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新的征程-《末世囤货,只为能生存》

  我跟在白小柔身后,她带我们转进一条幽深的维护通道,地上的铁皮格栅有些变形,踩上去微微有响。

  黑暗里白小柔打开随身电筒,光线在墙上滑过,露出一条狭长的路。

  头顶上偶有灰尘落下,姜美人压低了声音:“这通道怎么从没在图纸上见过?”

  白小柔一边走一边答得简练:“汪博士亲自安排的,专用来防突发撤离。

  任何文件里都查不出。”她停了下,用手清理掉覆盖在门锁上的杂物,动作十分熟练,把身上的权限卡插进机械锁,啪地一声门开了一道缝。

  门后是个小车库,应急灯一闪一闪,一辆军用吉普低低伏在最阴暗处。

  白小柔上车检查仪表,熟练切入一道特殊插头,一排屏幕立时亮起。

  她抬下巴招呼我:“帮我关下门,把外部信号线拔了。”

  姜美人已把后厢的背包丢上,蓝娜娜犹豫了一下也爬进了车里。

  配置信号干扰和热成像屏蔽系统没用多少工夫,车子整备完毕。

  白小柔说:“吉普外表没动过,但里面装了伪装模块。

  军方盯不到我们后边。”她利索地挂档,吉普安静地滑出通道,穿过一个伪装极好的石门。

  从车窗望出去,一大片森林阴影正悄悄吞没我们。

  车身贴着山体开行了十几分钟,姜美人一直摆弄着平板地图。

  我在后座,偶尔能看见后视镜里白小柔的侧脸,她没说一句废话,把方向盘握得很稳。

  我问她:“外面怎么样?”她简单扫了眼后视镜:“有一架直升机在巡逻主出入口,但注意力全在正门口,咱们的方向他们看不到。”

  她伸出手示意安静。车在坡道上爬行,偶尔有枝叶刮过车顶的沙沙声,我能听出白小柔的喘息略重了点,却没有一丝慌张。

  一路无话,林子外的天光逐渐亮起来。我跟姜美人靠在一起,蓝娜娜翻着包,取出医疗物资检查。

  车拐了两个弯,山体出口终于露出来。白小柔低声道:“下去后一直往东南,两个小时内就能到安全屋。

  那地方周围没有监控,设备我都提前布置好了。”

  姜美人合上地图:“我记路线了。”她用湿巾擦了下脸,一副忍着疲惫的样子。

  我握紧背包里的终端,一种脱困后的紧张在骨头里逐渐散开。

  离开那片林地,车驶上荒废的公路。我低头,脑子里又一阵莫名的兴奋和杂乱交错,不少往日影像一闪而过。

  有一个夜晚,我和白小柔肩并肩坐在实验台前,身后是电子仪器的低鸣。

  她皱着眉,认真检查着数据。我插话提醒她小心,她嗯了一声,递给我笔记本。

  还有一次,她在饭堂不耐烦地冲我争执某个参数怎么调整,最后却还是把饭盒一推,两人借着午夜空荡的灯光争到忘了时间。

  休假那年,我们走在山路上,她说想试试没有任务的生活,但声音很淡。

  我的指节按紧终端,问了句:“你还记得我们之前……实验后分歧那段时间吗?”

  她手里动作没停:“当然记得。系统能不能受到外部制约我们一直争得最凶。

  你觉得该让它自主发展,不该设置后门。我那时怕如果系统没限制,又被有心人操纵,就是灾难。”

  她平稳切入下一个弯,“后来,实验室被袭,我们逐步达成共识。

  当生死面前,那些争论都变得渺小。”

  我又问:“你这些年藏身在军方,从没暴露?

  消息怎么获取的?”白小柔目不转睛看前方:“汪博士失踪后,她留给我一份暗网名单和技术关系圈。

  我换了身份,用数据借道进入军方特种部队。

  所有情报都是一点点拼的,找到有关病毒和系统持有者的每一条线索。

  其实很难。但我看到Z市出现特殊基因反馈时第一时间就报名任务。

  运气不错,赶在人家反应之前找到了你。”说到这里,她声音柔和了些,“你能活着出来,系统没有被他们拿去,我这些年,就盼着这一天。”

