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尽头是个废弃煤矿,沿着潮气扑鼻的通道钻进去,深处有间钢门斑驳的休息室,还算能躲人。
灯早就坏了,只能靠系统界面余光和手电照亮一方角落。
我们几个人轮换坐到一张掉漆的桌子边,谁都没废话。
姜美人先把背包拉链拉到顶,扯出根细铁丝,在门口和通风口来回捣鼓,盯着警报线头一晃一晃的。
蓝娜娜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环境。她站在门边,双手贴着残墙,紫色能量落在指尖。
她低声说:“军方没跟,只是外围有小队在撒网。
眼下我们安全,不过随时变数。”我靠着椅子,系统窗口里能看到外部的能量点正在缓慢移动,和她说的基本一致。
休息室气氛紧张。大家的衣服湿了一半,只能听到滴水声和姜美人在桌角架老鼠夹的声音。
汪博士轻咳一声,把一个U盘含在塑料壳里搁到桌子中心,“我们现在有两大命题。
一个是找到剩下的系统持有者。另外必须阻拦军方的主控装置上线。”
白小柔弯腰在废纸堆里翻了会,拽出之前截获的一份地图,摊开指点:“我在通讯里找到线索。
创造型持有者最后在西北军事基地一带。领导型的行踪在东部沿海,频繁切换位置,但没有脱离那一片区域。”
她抽出干笔标两点,漆黑的笔头在纸面一拖一拽。
姜美人把拆卸用的小刀拍在桌子上,“距离太离谱。
追两个目标,损耗和风险都极大。”空气暂时安静下来。
没人说话。我的脑子反复权衡各路可能。时间这东西耗不起,主控装置要是真运转了,所有努力都白费。
我把桌上的灰尘一抹,手指顺着地图一划:“没办法,我们只能分组。
一组西北基地,一组东部。”
汪博士把U盘分成两半,“每组都带一份完整研究备份,防意外。”
她把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划过,语气坚决。
这话说出口,休息室的争论就开始了。白小柔动了动肩膀,皱着眉头掷过去一句:“倘若分开,共鸣效应就失了。
一路打下来靠的就是拼合,为啥非要拆成两拨啊?”
她声音不高,却显出不安。
姜美人按着刀柄:“但现在时间最值钱。万一让军方卡住别的持有者,全玩完。”
她语调夹着点火气,也顾不上别的人再多说。
蓝娜娜蹲下身,把警报线再试了一遍,开口:“我算过。
如果强行一组冲两头,效率不到一半,还容易被截断。
分组确实有风险,但合理搭配或许能提高胜算。”
我想得通透些。姜美人攻击最猛,蓝娜娜的感知可避重就轻。
西北军事基地守卫恐怕最严,需要这两种协同。
白小柔救护谁都离不开,还有汪博士那身子骨,哪怕多喘几口气,在东边稳住才是真。
我语气平静:“我去西北。创造型持有者估计最难缠,适应型系统见招拆招是唯一合适的。”
姜美人望我一眼,手里的刀旋转慢了下来,“行,那东边呢?”
我指着白小柔和汪博士,“你们带上备份,想办法联系领导型系统持有者。
领导型掌握秩序,谁把她收了,之后局势最大主动。”
汪博士把剩下的存储器郑重递向白小柔:“万一出事,这数据说不定可以证明我们努力的意义。”
蓝娜娜确认:“分好路线,所有通讯加密。不能留下能量波动的痕迹。”
我们开始分头准备。姜美人用拾荒找来的铜丝和报警小元件在门外编制了两道机关,踩一步就会通电报警。
蓝娜娜用空气中的湿度感知周围,敌人距离始终锁在一公里之外。
她说:“军方的主力还陷在旧城区,外围的电子眼我们可以避开。”
我调出系统物资库,为东边小组分配防毒面罩和远程通讯。
白小柔拽着我的胳膊,“你估摸着自己撑得住么?
这几年你啥怪事都见过,可没单独碰过这种大场面吧。”
我摇头:“系统能适应未知。如果真的有变数,现在升级就是最合适的时候。”
汪博士插话,“最后准备把握在你手上。创造型系统本人极有可能反客为主——小心每一次接触。”
正盘点物资,姜美人把一小包弹药丢过来,“别省,西北可不会跟你讲道理。”
就在我点检装备时,系统界面忽然抖动起来。
蓝色光带骤然扩散,每一次脉冲都带着生冷数字雨。
姜美人手在腰间摸着枪,“你又怎么弄了?”
