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风起砚边,血痕如诗-《孤凤栖凰》

  夜幕笼罩着林府,像一张巨大的黑色丝绒幕布,遮蔽了所有的喧嚣。

  林清梧的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回到了府邸。

  她踏进书房,将那封充满杀气的密信轻轻地放在了砚台边。

  墨香四溢,与信笺上隐隐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和谐。

  林清梧凝视着那行字——“凤已入笼,凰不得生。”她不禁冷笑一声,这幕后黑手,还真是挺会玩文字游戏的。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砚台,思绪却飘回了冷宫。

  那枚藏在暗格里的玉印,上面刻着一段晦涩难懂的密语。

  “难道……”林清梧猛地抬起头,她想起史书记载,太祖皇帝曾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帝王,极其重视文臣的地位。

  莫非这枚玉印,就是太祖为文臣预留的,制衡皇权的遗物?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枚玉印一旦落入有心人手中,势必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想到这里,林清梧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行,她必须尽快行动,绝不能让这枚玉印成为祸乱朝纲的工具!

  第二天清晨,林清梧以“文道巡按司初设,需商议要务”为由,召集了翰林院的部分亲信官员到她的私馆议事。

  她故意将那封密信的残页一角,留在了书房的书桌上。

  这饵,她就不信那幕后黑手不上钩!

  果然,当天午夜,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潜入了林清梧的书房。

  他身穿书吏的服饰,脸上蒙着黑布,动作熟练地翻找着书桌上的文件。

  “咔哒”一声轻响,书吏踩中了一个机关。

  说时迟,那时快,数根铁索从地面窜出,将他牢牢捆住。

  “什么人?!”林清梧的声音从暗处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被困住的书吏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他像一只被蛛网缠住的猎物,越是挣扎,就越是束缚得更紧。

  沈砚之连夜提审了这个刺客。一番严刑拷打之下,刺客终于招供。

  原来,此人竟是十年前因“南疆文祸案”被灭门的原南疆学政之后!

  他潜入林府,是为了寻找当年陷害他父亲的证据。

  “南疆文祸案……”林清梧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动。

  她曾在宫中见过当年涉案的文书,其中提及“文枢侯令”曾一度被朝廷封存,而真正的掌控者另有其人。

  难道……这“文枢侯令”,就是开启冷宫密室的关键?!

  林清梧当机立断,在翰林院提出设立“文史档案库”,要求所有涉政诏书、奏折必须归档备案,并由文道巡按司定期核查。

  此举看似维护正统,实则为后续揭露伪造诏书埋下伏笔。

  “砚之,你说……”林清梧顿了顿,目光落在沈砚之手中的那枚玉印上,“这枚玉印,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她没有继续说下去,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意味……

  深夜,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沈砚之和林清梧姣好的侧脸。

  两人对坐于案前,埋头整理着刚刚获取的线索。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夹杂着书卷的古朴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林清梧轻抚着那枚玉印,指尖感触到冰冷的玉石,仿佛能感受到太祖当年的心思。

  她低声道:“这枚印,不是权力的象征,而是太祖留给文官最后的护身符。”

  沈砚之轻轻点头,”

  林清梧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深邃:“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她的话戛然而止,目光却在烛光下闪烁着不为人知的坚定,似乎在心中已经做出了某种决定。

  沈砚之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地说道:“无论怎样,我都会在你身边。”话音未落,他将玉印轻轻递给林清梧,仿佛在传递某种信任与力量。

  林清梧接过玉印,手指轻轻一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