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纸醉金迷-《野上霜》

  -

  双方意向达成,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货物早已清点完毕,郑世安重新派人又清点一遍,不到半天功夫便清点完毕,至于定价,双方也没多扯皮,鹿野也是见好就收,直接把价值约两万两的货物当做赠品送了,也就是给抹了个零,最终所有七成货物总共收了郑家九十万两银子。

  但九十万两真不是个小数目。

  郑明轩之前装作当家人的样子说自个儿也是筹措了一番才凑齐银子,并以此要求商队赔偿损失,这也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哪怕是郑家这样的人家,哪怕他们腰缠万贯,资产千万,但手头流动的资金却是有限的,尤其郑家可不只是做这一桩买卖,遇到要大批买盐时,他们肯定要备足盐银,万万不可耽误了朝廷的生意,因此就算能拿出来这笔钱,也不可能立刻拿出。

  因此郑世安也向鹿野说明了情况,要她给他些时间,分批交货,最好等他先卖出一些货物后再付全款。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做这笔生意,鹿野自然也不会太认死理,再加上本来也准备在这里停留段时日,自然答应了郑世安,双方重新拟定契约,约定最迟半月,也就是十五日之内银货两讫,在此期间,鹿野可以分批交货,郑家也要趁机赶紧先抛售一批,先用这些货回回血。

  于是鹿野便先交付了三十万两的货,也不管郑家要如何营销如何卖货,自个儿先揣着三十万两美滋滋。

  郑家给的货款是用银票支付的。

  正如鹿野预料的那般,九十万两银子是笔很大的数目,哪怕是九十万两的三分之一,哪怕全是银票,也装了满满一个小木箱。

  要知道这时候银票最大的面额也就一千两,三十万两银子就算全换成面额最大的银票,那也是整整三百张,更何况一千两面额的银票极少用到,寻常交易更常用到的还是一百两五十两,甚至十两一两。

  郑家付的货款主要以一百两为主,因此装了满满一个小木箱,木箱自然是被鹿野保管,雷礼就瞥了一眼就不知道被鹿野藏到哪儿了。

  雷礼还不敢说她小气,毕竟自个儿刚犯了大错,哪怕这大错没有酿成苦果,但那不还是鹿野的功劳吗!

  总之,认清自个儿比如鹿野心细聪明后,雷礼便更加事事听从信服鹿野了,鹿野不让他看钱箱子他就不看,兀自忙活着其他的杂事儿。

  除了郑家这边的七成货物,可还有三成货物要匀给母记商行、诚安药铺,以及其他小商人呢。

  也是与郑家的事了之后,雷礼才从鹿野口中得知,那天她转移货物,也是多亏了母东阳的掩护和帮忙。

  母东阳毕竟是地头蛇,想要瞒过郑明轩,没有当地人的帮忙,还是很难办到的。

  而母东阳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据说他背后也是有靠山的,而他的靠山,就是苏图南,也就是跟郑家的靠山史同书据说颇不对付的那位。

  只是母东阳不算苏图南的嫡系人马,只是拐弯抹角能跟苏图南扯上关系,每年打点孝敬能孝敬到苏图南那里去,因此自然还是比不上郑家直接背靠史同书硬气,因此只敢在有所图切比较有把握的时候才敢出手。

  而这次,显然就出手对了。

  鹿野按照之前约定的,除了给了郑家大量好货,也给母东阳颇留了批,给他的价格也颇优惠,起码比之郑家优惠了不少,总之这桩生意做下来,绝对足够他小赚一笔。

  因为给了母东阳优惠,再加上其他小商人们可不比郑家这般曲折戏剧般地接受了一个超出市场价的报价,一个个都是铆足了劲儿跟鹿野讲价,于是最终这三成货物,也就收了二十九万两不到三十万两的钱。

  除了小部分能一下子付清全款的,其余绝大多数小商人也是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资金,于是自然也是分别跟鹿野约定了交货日期,鹿野便比照着郑家,定下了最久十五天的付款期,再迟的话,她可就不给这些人留货了反正她的东西不愁卖。

  等全部处理好这些事,时间已经过去五天,郑家都已经拿着第一批到手的货物造起了势。

  其实都不用郑家怎么费心,几天过去,鹿野这商队早就成了杭州城近几日最热门的话题,到处的酒楼茶馆里都有人在议论他们这个北地来的商队,不管是他们带来的货物,还是他们如何能通过重重危险从北地来到杭州,都是喜欢热闹的市民们最近最喜欢的谈资。

  郑家买下了商队货物的事自然也随之被广为人知了。

  当然,外人可不知道其中还有那么多曲折,他们只以为郑家就是财大气粗,抢先把货包圆了。

  这样的猜测也不算错,当初郑明轩可不就是除了落后母东阳等人,抢在了所有其他有实力的人面前先下手为强么?

