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千人千意,落字如灯-《新人写作技巧》

  天光未亮,窗纸泛出一层微弱的冷蓝。

  我披衣而起,尚未点灯,便听院外传来阵阵哭声。

  一位妇人跪在门前,怀中紧紧抱着一个草编婴儿。

  她满面风霜,眼神已枯。

  “李师。”

  “这是我流产三次后,亲手编的孩子。”

  “他没出生,却是我唯一的念想。”

  “我不求魂魄,只求一个字,能让他成个名字。”

  我望向那婴儿模样的草人,草结细密,眉目温顺。

  我点燃香烛,为其净气。

  提笔书一字。

  “佑。”

  “佑者,护也。”

  “他护你一生的愿望,你为他守一世的梦。”

  妇人泣不成声,将那纸小心藏入草人怀中,如真的将他命名。

  她起身时,眼神终于有了些颜色。

  东方天际泛出一线白光。

  一道青色身影自林间步出,是一位手持竹笛的青年。

  他不言不语,将笛横在我案前。

  笛上裂痕斑驳,隐有血迹。

  他拱手一礼,低声道:“此笛随我六年,救我十次。”

  “今它破而未弃,愿为它得名。”

  我接笛入手,轻吹一息,音低微哀婉。

  仿佛夜雨滴竹,残灯照影。

  我轻轻写下。

  “存音。”

  “音者非声,是记忆,是同行者的见证。”

  青年点头,将笛珍藏衣中,眼中多了一份沉静。

  午后微风,卷起几片落叶。

  一位身穿黄袍的老者骑着一头青牛来到我门前。

  他脸上布满皱纹,手中握着一本泛黄的药方册。

  “李师,我这一生行医不留名。”

  “但这本药册,是我收徒最后一件信物。”

  “我想它有一个名字,不因我,而因天下病人。”

  我翻开药册,里头密密麻麻,全是草药与病症之对法。

  没有一句夸言,全是实用救人之道。

  我郑重写下三个字。

  “命中草。”

  “草者平凡,命者不凡。”

  “它是你给无数人延续的一线生机。”

  老者双眼微红,将药册贴身藏好,喃喃念着:“命中草……好,好……”

  他驾牛缓缓离去,暮光落在他身上,像一道余生的暖意。

  黄昏时分,一道身影静立门前。

  是一名身着白布袍的年轻僧人,手中捧着一座破旧的木鱼。

  他低头合十,轻声开口。

  “李施主,此木鱼敲尽我六年修行。”

  “如今寺毁僧散,我欲以此木鱼做我出世之信物。”

  “愿赐名。”

  我接过木鱼,敲了三下,声如钟鸣,不散不杂。

  我在纸上写下两个字。

  “空意。”

  “空者无物,意者不灭。”

  “敲者明心,停者识道。”

  僧人合掌作揖,声音如风:“谢施主。”

  他转身离去,脚步不轻不重,如风中落叶归根。

  夜色渐深,忽有一只赤尾灵狐悄然跃入我庭。

  它背上驮着一个油纸包裹,尾尖受伤,血迹斑斑。

  我将油纸打开,是一块玉佩和一封血书。

  字迹潦草,却写得清楚——

  “李师,我命不久矣,余生依狐而行。”

  “它救我两次,我死前仅愿它有名。”

  我望向灵狐,它伏在我脚边,双眼通红却不退避。

  我取出朱砂笔,于纸上落字。

  “持劫。”

  “持者伴生,劫者共死。”

  “它陪你过劫,你为它留名。”

  灵狐口中轻鸣一声,似在哭,也似在应。

  它叼起玉佩,转身跃入黑夜。

  那赤尾在月光下拖出一条明亮的弧线。

  子夜已过,忽有一车夫驾着空车而来。

  他将一只破旧木箱搬下,放于我桌前。

  “李师,这箱是我娘留下的嫁妆。”

  “她一生未嫁,一直做着做母亲的梦。”

  “我收养了三个孤儿,她说她圆了梦。”

  “我想给这箱起个名,让孩子们记得她。”

  我打开箱子,里面是三身小衣、一串铜铃、半副红绸。

  我低头沉思许久,落笔三字。

  “梦成箱。”

  “梦者心也,成者愿也。”

  “她虽无夫,却有你与孩子。”

  “这箱子里,是她做母亲的一生。”

  车夫轻轻拭泪,将箱抱入怀中,连声称谢。

  星光如水洒入屋内,映得字纸生辉。

  我正欲合卷,门外又传来轻响。

  是一名黑袍修者,满面疲惫,神色复杂。

  他手中握着一张残破魂石,魂光微弱不稳。

  “李师,这是我兄。”

  “他为我挡下天雷,魂碎九成。”

  “我遍访千山,只求一字唤他一线生机。”

  我不语,伸手接过魂石。

  魂中闪过一幕幕影像,有血、有笑、有牺牲。

  我闭眼片刻,于心中生出一个字。

  “执。”

  “执者不舍,执者不放。”

  “以此字为魂心引,若他命不绝,此名可唤回。”

  黑袍修者长跪不起,将魂石紧贴胸口,低声颤念。

  “执……兄长你听到了吗……”

  风过,窗纸颤动,魂石微微震荡。

  我望着他抱石而去的背影,心头起伏不止。

  今日所记之名,皆非浮华虚语。

  是草,是木,是兽,是魂,是念,是执,是空。

  我收好名册,铺开下一页空纸。

  窗外月正明,又一夜将启。