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多,港岛海天基金,值夜班的小孙被潘世生的敲门声吵醒。
下楼开门后,潘世生命令式的让小孙立刻联系内陆基金会,通知老板带录音机接电话,随后无视了小孙抬起阻拦的手,上楼到计算机旁坐下,按下开机键。
小孙知道来人是曲卓在港岛的司机加保镖,但他在海天基金没有职务。就算有职务,也不能随便操作存有重要数据的计算机。
纠结了一下,眼看潘世生等计算机完成启动后熟练的输入指令,运行了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程序,开始噼噼啪啪的敲字符,小孙抄起电话拨通羊城的专线总机,转去京城两岸基金会。
毫无意外,睡梦中的曲卓被两岸基金会的夜班值班员叫醒,得知情况后,拎了一部单卡录音机快步穿过西跨院奔基金会主楼。
没有任何多余的沟通,潘世生只对着话筒说了句“77”,稍等了两秒,将话筒抵到计算机机箱侧面的小蜂鸣喇叭上,敲下了键盘的回车键。
与此同时,电话另一边的曲卓按下了录音机的录音键,将话筒抵到了录音机麦克风口的位置。
计算机小喇叭里响起连续的,尖锐的,听起来毫无规矩的变化极为密集的高低音,通过专线电话的话筒,被另一边单卡录音机的麦克风捕捉,并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担心电话失真造成误读,潘世生连续播放了三遍,对着话筒说了句“over”便挂断了通话。
随后,在键盘上敲出“DEL”指令,按下回车删除了之前往软件内输入的四个字母一组,足有一页多的字符……
看起来非常专业?
装腔作势罢了。
曲卓专门为他在京城时,传递一些他本不应该知道的,非常重要的情报,而特意准备的“小花活儿”。
没错,就是给某些人“看”的。
虽然是“小花活儿”,但传输手段的加密方式,就眼下而言是非常高级的。
原理相当于老式56K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密集的高低音是二进制数据。四个字符一组的“代码”虽然是潘世生随意敲的,但完全可以是真实存在并约定好的,类似于四角号码的密码字典。
即便以音频形式传输的二进制码被截取并破译了,破译者没有“字典”,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堆无用代码而已。
如果收集到足够多的素材,有一定概率可以破解出每个代码代表的含义。但如果是多本字典轮换使用呢?
如果字典不是一本,甚至是一组联合使用,代码传输的是汉字、英文单词、法文单词、俄文单词,或是不同语言单词混排的内容呢?
如果通过编码转换,将三进制,或是其它任何进制数据映射为二进制形式传输呢?
如果是多种编码混用呢?
传输开始前潘世生随口说的“77”,代指的是密码字典、加密方法,还是字典加方式,亦或者方式加字典?
对人工译码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对计算机来说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执行一段预设的指令而已。
谢楠之前供职的那家单位,负责监听港岛专线的夜班值班员,完成录音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很快,负责情报分析和密码破译的两个小组被喊起来加班。
肯定得加班呀,后半夜给某人传递情报,还是以这种秘密的方式传递,肯定有非常急,且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呢?
专业人士们在慢放播放速度,研究、分析滋啦滋啦的声音和“77”的含义时,几位大半夜不睡觉的领导,在商量是试着破译,悄悄的掌握,默默的监听……还是明儿直接问那小子?
等天快亮了的时候,密码破译组负责人涩涩的汇报:该密文传输手段,很可能是通过计算机加密,再通过计算机解密的,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通讯手段。
参数太少,暂时无法找出作为突破口的规律。最好请精通计算机和密码学的同志配合。
领导一听这话,摆摆手让两个组解散休息。
心说:“你真能推荐个人,我把国科院计算机中心主任找过来帮你破解怎么样?”