  不然就算没有郑家,这杭州城里总不缺有钱的主,多找几家,总能把鹿野的货全吃下去。

  总之如今除了母东阳以及零散小商人手里,最大头的货物都在郑家手里,因此市场掌控权便依旧在郑家手里。

  郑世安办了个品鉴会,邀请了各路杭州豪富,把挑出来的各种好东西一一展示出来,他自个儿则是不嫌大夏天的天热,赫然令人赶工做出套上好的皮毛衣裳,在刚露面的时候穿戴着显摆了好一会儿,然后在实在热得受不了,马上憋出满身汗之前又赶紧换下。

  ——其实这点属实是郑世安多此一举了,一个五十来岁不高不俊的胖老头儿,大夏天穿一身极品皮毛大氅,并不会让他显得多有派头,反而只会让人觉得他傻(消音)——

  但即便傻(消音),那也是个有钱有实力的傻(消音)。

  此地本来就攀比之风盛行,见郑世安亮出这些好东西,那些久已没有好皮衣裳穿的达官显贵,以及达官显贵的家人女眷们,人人都想置办起码一套行头。

  还有那各种各样稀奇古怪乱七八糟但毫无疑问都在江南十分少见的北地特产,伴随着鹿野的小故事食用,毫无疑问也是勾起了本地土豪们的兴趣。

  因此,郑家压根没费什么力气,美滋滋地就打开了销路。

  母东阳等小商家不敢跟郑家抢风头,只亦步亦趋地跟在郑家后头行动,也是跟着赚了一笔。

  而就在杭州城里有钱有势的权贵商贾人人因为商队的货物兴奋疯狂时,别处其实也是十分火热。

  大致处理完几笔交易后,鹿野便又当起了甩手掌柜,收尾的琐碎小事全交给雷礼刘玉等人,她自个儿则是正大光明地当起了街溜子,哦不,城溜子。

  毕竟她可不只是在杭州城大街上到处逛,她偶尔还会出城到处逛。

  不得不说,你要是有钱,那在这个五步路一个有钱人的地方,绝对是过得舒服惬意无比,杭州城里吃喝玩乐样样都有,有些甚至比京城的还强许多,而且因为这里经商风气浓郁,反而官僚气息略淡,因此市民风气也是比京城更开放更开明。

  鹿野拿怀揣三十多万两银票,只要愿意,大可以在这儿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更不用提郑世安得知她要游杭州城后,还特地派来了郑明轩,让他专门给鹿野做地陪,专门陪她吃喝玩乐,也算废物利用,将功折罪吧。

  鹿野倒也不嫌弃,更不客气,真就把郑世安当地陪使了,前几天让郑世安带着出入了杭州城几乎所有高消费场所后,也算是彻底对这时候的有钱人能多有钱有了切身的体会。

  也是明白了为何古人会有斗富这般举止,更明白了郑世安为何那般爽快地跟她做了交易。

  这里的有钱人是真有钱。

  但没钱人,则是哪里都一样。

  第四天,郑明轩苦巴着脸寻思今天要带鹿野去哪里耍,心想再逛下去可就只剩下秦楼楚馆没去了,难不成要带她上青楼?

  他倒是不介意,但他怕鹿野的拳头。

  这几天的相处,鹿野没有刻意隐藏,郑明轩也是看出了,这黄脸丫头不仅嘴巴厉害脑子厉害,拳头好像也很厉害的样子——具体多厉害不知道,但打趴他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于是最后还是苦思冥想,找到了一个据说饭菜味道不错重点评书先生很会讲的酒楼,准备带鹿野继续去吃吃喝喝玩玩儿。

  然而,鹿野却直接拒绝了他这个好不容易才想出的去处,转而问他,前些天他雇佣的那些地痞流氓乞丐在哪里,她想跟他们谈谈。

  这话一说,郑明轩差点捂着还隐隐作痛的额头跳脚。

  怎么这样?

  不是都不打不相识一笑泯恩仇了吗?怎么还带翻旧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