瞬间,我只觉得体内能量波动越来越强,全身每个细胞仿佛都在重组。
系统界面弹出提示,一个接一个:
【远程链接模块激活,可对非接触持有者进行数据交换与能量支援】
【环境操控参数提升】
【能量储备扩展,紧急传送功能优化……】
汪博士悉悉索索在背包里翻传感器,接上测量头,“数据爆表了……系统提前自我激活升级,我第一次见!
适应型的模型在预测我们两组分离后可能遇到的一切新状况。”
蓝娜娜闭上眼,吸收外泄能量,“我能看到你的能量结构在分叉,像在设法拉一根线——以后你能听到我们的联络,即使两边很远。”
升级结束后,系统里自动弹出一段加密信息:
【创造型持有者:李梦,最后坐标西北基地b区隔离区,生命体征显示与病毒共生,能力未知,安全威胁极大。
】
我略读到李梦的名字,眉头收得更紧了,顿时明白目标是谁。
档案显示她是诺亚系统算法的核心开发,“李梦……”我嘴里反复念叨两遍,“她活着,而且还在强化自己的能力。”
姜美人说,“这种人要是挺了过来,八成比我们都难缠。
你得防备她随时翻脸。”
我点了点头,这事情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更让我意外的是,系统远程链接模块刚启动,就捕获到一串跳动很大的能量信号,位置正是西北方向深处。
系统底端分析:
【创造型系统信号活跃……检测到大型能量结构调动,异常波动持续增长,建议高度警惕。
】
姜美人摆弄弹匣,“她八成在搞大动作,要是她能力突破原有框架,基地估计早晚会被搅成漩涡。”
蓝娜娜却有不同意见,“如果能抓住她修改后的方案,也许咱们还能有法子破解军方的主控装置,不等于拿回主动权?”
局面越来越棘手。我心里盘算,对李梦既要留希望,也得早做最坏准备。
她能自主掌控创造型系统,就能随时给军方添乱,也可能把我们拖进她的计划里。
天快亮时,大家连夜各自添水,补给。矿场通道里回荡着整理装备的杂音。
外面风声时断时续,没人说多余的话。姜美人最后检查警报,蓝娜娜重新覆盖门口能量,确认外头只有零星杂音,也足够安全。
白小柔把医疗包往我怀里一塞,“你新系统升级我没见过,但这包药我确认比系统还能救命。
你要是冒险也别丢下我给你的东西。”
我对她只点了点头。“遇到麻烦,先通知。”
汪博士递了一个加密通讯器,“这东西一旦你激活,世界上只有你们几个人能找到彼此,绝不会被军方追踪。”
外头天正在泛白。最后谁都没多言,站在矿井出口,各自背起背包。
告别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谁再拦,只有拥抱和短句。
白小柔和汪博士按白小柔规划的路线朝东部撤,越野车马达咆哮,泥点溅到我们身上。
他们很快消失在破旧的矿车轨道尽头。
我们三人则绕到矿场另一头,凭借地图选了最近的土路向西北。
泥泞路上,到处是碎石,没有人声。才走出去不到两公里,蓝娜娜猛地停住,伸手靠在一根钢轨上,压低声音:“不是军方在跟,是另一股人。
装备轻便,息声很稳。”
姜美人当即手搭枪柄,警报线压到极低,“说清楚。”
蓝娜娜集中所有感知,用一根指关节点在地面,“主队三四人,不用军方装备,是非标作战武器。
步幅规律,速度平均——这些不是普通赏金小队。”
我低声说,“会不会是先前我推测过的那个‘先驱者’组织?”
