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立政殿,裴皎然径直前往东宫。如今吴王被囚禁于承庆殿,只待前往封地就藩。东宫上下对此松了口气,全身心投入到辅佐太子理政上。
走到东宫门前时,长孙翼归正与几名东宫卫率谈笑风生,眉宇间尽是意气风发。他身姿挺拔,铠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衬得他愈发英气逼人。见裴皎然走近,他立刻收敛笑意,恭敬行礼:“裴相公。”
闻声裴皎然驻足,唇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目光却如深潭般难以看透:“长孙将军今日气色甚佳,可是家中有喜事?”
长孙翼归闻言眼中喜色更甚,朗声道:“裴相公慧眼如炬,陆家近日与母家秦氏议亲。故而心中欢喜。”
裴皎然闻言,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哦?陆家主动与秦家结亲?这倒是稀奇。陆徵虽非陆家嫡系,但是在朝中也算青年才俊,秦家这门亲事结得不亏。”
“正是。”长孙翼归脸上喜色更浓,爽朗笑道:“说来也是缘分,上月陆家忽然派人来提亲,舅母他们本还有些犹豫。但是见过陆徵之后,觉得他谈吐不凡,又与秦家门当户对,便应下了这门亲事。”他顿了顿,“更巧的是,前几日我在陆府赏花宴上,遇见陆家三小姐。她知书达理,温婉可人.……”
说到此处,长孙翼归略显腼腆地一笑,“家母说,若是两家能亲上加亲,自是再好不过。”
裴皎然了然一笑:“看来长孙将军是双喜临门,我在此先行恭喜你。”
“多谢。届时还望裴相公赏脸来府中喝杯薄酒。”长孙翼归道。
迎上长孙冀归的目光,裴皎然点头。道了告辞二字。
转身走向东宫深处时,裴皎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秦陆两家突然联姻,长孙氏又牵扯其中,这看似喜庆的婚事背后,恐怕另有玄机……
等裴皎然踏入丽正殿时,殿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还有几个熟悉的面孔。睇目四周,见李敬和窦怀贞皆在其中时,她弯了弯唇。
“拜见太子。”裴皎然躬身道。
“裴相不必多礼,坐吧。”太子挥手示意内侍去另外搬个软垫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裴皎然,魏叔璘率先拱手施礼,其余人见状也纷纷行礼。李敬和窦怀贞对视一眼,神色间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如常,起身向裴皎然拱手致意。
裴皎然微微一笑,从容落座。裴皎然落座后端起内侍奉上的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她的面容。茶汤清澈,映出她微微眯起的眼睛,像极了伺机而动的狐狸。
太子轻咳一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商议吴王离京后,朝中人事调动之事。”
话落太子洗马拱手道:“殿下,虽然吴王就藩在即,但是其党羽仍在朝中,若是不及时肃清,恐留后患。”
殿内响起交谈声。裴皎然安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眼中笑意渐深,却未达眼底。
沉吟片刻,太子看向裴皎然:“裴相公以为如何?”
听见太子唤她,裴皎然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遮住了眸中闪过的冷光。叹了口气,她才抬眼笑道:“看来诸位是觉得。吴王就藩,太子殿下此后就高枕无忧?可以顺利登基?”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裴相公是觉得贾公闾还想反扑?可我听说吴王在承庆殿中,一日比一日颓废。连他自己都已经放弃,贾公闾如何会继续拥护他?”魏叔璘皱着眉道。
闻言裴皎然望向魏叔璘,眼露赞赏。眉梢挑起,“殿下今日可是收到陛下的赐膳?殿下可知赐膳的时候,臣和贾公闾都在立政殿。吴王以母丧为由拒绝了陛下的赐膳。”哂笑一声,她继续道:“虽然陛下对此很是不满,但贾公闾亦赐膳之前以言语隐晦地帮吴王说情。”
“裴相公所言甚是。我也不赞同,在这个时候对吴王掉以轻心。”魏叔璘看了眼裴皎然,继续道:“贾公闾这些年为吴王网罗了不少寒门的饱学之士。这些人都希望吴王登基,如此他们才能有翻身的机会,又岂会轻易舍弃吴王。”
“可吴王就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还能干出什么来?难不成……”窦怀贞话还未说完,声音哑在喉间,飞快地低下头去。
瞥他一眼,太子轻咳几声道:“你们是害怕陛下会突然改主意?”
“不。”裴皎然摇摇头。
“裴相公的意思,是觉得贾公闾有可能发动政变?”李敬忽地开口道。
“呵。”裴皎然喉间翻出声讥笑来,她抚平膝上一道根本不存在的褶皱,慢条斯理道:“诸位以为,困兽犹斗时……”指尖轻轻划过案上雕花纹样,“会先咬断谁的喉咙?”