十多分钟后,小红楼领导联系了方文山父母供职单位的领导。那边的负责人听过描述后,立马召集了几位正在研究计算机加密的专业人士进行讨论。
半个小时不到,电话打了回来。极为谨慎的回复:“可以送过来试一下。但即便能破译,也大概率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最好能提供更多的参照素材。”
小红楼领导挠了挠头,跟对方客套了两句,挂断电话看了下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等一会儿吧,六点左右刘老前辈差不多起床了。
眼下几个安全口上上下下,也就刘老能跟那小子搭上话……
压根没用刘老出马,六点多点曲某人的电话直接打到北海公园西侧的西楼值班室,就是演示小型无人机和给他颁发奖章的那地儿。
告诉值班员,他要尽快见到海子里大老板、西楼最高负责人和钱袋子老头儿,越快越好。
问他什么事儿,不但不说,还威胁接电话的赶紧通知,耽误了事儿把你挂城门楼子上风干……
过了能有二十分钟,西楼来电话,让曲卓现在就过去。
换上牛仔裤、长袖T恤,外面穿了件帽衫的曲卓喊于勇出门时,让西跨院值班员通知综合办,给他订上午飞羊城的航班,再让港岛海天基金转告潘世生去机场接他。
头七点,小破车开进西楼院内,在一位中年参谋不干事的引领下快步上楼……
三楼一间小办公室内,除了曲卓要见的老三位外,还有一位……李云龙的师长大人。
不是旅长,是师长。
真正的,也是公认的军神!
四位老爷子都刚到没多久,正在小声商量臭小子到底有什么急事呢听说人来了。停下讨论,拿茶杯的那茶杯,面露不满的面露不满,闭目养神的闭目眼神。
师长大人四平八稳的端坐,等着听听知名的大功臣,也是大刺头儿的小家伙,到底因为什么事连大老板都敢调度。
不多时曲卓进屋,看到师长大人愣了一下。
反手关上房门,从衣兜里掏出张对折的纸,快步送到大老板手里时,余光发现师长大人的眼睛似乎看不见。
大老板看纸上的内容,另外两位等着看时,曲卓凑到师长大人身边蹲下。仔细观察镜片后微睁着的眼睛,伸手握住了老爷子的手。
老爷子有些意外,稍稍愣了一瞬,脸上泛起笑意,也握住了曲卓的手,温和的问:“说说,什么事呀?”
“两件事,一件是,德黑兰现在是已经被引燃了药捻子的火药桶。另一件是,毛子花了大力气才掌握的中亚要道,眼瞅着就要丢了……”
下楼开门后,潘世生命令式的让小孙立刻联系内陆基金会,通知老板带录音机接电话,随后无视了小孙抬起阻拦的手,上楼到计算机旁坐下,按下开机键。
小孙知道来人是曲卓在港岛的司机加保镖,但他在海天基金没有职务。就算有职务,也不能随便操作存有重要数据的计算机。
纠结了一下,眼看潘世生等计算机完成启动后熟练的输入指令,运行了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程序,开始噼噼啪啪的敲字符,小孙抄起电话拨通羊城的专线总机,转去京城两岸基金会。
毫无意外,睡梦中的曲卓被两岸基金会的夜班值班员叫醒,得知情况后,拎了一部单卡录音机快步穿过西跨院奔基金会主楼。
没有任何多余的沟通,潘世生只对着话筒说了句“77”,稍等了两秒,将话筒抵到计算机机箱侧面的小蜂鸣喇叭上,敲下了键盘的回车键。
与此同时,电话另一边的曲卓按下了录音机的录音键,将话筒抵到了录音机麦克风口的位置。
计算机小喇叭里响起连续的,尖锐的,听起来毫无规矩的变化极为密集的高低音,通过专线电话的话筒,被另一边单卡录音机的麦克风捕捉,并完整的记录了下来。
担心电话失真造成误读,潘世生连续播放了三遍,对着话筒说了句“over”便挂断了通话。
随后,在键盘上敲出“DEL”指令,按下回车删除了之前往软件内输入的四个字母一组,足有一页多的字符……
看起来非常专业?
装腔作势罢了。
曲卓专门为他在京城时,传递一些他本不应该知道的,非常重要的情报,而特意准备的“小花活儿”。
没错,就是给某些人“看”的。
虽然是“小花活儿”,但传输手段的加密方式,就眼下而言是非常高级的。
原理相当于老式56K调制解调器传输数据,密集的高低音是二进制数据。四个字符一组的“代码”虽然是潘世生随意敲的,但完全可以是真实存在并约定好的,类似于四角号码的密码字典。
即便以音频形式传输的二进制码被截取并破译了,破译者没有“字典”,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堆无用代码而已。
如果收集到足够多的素材,有一定概率可以破解出每个代码代表的含义。但如果是多本字典轮换使用呢?
