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沉日升,外面的光线一点点落在立政殿中,阙楼上的鼓声飘入耳中。床榻上的魏帝早已睁开眼,由原正则搀扶着起身。由内侍伺候着穿衣洗漱,双目无神地看着铜镜在面如菜色脸。
闭目魏帝叹了口气,病痛缠身下,他夜里根本无法入睡。即使殿内伺候的人已经放缓了动作,但一点细微的响动都能将他警醒。之后再也无法睡去,只能在辗转反侧中熬到黎明来临。
待替魏帝穿戴好一应服饰,原正则便命人传膳进来。
未几,一身朱衣的孙韶风领着一众宫女进来布膳。
自从魏帝不怎么召见原正则后,孙韶风便成了魏帝身边的红人。除却负责御前伺候笔墨外,魏帝的所有膳食药饮都是她全权负责。
眼见孙韶风进来,原正则脸上掠过一丝不耐。他暗里派人调查过这孙韶风的底细,江南人士,去年入宫后一直在尚宫局当差,很得张贵妃器重。如今又被魏帝一眼相中,留在身边伺候,又给她升了司记司掌印。
想了想,原正则道:“既然此处有孙司记伺候陛下,奴婢便去外面候着。”
许是觉得今天的朝食颇符合口味,魏帝径直摆摆手,示意原正则退下。
出了立政殿,原正则目露鄙夷地往旁啐了一口。先前魏帝不乏对他偏爱倚重,任由他处置原正则留下的人,甚至暗地里鼓励他可以效仿张让,去侵吞南衙相权。可如今他被裴皎然摆了一道,无处申冤,魏帝却开始猜忌疏远于他,甚至不惜让人取代他。
意识到魏帝凉薄的本性,原正则扶持吴王的念头更重,铁了心要和贾公闾合作。
想到这原正则目露讥诮。既然魏帝薄情寡义,就别怨他不讲情面。嘱咐内侍继续在殿门口等着,他转身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虽然早膳很合口味,但病重的身子,根本无法吃下多少。只吃的几口,魏帝便挥手示意孙韶风让人撤膳。
案几连同朝食一块被撤走,魏帝蜷缩回在窗边的矮榻上,拿起搁在一旁的书翻动起来。
重新回到殿内的孙韶风,侍立在榻旁。目光温和地看着魏帝。
“你想出宫么?”魏帝忽地问了句。
“父亲死后,奴婢和母亲无家可归。”说着孙韶风垂下首,“奴婢蒙父亲指点,读过几本书,也认识几个字,便想着入宫讨个活路。若陛下让奴婢出宫,奴婢实在不知该如何赡养母亲。”
闻言魏帝抬眼看她,沉声道:“民间朝廷皆设有女学。你为何不去女学中当个老师,教书育人呢?”
“女学中有识之士何其多。而入宫做女官也并非见不得人的事,奴婢觉得做女官很好。”孙韶风道。
“不如这样,朕给你一道特旨。允许你去女学任教如何?”魏帝笑着出言询问。
话音刚落,巨大的开门声传入耳中。在二人怔愣下,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见此情形孙韶风身子一动,下意识地挡在魏帝面前。
与此同时,那个跌跌撞撞地身影也抬起头看向二人。露出的正是吴王的脸。
“奴婢拜见吴王殿下。”想起裴皎然对自己的叮嘱,孙韶风先声夺人。借机告知了魏帝来人的身份。
吴王几字入耳,魏帝一把推开面前的孙韶风,挣扎着起身看向跪在不远处的吴王。他嘴唇微微颤抖着,喉间翻出一声呜咽。才不过一月未见,吴王比他记忆中憔悴不少,幞头歪斜着,满脸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被魏帝推到一旁的孙韶风,眼角余光瞥向魏帝,微微抿唇。
“你如何回来了?”魏帝别目问道。
即便心中在如何挂念这个孩子,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吴王回来。毕竟他先是君王,再是父亲。
抬头看向魏帝,吴王眼中蓄着泪水,叩首道:“儿听闻阿耶病重,特回来探望您。儿自知未经召见擅入禁中,乃大罪。可儿实在挂念阿耶。”
魏帝身子一僵,那双原本因久病而黯淡无光的眼睛骤然锐利起来,死死盯住跪在地上的吴王。
殿内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吴王压抑的、因着长途奔波导致的粗重喘息声,以及魏帝自己越来越响、越来越急促的心跳声,擂鼓般敲击着他的耳朵。