  车子在崎岖的路上疾驶,所有人都沉默。蓝娜娜坐在副驾驶,不停收集沿路的数据。

  姜美人守在后窗,目光警惕,手里握着袖珍电击棒。

  我心头一片混沌,时不时又被记忆里的某些碎片击中。

  安全屋的门没锁,只用铁链挂着。整个建筑像废弃的工厂库房,里头却是另外一副景象。

  白小柔让我们进去,直奔最里层的控制台。墙角堆着几箱补给物资,几台体积不大的设备,一台便携式全息投影仪,她习惯性输入密码。

  屏幕和投影浮起一片亮光,她快速拖拽出一张地图。

  “现在,七种系统里,已激活了四种,包括你体内的‘信使’。

  另外三种还没线索。这里……”她手指在三个位点停下,“这三人最后被军方监控到的地点和你们现在这一组组成了一个标准的七点阵列,呈规则结构。”

  姜美人凑过去,喃喃念着标记。她用手轻轻画了个圆:“这绝不是随便的地理散布,有人设计过。”

  我的系统弹出界面:“空间分布已形成基础共鸣构型,只要七点同步,信号传递最大化。”

  我从背包里取出汪博士留下的芯片,插进数据口。

  全息投影顿时切换成复杂的设计图和文本说明。

  白小柔在旁边说:“这是她留下的主体理论。

  只有七种系统在地理阵列中同步启动共鸣,才能覆盖全部感染区,实现西比利亚到东亚的信号链路。

  否则,只能局域应急。”蓝娜娜拆开随身的小设备,将病毒抑制剂样本放进分析仪。

  姜美人分头拆补给,称现在立即梳理路线最明智。

  我没停下手里的终端操作,调取系统接口,尝试远程呼叫未知系统信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白小柔架设了射频干扰阵列,把室内的生物信号全部隔绝。

  蓝娜娜报告样本稳定,初步分析显示其中的抑制因子能和系统底层高度适配。

  姜美人分配弹药和急救资源,让我们每个人记住撤离出口与物资点位置。

  白小柔则逐一罗列安全线路,把所有监控探头映在投影屏上。

  我们四个人一边查数据,一边讨论每条信息是否有用。

  我不间断地通过系统试探与其余三处点的实时连接。

  屋里渐安静。蓝娜娜低声自语:“每一型持有者都有独特基因特征,理论上应该能追踪到信号,但全程不能暴露——风险太大。”

  我侧身输入一道指令,系统弹出地理分析报告。

  “结构同步,位置校验通过,缺失节点三。”姜美人把路线规划纸随手贴到墙上,蓝娜娜继续核查样本成分。

  只是没想到连夜奔逃后终于能坐下,帐篷外安静到能听见墙体里管道的滴水声。

  我慢慢觉出身体有种新的变化。系统界面浮现在脑海里,不再只是冰冷的指令框和语音,它开始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和我交流。

  它给我推送了一层奇怪的意识流,我能同时处理多线程的信息,屏幕上的结构图和数据涌进大脑,像记忆的一部分被无声衔接。

  我脱离小组会议走上屋顶,背靠通风口,闭起眼,感知系统的变化。

  这种感觉与以往完全不同,我能察觉到三百米内所有电子设备的能量脉冲,能分辨装置的具体型号和剩余功率。

  脚步声轻响,白小柔来到身侧。她肩头落着一层细小的尘土,手还攥着终端。

  她说:“你的状态和之前完全不同。完美共鸣真的实现了?”

  我往前一步,呼吸缓慢下来,这种感觉已经不能用冷静或激动来形容,只有更复杂的思绪在心里打转。

  我说:“现在的我和你记忆里的卫新,其实已经不一样。

  系统和我彻底融合了。以后的每一步,都不再是单单人的念头。”

  白小柔靠近一些,她手掌紧贴栏杆:“汪博士提过,完全融合是所有系统最理想的归宿。

  她只是不确定,这样的变化会不会带来副作用。”

  我用手敲了下屋檐:“不管副作用有多大——初衷没变,我们要的只是解决病毒,保护那些无辜的人。

  只要共鸣链路成型,所有感染者都还有救。”白小柔低下头,她沉默了一会,把终端开锁给我看。

  “清单里,除了已知持有者,还有一组加密数据。

  至少有两人,如果我们按照阵列分布下去,同时启动系统,可能进度还能压缩。”

  我看着她,没接话,系统又自发推送来周围的所有变化数据,一时间各个传感器读数涌进脑海,“我现在不光能定位剩下几处信号源,还能……直接共享一些底层通道的权限。”

  她点点头,低声说:“这里已经安全,今天晚上先查全资料,明早再做下一步计划。”

  我没再说什么,手靠在冰冷的栏杆上,系统的反馈穿过神经——有一层全新的力量被唤醒,我默默记录下所有突出的变化,警觉地将它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