如果字典不是一本,甚至是一组联合使用,代码传输的是汉字、英文单词、法文单词、俄文单词,或是不同语言单词混排的内容呢?
如果通过编码转换,将三进制,或是其它任何进制数据映射为二进制形式传输呢?
如果是多种编码混用呢?
传输开始前潘世生随口说的“77”,代指的是密码字典、加密方法,还是字典加方式,亦或者方式加字典?
对人工译码来说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对计算机来说不过是按部就班的执行一段预设的指令而已。
谢楠之前供职的那家单位,负责监听港岛专线的夜班值班员,完成录音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级汇报。
很快,负责情报分析和密码破译的两个小组被喊起来加班。
肯定得加班呀,后半夜给某人传递情报,还是以这种秘密的方式传递,肯定有非常急,且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呢?
专业人士们在慢放播放速度,研究、分析滋啦滋啦的声音和“77”的含义时,几位大半夜不睡觉的领导,在商量是试着破译,悄悄的掌握,默默的监听……还是明儿直接问那小子?
等天快亮了的时候,密码破译组负责人涩涩的汇报:该密文传输手段,很可能是通过计算机加密,再通过计算机解密的,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通讯手段。
参数太少,暂时无法找出作为突破口的规律。最好请精通计算机和密码学的同志配合。
领导一听这话,摆摆手让两个组解散休息。
心说:“你真能推荐个人,我把国科院计算机中心主任找过来帮你破解怎么样?”
十多分钟后,小红楼领导联系了方文山父母供职单位的领导。那边的负责人听过描述后,立马召集了几位正在研究计算机加密的专业人士进行讨论。
半个小时不到,电话打了回来。极为谨慎的回复:“可以送过来试一下。但即便能破译,也大概率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最好能提供更多的参照素材。”
小红楼领导挠了挠头,跟对方客套了两句,挂断电话看了下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等一会儿吧,六点左右刘老前辈差不多起床了。
眼下几个安全口上上下下,也就刘老能跟那小子搭上话……
压根没用刘老出马,六点多点曲某人的电话直接打到北海公园西侧的西楼值班室,就是演示小型无人机和给他颁发奖章的那地儿。
告诉值班员,他要尽快见到海子里大老板、西楼最高负责人和钱袋子老头儿,越快越好。
问他什么事儿,不但不说,还威胁接电话的赶紧通知,耽误了事儿把你挂城门楼子上风干……
过了能有二十分钟,西楼来电话,让曲卓现在就过去。
换上牛仔裤、长袖T恤,外面穿了件帽衫的曲卓喊于勇出门时,让西跨院值班员通知综合办,给他订上午飞羊城的航班,再让港岛海天基金转告潘世生去机场接他。
头七点,小破车开进西楼院内,在一位中年参谋不干事的引领下快步上楼……
三楼一间小办公室内,除了曲卓要见的老三位外,还有一位……李云龙的师长大人。
不是旅长,是师长。
真正的,也是公认的军神!
四位老爷子都刚到没多久,正在小声商量臭小子到底有什么急事呢听说人来了。停下讨论,拿茶杯的那茶杯,面露不满的面露不满,闭目养神的闭目眼神。
师长大人四平八稳的端坐,等着听听知名的大功臣,也是大刺头儿的小家伙,到底因为什么事连大老板都敢调度。
不多时曲卓进屋,看到师长大人愣了一下。
反手关上房门,从衣兜里掏出张对折的纸,快步送到大老板手里时,余光发现师长大人的眼睛似乎看不见。
大老板看纸上的内容,另外两位等着看时,曲卓凑到师长大人身边蹲下。仔细观察镜片后微睁着的眼睛,伸手握住了老爷子的手。
老爷子有些意外,稍稍愣了一瞬,脸上泛起笑意,也握住了曲卓的手,温和的问:“说说,什么事呀?”
“两件事,一件是,德黑兰现在是已经被引燃了药捻子的火药桶。另一件是,毛子花了大力气才掌握的中亚要道,眼瞅着就要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