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保卫处-《四合院从副科长开始》

  这个重要的时刻标志着轧钢厂的改制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整个大会持续了将近一个上午,期间众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着领导的讲话和各项议程的安排。

  大会结束后,参会的领导也并没有匆忙离去。

  李国庆、杨厂长以及李怀德等人热情地邀请部里下来的领导一同前往小食堂,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

  这顿饭是在陈康的一食堂吃的,但杨厂长也强烈推荐了二食堂的傻柱,说他做菜也不错,让他也过来做几个菜,让大家都尝尝。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国庆和李怀德也都没有驳了他的面子,点头答应下来。

  张建军也没有去后厨看这两人有没有较劲,菜很快就上来了。

  部里下来的领导看着满桌的美食,不禁眼前一亮,笑着说道:

  “早就听闻轧钢厂食堂大师傅的手艺了得,今天可算有口福了。”

  李国庆笑着回应:“领导您过奖了,这都是食堂师傅们的功劳,希望合您口味。”

  因为这次李国庆是作为主导,所以杨厂长和李怀德等人也没有越俎代庖,只是作为陪衬,在旁边跟着附和。

  等众人都陆续落座,李国庆则站起身郑重的说道:“领导们平日里为了咱们厂保卫处的发展操碎了心,这顿饭就当是咱们略表心意。”

  部里领导摆摆手,和蔼地说:“你们也别光说客气话,轧钢厂这些年的努力和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改制只是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众人也都跟着附和,这时的酒局也推到了高潮,但不得不说李怀德真是长袖善舞,这么短的时间就跟几位领导聊的有来有回,这会儿正忙着给各位领导倒酒,嘴里还说着:

  “这次改制成功,我们轧钢厂也能多一分保障,这都多亏了部里领导的支持与指导,我作为轧钢厂的副厂长,可得好好敬各位一杯。”

  大家纷纷举杯,一时间,食堂里满是欢声笑语与碰杯声。

  而坐在一旁的杨厂长丝毫没有想要上前结交的意思。

  张建军原本不愿意跟这帮人来回拉扯,但李国庆硬拉着还是跟了过来,看着杨厂长的状态暗道,

  这杨厂长跟李怀德还真不是差一星半点儿,有这么好的机会就给错过了,等以后风起的时候,这也是个助力,光指着那个大领导可保不住你。

  酒局结束已经是下午了,领导们喝多了都有秘书扶着回去了,像个别没有秘书的也都自己能走出去。

  最后屋子里就只剩下李国庆,张建军,还有李怀德三人。

  李怀德的酒量张建军是知道的,他现在不走,秘书也没进来,那他肯定是有别的小心思。

  但李国庆是真的喝多了,胳膊肘拄在桌子上,脑袋耷拉着,他可没有秘书过来接他,张建军无语看了他一眼。

  然后起身对着李怀德客气了一下:“李哥,我先给我们处长送回去,用不用给你秘书也喊过来?”

  李怀德闻言连连摆手道:“不用,老弟,我坐这儿缓一会就行,这点酒可难不倒你老哥我!”

  “好,那我们就先走了。”

  说着,张建军便搀起李国庆,出了小食堂。

  这次他没想着给李国庆送回家,每次过去的时候都是李国庆喝醉的时候,每次去都这样,整得怪尴尬。

  索性直接扔到李国庆的办公室的沙发上,等醒了让他自己回去就是了。

  安置好了李国庆,张建军径直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现在虽然改制保卫处,但办公区域扔在还在原来的位置,就是办公室都没有更换。

  保卫处原本就处在一个独立的三层小楼,其中还有地下室。

  这次的保卫处改制算是改头换面。

  以下是保卫处的组织架构:

  武装保卫科,负责武器管理、民兵训练及反特防谍任务,配备56式步枪、高射炮等重型装备。

  治安管理科,负责厂区日常巡逻、刑事侦查及突发事件处置。这个科室还兼具公安职能,需维护厂内还有家属区的治安并协助地方打击犯罪,因为只是治安问题,所以人员

  情报侦察科,下设特务侦查小组,防范敌特渗透,并与其他情报机构协作。

  消防与安全生产科,为了保障生产安全,这个科室负责防火检查、事故预防以及应急训练。

  户籍与档案科,管理职工户籍登记、政审材料及机密文件存档,确保人员背景安全。

  这一下鸟枪换炮,估计李国庆也是激动才喝成这样的,从原来的一百多人,一下就扩大到四百多人,估计这事儿换成谁来了,都得高兴一阵子。

  而原来的刘强也升任武装保卫科的科长。

  王铁柱任情报侦查科科长。

  赵刚任治安管理科科长。

  刘大勇也被李国庆安在了办公室当了个主任。

  另外两个科室的科长也是上面任命的,安全生产科的科长叫肖前勇,管户籍档案的是个女的,长得还不错,名字好像叫邱慧,不到三十岁。

  这两人刚来的时候就到张建军的办公室汇报过工作。

  能来保卫处的,基本上都有些背景,而且来之前,调他们过来的人肯定也都叮嘱过。

  就算不叮嘱,面对李国庆,张建军还有陈明这三个处长副处长的情况,他们也闹不出太大风浪。

  张建军和陈明也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唯三的副处长,另一个也是部里下派到下面的,名字叫尤良。

  这个名字叫尤良,像是个温和的人,但长得却比较一言难尽,这人总是皱着个眉头,不笑的时候还喜欢抿着嘴角,看样子就是个比较严厉,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放桌上两人还聊了两句,别看这人长得比较严肃,但说话还是很平和的,也不知道是跟所有人都这样,还是分人。

  反正这些张建军也不是太在意,只要不招惹到自己,你长什么样都行。

  现在陈明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好,这给张建军也分担了很多压力,

  张建军有了这些人分担工作,心里那叫一个美,又能多摸会儿鱼了。

  说是摸鱼,但工作还是得做,只是没别人那么多罢了。

  张建军又悠哉悠哉地摸到了下班。

  铃声一响,他立马起身,麻溜地出了办公室。

  刚关上办公室的门,就被迎面走来的李国庆给叫住了。

  李国庆揉了揉脑袋,一脸痛苦的模样,边走边嘟囔:

  “哎哟,我这脑袋疼得厉害,建军啊,你开车送我吧。”

  张建军心里暗叹:“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没想到还是逃不掉这差事。”

  但嘴上还是应了下来,无奈地点点头,只能悻悻地跟着李国庆走出办公楼。

  一路上,他俩应付着众人的问好,脚步匆匆,好不容易走到楼下,上了吉普车。

  张建军发动车子,朝着李国庆家驶去。

  把李国庆送回家后,张建军一刻也没耽搁,直接驱车前往商务部。

  到了商务部门口,正巧看见沈婉莹跟同事们有说有笑地走出来。

  沈婉莹瞧见张建军,脸上立马洋溢出笑容,快步走过来上了车。

  坐在副驾驶的沈婉莹搓着手,转头对张建军说道:“建军,咱们去菜市场买点菜回去吧。”张建军一听,连忙拒绝:

  “别去了,现在下班时间,菜市场人多得很,菜还少,去了也不一定能买到。我一会儿自己去买就行。”

  沈婉莹想想也是,便点头同意了。

  两人很快回到四合院。张建军到家后,特意先点好炉子,这才出了门去买菜。

  等他回到四合院的时候,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的啥外面还真看不见。他边走边嘀咕:

  “唉,这结了婚就是不一样,要是自己一个人,哪用得着费这么大劲,每次都得出去转一圈才能把东西拿回家。”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春节这天。

