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月下无声-《孤凤栖凰》

  凛冽的山风裹挟着夜的寒意,吹得林清梧的裙角猎猎作响。

  她那句轻飘飘的“我在看烟花”,仿佛带着一丝嘲讽,又像是一种解脱。

  谁又能想到,这惊天动地的棋局,竟出自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之手?

  画面一转,京城御前文书坊。

  往日里庄严肃穆之地,此刻却被手持利刃的士兵围得水泄不通。

  沈砚之一身玄甲,面色冷峻,宛如一尊杀神降世。

  他眼神如刀,扫视着瑟瑟发抖的文书坊官员,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搜!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给本将军搜出来!”

  士兵们如狼似虎般冲进文书坊,翻箱倒柜,鸡飞狗跳。

  没过多久,便有士兵抬着几个箱子走了出来,箱子里装满了伪造的信件和印章。

  “将军,找到了!”士兵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沈砚之冷哼一声,走上前去,随手拿起一封信件,只见上面赫然盖着当今圣上的玉玺印章。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大的胆子,竟敢伪造圣旨,蒙蔽圣听!

  消息很快传到了景琰的耳中。

  “岂有此理!简直是无法无天!”景琰勃然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传朕旨意,严审涉案官员,务必查个水落石出!”

  震怒过后,景琰还是冷静了下来。

  这件事牵扯甚广,背后必定有人在操纵。

  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林清梧。

  “传林清梧觐见!”景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等待景琰的,却是一封来自林清梧的信。

  信中,林清梧的字迹依旧清丽娟秀,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一股决绝之意。

  “臣女自知身负嫌疑,为证清白,愿退避三舍,静候圣裁。望陛下明察秋毫,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页残缺的“凰影手札”和一份母亲的遗书复印件。

  景琰看着手中的信,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林清梧这是在以退为进,用自己的清白来赌这一局棋的胜负。

  她这是在告诉他,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胤的未来。

  “这个女人……”景琰喃喃自语,心中既有欣赏,也有无奈。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飞奔出京城,朝着南方疾驰而去。

  马背上的信使,怀中揣着林清梧的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留给考评院的,也是她最后的保险。

  信使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果林清梧遭遇不测,就将信中的东西送到考评院的密库,不得外泄。

  而此时的林清梧,已经远离了京城的喧嚣,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无人山谷。

  山谷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林清梧亲手搭建了一间简陋的木屋,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每日清晨,她都会在溪边练字,一笔一划,都带着一股超然脱俗的意味。

  午后,她会上山采药,辨识各种草药的药性,为自己调理身体。

  夜晚,她会仰望星空,思考着未来的路。

  她看似归于平静,实则依旧关注着外界的动向。

  京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她的心。

  这天夜里,林清梧正在屋中静坐,突然,一阵悠扬的钟声从远方传来。

  她浑身一震,这钟声是考评院特设的紧急讯号,只有在发生重大变故时才会响起。

  难道京城出事了?

  林清梧心中焦急万分,她很想立刻赶回京城她必须忍耐,必须等待。

  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回应钟声。

  她走到溪边,从怀中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玉牌,玉牌上刻着一个“林”字。

  她轻轻地将玉牌放入溪水中,任其随波而去。

  这枚玉牌,是她身份的象征,也是她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

  当玉牌消失在夜色中,林清梧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就彻底与过去告别了。

  她回到木屋,关上门,熄灭了灯。山谷中,再次恢复了寂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清梧才缓缓地睡去。

  只是在睡梦中,她一直觉得心神不宁,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唉,罢了罢了,尽人事,听天命吧……”她喃喃自语,翻了个身,试图让自己睡得更沉一些。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林清梧的脸上,映衬着她那张清丽而苍白的容颜。

  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让人捉摸不透。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山谷时,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而宁静。

  溪水依旧潺潺流淌,鸟儿依旧欢快地歌唱。

  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沈砚之策马狂奔,一路寻来,终于来到了这片无人山谷。

  他翻身下马,目光急切地搜寻着林清梧的身影。

  当他看到那间简陋的木屋时,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他快步走上前去,推开了木屋的门。

  然而,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片空空荡荡。

  木屋里,空无一人。

  林清梧,不见了……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山谷间,溪水潺潺,鸟鸣清脆。

  沈砚之策马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他紧握缰绳,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急切与担忧。

  终于,他看到了那间简陋的木屋,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

  他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推开了木屋的门。

  屋内,空无一人。

  桌上放着一封信,信纸上墨迹未干,上面只有一句话:“凤凰非不愿栖梧桐,而是不愿再燃战火。”沈砚之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他伸手拿起信纸,指尖微微颤抖,目光凝视着每一个字,仿佛要从中读出林清梧的心声。

  他站在屋前,良久无言,晨风拂过,带起他的发梢。

  最终,他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身后,晨雾渐起,天地如初。

  他骑上马,踏上归途,心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然改变。

  “她……真能就此隐退吗?”他低语,步伐坚定,身影逐渐隐没在晨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