太子眉头紧蹙,俨然一副在思索裴皎然话的样子。他也不相信,贾公闾会这样甘心放弃此前为他自己,为吴王谋划好的一切。
殿内烛火摇曳,裴皎然唇角勾起锐利的弧度,未答之言化作利刃,悬在每个人心头。
窦怀贞冷笑一声,语气咄咄逼人:“依我看,倒不如先发制人。先诬告吴谋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子洗马亦附和道:“窦相公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太子殿下大可以趁机对吴王一党一网打尽。找个由头来逼反吴王……”
“胡闹。贾公闾又非蠢货,如何能再三让吴王上当。”魏叔璘禁不住出言训斥。
裴皎然抬眸目光如刃,缓缓扫过二人。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香氤氲间,她的声音不疾不徐:“此时再去诬告吴王,只怕会让陛下起疑,从而让有心人借机生事。”
闻言太子眉头微蹙,显然陷入两难。他看向裴皎然,眼中带着询问:“那依裴相之见,该当如何?”
询问声入耳,裴皎然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划,眸中闪过一丝锐利:“臣以为,不妨以静制动。”她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贾公闾如今比我们更急,他对吴王只会孤注一掷。”
太子思索片刻,终于颔首。
会议散去时,众人相继离开。只有裴皎然和魏叔璘被太子单独留了下来。
“裴卿,前几日蓝仙人来寻过孤。说他这几日夜观天象,发现天象有异。”太子道。
听着太子的话,裴皎然莞尔。她知道太子指的什么,只是她没想到蓝仙人居然会来寻太子,透露二人的密谋,当做他自己的功绩,以谋求未来。不过这样也好,也省的来日她和太子解释。
“不管天象如何。对殿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殿下或可以谶言对吴王。”裴皎然道。
看着她,太子点了点头。
离开时暮鼓正响,裴皎然在宫道上踩碎了自己的影子。远处承庆殿的灯火像困兽的眼睛,而更黑暗处,神策军的铁甲正泛着幽光。她抬眸望向黑沉的天际,眸色幽深如渊。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
走到东宫门前时,长孙翼归正与几名东宫卫率谈笑风生,眉宇间尽是意气风发。他身姿挺拔,铠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衬得他愈发英气逼人。见裴皎然走近,他立刻收敛笑意,恭敬行礼:“裴相公。”
闻声裴皎然驻足,唇角噙着若有似无的笑意,目光却如深潭般难以看透:“长孙将军今日气色甚佳,可是家中有喜事?”
长孙翼归闻言眼中喜色更甚,朗声道:“裴相公慧眼如炬,陆家近日与母家秦氏议亲。故而心中欢喜。”
裴皎然闻言,微微颔首,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哦?陆家主动与秦家结亲?这倒是稀奇。陆徵虽非陆家嫡系,但是在朝中也算青年才俊,秦家这门亲事结得不亏。”
“正是。”长孙翼归脸上喜色更浓,爽朗笑道:“说来也是缘分,上月陆家忽然派人来提亲,舅母他们本还有些犹豫。但是见过陆徵之后,觉得他谈吐不凡,又与秦家门当户对,便应下了这门亲事。”他顿了顿,“更巧的是,前几日我在陆府赏花宴上,遇见陆家三小姐。她知书达理,温婉可人.……”
说到此处,长孙翼归略显腼腆地一笑,“家母说,若是两家能亲上加亲,自是再好不过。”
裴皎然了然一笑:“看来长孙将军是双喜临门,我在此先行恭喜你。”
“多谢。届时还望裴相公赏脸来府中喝杯薄酒。”长孙翼归道。
迎上长孙冀归的目光,裴皎然点头。道了告辞二字。
转身走向东宫深处时,裴皎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秦陆两家突然联姻,长孙氏又牵扯其中,这看似喜庆的婚事背后,恐怕另有玄机……
等裴皎然踏入丽正殿时,殿里已经坐了不少人,还有几个熟悉的面孔。睇目四周,见李敬和窦怀贞皆在其中时,她弯了弯唇。
“拜见太子。”裴皎然躬身道。
“裴相不必多礼,坐吧。”太子挥手示意内侍去另外搬个软垫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裴皎然,魏叔璘率先拱手施礼,其余人见状也纷纷行礼。李敬和窦怀贞对视一眼,神色间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恢复如常,起身向裴皎然拱手致意。
裴皎然微微一笑,从容落座。裴皎然落座后端起内侍奉上的茶盏,氤氲热气模糊了她的面容。茶汤清澈,映出她微微眯起的眼睛,像极了伺机而动的狐狸。
太子轻咳一声,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商议吴王离京后,朝中人事调动之事。”
话落太子洗马拱手道:“殿下,虽然吴王就藩在即,但是其党羽仍在朝中,若是不及时肃清,恐留后患。”
殿内响起交谈声。裴皎然安静地听着众人的议论,眼中笑意渐深,却未达眼底。
沉吟片刻,太子看向裴皎然:“裴相公以为如何?”
