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新项目-《我不是小混混之三人行》

  王兵的车在蜀大门口停下,我下车后,看着那辆破旧的吉普车混入车流渐渐远去,这才转身,穿过马路,走进了对面那栋不起眼的写字楼。

  依旧是那间其貌不扬的办公室。我抬手敲了敲门,开门的依然是陆恬。

  她拉开门,看见是我,脸上立刻浮现出毫不掩饰的不情愿,几乎是立刻就别开目光,转身就走回了屋里,想必还在为上次的事情生气。

  我也没在意,淡淡地关上门,自顾自地找了个空位坐下。

  康队放下手中的材料,看向我:“小杨,来了。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我将青锋会并入六联帮,以及被划归到孝字堂麾下的大致过程叙述了一遍。

  康队听完,若有所思地用手指敲着桌面:“孝字堂…看来陈绍还没有完全信任你们。孝字堂是六联帮里最‘白’的一块,主要负责他们那些明面上生意的安保和围事,说白了就是看场子的。把你们放在这里,既有观察的意思,也是一种戒备。”

  我无奈地摊了摊手:“目前看来是这样,只能先站稳脚跟。”

  “嗯,”康队点了点头,“不过这已经算是一个阶段性的突破了,至少你们已经进去了。”

  张明在一旁补充道:“少杰,接下来的路,更多的就得靠你自己去摸索和判断了。如果能尽早确定核心证据和他们的运作模式,我们也能早日部署行动。”

  “我明白。”我点了点头,“如果没什么其他重要安排,我就先回去了。”

  康队对旁边一个年轻队员示意了一下:“小高,送送。”

  我起身朝外走去,经过陆恬的工位时,下意识地回头瞥了一眼。

  她正全神贯注地对着一台电脑飞快地打着字,眉头微蹙,似乎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也好,她没空来找我茬,我也乐得清静。

  离开写字楼,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去的路上。

  夕阳的余晖给街道铺上了一层暖金色。我望着不远处蜀大熟悉的校门,心里其实挺想再进去走走的,看看曾经的教室、操场。

  但脚步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一种莫名的愧疚感缠绕在心头——以现在这种身份和目的靠近那里,总觉得是一种玷污。

  替张明他们做事,我自然有自己的私心。

  除了那份责任,我也希望能借此机会,在一切结束后,让他们帮我安排一份稳定的、正经的工作,真正回归到阳光下的生活。

  思绪纷杂中,我回到了青锋会的。自从王兵当上会长后,我们总算有了个稳定的落脚处。

  前会长花龙之前用会里的钱,在青锋会附近租下了一间宽敞的公寓,租期还没到,我们几个核心成员就顺势都搬了进去,总算不用再挤在戏院那狭小的阁楼里了。

  走进公寓,一眼就看到王兵正缠着李晓生,嘴里嚷嚷着:“晓生,好兄弟!快,帮我算算今天双色球的开奖号码!让哥哥我狠狠赚他一笔!”

  李晓生一脸无奈,躲闪着王兵的手:“兵哥,算这种投机取巧的东西,折寿的!”

  “活那么久干嘛?先把快活钱赚到手再说!”王兵不依不饶,看见我进来,立刻把我拉入战线,“阿杰,你说是吧?”

  我苦笑一下:“兵哥,我们现在…还缺这点钱吗?”

  说实话,我们确实不缺钱。

  县城那些产业的收益足够我们挥霍好一阵子了,而且都是托管运营,我们几乎可以躺着收钱。

  之所以来省城,更多的是想见识外面的世界,以及…完成那个沉重的目标——替老陈报仇。

  这时,从其中一个房间里传来大头打拳的沉闷撞击声,砰砰作响。

  每一声都像敲在我们心上,提醒着我们来到这里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突然,公寓的门铃响了。

  我走过去打开门,外面站着一个穿着花哨、流里流气的陌生混混,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

  这人不是青锋会的兄弟。

  不过,我们几个都在,对付一个这样的混混还是绰绰有余的。

  那混混也没多话,直接将文件袋递向里面的王兵:“兵哥,天雄哥让我送过来的。”

  王兵脸色略显凝重地接过文件袋,刚想拆开,他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那混混见状,立刻说道:“东西送到了,兵哥,我先走了。”

  说完便匆匆离开。

  王兵点了点头,接起电话:“喂?…刚收到。”

  电话那头声音嘈杂,我们听不清具体内容。

  只听到王兵最后说了一句:“明白了,天雄哥。”

  我们这才知道,电话是孝字堂堂主刘天雄打来的。

  王兵挂断电话,我们三人不约而同地坐回沙发上,气氛变得有些严肃。

  王兵一边拆着文件袋的密封条,一边说:“刘天雄说,这是陈绍的意思,让我们开始着手做项目。做得好的话,才有机会往上走。”

  我点了点头,看着他从袋子里抽出一叠厚厚的A4纸。

  王兵低头快速浏览起来,然而,他的脸色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阴沉,眉头紧锁,眼神甚至透出一股狰狞。

  我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情况不妙:“兵哥,怎么了?项目有问题?”

  王兵猛地将那叠资料狠狠拍在茶几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妈的!千算万算,没算到会来这一手!”

  我赶紧拿起那叠资料翻看。

  赫然是一个大型度假村的开发项目规划书,效果图做得相当漂亮。

  但当我看到项目规划用地范围时,心脏猛地一沉——红线划定的区域,正好将梅花剧院及其周边地块完全囊括在内!

  这个陈绍,不愧是精明的企业家。

  梅花剧院那块地确实处于省城待开发的郊区,风景不错,用来开发度假村再合适不过。

  我试图安慰王兵,拍了拍他的后背:“兵哥,看开点。也许…也许可以和肖院长好好沟通一下?如果开发顺利,剧院也能拿到一大笔补偿款,未必是坏事。”

  王兵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懊悔和 挫败感:“阿杰,你不明白!当初李元彪就是因为想动这块地,才和我师父彻底闹翻的!我师父死守着剧院,说什么都不让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六联帮手里那么多项目,为什么陈绍偏偏先把这个挑出来给我们?!”

  旁边的李晓生也面色凝重地插话:“以肖院长的性子,拆剧院…恐怕真跟要他的命差不多。”

  我把资料递给李晓生,感到一阵棘手:“那现在怎么办?”

  王兵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有些沙哑:“不知道…只能先拖着。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

  这确实是个天大的麻烦。

  陈绍发来的项目书白纸黑字,连政府的批文都附在了后面,显然是势在必行。

  如果我们迟迟不动工,在陈绍那里立刻就会失去利用价值,之前所有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可如果我们真的动了工…肖院长那边,我们该如何面对?

  这一刻,我们真正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王兵深吸了一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那份沉重的项目书,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样,我先回去一趟,探探我师父的口风。如果他老人家点头同意拆,那我们就按计划动工,也算皆大欢喜。要是他死活不同意……”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那六联帮这条路,恐怕就走不通了。我们得另想办法了。”

  我和李晓生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我心里清楚,王兵和李晓生之所以一心要挤进六联帮,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借助道上更庞大的信息和势力网络,追查那个戴乌鸦面具的职业杀手,为老陈报仇。

  这个理由光明正大,足以驱动我们所有人。

  而我,却不能将张明和康队的任务表现出来半分。

  我只能将那份更深的目的压在心底,像他们一样,仿佛所有的踌躇和努力都只为了这一个目标。

  于是我附和道,语气尽可能显得自然且目标一致:“明白,兵哥。先看看肖院长那边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