蓝娜娜再三感应,“他们不是抓我们,是直接寻死路的人。”
姜美人捏枪的手微微紧了,“不留情面,来者不善。”
我想了想,把帽檐压低。“这些人在追系统持有者不是为了赏金,多半嫌我们活着碍事。
对方和军方目标不同,可能要制造混乱或者防我们干扰主控协议。”
蓝娜娜冷静回答,“只要我们不暴露行踪,这一队人很难得手。
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快速度,切断一切可能被锁定的位置线索。”
我们加快了脚步,谁都没有开玩笑,后面是一连串细碎的追踪脚步声,和远处模糊不清的电台杂音。
灯早就坏了,只能靠系统界面余光和手电照亮一方角落。
我们几个人轮换坐到一张掉漆的桌子边,谁都没废话。
姜美人先把背包拉链拉到顶,扯出根细铁丝,在门口和通风口来回捣鼓,盯着警报线头一晃一晃的。
蓝娜娜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环境。她站在门边,双手贴着残墙,紫色能量落在指尖。
她低声说:“军方没跟,只是外围有小队在撒网。
眼下我们安全,不过随时变数。”我靠着椅子,系统窗口里能看到外部的能量点正在缓慢移动,和她说的基本一致。
休息室气氛紧张。大家的衣服湿了一半,只能听到滴水声和姜美人在桌角架老鼠夹的声音。
汪博士轻咳一声,把一个U盘含在塑料壳里搁到桌子中心,“我们现在有两大命题。
一个是找到剩下的系统持有者。另外必须阻拦军方的主控装置上线。”
白小柔弯腰在废纸堆里翻了会,拽出之前截获的一份地图,摊开指点:“我在通讯里找到线索。
创造型持有者最后在西北军事基地一带。领导型的行踪在东部沿海,频繁切换位置,但没有脱离那一片区域。”
她抽出干笔标两点,漆黑的笔头在纸面一拖一拽。
姜美人把拆卸用的小刀拍在桌子上,“距离太离谱。
追两个目标,损耗和风险都极大。”空气暂时安静下来。
没人说话。我的脑子反复权衡各路可能。时间这东西耗不起,主控装置要是真运转了,所有努力都白费。
我把桌上的灰尘一抹,手指顺着地图一划:“没办法,我们只能分组。
一组西北基地,一组东部。”
汪博士把U盘分成两半,“每组都带一份完整研究备份,防意外。”
她把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划过,语气坚决。
这话说出口,休息室的争论就开始了。白小柔动了动肩膀,皱着眉头掷过去一句:“倘若分开,共鸣效应就失了。
一路打下来靠的就是拼合,为啥非要拆成两拨啊?”
她声音不高,却显出不安。
姜美人按着刀柄:“但现在时间最值钱。万一让军方卡住别的持有者,全玩完。”
她语调夹着点火气,也顾不上别的人再多说。
蓝娜娜蹲下身,把警报线再试了一遍,开口:“我算过。
如果强行一组冲两头,效率不到一半,还容易被截断。
分组确实有风险,但合理搭配或许能提高胜算。”
我想得通透些。姜美人攻击最猛,蓝娜娜的感知可避重就轻。
西北军事基地守卫恐怕最严,需要这两种协同。
白小柔救护谁都离不开,还有汪博士那身子骨,哪怕多喘几口气,在东边稳住才是真。
我语气平静:“我去西北。创造型持有者估计最难缠,适应型系统见招拆招是唯一合适的。”
姜美人望我一眼,手里的刀旋转慢了下来,“行,那东边呢?”
我指着白小柔和汪博士,“你们带上备份,想办法联系领导型系统持有者。
领导型掌握秩序,谁把她收了,之后局势最大主动。”
汪博士把剩下的存储器郑重递向白小柔:“万一出事,这数据说不定可以证明我们努力的意义。”
蓝娜娜确认:“分好路线,所有通讯加密。不能留下能量波动的痕迹。”
我们开始分头准备。姜美人用拾荒找来的铜丝和报警小元件在门外编制了两道机关,踩一步就会通电报警。
蓝娜娜用空气中的湿度感知周围,敌人距离始终锁在一公里之外。
她说:“军方的主力还陷在旧城区,外围的电子眼我们可以避开。”
我调出系统物资库,为东边小组分配防毒面罩和远程通讯。
白小柔拽着我的胳膊,“你估摸着自己撑得住么?
这几年你啥怪事都见过,可没单独碰过这种大场面吧。”
我摇头:“系统能适应未知。如果真的有变数,现在升级就是最合适的时候。”
汪博士插话,“最后准备把握在你手上。创造型系统本人极有可能反客为主——小心每一次接触。”
正盘点物资,姜美人把一小包弹药丢过来,“别省,西北可不会跟你讲道理。”
就在我点检装备时,系统界面忽然抖动起来。
蓝色光带骤然扩散,每一次脉冲都带着生冷数字雨。
姜美人手在腰间摸着枪,“你又怎么弄了?”
