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心”-《洪荒:道承三清,缘起三霄》

  赤松子心知老师这是又给他安排上了什么事,自也不好与自己老师争辩。

  老师什么脾气他又岂会不知晓?

  而且,打心底里他对于自己这位老师还是相当尊敬的,自己能有今日造化,多亏了那日遇上了老师。

  唯独有些遗憾,老师嫌麻烦,并不肯正式收他做弟子。

  除了这名分之外,该有的福缘造化,却是从未吝啬过。

  越是经历得多了,道行上去了,便越能明白,当初老师赐予他和九霄山的,是怎样的一桩天大造化。

  神通道法,仙珍神材,皆是他人求之不得的事物。

  “等等。”

  就在赤松子领命要离去之际,又被再度叫住了。

  “也无需将人领来此处,你让他们入定悟道修行即可”

  赤松子没有犹豫,点头应下,就此离去。

  将事情交代给赤松子,元易皱眉沉思。

  想了想,手一招,不远处桌案上的一道道玉简飞来,悬于身前,铺展开来。

  一条条大道显化,弥漫各不相同的道韵,混杂在一起。

  元易伸手对着天地虚抓,一道道玄妙的气机被摄取而来,一指点化,丝丝缕缕的道韵弥漫。

  元易打量了一番,指尖拨弄,将一条条大道重新做了一番梳理。

  又在那百道之中抽离出一丝丝道韵神妙,将其一并融入那一点灵光之内。

  “对了,还有这佛门之道。”

  元易想着,虚空之中,金光大盛,璀璨神圣,大道神文化作道章,阐释佛门之道。

  那一缕缕道韵金光流溢而出,如百家一般,融入元易身前那灵光之中。

  赤松子去的快,回来得也是极快。

  回来之时,便见自己老师依旧坐于那一株白莲近前。

  而在周围,一篇篇道章沉浮,文以载道,各自阐述着不同的大道,各有玄妙,虽然孱弱,却已有了几分气象。

  赤松子知晓,这是老师口中那百家之道,以及佛门之道。

  而自己老师大道的根本,却是玄门正宗,如今的道门之道。

  他也曾去翻阅过这百家之道,毕竟是自己老师关注的东西,必然有其不凡之处。

  让赤松子觉得怪异的是,在自己老师身上,所看见的百家之道,分明比百家祖师自身的道境要更加高深许多。

  这并非全是修为境界所致,而是老师让百家之道的推演更加圆满,却不曾偏离其原本的大道。

  不仅如此,此时此刻,以老师为中心,百家之道被其抽丝剥茧,随后融合归一,呈现出百家会流的状态,被融合在一起。

  百家出于道,而又归于道。

  或者说,老师借百家之道,来拓展大道,让大道更加广阔。

  不同的大道气机被熔炼,显化为一滴纯净通透的水珠,敛去了一切神异,朴实无华,却映照天地。

  “事情可办妥了?”元易未曾回头,开口问道。

  “回老师,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事情已经妥当。”

  元易点了点头,手指蘸着水珠,在虚空写下一个“心”字,一字之内,大道自生,造化孕育,显照为一方乾坤,纳万般大道于其中,成一座玲珑洞天。

  一字化界,一念可成天地,这对于如今的元易来说,算不得什么费力手段。

  便见那一字之内,天地化生,山川草木映照,纳须弥于芥子之中,方寸之内,显化万般景象。

  随后,元易念头微动,赤松子便是察觉到,一缕缕气机被牵引而来,投入其中。

  那些气息,分明便是来自于他方才回到九霄山选出的弟子门人。

  元易手托这一方虚实洞天,略微沉吟,又从灵药园中移来一株蟠桃树子株,投入其中。

  再次端详了一番,元易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在眉心一点,一道神念引出,投入其中。

  随手一抛,将手中洞天扔给赤松子。

  “你去做一番安置,守候些时日。

  待得哪日此心境散去,事便了了。

  我闭关些时间,无事勿扰,去吧。”

  元易理了理道袍,施施然站起身来,同时对赤松子吩咐道。

  “老师,这……要如何安置?”

  赤松子手中托着一个“心”字,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老师这什么都没向他交代清楚啊。

  元易抬手指了指,虚空一道云镜术映照而出,一只猴子歪歪斜斜地穿着一身衣袍,混迹在人群之中。

  奇怪的扮相引得来往之人对其好奇观望,不乏指指点点,嬉笑逗弄。

  那猴子却是不嗔不恼,似模似样地学着周围人的举止,看起来颇有几分滑稽,却出奇地并不显凶恶之相,是以来往之人对其并无畏惧。

  “这猴子乃是一尊先天生灵,身有道而无法,与我道门有些许因果牵连,他若入道,自有一番道缘,你看着安排一番吧。”

  元易伸了个懒腰,一手探入虚空,拎着一只麒麟角,将一道娇小的身影给拎了过来,一尊异兽也不曾逃过。

  “狰,玉霁,你们两个与赤松子同去,此事与你们也算有些许干系。”

  交代完这一切,元易身影直接消失不见。

  却不是元易离开了,而是赤松子与狰、玉霁,一并被元易直接给移出了道场。

  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已经将他们三个给扔去了洪荒大地之上。

  而元易自己,则是将玉简收拾了一番,煮了一壶茶。

  待茶水尽,收起杯盏,走回了洞府之中,闭关修行。

  琼霄与碧霄被他拎起闭关,自身也得好好闭关一段时日才行,将道承梳理一事做完。

  至于其他事?那自是与他无关。

  赤松子他都不曾收作亲传弟子,自然也没打算收徒,徒弟什么的,多麻烦。

  当然,指使赤松子做事还是不错的。

  为此,元易以大神通,将道土映照于一字之间,融汇百家之道与佛门之道在其中,祭炼出一方道境来,又以此道境为根基,点化出一道化身,坐镇其中。

  做完这一切,元易便不打算再干涉其他了,璞玉的雕琢,顺其自然便是最好,匠气太重反倒落了下乘。

  道场沉寂无声,不显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