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4章 也不知道乐观是打哪来的-《1976步步生莲》

  “以外压内”很多时候真的很好使。

  知道南边的那帮玩意滑坡的那么快,京里虽然又震惊又震怒,但出问题处理问题,不至于太动肝火。

  真正令人羞恼的是,很多人很多事当着港岛专家团队的面毫无收敛,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行为是有问题的。

  说明什么?

  说明已经习以为常,视之为应当应分了。

  就像曲卓说的那样,那么多人费尽心力的在外面树立起的形象,被一帮丢人现眼的玩意败坏的够呛。

  这会儿又听说,曲某人的消息是从薛伯陵小儿子嘴里听说的,肝火腾的一下就了烧起来。

  这要是通过薛家小子的嘴传去弯省……是会让一些人笑掉大牙的,还会当成笑话在更大范围里传播,惹得更多的人笑掉大牙……

  恼了!

  这一刻,几个老头儿是真的恼了。

  恼羞成怒的恼!

  看出已经真怒了,某人还添火加柴:“咱去年唠嗑的时候,我就说过,不要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不要相信漂亮话,觉悟什么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少搞点形式主义!有那闲工夫赶紧完善法律,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口号喊得再动听,也不过是停留在嘴上的东西罢啦。你们非不信,也不知道那乐观的自信是打哪来的……”

  “……”

  没人吱声。

  曲卓抬起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一起搓了搓:“现在是南边有限的一点地方,有限的一点人,刚刚见到了一点这个。胆子还不是很大。也就吃点喝点抽点。

  但是,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索取的苗头已经非常明显啦。

  请等着吧,随着继续放开,从南到北越来越多的人会发现,只要把面皮揣进裤兜里,这玩意唾手可得。几年的功夫,机关枪都突突不过来。

  我为什么成天跟只看家犬似的,死守着地盘不把杂碎往单位里放?那玩意它传染!

  孔丘都说啦,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一条臭鱼扔锅里,眨巴眼的功夫就能腥一锅汤。”

  “乱按放,那是孔子说的吗?”去年说某人危言耸听的某老头儿,面皮过不去,寻了个点训斥。

  “不是吗?”曲某人迅速检索脑子里零零碎碎“收集”的“知识库”,梗着脖子:“左丘明在《国语·周语下》里写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没错吧?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里也有,学好,千日不足;学歹,一日有余。也没错吧?”

  “嗯~看来……”三号左右看了看:“没少读书呀。”

  几个老头儿笑了起来……有点勉勉强强的那种。

  “说说那个烧垃圾发电。”三号结束了上一个话题。

  “垃圾发电这项技术,重点不在发电,而在解决城市化发展中,必然要面临的垃圾问题……”

  曲卓从空气污染,到废渣处理,再到现阶段国内垃圾特点,好的和不足的,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随后,又将话题延展到了甲烷发电上。

  总结起来就是,听着很美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电效率,环保问题和安全风险都有待验证。而且,工艺高,投资大。

  所以,建议边用边研究边完善,争取自己搞出一套针对不同地域特征的,真正安全可行实用的,本土化解决方案。

  顺便让老几位知道,垃圾燃烧和甲烷暂时并不足以百分百的依靠。有所短缺时,需要油料和天然气作为补充。

  谈到油料和天然气,又说起在小南山西侧建立油料和天然气仓储只是第一步。

  如果允许,后续资金缓过劲时,准备搞个炼油厂。

  国内的油料供应,这么多年来一直很紧张。随着大批外企进驻,机动车数量会在未来几年猛增。

  再一个,蛇口铺装路面时,沥青居然好几次短暂的断供。

  这个倒不是人的问题。

  主要是眼下整个南方地区的沥青,主要依靠胜利油田供应。今年上马的项目多,配套的道路整修工程也多。

  只粤省一地,连接羊城到鹏城和羊城到香洲的107国道改建,需求量就是巨大的。

  往后看,放开推进顺利的话,全国性的道路建设是必然的。

  不说油料,连沥青都捉襟见肘,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计划利用港岛没有炼油厂,成品油价又持续走高这一点,拉拢一帮港岛的“坐地虎”,跟沧浪合作先搞一个炼油厂。

  英国佬的炼油技术还是可圈可点的,而且他们对马来和文莱两个近处的产油国影响很深。

  眼光放长远一些,咱们既然已经在东海和渤海搞起了海上油气,南海的油气资源早晚会得到开发。

  (67年渤海海域钻出第一口海上工业油气井"海1井",73年启动东海油气勘探开发)

  先把炼油技术引进来,再慢慢消化,继而推动与石化紧密相关的塑料、合成氨和润滑油产业。等南海有了自己的油气田……

  这一话题是曲卓故意甩出来的,一方面确实有很迫切的需求。再一个,他猜测老几位今晚一定会谈到拖拉机和车的事,这不正好垫话嘛。

  果然,话题告一段落后,大老板发问:“说到油料,听说你小子又是拖拉机,又是小摩托小汽车的,从三菱给曲家搞了不少好技术?”

  “不算好技术,都是六十年代末的东西,与现在大概有八到十年的代差。”曲卓似乎对大老板的意思毫无察觉。

  “既然搞了,为什么不搞最先进的?”梅宣宁的老子问。

  “我不跟您儿子说过了嘛。”曲卓皱皱着脸小声嘀咕了一句,随后放开音量:“越新的技术,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就越高。

  之前在高雄和台南转了一圈,参观了拆船厂和钢铁厂,对他们本地原材料供应,心里大致有点数。

  再说,新技术三菱大概率不愿意放手,放手也肯定漫天要价。”

  “嗯,因地制宜。不盲目的求好。”大老板点点头。

  “你跟小二说,在国内搞的话,即便有技术,原料和设备很多年都无法解决?”梅宣宁的老子又问。

  “这还用我说嘛,回头拉张单子出来,您跟专业人士了解一下就知道了。不瞒您说,我都有心把基金会那几台车,弄港岛从里到外的改装一下了。

  除了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单纯就车而言,都什么破玩意。从性能到做工,连欧洲同级品牌二十年前的老爷车都赶不上。”

  “……”老几位再次无言。

  以79年为节点。

  HQ CA770、奔驰S级、宝马735i做横向对比。

  HQ:5.65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164KW,化油器,两速自动挡,综合油耗百公里20到30升,非独立后悬挂。主要靠手工生产,公差大,故障率高。

  奔驰:5.6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200KW,电子喷油,四速自动挡,综合油耗百公里12到15升,前双叉臂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挂,配备横向稳定杆。外加ABS系统,行车电脑,安全气囊,电动座椅……

  宝马:3.5L L6发动机,最大功率160KW,同样是电喷,四速变速箱,百公里油耗约12升,前麦弗逊加后半拖曳臂悬挂,ABS、行车电脑等一应俱全……

  产量……一个手工敲敲打打加进口配件,年产几十台。

  另外俩,早就开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一年随随便便几万辆。

  二十年的技术代差,都是搂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