瞬间,我只觉得体内能量波动越来越强,全身每个细胞仿佛都在重组。
系统界面弹出提示,一个接一个:
【远程链接模块激活,可对非接触持有者进行数据交换与能量支援】
【环境操控参数提升】
【能量储备扩展,紧急传送功能优化……】
汪博士悉悉索索在背包里翻传感器,接上测量头,“数据爆表了……系统提前自我激活升级,我第一次见!
适应型的模型在预测我们两组分离后可能遇到的一切新状况。”
蓝娜娜闭上眼,吸收外泄能量,“我能看到你的能量结构在分叉,像在设法拉一根线——以后你能听到我们的联络,即使两边很远。”
升级结束后,系统里自动弹出一段加密信息:
【创造型持有者:李梦,最后坐标西北基地b区隔离区,生命体征显示与病毒共生,能力未知,安全威胁极大。
】
我略读到李梦的名字,眉头收得更紧了,顿时明白目标是谁。
档案显示她是诺亚系统算法的核心开发,“李梦……”我嘴里反复念叨两遍,“她活着,而且还在强化自己的能力。”
姜美人说,“这种人要是挺了过来,八成比我们都难缠。
你得防备她随时翻脸。”
我点了点头,这事情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更让我意外的是,系统远程链接模块刚启动,就捕获到一串跳动很大的能量信号,位置正是西北方向深处。
系统底端分析:
【创造型系统信号活跃……检测到大型能量结构调动,异常波动持续增长,建议高度警惕。
】
姜美人摆弄弹匣,“她八成在搞大动作,要是她能力突破原有框架,基地估计早晚会被搅成漩涡。”
蓝娜娜却有不同意见,“如果能抓住她修改后的方案,也许咱们还能有法子破解军方的主控装置,不等于拿回主动权?”
局面越来越棘手。我心里盘算,对李梦既要留希望,也得早做最坏准备。
她能自主掌控创造型系统,就能随时给军方添乱,也可能把我们拖进她的计划里。
天快亮时,大家连夜各自添水,补给。矿场通道里回荡着整理装备的杂音。
外面风声时断时续,没人说多余的话。姜美人最后检查警报,蓝娜娜重新覆盖门口能量,确认外头只有零星杂音,也足够安全。
白小柔把医疗包往我怀里一塞,“你新系统升级我没见过,但这包药我确认比系统还能救命。
你要是冒险也别丢下我给你的东西。”
我对她只点了点头。“遇到麻烦,先通知。”
汪博士递了一个加密通讯器,“这东西一旦你激活,世界上只有你们几个人能找到彼此,绝不会被军方追踪。”
外头天正在泛白。最后谁都没多言,站在矿井出口,各自背起背包。
告别没有任何废话,也没有谁再拦,只有拥抱和短句。
白小柔和汪博士按白小柔规划的路线朝东部撤,越野车马达咆哮,泥点溅到我们身上。
他们很快消失在破旧的矿车轨道尽头。
我们三人则绕到矿场另一头,凭借地图选了最近的土路向西北。
泥泞路上,到处是碎石,没有人声。才走出去不到两公里,蓝娜娜猛地停住,伸手靠在一根钢轨上,压低声音:“不是军方在跟,是另一股人。
装备轻便,息声很稳。”
姜美人当即手搭枪柄,警报线压到极低,“说清楚。”
蓝娜娜集中所有感知,用一根指关节点在地面,“主队三四人,不用军方装备,是非标作战武器。
步幅规律,速度平均——这些不是普通赏金小队。”
我低声说,“会不会是先前我推测过的那个‘先驱者’组织?”
蓝娜娜再三感应,“他们不是抓我们,是直接寻死路的人。”
姜美人捏枪的手微微紧了,“不留情面,来者不善。”
我想了想,把帽檐压低。“这些人在追系统持有者不是为了赏金,多半嫌我们活着碍事。
对方和军方目标不同,可能要制造混乱或者防我们干扰主控协议。”
蓝娜娜冷静回答,“只要我们不暴露行踪,这一队人很难得手。
现在最重要的是加快速度,切断一切可能被锁定的位置线索。”
我们加快了脚步,谁都没有开玩笑,后面是一连串细碎的追踪脚步声,和远处模糊不清的电台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