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共商良策-《重回2001加点升级》

  “哎!.......我在这里。”

  道观前坪的空旷处,聚集着一群人大约有数十人。三五人一堆聚在一起,点上一根烟歇息,闲聊打趣。

  好不惬意。

  人群中一个男人听到张道长的呼喊声,连忙中断与旁人的闲聊,赶紧起身大声回应道。

  “我听到了!...........。”

  “我马上过来,等哈 !......。”

  “建军,你在这里先休息一会儿。”罗建国拍了拍罗建军的肩膀,告辞道。

  “张道长在喊我,估计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我先去忙了。”

  “等闲下来,我们抽空再聊。”

  “好的,建国哥。”罗建军轻声道。

  “你先去忙,别耽误事情。”

  罗建国刚才招呼敲锣的几人,安排他们在前坪歇息。回身之际刚好看到紧随其后的罗建军,凑了过去拉着他轻声闲聊。

  闲聊之间。

  两人默契的没有提镇长的事情。

  前些天两人在乡政府重逢闲聊时,罗建国特意交代过,让罗建军先不要声张。

  免得多生事端,顺其自然就行。

  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噔噔!......噔噔!........。”他快步向后院侧门跑了过去。

  “师父,找我有什么事情么。”他见都是几个知根知底的人,也没有遮掩直言道。

  “需要我帮忙弄什么!”

  “建国,你等会儿和福清一起安排布置一下。”张道长吩咐道。

  “场地布置和招待乡亲们。”

  “你俩商量着来。”

  “噫!.......这不是建国么。”王福清见到跑过来的罗建国,一下子呆愣住,心里忍不住想道。

  “他怎么也回来了?”

  “我刚才也在道观的前坪休息,怎么没有看到他,奇了怪了!”

  “嘶!..........见鬼了。”

  他刚刚在前坪的时候光顾着休息,丝毫没有注意到悄然来到人群中的罗建国,紧接着又着急忙慌的被王老喊了过来。

  更加没有时间注意到罗建国。

  “堂堂花溪镇的罗大镇长,今天怎么会有闲暇时间来道观帮忙。”他心里调侃了两句。”

  “不是说过段时间,忙完镇上的事情再回来么?”

  王福清心里纳闷了一下,随即一想这是两码事,一个是回常龙村,一个是回常龙村的梅山道观。

  见的人不一样。

  他心里郁闷一会儿,随之又释然。

  亲疏有别。

  罗建国小时候就生活在道观,一直是张道长带着照顾长大。虽然没有正式收徒,但不似徒弟,却胜过徒弟。

  情同父子。

  他提前过来看望张道长,完全是正常情况。顺便再留下住上一晚,帮张道长处理道观的事情。

  那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他也没有往心里去,只是好奇罢了。

  “以后相处的时间还长着了,慢慢来不着急。”

  “不急于一时,感情是慢慢处出来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

  “好的师父,那我先去忙。”罗建国保证的语气,答应道。

  “安排好了,等时辰差不多了我再叫您。”

  “您看怎么样。”

  “可以,就这么办。”张道长点头表示认可。

  他随即又叮嘱了几句。

  “对了,建国,等会儿要是前坪的位置不够乡亲们待。你和福清两人,多叫上几个人,把前坪旁边的竹子全部砍掉。”

  “一定要留出空地,给乡亲们观礼。”

  “千万不能让乡亲们原路返回。”他加重了说话的语气,生怕罗建国没有听明白。

  “知道了没。”

  “师父,我知道了,那我先去安排捯饬场地。”罗建国转身离开之际,拉了一把身旁的王福清。

  “王叔走了,不要愣在那里了。”

  “好!好!......走。”王福清瞬间回过神,轻声说道了几句。

  “张道长,王老,我和建国就先走了。”

  “有什么吩咐,再叫我们就行。”

  罗建国和王福清两人告辞张道长,转身离开后院侧门去了前坪,一边走一边闲聊。

  “建国,你什么时候过来的。”王福清轻声道。

  “怎么不递给口信,好让王叔好好招待你。“

  “呃!.......王叔,招待我就算了。”罗建国轻声道。

  “我也是昨天晚上才回来。”他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他怕王福清往心里去。

  毕竟他和王福清说过,暂时没有时间回来,要等上一段时间忙完镇上的事情,才会回常龙村。

  “趁着晚上没事情,才抽个时间过来看望师父。”

