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么?-《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唉,你也太落伍了,”说话的村民佯装叹了口气道,“就是紫家要收柴火啦。”

  “收柴火?谁那么傻,凭白给他家送柴火?”被问的村民瞪大了眼睛,满脸地不可置信。

  “唉,不是,紫家在收购柴火。”

  “收购柴火?那不更傻了?”

  紫家多子多孙,在整个梧桐村都是出了名的,又临近大山,不自己上山捡、伐,还收购,不是傻子又是什么?

  旁边听着的人忍不住过来插嘴道:“俺可是听说了,好像不是紫家,是紫家那个宝贝疙瘩。”

  “那有啥子不一样?”有人不以为然。

  紫家宝贝疙瘩,那不还是紫家?

  “咋能一样呢?”反驳的人急得跳脚。

  “如果说是紫家,俺不信;但如果说是紫家宝贝疙瘩,俺就信。”

  “为啥呀?”众人纷纷好奇地追问着。

  “别问为啥了,俺得赶紧回家拿工具,上山,捡柴火去。”

  这人也不再多说,就火急火燎地抬腿走人。

  没有丝毫犹豫。

  “等等,一起,俺也去。”另一个村民也赶紧跟上。

  反正柴火自家也是要用的。

  紫大山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只觉得此时脑袋嗡嗡的,拔腿就往家里跑去。

  他要阻止,他一定要阻止他家小闺女败家。

  还没等紫大山拐到通往紫家的小路上,他就看到前面三五个奶娃娃背着背篓,拿着绳子结伴上山。

  大的那个能有六七岁左右,小的那个差不多和小五一样大。

  后面还跟着上蹿下跳、叽哇乱叫的两熊孩子。

  紫大山定睛一看,那叽哇乱叫、上蹿下跳的俩熊孩子,不是他家小四和小五又是谁?

  “小姑姑说了,你们不要进山,就在山脚下就可以哒。”小五脆生生的声音传了过来。

  小五刚说完,小四又叮嘱了一句:“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孩子们脚步不停,纷纷点头。

  紫大山:……

  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么?

  紫大山和小四小五是前后脚到家的。

  紫家篱笆门大开,一张小木桌慢慢悠悠地从里边晃悠了出来。

  抬木桌的两人,正是在他紫大山之前到家的小四和小五。

  两个小家伙刚把木桌放好,抬头就看到立在原地、用牛眼瞪着他们的紫大山。

  “阿爷,你回来啦。”小五很没眼力劲地跟紫大山打招呼。

  小四也抬手跟自家阿爷打了招呼:“阿爷。”

  就不再说话。

  小五没眼色,他可是已经看出来,阿爷的脸都绿了。

  说完,小四就赶紧拉着小五,两人一起退回去找紫宝儿。

  小四心里门儿清,这个时候只有紫宝儿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紫大山浑身无力地走进篱笆门,抬头就看到顾辞垂手站在房檐下,看着这边。

  “他娘,这……”

  紫大山自己没招儿,就想着要求助老妻。

  说不得老妻能有啥子挽救的方法。

  顾辞看着紫大山那一脸地生无可恋,就学着紫宝儿平日里古灵精怪地模样,摊摊双手,耸耸肩。

  那意思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她也没辙。

  紫大山顿时就僵立原地,石化了。

  “阿爹,你回来啦。”

  紫宝儿举着一个两尺多高的幡,从后院蹦跶出来。

  那破番随着她的蹦跶,也是一颠一颠的。

  再配上她那一身略显邋遢的小衣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庙堂里出来骗吃骗喝的小神棍呢!

  “嗯,阿爹回来了。”

  紫大山尽管内心非常不想搭理小闺女,但是嘴巴还是诚实地说着搭理小闺女的话。

  紫宝儿举着番从紫大山身边缓缓走过,一门心思就想把那番立在小木桌旁边。

  “戳、戳、戳……”

  紫宝儿小脸蛋儿憋得通红,可劲儿地戳了几次,都没能把那破番给立住。

  “阿爹来帮宝儿戳。”

  还没等紫宝儿求助,紫大山就屁颠屁颠地主动跑过来求帮忙。

  顾辞:……

  亲眼目睹一切的小四和小五:……

  他家阿爷从来就是这么得双标。

  紫大山走上前,轻轻一戳,那番就乖乖立住了。

  紫宝儿摸了摸脑门,脑门上连根汗毛都没湿,嘴里念叨着:“还是阿爹厉害呀。”

  厉害的紫大山挺直了腰杆子,这才发现,番上还有一坨一坨的碳灰。

  只是这碳灰,咋就那么眼熟呢?

  紫大山闭上双眼,再睁开。

  他看着破番上那一坨一坨的、熟悉得颇为扎眼的碳灰,脑袋就“嗡”地一下,眼前直冒金星,身子也跟着晃了几晃。

  到底,那个“扶贫计划”还是得执行啊!

  扶贫,扶贫,他自己都还贫着呢。

  小闺女就开始扶贫别人了?

  紫大山没再理会小闺女,一路摇晃着往屋里走,就像是喝高了似的。

  他得回去躺躺,缓缓。

  说不定,等到他再起来的时候,一切又都恢复原样。

  没有那劳什子的小木桌,也没有那印着一坨坨碳灰的破番。

  一切只不过是他做了梦一场。

  顾辞看着紫大山失魂落魄地绕过她,回到屋里,就忍不住发笑,这是被小闺女打击到了。

  等他知道小闺女不只是要一斤柴火两文钱,还可以自由选择换取两捧黑面的时候,会不会直接晕厥?

  她可是亲眼看到,小闺女让紫大郎捧了满满的两大捧。

  就大郎那双大手,怎么着也得有三两,而且只会多不会少。

  北元镇,老百姓过日子,哪家不是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扳着指头算计。

  巴不得一枚铜板掰成两半来花。

  就说这黑面,去年还是十文钱便能把一斤黑面拎回家,够一家人凑合着吃上几顿。

  可谁能想到,今年这价格就跟发了疯似的,“嗖”地一下子,一斤就足足贵了五文钱。

  十五文钱才能买到一斤黑面,三两就是四文多钱。

  顾辞想想紫大山起来后,看到那一幕,就不厚道地笑了。

  “二郎哥,”紫宝儿“噔噔噔”地跑到前院角落,紫二郎平时做木工活的地方,急切地问道,“小量斗做好了吗?”

  “快了,快了,”紫二郎满头大汗,顾不上抬头,手下也没停,闷声说道,“二哥再打磨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