  天空飘着零星小雪,给整个四合院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氛围。

  张建军和沈婉莹在屋里提前把对联刷好浆糊,准备一会儿出门直接贴上。因为他们有独立院子,所以要贴的对联比较多。

  两人忙活了好一会儿,结果浆糊用完了,对联还没贴完。

  正发愁呢,正好许大茂也出来贴对联,最后是从许大茂那里弄了一些,才将对联全部贴完,也刚好把许大茂那些浆糊用完。

  中院,傻柱因为晚上还需要干一些手艺活,所以起得比较晚。

  等他起床的时候,院里邻居们的对联早就贴完了。

  这期间,何雨水见他迟迟不起来,想自己贴对联来着,可她啥都没有,总不能让人家白给写一副吧。

  何雨水见这样也不是办法,只能去敲傻柱的房门,可敲了半天也没反应,只能无奈地回自己屋里。

  傻柱倒是一点都不慌,他心里清楚,这院里的对联,基本上都是前院阎埠贵帮忙写的,润笔费也就是象征性地给些花生瓜子,或者几毛钱。

  傻柱走出房门左右望了望,看到易中海家和秦淮如家都贴好了对联,便想着自己也得去找三大爷写一副。

  还没走到穿堂,易中海开门走了出来,问他:“柱子,干嘛去啊?”

  傻柱指了指墙上光秃秃的地方,说道:“一大爷早啊,我这去前院找三大爷写副对联。”

  易中海笑了笑,说:“我就知道你肯定起得晚,所以让阎埠贵多写了几副,给你带出来了。”

  傻柱一听,那叫一个高兴,连忙接过对联,然后把何雨水叫出来,准备一起贴对子。

  他还不忘数落何雨水:“你说你,都马上要工作的人了,怎么起得这么晚?”

  何雨水听了,一脸黑线,本来想回嘴的,可看着傻柱这个脑子时好时坏的,想想还是懒得跟他计较了。

  两人正准备贴对联,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傻柱和何雨水对视一眼,赶紧跑过去看看怎么回事。院儿里的邻居也听见动静走了出去,也打算出去看看热闹。

  张建军和沈婉莹在屋子里打算准备年夜饭了,沈婉莹也听见了动静,拉着张建军便往前院赶。

  可走到前院的时候才发现,声音的源头是在院外。

  等两人赶到的时候,刘海中正叉着腰,满脸通红地训斥着一个推着自行车的小伙子。

  "你这车是怎么骑的?啊?大过年的,差点撞到人知不知道?"刘海中声音洪亮,引得左右邻居都探出头。

  那小伙子看起来二十出头,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自行车把手上还挂着几包年货,此刻正局促地低着头:

  "对不起大叔,地上有冰,车把一打滑就..."

  "有冰就能往人身上撞吗?我这刚做的新裤子,要是让你蹭上泥水,你说怎么办?"刘海中不依不饶。

  张建军瞥了一眼,发现刘海中站的地方离自行车还有两三米远,明显是夸大其词了。沈婉莹拉了拉他的衣袖,小声说:"这大过年的,别让他在这儿闹了。"张建军点点头。

  就在这时,阎埠贵从院里走出来,扶了扶眼镜:"老刘,算了吧,大过年的,孩子也不是故意的。"

  刘海中却来了劲:"老阎,这话不对,安全问题无小事!特别是过年期间,更要提高警惕..."

  二大爷说得对!"

  傻柱不知什么时候也挤了进来,故意提高嗓门,"安全问题确实重要!不过我怎么听说好像有人看见,是二大爷您自己往后倒了一步,这才差点碰上车的吧?"

  围观的人群中传来几声窃笑。

  刘海中顿时涨红了脸:"傻柱!你胡说什么呢!"

  "我是不是胡说,大家可都看着呢。"

  傻柱两手一摊,"大过年的,您就高抬贵手,让人家小伙子回去吧。瞧这年货,怕是赶着回家团圆呢!"

  小伙子连忙点头:"谢谢这位大哥!我真是赶着回家,我妈还等着我贴对联呢..."

  “是啊,老刘,大过年的,反正也没碰到,算了吧!”易中海也走出来劝道。

  张建军这时走上前,从兜里掏出烟递过去一根,"刘师傅,这大冷天的,我看这位同志也不是故意的,要不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