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儿,外祖想同你要一样东西。”老鬼说。
“什么东西,外祖尽管说。”柳萱边喝汤边说。
“重阳木。”老鬼说,“最好有枝条有叶子,广福寺外祖去看过了,没找到。”
“就在峭壁上,没有了吗?像一棵小树那么大。”柳萱说。
“没有了。”彩盈说。
“我有,这就去给外祖拿。”柳萱说,“在飞花阁,叶子我让人都收着,回京后还没来得及问他们。”
“先吃饭,也不急在这一时。”老鬼说。
“对,先吃饭,我都饿了,无疾,你吃过没有,一起吧。”彩盈说。
“好,我也饿了。”老鬼说着坐下,拿了一个饼吃着,“萱儿,你当初说要送彩盈一棵树,还作数不?”
“嗯。”柳萱嘴里嚼着食物,含糊不清的回答。
门突然被打开了,墨月进来说,“王妃回府了。”
“回来就回来,大惊小怪的,别吓到萱儿。”彩盈责怪道。
“是奴婢鲁莽了。”墨月赶忙认错。
“嗯,萱儿在这的确不合适,萱儿,一会你回府去。”老鬼说。
“嗯。”柳萱低着头吃东西,“对了,墨月,你让玲珑将收着的树叶拿过来,还有院子里的两棵树,带姑奶奶去看看,一切听姑奶奶的吩咐。”
墨月点头,“宫里的太医怎么办,还在旁边的屋里等着呢。”
“交给姑奶奶就是了。”柳萱说。
喝完最后一口汤,柳萱起了身,彩盈过去抱了抱柳萱,“萱儿,这个人交给姑奶奶,你回去歇着,别多想。”
柳萱笑着点点头,她多想什么,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墨月送柳萱回去,一路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像说什么都多余。柳萱一路看着马车外,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哪一件似乎都比自己的小感情重要。
刚到柳府,就听下人说柳夫人在房里哭,柳澈正在安抚。墨月是不敢去触霉头的,见柳萱进了府里转身回去了。
柳萱到了莫悠的房里,问过柳澈才知道父亲又要去北境了,这几日就走。柳夫人看着柳萱,泪眼朦胧,欲言又止的要说什么。
“萱儿,你再给父亲准备点药丸吧。”柳澈说。
“嗯,会准备的,兄长,外祖和姑奶奶也要走了。”柳萱说,“去西境。”
莫悠哭得更伤心了,好好的一个除夕,不是柳国公受伤,就是父亲去了王府救人,都没有人好好的陪她守岁。
“母亲,不要难过,大过年的,流泪不吉利,咱们还是为父亲多准备些什么才好。”柳澈说。
柳萱想起父亲给自己的那点碎银,心里苦涩,“兄长,药品和衣物要准备,还有就是银票或是散银。”
“怎么,你父亲还没有银钱用吗?朝廷不给发军饷?”莫悠擦了擦眼泪说。
“母亲,女儿在北境的时候,父亲先女儿一步回京城,临出发时给女儿留了几块碎银,怕是父亲有银钱也是贴补给自己将士了。”柳萱说。
“好,我去准备,估摸着柳放也会去北境,让他保管银票,无论怎样,要先保障父亲的吃穿用度。”柳澈说。
“我这里也有,还有皇上和贵妃赏赐,母亲一点都没用,我这就去拿。”莫悠起了身,拿过了一个盒子,递给柳澈。
“母亲,儿子要再提醒你,不能悄悄的跟到北境去。”柳澈说。
莫悠被说中了心事,尴尬的拿了帕子擦眼角,甚至都没有辩解一句。
“母亲,赤城,已经没有我们的宅子了,宋二老爷一家也来了京城,你去了连个相熟的人都没有。”柳萱说。
莫悠不说话,她这个性子,很少同旁人来往,在赤城十年,连一个手帕交都没有,只有宋二老爷一家,还有些来往。
“母亲,我们在京城好好的等父亲回来就是了,你说呢?”柳澈问。
“我,总要问过你们的父亲。”莫悠说。
正说着,柳放匆匆赶来,“大哥,我刚听说父亲要去北境,我也一同前往。”柳澈拍了拍柳放的肩膀,“有你陪着父亲,我也放心些。银票和物资你都带上,务必保障好父亲的衣食。”柳放点头应下。