听见太子唤她,裴皎然垂眸,长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遮住了眸中闪过的冷光。叹了口气,她才抬眼笑道:“看来诸位是觉得。吴王就藩,太子殿下此后就高枕无忧?可以顺利登基?”声音温润如玉,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裴相公是觉得贾公闾还想反扑?可我听说吴王在承庆殿中,一日比一日颓废。连他自己都已经放弃,贾公闾如何会继续拥护他?”魏叔璘皱着眉道。
闻言裴皎然望向魏叔璘,眼露赞赏。眉梢挑起,“殿下今日可是收到陛下的赐膳?殿下可知赐膳的时候,臣和贾公闾都在立政殿。吴王以母丧为由拒绝了陛下的赐膳。”哂笑一声,她继续道:“虽然陛下对此很是不满,但贾公闾亦赐膳之前以言语隐晦地帮吴王说情。”
“裴相公所言甚是。我也不赞同,在这个时候对吴王掉以轻心。”魏叔璘看了眼裴皎然,继续道:“贾公闾这些年为吴王网罗了不少寒门的饱学之士。这些人都希望吴王登基,如此他们才能有翻身的机会,又岂会轻易舍弃吴王。”
“可吴王就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们还能干出什么来?难不成……”窦怀贞话还未说完,声音哑在喉间,飞快地低下头去。
瞥他一眼,太子轻咳几声道:“你们是害怕陛下会突然改主意?”
“不。”裴皎然摇摇头。
“裴相公的意思,是觉得贾公闾有可能发动政变?”李敬忽地开口道。
“呵。”裴皎然喉间翻出声讥笑来,她抚平膝上一道根本不存在的褶皱,慢条斯理道:“诸位以为,困兽犹斗时……”指尖轻轻划过案上雕花纹样,“会先咬断谁的喉咙?”
太子眉头紧蹙,俨然一副在思索裴皎然话的样子。他也不相信,贾公闾会这样甘心放弃此前为他自己,为吴王谋划好的一切。
殿内烛火摇曳,裴皎然唇角勾起锐利的弧度,未答之言化作利刃,悬在每个人心头。
窦怀贞冷笑一声,语气咄咄逼人:“依我看,倒不如先发制人。先诬告吴谋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子洗马亦附和道:“窦相公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太子殿下大可以趁机对吴王一党一网打尽。找个由头来逼反吴王……”
“胡闹。贾公闾又非蠢货,如何能再三让吴王上当。”魏叔璘禁不住出言训斥。
裴皎然抬眸目光如刃,缓缓扫过二人。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茶香氤氲间,她的声音不疾不徐:“此时再去诬告吴王,只怕会让陛下起疑,从而让有心人借机生事。”
闻言太子眉头微蹙,显然陷入两难。他看向裴皎然,眼中带着询问:“那依裴相之见,该当如何?”
询问声入耳,裴皎然放下茶盏,指尖在杯沿轻轻一划,眸中闪过一丝锐利:“臣以为,不妨以静制动。”她唇角微扬,笑意却不达眼底,“贾公闾如今比我们更急,他对吴王只会孤注一掷。”
太子思索片刻,终于颔首。
会议散去时,众人相继离开。只有裴皎然和魏叔璘被太子单独留了下来。
“裴卿,前几日蓝仙人来寻过孤。说他这几日夜观天象,发现天象有异。”太子道。
听着太子的话,裴皎然莞尔。她知道太子指的什么,只是她没想到蓝仙人居然会来寻太子,透露二人的密谋,当做他自己的功绩,以谋求未来。不过这样也好,也省的来日她和太子解释。
“不管天象如何。对殿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殿下或可以谶言对吴王。”裴皎然道。
看着她,太子点了点头。
离开时暮鼓正响,裴皎然在宫道上踩碎了自己的影子。远处承庆殿的灯火像困兽的眼睛,而更黑暗处,神策军的铁甲正泛着幽光。她抬眸望向黑沉的天际,眸色幽深如渊。
喜欢重生后我和死对头联手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