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斑斓终究抵不过时序的流转,几场寒凉的秋雨过后,天气骤然冷了下来。清晨推开门,便能见到屋檐下、枯草尖凝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初升的日光下闪着细碎的银光。山林间的色彩仿佛一夜之间被寒风掠去,只剩下松柏的苍绿与竹子的翠色在坚持,天地间一派萧瑟清寒。
听竹轩内,炭盆早早地便生得旺旺的,成了众人聚集的中心。墨尘畏寒,常常抱着暖炉,在炭盆边一坐便是半日,不是打盹便是翻阅那些厚重的典籍。念初也被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圆滚滚的小球,只能在屋内有限的空地里玩耍,偶尔趴在窗台上,对着蒙上水汽的玻璃哈气画画,小脸上带着对户外天地的渴望。
顾言依旧忙碌。他将工作的地方从通风的廊下移到了较为暖和的堂屋一角,继续着他的机关制作。那块紫檀灯罩的成功,似乎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开始尝试制作更为复杂精密的物件——一个利用齿轮与发条驱动,可以自行开关的小型妆奁。这需要极其微小的构件和更为严丝合缝的组装,对眼力与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沈星晚则更多地待在药房兼书房里。天气寒冷,她担心那些炮制到一半的药材受潮,需得时常查看,翻动。她的琴艺在这段不能外出的时日里,倒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许是心静,许是这寒冷让人更能沉潜,她已能较为流畅地弹奏几首简单的古曲,如《秋风词》、《良宵引》。清越的琴音从书房流淌而出,穿过堂屋,与炭火的噼啪声、顾言手中工具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听竹轩冬日里独特的、安宁的韵律。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触手可及。风也停了,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彻骨的寒意无声地渗透。
沈星晚弹完一曲,觉得手指有些僵冷,便停下活动着指尖。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昏沉的天色,轻声道:“看这天色,怕是快要下雪了。”
顾言闻言,从手中的微型齿轮上抬起头,也望向窗外。他对于气候的变化有着野兽般的直觉,点了点头:“应是今夜。”
果然,入夜后不久,当顾言点亮那盏紫檀竹影灯,将温暖的光晕洒满堂屋时,沈星晚忽然指着窗外,低呼一声:“下雪了!”
只见昏黄的灯光映照下,窗外开始有细碎的、如同盐粒般的东西簌簌落下,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起初还看不分明,渐渐地,那雪粒变成了轻盈的、羽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无声无息,在灯影笼罩的范围内,织成一道密密的雪帘。
念初早已被哄睡下了。墨尘也已回房安歇。堂屋内只剩下顾言与沈星晚两人。
顾言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窗边,与沈星晚并肩而立,望着窗外这听竹轩的第一场雪。
雪越下越大,不再是轻柔的飘落,而是带着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竹枝很快便被积雪压弯了腰,呈现出优美的弧线。地面、屋顶、远山……目之所及,一切都在被这纯净的白色迅速覆盖、吞噬。万籁俱寂,唯有落雪的簌簌声,如同天地间最宏大又最温柔的私语。
紫檀灯温润的光晕透过窗纸,在靠近窗户的雪地上投下一小片朦胧的、暖黄色的光区,雪花落入其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旋即又被更多的雪花覆盖。光与雪,冷与暖,在这一刻形成了奇妙的对比与交融。
沈星晚看得有些痴了。她自幼生长在南方,极少见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大雪。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接住一片从窗缝里飘进来的雪花,那冰凉的触感瞬间在指尖融化,留下一滴微小水珠。
“真美……”她喃喃道,眼中映着窗外的雪光与屋内的灯火,亮得惊人。
顾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她微凉的手握住,包拢在自己温热的掌心。他的目光也落在窗外那一片苍茫的洁白上,眼神悠远。过往的冬日,意味着更严酷的环境,更艰难的生存,与无休无止的警惕。雪,常常与寒冷、饥饿、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从未像此刻这般,可以安然地站在温暖的屋内,握着心爱之人的手,静静地欣赏这雪落的静谧与壮美。
