二狗从空间戒指中取出一串铜钱,轻轻放在桌上。这是临行前舞者公会那位黑发女子接待员特意叮嘱并赠予的——阳城是唯一一个灵石失效,只认钱币交易之地。
侯老似乎有些口干,端起茶碗,也顾不得细品茶香,喝了一大口。李二狗和嘉也学着他的样子,端起茶碗。
茶汤入口,味道极淡,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似有似无的幽香在舌尖悄然绽放。微苦的滋味滑过喉咙,随即化作一丝清冽的回甘,滋润着肺腑,带来一种奇特的舒适感。苦中蕴甜,余味绵长。在这古旧茶馆的宁静氛围里,闭目凝神,仿佛置身于空山幽谷的竹林深处,内心被一种久违的平和与宁静所充盈。
喜欢五行大陆的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