柳萱又道:“二哥,我准备些药丸你带上,关键时刻能救命。”柳放点头,感激地看着柳萱。
莫悠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说:“放儿,到了北境,若你父亲觉得我能去,你便派人来接我。”柳澈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也没再阻拦。
柳萱看着一家人,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父亲此去北境,定能马到成功,平安归来。”柳萱坚定地说道,似是在安慰家人,又像是给自己打气。众人听了,都暗暗点头,仿佛有了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柳放跟着柳萱去了她的院子,路上柳放同柳萱讲了这几日发生的事,又询问柳萱的看法。
“妹妹,你大胆的说,我只当是和你闲聊。”柳放见柳萱一直不开口,有些着急。
“二哥,关于乾国呢,我想耶律雄是真心要和平相处的,只是苏雅郡主的所作所为,不知道是不是瞒着耶律雄,还是他纵容的,想趁机试探,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柳萱说。
“父亲也是这样说的,那我呢?我的事怎么办?”柳放问。
“按兄长说的,你外祖和母亲的陵墓都在乾国境内,这事可能还要通过耶律雄才行。”柳萱说。
“嗯,父亲同我说了,让我耐心的等等。”柳放有些失落。
“二哥,你不是说你的舅舅葬在了赤城附近吗?这次北上,可以先将那些东西葬在舅舅旁边。如果依我的做法,我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去他们的陵墓,查看明白。百善孝为先,哪里还顾得许多。”柳萱说。
柳放也是这样想的,他真恨不得插了翅膀飞过去。
“再说了,你就算有些莽撞又如何?不比苏雅郡主强多了!亏我当初还可怜她,真为自己不值!”柳萱愤愤的说,这救人还救出冤家来了。
“什么东西,外祖尽管说。”柳萱边喝汤边说。
“重阳木。”老鬼说,“最好有枝条有叶子,广福寺外祖去看过了,没找到。”
“就在峭壁上,没有了吗?像一棵小树那么大。”柳萱说。
“没有了。”彩盈说。
“我有,这就去给外祖拿。”柳萱说,“在飞花阁,叶子我让人都收着,回京后还没来得及问他们。”
“先吃饭,也不急在这一时。”老鬼说。
“对,先吃饭,我都饿了,无疾,你吃过没有,一起吧。”彩盈说。
“好,我也饿了。”老鬼说着坐下,拿了一个饼吃着,“萱儿,你当初说要送彩盈一棵树,还作数不?”
“嗯。”柳萱嘴里嚼着食物,含糊不清的回答。
门突然被打开了,墨月进来说,“王妃回府了。”
“回来就回来,大惊小怪的,别吓到萱儿。”彩盈责怪道。
“是奴婢鲁莽了。”墨月赶忙认错。
“嗯,萱儿在这的确不合适,萱儿,一会你回府去。”老鬼说。
“嗯。”柳萱低着头吃东西,“对了,墨月,你让玲珑将收着的树叶拿过来,还有院子里的两棵树,带姑奶奶去看看,一切听姑奶奶的吩咐。”
墨月点头,“宫里的太医怎么办,还在旁边的屋里等着呢。”
“交给姑奶奶就是了。”柳萱说。
喝完最后一口汤,柳萱起了身,彩盈过去抱了抱柳萱,“萱儿,这个人交给姑奶奶,你回去歇着,别多想。”
柳萱笑着点点头,她多想什么,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墨月送柳萱回去,一路上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像说什么都多余。柳萱一路看着马车外,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哪一件似乎都比自己的小感情重要。