这安宁,这温馨,这寻常人唾手可得的冬日景致,于他而言,却是拼尽全力、历经生死才换来的救赎。
沈星晚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稳定而有力的热度,也察觉到他瞬间的情绪波动。她没有回头,只是更紧地依偎向他,轻声道:“听说,雪能覆盖一切脏污,预示着来年的新生。”
顾言收回目光,低头看着她依偎在自己肩头的发顶,鼻尖萦绕着她发间淡淡的皂角清香。他“嗯”了一声,手臂自然而然地环上她的肩,将她更紧地拥入怀中。
“有你在,日日皆是新生。”他在她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气息拂过她的耳廓。
沈星晚浑身一颤,脸颊瞬间染上绯红,心中却如同浸了蜜糖,甜得发颤。他将她抱得更紧,两人便这样相拥着,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听着彼此清晰的心跳,感受着这冰天雪地中独属于他们二人的、足以融化一切寒冷的温暖。
雪,下了一夜。
翌日清晨,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琼枝玉叶的世界。积雪深可没踝,所有的嘈杂都被这厚重的洁白吸收殆尽,天地间只剩下一种极致的、纯净的静谧。竹林被积雪压得低伏,偶尔有耐不住重量的竹枝猛地弹起,洒下一蓬雪雾,在晨光中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念初兴奋得大叫,穿着厚厚的小棉袄就要往雪地里冲,被沈星晚笑着拉住,仔细给他戴好了帽子和手套,才放他出去小心翼翼地踩出第一串小小的脚印。
顾言拿起扫帚,开始清理院中和通往溪边、茅房的小径。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扫帚划过积雪,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墨尘也披着厚裘走了出来,站在廊下,看着这雪后初晴的景象,呵出一口白气,笑道:“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是个好年景。”
沈星晚站在他身侧,看着院中忙碌的顾言和嬉戏的念初,看着这被冰雪包裹却依旧温暖的听竹轩,脸上露出了恬静而满足的笑容。
是啊,瑞雪兆丰年。于他们而言,平安相守,岁月静好,便是最好的年景了。这第一场雪,覆盖了旧日的痕迹,也预示着他们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在这纯净的洁白之下,悄然孕育。
听竹轩内,炭盆早早地便生得旺旺的,成了众人聚集的中心。墨尘畏寒,常常抱着暖炉,在炭盆边一坐便是半日,不是打盹便是翻阅那些厚重的典籍。念初也被裹得严严实实,像个圆滚滚的小球,只能在屋内有限的空地里玩耍,偶尔趴在窗台上,对着蒙上水汽的玻璃哈气画画,小脸上带着对户外天地的渴望。
顾言依旧忙碌。他将工作的地方从通风的廊下移到了较为暖和的堂屋一角,继续着他的机关制作。那块紫檀灯罩的成功,似乎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开始尝试制作更为复杂精密的物件——一个利用齿轮与发条驱动,可以自行开关的小型妆奁。这需要极其微小的构件和更为严丝合缝的组装,对眼力与耐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沈星晚则更多地待在药房兼书房里。天气寒冷,她担心那些炮制到一半的药材受潮,需得时常查看,翻动。她的琴艺在这段不能外出的时日里,倒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许是心静,许是这寒冷让人更能沉潜,她已能较为流畅地弹奏几首简单的古曲,如《秋风词》、《良宵引》。清越的琴音从书房流淌而出,穿过堂屋,与炭火的噼啪声、顾言手中工具的细微声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听竹轩冬日里独特的、安宁的韵律。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触手可及。风也停了,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彻骨的寒意无声地渗透。
沈星晚弹完一曲,觉得手指有些僵冷,便停下活动着指尖。她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昏沉的天色,轻声道:“看这天色,怕是快要下雪了。”
顾言闻言,从手中的微型齿轮上抬起头,也望向窗外。他对于气候的变化有着野兽般的直觉,点了点头:“应是今夜。”
果然,入夜后不久,当顾言点亮那盏紫檀竹影灯,将温暖的光晕洒满堂屋时,沈星晚忽然指着窗外,低呼一声:“下雪了!”