看着跪在面前,一脸风尘仆仆、泪眼婆娑的儿子,魏帝胸腔中那颗被病痛和猜忌反复折磨的心,猛地一揪。一股纯粹属于父亲的酸楚与怜爱瞬间涌上心头,几乎要让他落下泪来。他下意识地向前倾身,伸出手,似乎想去抚摸吴王的头顶,声音也带上了不易察觉的哽咽。
“我儿……快起来,到阿耶近前来。”他的语气温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温情,“让阿耶好好看看你。瘦了,也憔悴了……定然吃了不少苦。”
吴王闻言膝行几步,更加靠近矮榻,泪水滚落得更凶,紧紧握住魏帝伸出的那只枯瘦的手将脸颊贴了上去,呜咽道:“阿耶……您怎么病得这样重了。能为阿耶分忧,儿不苦。只是日夜思念圣颜,听闻阿耶圣体违和,儿心如刀绞,寝食难安,这才……这才斗胆回京,只求能亲眼看见阿耶安康。”
安静站在一旁的孙韶风,垂眸敛目,仿佛殿内一尊华美雕像,实则将魏帝每一丝细微的表情都收入眼底。
魏帝的手指颤抖着,几乎要触到吴王的肩膀,那慈父的面具几乎完美无瑕。
然而,就在指尖即将碰触到吴王脸颊的刹那,他的手在空中顿住缓缓收回,蜷缩成拳,藏回了袖中。脸上的温情未散,但眼底却蒙上一层冰霜。若无其事地抬手示意吴王起身。宫禁深深,已经就藩的吴王,又是如何回到此中呢?
君王的多疑瞬间压过了父亲的慈爱。
“痴儿……”魏帝叹息一声,声音依旧温和,却少了几分真切,“你的孝心,阿耶知道。只是你已在就藩途中,私回长安,乃是国法不容的大罪。朝臣们若知晓,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让阿耶……让朕为难啊。”
他从“阿耶”自然而然地切换到了“朕”,语气虽轻,却重若千钧。
吴王身体一僵,叩首道:“儿臣知罪!儿臣愿领任何责罚!只求阿耶保重龙体!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
闭目魏帝叹了口气,病痛缠身下,他夜里根本无法入睡。即使殿内伺候的人已经放缓了动作,但一点细微的响动都能将他警醒。之后再也无法睡去,只能在辗转反侧中熬到黎明来临。
待替魏帝穿戴好一应服饰,原正则便命人传膳进来。
未几,一身朱衣的孙韶风领着一众宫女进来布膳。
自从魏帝不怎么召见原正则后,孙韶风便成了魏帝身边的红人。除却负责御前伺候笔墨外,魏帝的所有膳食药饮都是她全权负责。
眼见孙韶风进来,原正则脸上掠过一丝不耐。他暗里派人调查过这孙韶风的底细,江南人士,去年入宫后一直在尚宫局当差,很得张贵妃器重。如今又被魏帝一眼相中,留在身边伺候,又给她升了司记司掌印。
想了想,原正则道:“既然此处有孙司记伺候陛下,奴婢便去外面候着。”
许是觉得今天的朝食颇符合口味,魏帝径直摆摆手,示意原正则退下。
出了立政殿,原正则目露鄙夷地往旁啐了一口。先前魏帝不乏对他偏爱倚重,任由他处置原正则留下的人,甚至暗地里鼓励他可以效仿张让,去侵吞南衙相权。可如今他被裴皎然摆了一道,无处申冤,魏帝却开始猜忌疏远于他,甚至不惜让人取代他。
意识到魏帝凉薄的本性,原正则扶持吴王的念头更重,铁了心要和贾公闾合作。
想到这原正则目露讥诮。既然魏帝薄情寡义,就别怨他不讲情面。嘱咐内侍继续在殿门口等着,他转身往另外一个方向走。
虽然早膳很合口味,但病重的身子,根本无法吃下多少。只吃的几口,魏帝便挥手示意孙韶风让人撤膳。
案几连同朝食一块被撤走,魏帝蜷缩回在窗边的矮榻上,拿起搁在一旁的书翻动起来。
重新回到殿内的孙韶风,侍立在榻旁。目光温和地看着魏帝。
“你想出宫么?”魏帝忽地问了句。
“父亲死后,奴婢和母亲无家可归。”说着孙韶风垂下首,“奴婢蒙父亲指点,读过几本书,也认识几个字,便想着入宫讨个活路。若陛下让奴婢出宫,奴婢实在不知该如何赡养母亲。”
闻言魏帝抬眼看她,沉声道:“民间朝廷皆设有女学。你为何不去女学中当个老师,教书育人呢?”