刚到柳府,就听下人说柳夫人在房里哭,柳澈正在安抚。墨月是不敢去触霉头的,见柳萱进了府里转身回去了。
柳萱到了莫悠的房里,问过柳澈才知道父亲又要去北境了,这几日就走。柳夫人看着柳萱,泪眼朦胧,欲言又止的要说什么。
“萱儿,你再给父亲准备点药丸吧。”柳澈说。
“嗯,会准备的,兄长,外祖和姑奶奶也要走了。”柳萱说,“去西境。”
莫悠哭得更伤心了,好好的一个除夕,不是柳国公受伤,就是父亲去了王府救人,都没有人好好的陪她守岁。
“母亲,不要难过,大过年的,流泪不吉利,咱们还是为父亲多准备些什么才好。”柳澈说。
柳萱想起父亲给自己的那点碎银,心里苦涩,“兄长,药品和衣物要准备,还有就是银票或是散银。”
“怎么,你父亲还没有银钱用吗?朝廷不给发军饷?”莫悠擦了擦眼泪说。
“母亲,女儿在北境的时候,父亲先女儿一步回京城,临出发时给女儿留了几块碎银,怕是父亲有银钱也是贴补给自己将士了。”柳萱说。
“好,我去准备,估摸着柳放也会去北境,让他保管银票,无论怎样,要先保障父亲的吃穿用度。”柳澈说。
“我这里也有,还有皇上和贵妃赏赐,母亲一点都没用,我这就去拿。”莫悠起了身,拿过了一个盒子,递给柳澈。
“母亲,儿子要再提醒你,不能悄悄的跟到北境去。”柳澈说。
莫悠被说中了心事,尴尬的拿了帕子擦眼角,甚至都没有辩解一句。
“母亲,赤城,已经没有我们的宅子了,宋二老爷一家也来了京城,你去了连个相熟的人都没有。”柳萱说。
莫悠不说话,她这个性子,很少同旁人来往,在赤城十年,连一个手帕交都没有,只有宋二老爷一家,还有些来往。
“母亲,我们在京城好好的等父亲回来就是了,你说呢?”柳澈问。
“我,总要问过你们的父亲。”莫悠说。
正说着,柳放匆匆赶来,“大哥,我刚听说父亲要去北境,我也一同前往。”柳澈拍了拍柳放的肩膀,“有你陪着父亲,我也放心些。银票和物资你都带上,务必保障好父亲的衣食。”柳放点头应下。
柳萱又道:“二哥,我准备些药丸你带上,关键时刻能救命。”柳放点头,感激地看着柳萱。
莫悠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说:“放儿,到了北境,若你父亲觉得我能去,你便派人来接我。”柳澈无奈地叹了口气,但也没再阻拦。
柳萱看着一家人,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父亲此去北境,定能马到成功,平安归来。”柳萱坚定地说道,似是在安慰家人,又像是给自己打气。众人听了,都暗暗点头,仿佛有了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柳放跟着柳萱去了她的院子,路上柳放同柳萱讲了这几日发生的事,又询问柳萱的看法。
“妹妹,你大胆的说,我只当是和你闲聊。”柳放见柳萱一直不开口,有些着急。
“二哥,关于乾国呢,我想耶律雄是真心要和平相处的,只是苏雅郡主的所作所为,不知道是不是瞒着耶律雄,还是他纵容的,想趁机试探,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柳萱说。
“父亲也是这样说的,那我呢?我的事怎么办?”柳放问。
“按兄长说的,你外祖和母亲的陵墓都在乾国境内,这事可能还要通过耶律雄才行。”柳萱说。
“嗯,父亲同我说了,让我耐心的等等。”柳放有些失落。
“二哥,你不是说你的舅舅葬在了赤城附近吗?这次北上,可以先将那些东西葬在舅舅旁边。如果依我的做法,我才不管那么多,直接去他们的陵墓,查看明白。百善孝为先,哪里还顾得许多。”柳萱说。
柳放也是这样想的,他真恨不得插了翅膀飞过去。
“再说了,你就算有些莽撞又如何?不比苏雅郡主强多了!亏我当初还可怜她,真为自己不值!”柳萱愤愤的说,这救人还救出冤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