只见昏黄的灯光映照下,窗外开始有细碎的、如同盐粒般的东西簌簌落下,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起初还看不分明,渐渐地,那雪粒变成了轻盈的、羽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无声无息,在灯影笼罩的范围内,织成一道密密的雪帘。
念初早已被哄睡下了。墨尘也已回房安歇。堂屋内只剩下顾言与沈星晚两人。
顾言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窗边,与沈星晚并肩而立,望着窗外这听竹轩的第一场雪。
雪越下越大,不再是轻柔的飘落,而是带着一种铺天盖地的气势。竹枝很快便被积雪压弯了腰,呈现出优美的弧线。地面、屋顶、远山……目之所及,一切都在被这纯净的白色迅速覆盖、吞噬。万籁俱寂,唯有落雪的簌簌声,如同天地间最宏大又最温柔的私语。
紫檀灯温润的光晕透过窗纸,在靠近窗户的雪地上投下一小片朦胧的、暖黄色的光区,雪花落入其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旋即又被更多的雪花覆盖。光与雪,冷与暖,在这一刻形成了奇妙的对比与交融。
沈星晚看得有些痴了。她自幼生长在南方,极少见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大雪。她下意识地伸出手,接住一片从窗缝里飘进来的雪花,那冰凉的触感瞬间在指尖融化,留下一滴微小水珠。
“真美……”她喃喃道,眼中映着窗外的雪光与屋内的灯火,亮得惊人。
顾言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她微凉的手握住,包拢在自己温热的掌心。他的目光也落在窗外那一片苍茫的洁白上,眼神悠远。过往的冬日,意味着更严酷的环境,更艰难的生存,与无休无止的警惕。雪,常常与寒冷、饥饿、死亡联系在一起。他从未像此刻这般,可以安然地站在温暖的屋内,握着心爱之人的手,静静地欣赏这雪落的静谧与壮美。
这安宁,这温馨,这寻常人唾手可得的冬日景致,于他而言,却是拼尽全力、历经生死才换来的救赎。
沈星晚感受到他掌心传来的、稳定而有力的热度,也察觉到他瞬间的情绪波动。她没有回头,只是更紧地依偎向他,轻声道:“听说,雪能覆盖一切脏污,预示着来年的新生。”
顾言收回目光,低头看着她依偎在自己肩头的发顶,鼻尖萦绕着她发间淡淡的皂角清香。他“嗯”了一声,手臂自然而然地环上她的肩,将她更紧地拥入怀中。
“有你在,日日皆是新生。”他在她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气息拂过她的耳廓。
沈星晚浑身一颤,脸颊瞬间染上绯红,心中却如同浸了蜜糖,甜得发颤。他将她抱得更紧,两人便这样相拥着,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大雪纷飞,听着彼此清晰的心跳,感受着这冰天雪地中独属于他们二人的、足以融化一切寒冷的温暖。
雪,下了一夜。
翌日清晨,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琼枝玉叶的世界。积雪深可没踝,所有的嘈杂都被这厚重的洁白吸收殆尽,天地间只剩下一种极致的、纯净的静谧。竹林被积雪压得低伏,偶尔有耐不住重量的竹枝猛地弹起,洒下一蓬雪雾,在晨光中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
念初兴奋得大叫,穿着厚厚的小棉袄就要往雪地里冲,被沈星晚笑着拉住,仔细给他戴好了帽子和手套,才放他出去小心翼翼地踩出第一串小小的脚印。
顾言拿起扫帚,开始清理院中和通往溪边、茅房的小径。他的动作沉稳有力,扫帚划过积雪,发出有节奏的沙沙声。
墨尘也披着厚裘走了出来,站在廊下,看着这雪后初晴的景象,呵出一口白气,笑道:“瑞雪兆丰年。看来,明年是个好年景。”
沈星晚站在他身侧,看着院中忙碌的顾言和嬉戏的念初,看着这被冰雪包裹却依旧温暖的听竹轩,脸上露出了恬静而满足的笑容。
是啊,瑞雪兆丰年。于他们而言,平安相守,岁月静好,便是最好的年景了。这第一场雪,覆盖了旧日的痕迹,也预示着他们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在这纯净的洁白之下,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