“女学中有识之士何其多。而入宫做女官也并非见不得人的事,奴婢觉得做女官很好。”孙韶风道。
“不如这样,朕给你一道特旨。允许你去女学任教如何?”魏帝笑着出言询问。
话音刚落,巨大的开门声传入耳中。在二人怔愣下,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见此情形孙韶风身子一动,下意识地挡在魏帝面前。
与此同时,那个跌跌撞撞地身影也抬起头看向二人。露出的正是吴王的脸。
“奴婢拜见吴王殿下。”想起裴皎然对自己的叮嘱,孙韶风先声夺人。借机告知了魏帝来人的身份。
吴王几字入耳,魏帝一把推开面前的孙韶风,挣扎着起身看向跪在不远处的吴王。他嘴唇微微颤抖着,喉间翻出一声呜咽。才不过一月未见,吴王比他记忆中憔悴不少,幞头歪斜着,满脸都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被魏帝推到一旁的孙韶风,眼角余光瞥向魏帝,微微抿唇。
“你如何回来了?”魏帝别目问道。
即便心中在如何挂念这个孩子,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让吴王回来。毕竟他先是君王,再是父亲。
抬头看向魏帝,吴王眼中蓄着泪水,叩首道:“儿听闻阿耶病重,特回来探望您。儿自知未经召见擅入禁中,乃大罪。可儿实在挂念阿耶。”
魏帝身子一僵,那双原本因久病而黯淡无光的眼睛骤然锐利起来,死死盯住跪在地上的吴王。
殿内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吴王压抑的、因着长途奔波导致的粗重喘息声,以及魏帝自己越来越响、越来越急促的心跳声,擂鼓般敲击着他的耳朵。
看着跪在面前,一脸风尘仆仆、泪眼婆娑的儿子,魏帝胸腔中那颗被病痛和猜忌反复折磨的心,猛地一揪。一股纯粹属于父亲的酸楚与怜爱瞬间涌上心头,几乎要让他落下泪来。他下意识地向前倾身,伸出手,似乎想去抚摸吴王的头顶,声音也带上了不易察觉的哽咽。
“我儿……快起来,到阿耶近前来。”他的语气温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温情,“让阿耶好好看看你。瘦了,也憔悴了……定然吃了不少苦。”
吴王闻言膝行几步,更加靠近矮榻,泪水滚落得更凶,紧紧握住魏帝伸出的那只枯瘦的手将脸颊贴了上去,呜咽道:“阿耶……您怎么病得这样重了。能为阿耶分忧,儿不苦。只是日夜思念圣颜,听闻阿耶圣体违和,儿心如刀绞,寝食难安,这才……这才斗胆回京,只求能亲眼看见阿耶安康。”
安静站在一旁的孙韶风,垂眸敛目,仿佛殿内一尊华美雕像,实则将魏帝每一丝细微的表情都收入眼底。
魏帝的手指颤抖着,几乎要触到吴王的肩膀,那慈父的面具几乎完美无瑕。
然而,就在指尖即将碰触到吴王脸颊的刹那,他的手在空中顿住缓缓收回,蜷缩成拳,藏回了袖中。脸上的温情未散,但眼底却蒙上一层冰霜。若无其事地抬手示意吴王起身。宫禁深深,已经就藩的吴王,又是如何回到此中呢?
君王的多疑瞬间压过了父亲的慈爱。
“痴儿……”魏帝叹息一声,声音依旧温和,却少了几分真切,“你的孝心,阿耶知道。只是你已在就藩途中,私回长安,乃是国法不容的大罪。朝臣们若知晓,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让阿耶……让朕为难啊。”
他从“阿耶”自然而然地切换到了“朕”,语气虽轻,却重若千钧。
吴王身体一僵,叩首道:“儿臣知罪!儿臣愿领任何责罚!只求阿耶保重龙体!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