  “哦!是这样啊!...............。”

  两人谈论的声音都很小,默契的没有谈论花溪镇的事情,尤其是罗建国当镇长的事情。

  几事不密,则害成。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把数十人的村民分成两队,罗建国和王福清各领一队。

  罗建国带队专门整理场地和教授祭祀的规矩,祭祀的物品该怎么摆放,等会儿祭祀的时候该怎么行礼。

  哪里能站人,哪里不能站人。

  朝向方位。

  遵从道家规矩。

  王福清带队招待村民和清理竹林,指导先来的村民站在哪里,安抚情绪有些过于激动的村民。

  不要随意跑动,引起连锁反应。

  免得出应急事故。

  前坪的竹林,他计划先砍伐一半,不能全部砍伐掉,最起码得留一半。

  总得给张道长留点念想。

  村民们挤一挤,地方总会有的。

  有地方站着观礼就行。

  两人各自带队不停的忙碌中,没有丝毫停歇。梅山道观前坪的乡亲们越来越多,差不多快要变得人山人海。

  愈发热闹,人声鼎沸。

  祭天的时辰在慢慢到来。

  越来越近。

  “妈妈!.....拜师仪式怎么还不开始。”

  “正阳哥哥,去哪里了。”

  .....................

  “王老弟,你看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挺好。”张道长轻声道。

  “可以相互协作,多好。”

  “建国熟悉道观的情况和一些道家的规矩,他毕竟从小在道观长大,有些规矩他清楚的很。”

  “福清是常龙村的村长,威望高,办事牢靠又公正,能够让村民们心服口服。”

  “两人联手,珠联璧合。”

  王福清在常龙村的威望,他们都心知肚明,清楚的很。除了梅山的张道长,老一辈的王老,就属他最有威望。

  积威甚重。

  里正、保长、村长,一村之位在王氏家族的地主和平民之间交替担任,几经流传都不曾旁落。

  流传至今。

  王氏家族不是所谓地主大户,只是常龙村的一个小家族,没有多么鼎盛只有几十户大小。

  古时也只是几个小地主。

  久居常龙村而已。

  村长之位靠的不是欺压村民得来的,靠的是处事还算公平,让村民信服且认同。

  村民们自行推举而来。

  花溪镇其它的村落的村长是什么状况,常龙村的村民又不是不知道,贪得无厌、村匪村霸形容都不为过。

  某些人当村长更加恶劣。

  小人得权,鸡毛当令箭。变本加厉,作威作福更甚。

  一个小章好似掌握村民的生杀大权。

  难村民所办之事,贪村民所得利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火红年代,王家被撸掉了村长之位。上面指派驻村代表,毛头小子一个整的全村鸡犬不宁。

  德行有亏,口号满天。

  张道长被他弄下山,村民们齐齐恨得牙痒痒,没给他装麻袋开瓢就不错了,还是王老悄悄的压住没动他。

  没有多生事端。

  前面的人好动,后面的人才是祸首。

  打草惊蛇。

  人家会再派一个代表组过来。

  全村都会挨整。

  村民们后来实在受不了,再弄下去感觉会重复困难时期。想起那个场景,村民们彻底怕了。

  共商良策,送走瘟神。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指使几个年轻的村民假装加入,加紧学习成为其所认为的积极分子,让驻村代表和上面的人,误以为常龙村的改造非常成功。

  他们从积极分子中选出接班人。

  王福清当选。

  他口号喊的亮,文件学的深,心思也最活络。

  机灵鬼一个。

  总算送走上面的瘟神,才让常龙村得以安宁。

  “待会儿就算发生什么问题,两人也可以解决。”张道长轻轻的拍了拍王老的后背,示意他放宽心。

  “放心的很。”

  “可以倒是可以。”

  “噫!.......刚才的是建国,我们村里出去的罗建国。”王老这才反应过来。

  “嗯!.........就是他。”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