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贾母说教-《老婆打遍诸天万界,我无敌了》

  “早该如此,喝酒喝酒。”

  贾政重新将银牌藏入胸衣之中,而后端起酒杯,轻抿一口。

  同僚见状,也端起酒杯,浅尝一口,

  两人又是赞不绝口。

  “哎,可惜今日只有你我二人对饮。”

  “记得上次大家一同来这酒楼吃酒,还是去年十一月份。”

  “自从小女落选之后,那些人便渐渐与我疏远了,唯有致丰兄你,还一直与我交好。”

  贾政轻叹一声,目光透过窗户,神色间流露出一丝落寞。

  “人总有失意之时,存周兄无需为此自扰。”

  “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本是常态,又何必将那些势利之人的态度放在心上。”

  “对了,贾侄女如今可好?”

  “她整日呆在闺阁之中,基本不外出,脸上也难见笑容。”

  “我这个做父亲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同僚微微沉默,思索片刻,说道:

  “我听说尊夫人正在为贾侄女挑选夫婿,或许等她成亲之后,会好起来的。”

  “贾侄女才貌双绝,我是没有儿子,不然定会上存周兄府上提亲。”

  贾政听后,哈哈一笑,眼中满是感激:“承致丰兄吉言,来,咱们喝酒。”

  “喝。”

  ......

  与此同时,荣国府春晖阁。

  抱琴正给贾元春说着她从东院打听到的情况。

  “小姐,我打听到了,说是有媒婆上门提亲,对方恰是刘星宇刘将军。”

  “我刚相中他,他就谴媒婆来提亲?”

  “这也太巧了吧!”

  贾元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抱琴你说的对,娘亲确实是有生气。”

  “而她特意过来问我和刘将军是否相识,恐怕是担心我与刘将军有私情,这下就说得通了。”

  “只是看娘亲的态度,似乎想应下这门亲事。”

  抱琴神秘兮兮地说道:“小姐,我知道夫人为什么要应下这门亲事。”

  贾元春眨了眨眼:“为啥?”

  抱琴颇为得意:“因为聘礼呀。刘将军为了娶小姐,特意让媒婆将聘礼带来,以彰显诚意。”

  “我偷偷去看了下,那聘礼摆满了主院的花厅,连外面都放了不少。”

  贾元春听后,愣了愣神,满脸惊讶:“这么多?他……他这是什么意思呢?”

  抱琴理所当然地说道:“肯定是心悦小姐啦。以小姐的容貌和才情,哪个男人见了不迷糊。”

  贾元春脸颊微红,娇嗔地瞪了抱琴一眼:“少在这里拍马屁了。”

  “若我真有你说的这般好,母亲为我举办的赏花宴为何都办不起来?”

  抱琴:“……”

  ......

  酉时末,贾政与同僚吃完酒,于酒楼大门口分开。

  直至戌时,才和书童、仆从回到荣国府。

  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穿过垂花门,进到主院,便遇到早已等候多时的鸳鸯。

  “二老爷,老祖宗有请。”

  鸳鸯微微欠身,声音恭敬。

  “母亲唤我?”贾政微醺的身子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鸳鸯,可知所为何事?”

  “二老爷去了便知。”

  “好吧,你们先下去。”

  贾政吩咐两个丫鬟一句,跟着鸳鸯朝着贾母的荣庆堂走去。

  一进正房大客厅,便瞧见坐于榻上的贾母,他赶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儿子见过母亲。”

  贾母目光在贾政身上扫视一番,略带责备地说道: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还一身的酒味。”

  贾政微微低头,面带歉意地说道:

  “儿子与同僚去吃了些酒,一时贪杯,因此回来晚了些,还望母亲恕罪。”

  “罢了。”贾母摆了摆手,“先坐下说吧。”

  “琥珀,去给政儿弄点醒酒汤过来。”

  “是,老祖宗。”

  一个看着天真烂漫的丫鬟从贾母身边走出,随后快步离开厅中,去准备醒酒汤去了。

  贾政落座后,心中仍惦记着母亲唤他前来的缘由,于是朝贾母问道:

  “母亲,不知找儿子过来所为何事?”

  贾母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要跟你商量一下元丫头的事。”

  元春?

  贾政心中一惊:母亲向来很少插手府中的琐事,今日怎会突然要和我商量元春的事?

  莫不是......

  想到这里,他赶忙问道:“母亲,可是元春做了错事?”

  贾母一看贾政的表情就知他想岔了,不禁哑然失笑:“她能做出什么错事来?”

  “今日啊,有媒婆上门,为元丫头提了一门亲事。”

  “你媳妇儿和元丫头自己,对这亲事都颇为满意。”

  “只是王氏怕你不应允,便央我出面,问问你的想法。”

  贾政微微一愣,心中有些疑惑,问道:

  “问我的想法?莫不是那男方家世有什么不妥之处?”

  贾母轻轻摆手,和蔼地说道:“这倒没有。男方乃是武将出身。”

  武将?贾政眉头皱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抵触。

  他向来不太喜欢武将,觉得武将虽有一身武艺,却缺乏文化修养。

  与他们交谈时,总觉得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鸿沟,难以畅快交流。

  “贾府文风盛行,武将怕是难以融入,我觉得......”

  贾政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抬眼看了看贾母,试探着问道:“此事母亲觉得如何?”

  贾母何等精明,一眼便看穿了贾政心中的想法。

  看来王氏的担忧没错,今日定要好好说教他一番。

  “我觉得这门亲事可行。对方不仅有爵位在身,更是一军统帅,家世在众多人家中也算得上是上乘了。”

  “元丫头的情况你也清楚,对方都不计较我们,你还计较什么他是否武将出身?”

  “可是……”

  贾政刚说出两字,便被贾母无情打断。

  贾母神色严肃,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别忘了,咱们贾家两位先祖也是武将出身。”

  “如今的这偌大家业,便是他们在战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做人可不能忘本啊!”

  宁、荣两府的先祖都被抬了出来,贾政心中纵有千般不愿,此刻也无言以对。

  他赶忙躬身,恭敬地说道:“母亲教训得极是,是儿子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了。”

  “你能想通便好。喝了这碗醒酒汤,便回去吧。”

  刚好琥珀端来醒酒汤,贾政喝下后,起身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