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这也太少了-《八零:离婚路上禁欲大佬反悔了》

  这时,大槐树村的大队长站了出来。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堆着笑,语气却透着一股理直气壮的劲儿:“顾同志你可别多想,乡亲们就是好奇这蘑菇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都想跟何家学点手艺。咱们村离部队这么近,要是能帮部队种点蘑菇,一年下来赚个几十块钱,家里大人孩子能添身新衣裳,过年也能多买点肉。这么多年,咱们村和部队一直处得挺亲,我们也都觉得部队不会见外,肯定会拉咱一把,对吧?”

  这话一出,不少人连连点头,仿佛他们不是来闹事,而是来谈合作的。

  这事真不好办。

  一边是厂属的正当权益,一边是乡亲们的现实诉求,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化矛盾,伤了厂民感情。

  尤其是现在这年头,基层稳定压倒一切,真要闹出个大动静,上头问责下来,谁也担不起。

  “大队长,我跟你实话讲,”盛妍语气沉稳,一字一句说得清晰,“种蘑菇这技术已经被政府管起来了。按规矩,连部队自己都不能随便搞。后来上头专门开会研究过,才特批附近的部队可以种一点,专门给战士们改善伙食用。这不是普通的营生,是厂需物资的一部分,得按指标来,不能外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部队念着厂属不容易,还特意分出一小块地,让家里困难的厂属干点活儿挣点钱。赫嫂子她男人是烈士,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自己身子也不好,常年吃药,孩子又在上学,日子紧巴巴的。这才特别批准她种。你去部队打听打听,除了她家,也就两三户人家有这资格。不是谁想种就能种的,更不是谁想抢就能抢的。”

  “可何家住着大屋,还有抚恤金拿,日子肯定比我们强多了。”

  有个村民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和嫉妒地说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扫视周围的人,似乎在寻求认同。

  盛妍立刻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那位说话的村民,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请问这位大娘,您家有人当兵吗?有亲人为了国家流血牺牲吗?您知道我们这些厂嫂,家里大事小事全得自己一个人扛着吗?”

  她顿了顿,声音微微发颤,“你们坐在大槐树底下纳鞋底、唠家常的时候,我们却整晚整晚地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担心丈夫在前线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遇到危险……这些,您想过吗?”

  大队长站在一旁,听着盛妍的话,脸上渐渐浮现出愧色。

  他低下了头,声音也沉了下来:“是咱们想简单了,光顾着自己占便宜,没考虑到人家的难处。以后不会再提种蘑菇的事了。”

  他抬起头,看了看众人,又补充道,“不过啊,乡亲们确实都没见过大棚里的这种蘑菇,听说味道鲜得很。能不能……便宜点卖一点给大家尝个鲜?就当是沾沾老何家的光。”

  盛妍皱着眉,眉头紧紧地拧在一起,脸上写满了为难。

  她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大队长,不是我们不帮忙,也不是不愿意和乡亲们分享。可您得明白,部队的战士训练强度大,每天出操、拉练、站岗,体力消耗非常大。特别是现在秋收忙季,天气转凉,饭菜更要讲究营养。天天吃土豆白菜也受不了啊。而且部队本身也不宽裕,采购经费有限,我们这蘑菇也是优先供应他们的。”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再说这产量真不高,一茬一茬地采,数量就那么多。要是分给你们一点,可能连每人尝一口都不够。万一别的村听说了也来提这要求,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这时,又有个年纪稍长的村民开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依不饶:“老何头可是咱们大槐树村的人,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最后也为国家牺牲了。他家的后人回来种的东西,总该给村里留一份吧?分我们几朵蘑菇,不过分吧?再说了,也不多要,一人一朵都行。”

  他看了看四周,见有人点头,胆子更大了些,“要不,一人发个能长蘑菇的袋子也行,我们自己回家养,不给你们添麻烦。”

  盛妍听完,神情稍稍缓和了些。

  她点了点头,语气认真地说:“你们这个想法,我可以回去向上头反映。领导们如果觉得可行,或许会有政策支持。不过你们也得知道,做这些菌包很不容易。光是外面那个塑料袋,就得几毛钱一个,还是从BJ订的货,运输一趟成本也不低。再加上灭菌、接种、培养、人工管理……哪一环都不省事。算上所有人工和材料,一个菌包的成本就得一块钱出头。”

  她环视了一圈村民,继续说道:“你们要是真想搞,可以先报个名,把人数和意愿登记下来。我回头看看能不能申请些补贴,或者争取一点试点名额。要是真能成,也是件好事。”

  一听一块钱一个菌包,村民们顿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蔫了。

  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一斤白面才几分钱,一块钱能买好几斤米了。

  不少人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当场打消了念头,悄悄往后退了半步。

  但也有人脑子转得快,眯着眼睛问盛妍:“那何家卖给部队的蘑菇,一斤多少钱?咱们心里也好有个数,知道这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盛妍点点头,语气平静却透着几分无奈:“这我还真清楚。一个菌包,最多只能收四茬蘑菇,收完就没有再出的了。一年下来,满打满算也就几斤鲜蘑。一斤蘑菇在集市上最多卖个几毛钱,甚至有时候还得压价,卖不出去就只能自己吃或者喂猪。这么算下来,一个菌包折腾一年,赚不到一块钱,顶多就是贴个本儿,几乎等于白忙活。”

  这也太少了!

  有人低声嘀咕,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

  这下退缩的人更多了。

  刚才还犹豫着要不要上前报名的人,现在纷纷后退半步,眼神里满是迟疑和不安。

  就算学会了种蘑菇,可种出来了卖不出去,又有什么用呢?

  喜欢八零:离婚路上禁欲大佬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